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琮垂下眼帘,淡淡的说了句。
  这平淡的一言,却让周昌义眼泪都流了下来,满面惨然的起身,摇摇晃晃的走下衙堂来。
  看他如此形容,贾琮暗自摇头。
  从始至终,这周昌义连一声冤都未喊,只不信朝廷会突然就拿下他这样一位三品大员,连廷议都无。
  他大概忘了,军机处成立之后,天子自此执掌天下军政权柄,名义上的集权,已经达到了自始皇帝以来,近两千年来的巅峰水平。
  莫说拿下他一个三品官,便是之前拿下军机大臣赵青山,都未曾开过廷议,问过百官意见。
  而周昌义未喊冤,显然证明了,他不冤!
  也是,仅凭一个傅试,又岂有这般大的能量,将能装二十万石的顺天府官仓,卖空一大半。
  要知道,这不是一年的买卖啊……
  念及此,贾琮对崇康帝生出了钦佩之心。
  到底不是长于妇人手的帝王,连查都未查,便一眼看破了这大案的肮脏。
  这顺天府从上到下,或许会有冤屈。
  但这冤屈不会超过三人,也多半只是小喽啰。
  在这个讲究和光同尘的官场上,如果一处衙门内大部分人都烂了,那么没有异类能待的长远。
  “韩涛,带回去上刑,问出他们粮食究竟卖给了谁,还有何人藏在幕后,深挖到底。”
  听闻贾琮之言,北镇抚司镇抚使韩涛面色微变,看着贾琮小声提醒道:“大人,此案一旦牵扯开,怕涉及之人极广。这个时候……大人,卑职斗胆谏言,天下不可能一夜之间清平廉政。再者,这是天子脚下,大乾神京,终究还是稳定要紧。”
  贾琮并没有一意孤行,他想了想,道:“往上,挑出三四人来,往下深挖广掘。最主要的,是问出他们与哪些粮商勾结,这是重点要处。河套出了这样大的事,朝廷急需用粮用银,离夏收还早,国库里也没多少压仓银子了。若不多杀些硕鼠,陛下那里要作难了。”
  “大人果然忠心……”
  “不要啰嗦,去办事罢。”
  韩涛走后,贾琮对沈浪道:“抄家。”
  沈浪看了贾琮一眼后,点点头,垂下眼帘道了声:“是!”
  沈浪知道,这半月来,锦衣卫在京急速扩张中。
  吸取了许多贾琮曾经布下的暗手,也让韩涛、姚元二人重建神京一百零八坊锦衣所。
  这些力量的扩张,没有一处不需要银子的。
  若再不开张,贾琮很快就要犯愁了……
  ……
  崇康十四年,二月十三日夜。
  冠军侯,锦衣卫指挥使贾琮带兵奇袭顺天府衙门。
  自顺天府知府周昌义始,同知晏文阳、府丞吕广明并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及司狱司等知府属官,悉数锁拿入诏狱。
  同时,将顺天府官仓仓大使、库大使及各司官,一锅端。
  至此,终于有消息传出,原来是顺天府官仓出了事。
  这个消息,让京城诸多大粮商差点没从梦中笑醒。
  顺天府官仓出了事,这个消息一经传开,毫无疑问,明早粮价不涨三成都是怪事。
  人无横财不富,发财了!!
  然而,还没等他们下令给各家掌柜,宣布明早米粮涨价,就传来京城最大的十大粮商中实力最强的四位,祝氏、米氏、许氏、何氏,被锦衣卫抄家拿问。
  甚至,祝氏家主三子的脑袋,被锦衣卫当场砍了下来,只因他妄图抵挡天兵。一座冰山砸在脑袋上,再无人敢轻动……
  同时,祝、米、许、何四家家财悉数被抄,四家存粮粮仓中堆积如山的米粮,连夜被搬往顺天府官仓。
  而后方传来消息,竟是这四家,与顺天府勾结,连年倒卖了顺天府官仓中的存粮。
  也正是靠着这份横财,才让这四家成为十大粮商中实力最强的四家。
  一时间,各种骂声喊声杀声四起。
  尤其是当人们发现,仅与祝氏粮仓不过数百步之遥的李家粮仓和孙家粮仓,经过一夜之后,依旧完好无损。锦衣卫秋毫无犯时,这才彻底放心下来,又再度骂起顺天府和这四家来,以缓解心中惊悸……
  然而,真正明目之人,却看出了另一层深意。
  能在京城位列十大粮商者,哪一家背后会没人?
  譬如这十大粮商之首祝氏,背后便是宗人府大宗令,宗室中唯一位列军机的义忠亲王刘孜!
