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世子初封只为男爵,据戍边年限涨封。
  以国公爵例,世子从军戍边初封一等男爵,且从兵卒做起。
  五年,升子爵,七年,升二等伯,戍边十年,升一等伯。
  再往上,就要靠军功了。
  至于侯爵、伯爵府第,最高封依次递减。
  再往上,也都需要军功。
  如此一来,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执掌军权的顶尖勋贵,不是富贵软香窝里打熬厮混的纨绔子弟。
  而宗亲之爵,则宽松的多。
  哪怕勋贵子弟不愿戍边,也可享受五世富贵。
  自一等将军至五等将军,位比天家宗室将军。
  只是贵则贵矣,却不能掌军,无实权。
  当然,实际上过了三等将军,意义已经不大了,只是单纯靠祖荫撑起点薄面。
  不过念及祖宗恩德,朝廷还会给他们一次机会。
  只要此时再去从军戍边,立下战功,又可恢复亲贵之爵。
  要知道,寻常白身想要封爵,那需要的战功海了去了。
  多少将军打了一辈子的胜仗,最终也没能捞上一个世爵。
  可世家子弟,只要立下战功,就能恢复亲贵之爵,虽然只是最低等级的男爵。
  但意义也完全不同,那相当于再次为家族世爵续命……
  这个恩典,不可谓不重。
  如此,既全了君臣恩义,又能保得大乾江山万万年。
  不得不说,大乾太祖并四王八公,皆是有大智慧大气魄的英杰。
  按常理来说,就算一个家门中,有诸多不成器的子孙。
  但至少,总会有几个成器的。
  尤其是世子,家里即使再宠溺,可为了祖宗的基业传承,也该狠下心来送到九边去戍边。
  左右不过几年的光景,就能换一个世袭罔替,世代富贵。
  但凡有一点上进进取心的家主,都该能做到这点。
  只可惜,他们再想不到……
  当初开国时的四王八公,何等赫赫威名!
  时至今日,除了朝廷勉强留下一个北静郡王做遮羞布,其他三大王府皆已凋落。
  八大国公中,唯有镇国公、修国公、理国公三家公府,依旧承袭亲贵之爵。
  余者,包括荣宁二公府,皆沦为宗亲之爵。
  甚至似宁国之流,即将沦入不入流之地。
  而就算是三个依旧为亲贵之爵的国公府,如今最高封也不过是一等伯。
  都是靠熬年限熬出来的爵位,并无多少军功……
  昔日权威盖世的四王八公,如今多只能凭借祖宗昔日威名勉强度日。
  倒是贾家荣国府勉强还能支撑,因为荣国府与旁家不同,上一代出了个“异类”贾代善。
  功勋盖世,不弱祖辈,袭了一等荣国公之爵。
  如今代善虽故,可遗孀史老太君尚在,与诸多权贵府第的平等联系就在。
  身上又有一等国夫人的诰命,这才支撑着贾家门楣不倒。
  史老太君若是过大寿,不止宫里及诸王公大臣,连朝廷礼部都要专门来贺。
  也因此,在贾家两府中地位最高。
  这,便是贾琮谋划所在。
  在贾家,贾赦,并非无敌。
  ……
  对于外面流传的一些坏名声,贾赦自己也是知道的,但他真心觉得冤枉。
  旁人若说他不好好做官,不去九边戍边,传承祖宗亲贵爵位,他心里也有委屈。
  哪里是他不愿去?
  哪个不愿起居八座,八面威风?
  只是他年轻时不懂事,一失足成千古恨。
  落下一个荒唐的名声,哪里还有脸再去做官。
  更何况,让他这样一个身骄肉贵的贵人,去九边当劳什子大头兵,那成何体统?
  再说,即便有错,也绝不全是他的错。
  不,这根本就不是他的错!
  是当年那个下贱狐媚子女人,勾引教坏了他。
  是当年那个不懂事的发妻,也就是贾琏生母,不知道夫为妻纲的道理,不知道体恤他的难处,才闹出了那么大的风波。
  是家里老爷子、老太太偏心,不知道什么叫长幼有序,想将家俬都给他们偏爱的小儿子……
  面对这些,他能怎么办?
