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攻略(御炎)-第1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下场会很惨,而起义军明显不知道这个原理,他们一路而来,都是人家主动开城献降,他们可没有攻取过城池。

所以结果就很明显了,仅仅是第一天的攻城战。就把起义军内部的混乱不堪和军事素质基本为零的弱点暴露的一览无遗,起义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被弓箭和滚木擂石打的尸横遍野,却连城墙都没有登上去过,十几只弱小的起义军全军覆没,几支强大的起义军也遭到了严重打击。使得起义军的首脑们肝胆俱裂,他们终于意识到之前的胜利有多大的水分在里面。

可是对方只有这一座城池了,伊萨姆还不知道生死,要是自己这里这么多人连这一座城池都拿不下来,是不是太没有面子了?以后还怎么混?还怎么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显然,没有人可以接受这种屈辱,起义军的首脑们自然也不愿意接受,那么该怎么办呢?有人就说了,我们人多。他们人少,我们就打吧,迟早有一天我们可以打进去!

他们想来想去,觉得也是,自己这边起码五六十万人在这里围着,而里面的官军又有多少?就那么些人,难道我们五个拼一个还拼不过他们?要是还不够,我们就召集全波斯的人一起来收拾他们。收拾那该死的皇帝,反正就一座城池。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它给淹了,人多力量大,就是这么任性!于是乎,更加任性的攻城战开始了。

或许连城内的老将军自己都没有想到,不用攻城武器,没有云梯和井阑这种东西。居然就用血肉之躯和巍峨高大的城池作斗争,这是铁定要变成肉饼的节奏,所以毫无意外的,这些奋勇冲杀的起义军士兵全部都成为了肉饼,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场战争的惨状,三天之后,老将军就开始为守城武器的缺乏和城外那么多尸体该如何处理开始头疼。

守城武器比如箭支这一类的东西或许可以通过树木和拆卸木质建筑来弥补,还有那群起义军射进来的箭支可以拿来二度使用,至于铁,那就加紧锻造,全程所有的铁质物品都被收缴,成为了军事物资,不允许私人持有,至于粮食是不用担心的,食水也不用担心,这些都是有保存的,而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那么多尸体,如果处理的不及时开始腐烂了,就有可能带来可怕的大饥荒。

那么多尸体,哪里是城内的守军可以处理掉的?那么难道需要老将军派出人手出去告知起义军你们要快点处理尸体,免得爆发瘟疫我们一起完蛋?这里的气候比较干燥,天气也挺冷的,不是那么容易腐烂,但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将军明白尸体**之后发生的瘟疫的可怕,这一点,大唐军队自然也是很了解的,所以,深藏于起义军内部的纵横部血滴子密探开始行动起来。

原本完全不理解这些事情的起义军首领们听到了这样的传言之后,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开始下令处理尸体,能掩埋的就掩埋,不能掩埋的就只能烧掉,反正不能留,就是这样,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损失有多么严重,多么惨重,短短的三天,居然有那么多人死亡,那么多人失去性命,起义军再一次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样没能攻破城池。

没有云梯和井阑,这种进攻又有什么意义?城门早就被下令堵死,他们无法摧毁城门进入城池,苏宁使用过的招数他们无法使用,也没有原料可以使用。

所以,在大唐军队还没有赶到的时候,这些起义军在惨重的损失中一步一步蹒跚而行,居然也就学会了如何攻城,云梯出现了,撞击城门的滚木诞生了,都是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法则,靠着这些,他们居然第一次登上了城墙,第一次给予了守城官军重大杀伤,尽管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更加惨重一些。

城池越高,攻打越难,登云梯进攻的士兵所需要冒的风险就越大,没有别的理由,不说恐高症了,就说那么长的一段距离,谁能安然无恙的弄完?万一一个不好被人家看到了,一家伙就把云梯顶翻掉,死的可不仅仅是一个人,一架云梯上攀登的也不是一个人,加上云梯质量上的缺失,所以,义军损兵折将,一天之内阵亡上万。

