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8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琮与武王对视了眼,武王轻笑了下,拍了拍他的肩头,道:“放手去做,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赵崇心怀恨意,起兵造反,朕也会重新披挂上阵,替你平了他。”
  贾琮笑了笑,就见赵崇跪地一下又一下的沉沉磕头,泣不成声道:“王爷,末将从无反心啊!!”
  武王轻轻一叹,却不再理会,看了银军一眼,银军往后看了眼,几名健壮的宫人出现,架着赵崇离开了……
  李道林看着贾琮,沉声问道:“不知太子,要如何发落臣等?”
  贾琮奇道:“开国公自以为何罪?”
  李道林沉默了片刻后,长叹一声,对武王道:“臣亦非纯粹之武将了。”
  武王点点头,道:“可以理解,人生在世,谁人又能一世纯粹?不过也不当紧,既然已非纯粹的武将,那就不要再当武将了便是。往后得闲就多进宫来,与朕说说话。”
  又对宋国公刘志、郑国公屠尤道:“奉益、孟坚,你二人也一并来。”
  刘志和屠尤闻言,除了领旨谢恩,还能如何?
  这对天家父子,立威之后,又谈笑间下了他们的兵权。
  天家,天家……
  却听贾琮又道:“父皇,儿臣以为让开国公、宋国公、郑国公这等当世名将就此终老,实在有些可惜。儿臣观政,发现文华一道,朝廷设有太学国子监,以养天下文才。但于武备一道,却并无显学养才。所以儿臣想开设一门讲武学堂,名曰皇家讲武学堂。专为我大乾,储备将才。父皇为当今天下举世无双的帝王之将,当任第一任山长。而开国公等人,则可为教谕。以后,凡是我大乾军中游击及以上的将官,务必出自讲武学堂。纵然不是,至少也要进来进修学习一番。此为儿臣一点思虑,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第六百九十一章 慈父
  奉先殿内,听闻贾琮之言,武王眼睛登时亮了起来。
  李道林、屠尤、刘志三人则微微倒吸了口冷气,目光有些骇然的看向贾琮。
  如同文官一般,三品以下的官员升迁多由吏部栓选。
  而参将以下的武将,通常由兵部,或者地方总兵提名,兵部考察年功资历后用印,便可定下。
  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形成山头。
  但贾琮之提议,却是将所有游击以上的将校任命,统统收回皇家。
  进这个所谓的皇家讲武学堂“进修”,再根据表现所得指派差事。
  一下就断了地方大将安插心腹坐大的可能,至少,极大的降低了风险。
  再有一点就是……
  天下游击以上的将领,自此都成了天子门生。
  天地君亲师,人伦五常。
  天家自此便占了君和师两个。
  哪个武将再造反,便失了大义。
  且有君父大义在,只要天子每年浅浅施恩于讲武学堂的学生们,便能收到最大的忠诚,极易收买军心。
  武将和读书人还不同,没读书人那么多的花花心思。
  相对来说,要纯粹的多。
  有这个讲武学堂在,只要君王不是太昏庸,待到君王有难时,必有无数勤王大军!
  天家,也再不复有崇康帝之窘境……
  “好!”
  武王抚掌激赞一声,他原还一直在想法子,要将军中大权最大程度的移交到贾琮手里。
  可名义上的移交容易,真正的人心难移。
  却不想,他还未想出个头绪来,贾琮自己就想出如此绝妙的一个法子来。
  武王大笑数声后,问李道林道:“友长以为如何?”
  李道林至此,还能说甚,微笑着点头道:“此为万世之法,臣以老朽之身,愿为陛下和太子,再出份力,以赎己过。”
  言至此,李道林一张方正大脸,到底布满了歉疚惭愧之意。
  因为,之前在崇康帝以龙禁尉圈了龙首原时,他并未说话。
  但那个时候,武王府对外放出的风声,武王早已处于弥留之际。
  不过无论如何,都让李道林心中难过一道坎儿。
  这也是武王和贾琮夺他兵权,他没有丝毫反抗心思的缘由。
  心中有愧。
  武王却显得极为大度,含着拍了拍李道林的肩膀,道:“友长,朕希望,你能多帮帮太子。朕的时间不多了,朕依然信你。”
  “王爷!!”