  他也无能为力啊。
  所以,承袭不了亲贵之爵,做不得大官,他就只能每日窝在家里享福受用了。
  其实,他心里也很苦的……
  不过贾赦从来都不是委屈自己的性子。
  吃的好喝的好,玩也玩的开心。
  虽然住的只是一套并不大的偏院,却也被他拾掇的精巧玲珑。
  亭台轩榭,小桥流水,一应俱全。
  此时已入秋,百花凋尽,唯有菊花正艳。
  一座曲折的白石小桥,两侧岸上,点缀着一束束娇艳的菊花……
  自然不是寻常百姓人家所种菊花的黄色,而是泥金、雪青、墨、绿等奇色。
  再搭配着小小河流中几只悠然自得的戏水鸳鸯,河畔边几株或赤红或金黄的枫树……
  端的一副好秋景。
  “老太太慢些!”
  午时刚过,小桥的对面,忽地传来一阵高声笑语。
  一群身着锦衣华服,光彩照人,贵气逼人的人群,缓缓出现在桥头上。
  人群当中,一位满头霜发的富态老太太,满面笑容,由众人簇拥着过桥。
  不是贾府中最尊贵的贾母史老太君,又是何人?
  而高声笑语的,便是贾府鼎鼎有名的“泼皮破落户”,人称凤辣子王熙凤。
  贾母由她和最亲近的丫鬟鸳鸯搀扶着,缓缓过桥。
  在三人周遭,还有十数人。
  居北两人是两位皆已过中年的男子,气度不俗。
  时而笑言两句,哄得老太太点头笑语。
  其中年长那位,一身奢贵气派,目光中多有傲气。
  指点着这小花园,好似在指点江山。
  他便是这座偏院的主人,荣国公长子贾赦,字恩候。
  而另一人,看起来倒不像世家勋贵,身上多有儒雅之姿。
  也不与贾赦争辩什么,只是不时的点头含笑。
  此人便是荣国次子,贾赦之弟,荣国府如今真正的当家人贾政,字存周。
  两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男子。
  身形潇洒,满面谦卑笑容,时而附和一二,眼神温和。
  他是贾赦长子,如今跟着二房过活的贾琏……
  老太太的南边,还有两位中年太太侍奉着。
  二人皆气度雍然,嘴角含笑,眉目慈善。
  左边一位,为贾赦续弦邢氏,人称邢夫人。
  另一位,则是贾政嫡妻王氏,人称王夫人。
  两位夫人身后,便是贾家的一众小姐公子。
  其中又有两人格外突出。
  一为半大公子,头上戴着束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外罩石青起花八团锻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光彩夺目。
  他便是贾家如宝似玉的凤凰公子贾宝玉。
  而另一个姑娘,则身着一件葱黄绫棉裙,套一件大红羽纱绣锦褂,步履恍若弱柳扶风。
  身姿娇柔,恍如仙子。
  她则为贾家的外孙女,名唤林黛玉。
  此二人,在孙辈中最得贾母老太君的宠爱。
  两人之后,又有三个女孩。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此三人便为贾家四春中三春,分别为迎春、探春和惜春。
  还有一春,如今在宫里当才人,便是元春。
  在此三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小男孩儿,却似异类。
  其他人行动处举手投足间,皆礼数齐全,身姿周正。
  纵然说笑间,亦不恣意。
  唯独他,吊着一对膀子,耷拉着脑袋。
  有气无力的跟在后面,一步一晃荡。
  也不和哪个姊妹玩乐说笑,似百无聊赖,生无可恋……
  尽管走在最后面随时侍奉的那群婆子丫鬟们眼中皆是嫌弃的眼神,可难为他自我感觉似乎还很不错,不时的撇撇嘴,蔑视前方……
  “宝玉,你瞧那……”
  走在贾母身后的林黛玉,着一身葱黄绫棉裙,套一件大红羽纱绣锦褂,衬的比娇花更艳,忽地,她指了指河畔边,对身旁贾宝玉悄声道。
  那贾宝玉闻言,顺着林黛玉葱白般的纤细手指看去,只见一朵青墨色的菊花开的正盛。
  “林妹妹,你等着,我这去给你摘了来。”
  说罢,贾宝玉便要折返回去,绕到岸边采花。
  这番动静,自然引起了周遭人的注意。
  林黛玉见周围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