  若非仗着如此权势,祝氏子焉敢阻挡锦衣卫?
  除此之外,米家背后站着的,则是叶家。
  京城姓叶的很多,但能支撑起十大粮商其二者,除了永兴坊的那个叶家,还有哪个叶家?
  如今叶家家主叶文道乃太后亲侄儿,太后满门当初因相助太上皇而亡,只余此独枝。
  和当今天子是正经的血亲表兄弟。
  叶文道倒是不怎么贪财,也不好权势名利,但据说他与米家家主感情甚厚……
  至于许家和何家背后,则站着军机大臣宋广先和靖安候徐忠……
  前者三年前之封疆,去岁之内阁阁臣,今日之军机大臣!
  至于靖安候徐忠,原先倒并不显眼,然而如今却是执掌十二团营之敢勇营的武侯!
  无不炙手可热,权柄滔天!
  可是,纵是如此,锦衣卫依旧说拿人就拿人,说抄家就抄家,说杀头便杀头!!
  丝毫不顾及这四家背后站着何方神圣。
  尤其是米家,背后站着的叶家那位,和锦衣卫指挥使的关系……
  京城早有下作书坊,将二人的故事写成了极艳的话本儿,四处传开。
  多年之后,必有人以此野史为正史,深信不疑。
  但以这般深厚的关系,锦衣卫也丝毫未留体面。
  这一夜,锦衣卫便踩踏着顺天府上下,还有宗室、后族、勋贵及军机大臣的颜面,一步步踏上了无双权威的宝座,俯视天下群雄!
  直到这一刻,锦衣卫才算真正的王者归来!
  ……
  大明宫,养心殿。
  东暖阁内,义忠亲王刘孜、靖安候徐忠及军机大臣宋广先三人跪在殿内,无不灰头土脸。
  冠军侯,锦衣卫指挥使贾琮,面色漠然垂着眼帘,静静的站在御案东下角。
  他的年纪之轻,身上金丝蟒袍之耀眼,在一群老人堆里,显得格外突出。
  已经大发了一阵雷霆之怒的崇康帝目光扫过贾琮笔直的身形后,问道:“贾琮,那四家国贼粮仓抄出多少粮食来?可够还朕顺天府官仓内存粮的?”
  贾琮不疾不徐,缓缓道:“回陛下,一夜之间,尚无法完全统计清楚。不过,若各家账目显示不差的话,四家相合,虽还不够完全补足顺天府官仓存粮,但若加上从四家抄没的家财来说,应该差不了太多。若还差些的话……合银大概十万之数吧。”
  听闻此言,跪在地上的三人差点没吐血。
  就算顺天府官仓满仓,也不过二十万存粮,合算下来总共也就二十万两银子。
  当然,想从各省将粮食运至京,再贮存起来,一路上的损耗,大概也值二十多万两。
  但官仓存粮考虑更多的是政治意义,不是经济意义。
  只按市价,顺天府官仓内的存粮就只值二十万两。
  且依四人所知,只祝米何许四家存粮差不多就有十万石。
  而这四家哪一家不是富逾王侯?
  抄没这四家所得的银子,只会比二十万两多的多,不会少。
  可还说什么缺额十万两……
  这摆明着是在落井下石!
  果不其然,就听崇康帝说纳舸矗骸半薰们蚁嘈湃话洳恢劣谌绱讼伦鳎稣獾入缗H混账事。但既然你们替他们四家张目,做人家的靠山,这些年必然也受了不少好处,这十万两银子,就由你们三人出了。有异议否?”
  三人差点没哭出来,他们有个锤子问题啊!
  自己掏出来,总好过让那坏孙去抄家!
  等三人垂头丧气走后,崇康帝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厌恶,纵然他万般不喜,恨不得将这些混账斩尽杀绝,可他现在还是用人之时,不得不强忍心中的杀意,暂且容了这几人。
  冷哼了声后,余光看到了依旧静静站在那候命的贾琮,崇康帝面色渐渐和缓下来,不过忽地又眯起眼睛,审视起贾琮来,问道:“抄家过程中,锦衣卫截留了多少?”
  贾琮躬身道:“回陛下,原本当截留三成,不过臣念及陛下眼下就要救灾赈济灾民,所以只截留了一成半。”
  崇康帝看他说的坦坦荡荡,差点气笑,眼睛中闪过一抹玩味,问道:“缺银子了?”
  贾琮点点头,道:“原本臣还想在江南做些生意,贴补一下,不过没想到紧急回京了……锦衣卫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