恐怖的损失比例,但是他们却必须要接受,他们把城池团团包围起来。不让官军有任何突围的机会,不过似乎官军也不打算突围,只是守城,没有别的想法似的,这让义军多少有些郁闷,比起毫无经验的攻城战。他们更擅长可以以多打少的野战,也更喜欢这样做,这样做的胜率更大。

当然了,义军首脑们虽然每天都调集兵马攻打城池,可是过大的伤亡比率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了,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吃五谷杂粮,谁愿意把自己的人马全部打光。然后等着别人享受胜利的果实?谁也不傻,能当上一方义军领袖的都不是一般人,所以不论是谁,都不愿意傻傻的让自己人送死,让自己失去力量,间接的成就了别人。

于是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迅猛攻击之后,他们的进攻居然停止了,只剩下围城。不再攻击,谁也不愿意做冤大头。于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做冤大头,于是大家都不做冤大头,就没有人攻城了,没人攻城的直接后果就是义军之间反而开始了小规模的摩擦,并且渐渐有扩大的趋势。

老将军得知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说这些人果然是乌合之众。正是因为这些乌合之众,我们才有胜利的机会,本将所料不差,这些所谓义军果然是因为想保存实力才会这样围而不攻,因为伊萨姆的关系。又在相互扯皮,所以产生摩擦,果然是乌合之众,等再过一段时间,这些人肯定会爆发大规模的内战,哈哈哈哈,我们就有机会了,我们就有机会了,天不亡我国!

之后几天的事情发展也的确随着老将军猜测而发展,城外的乌合之众们开始了具有规模的相攻,内乱开始了,城上的守军躲在城上笑眯眯地看着精彩的真人战斗,显得特别高兴,一边笑一边还在不断的欢呼雀跃,为这些人的自相残杀而感到愉悦,不愧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成气候,一时的成功掩盖不了这些目光短浅之人的卑微!

波斯皇城下越来越戏剧化的同时,苏宁对于李二陛下遇刺一事的调查也有了进展,主要的紧张就是基本上排除了府中有家有室的下人们的嫌疑,他们被确定是没有犯案嫌疑的,最近一段时间的府门进出记录也显示并没有人在夜晚离开苏府,而白日里离开苏府的下人也都有正当的事情,从时间上来判断都是合理的,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家人在长安城或者是周边县府,没有仇视苏家和皇帝的理由。

显然,下人们是没有嫌疑的,至少那些有家有室的下人们是没有嫌疑的,至于那些无父无母或者是家乡甚远的极个别下人,也有人专门去侦察,至少要确定家乡籍贯,一个人只要他心中没有鬼,他就不会说假话,胡编乱造自己的家乡籍贯,徒惹怀疑,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试着排除一些人,发现一些嫌疑之类的。

当然了,这需要时间,苏宁相信小夏子可以办到,他一定可以办到。

至于另外一个绝对信任的人,苏宁对崔孝义也给予了厚望,希望崔孝义也可以查出一些事情,让他可以安稳一些,这些日子长安城的流言不断,朝廷里面没有明确处分的消息传出,但是似乎有人很希望看到苏宁在这件事情上栽跟头,李承乾的压力好像也很大,太上皇李世民虽然公开宣扬这件事情是卑鄙无耻胆大包天的小人所做,和皇帝没有关系,但是,这个时候说这种话,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

说到底,这种事情又如何是嘴巴可以说得清呢?一万个人眼里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苏宁早就不在乎流言了,而且这种流言对于苏宁来说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只能让苏宁更加明确的知道想要让自己倒霉的人是谁,想要让自己栽跟头的人是谁,往日他们不站出来,苏宁不知道,现在站出来了,苏宁就知道了。

当然了,苏宁也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在现在这种时候,你如何说自己都没有关系,但是你不能说皇帝,不能说正在进行中的战争,大唐刚刚发动的十五万大军的战争你不能乱说,这是国策,早就确定的国策,早就确定下来的百年国策路线,是不可动摇的,谁要是想要动摇国策,苏宁将不惜一切与之决战。

西域战场上烽火连天,长安城内的战场似乎也硝烟弥漫,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每个人都能清楚的感受到自己身处于其中的无奈和悲哀,两场战争,一场对外,一场对内,似乎无论什么时候,大唐内部总是有那么多的离心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