  李道林闻言,身子一震,虎目中热泪顷刻流下,唇口颤抖的说不出话来。
  “信你”二字,着实让这位虎将既暖心,又惭愧。
  武王轻轻笑了笑,又对屠尤和刘志道:“奉益、孟坚,你二人也是。”
  屠尤和刘志闻言,跪地叩首道:“愿为王爷效死,愿为太子效死!”
  武王笑道:“都不要死,都好好活着,活着,才能做事。”
  贾琮见武王神色十分疲倦,道:“父皇,回宫歇息会儿罢。儿臣昨夜已经寻到了法子,定能为父皇延寿!”
  李道林等人激动道:“果真?”
  贾琮点点头,自信道:“万无一失!”
  武王微笑道:“好,那太子先去处置政事,朕也回去歇息稍许,再由太子诊治。”
  贾琮躬身应道:“是。”
  ……
  养心殿,西暖阁。
  贾琮目光清冷的看着林清河、吴琦川等人,道:“国朝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需要一次调动数十名五品以上官员的职位?”
  今日他初来听政,听到的竟是大规模的官员调动。
  纵然他是个官场菜鸟,也知道在新相上任前,如此大规模的人事调动,是有问题的。
  你们把位置都安排完了,新官上任拿什么立威,又拿什么安抚收揽人心?
  若再发生变动,反倒显得新官吃相难看。
  贾琮素知赵青山行事手段刚烈,和林清河、吴琦川等人虽为同党,彼此间也多有矛盾,往日里全靠宁则臣维持平衡。
  但上次他亲自去拿赵青山时,林清河和吴琦川等人还颇为维护。
  贾琮还以为他们感情不错……
  现在看来,再不错的感情,一涉及权力之争,也全完蛋。
  这几位竟是想架空赵青山?
  林清河看起来并不意外贾琮发问,躬身答:“殿下,这些官员多是吏部考功中下,乃至下下的庸碌官员。许多是宋广先、娄成文为了站稳脚跟,大肆提拔起的投靠他们的投机之辈。先帝为了平衡朝局,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如今殿下监国,万象更新。臣斗胆以为,此等才不配位的庸碌浮员,每多一日在位,则对大乾江山多一分损害。”
  贾琮闻言,差点生生气笑出来。
  不过论耍嘴皮子,他倒也不认输,因而淡淡道:“父死三年,子不改其政,此为孝也。先帝尚未大殡,孤焉能更改先帝旧人?不过既然先帝既然留有遗旨,二十七日释服,那一切都等二十七日后再说。如今朝廷头等大事,便是先帝丧事,余者一概处后。”
  林清河等人闻言,虽纷纷面露苦涩之色,却也只能躬身应道:“遵旨。”
  孝道大于天,他们敢多说一个“不”字,就是入罪的祸根。
  可真要等二十七日后,赵青山归京,那岂还有他们立足之地?
  且赵青山之后,还有一个柴梁。
  柴梁自地方府县出仕,因政绩卓著升任两省巡抚,后又担任了七八年的河道总督,治理的黄河水清。
  其性格之强硬,手段之老辣,自不必多提。
  原本,柴梁便是宁则臣极看好的新党接班之人。
  若非如此,当初宁则臣也不会因赵青山、柴梁二人,同崇康帝险些翻脸……
  这两人一回来……
  林清河等性格手段都温和些的官员,一个个只觉得嘴里发苦。
  ……
  “太子回来了……”
  贾琮自前朝回至后宫,便来到了慈宁宫。
  武王正与太后说话,见贾琮进来,微笑招呼。
  这般慈父模样,倒让叶清吃味不已。
  贾琮与太后、武王见礼罢,却先看向殿内站着的半屋子面色激动的旧人们,面上笑容竟比先前两天灿烂些……
  武王见之哑然失笑道:“太后先前还提点朕,说如今天家血脉单薄,非社稷之福。待先帝国丧之后,要着紧为太子选秀储妃了,不是顽笑的。还提点朕,断不能让太子随朕的性子,天家子孙,广蓄嫔妃,繁衍血脉才是正经,朕成了反面。如今看来,太后倒是白担心了。”
  太后、叶清并几个太上皇老太妃,此刻纷纷笑出声来。
  黛玉、平儿等人却都红了脸……
  平儿等人也是刚刚进宫,太子房里人进宫,一次还是这么多人,太后、武王得知消息后,就传了来过目。
  初一见这么多人,真真又惊又喜!
  好孩子,有前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