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力太大了,这可是新船,刚刚下水不过两月的新船,坚实无比,就这样在爆炸声中直接废掉了!
剧烈的爆炸声中,整个船头都被水雷给炸的残破不堪,漕船已经开始缓缓的一头向着河底扎下去了!
太狠了,虽然漕船中间跟尾部没有收到什么损害,但是两枚水雷全部在船头部位爆炸,使得船头受创太严重了,河水倒灌进入船舱,想不沉都难!
“毕公,你干的好事!”
朱杰脸色一黑,没好气道:“这水雷威力倒是够了,但是这么大一艘漕船沉入运河,这运河还怎么通行其他漕船?还不命人赶紧准备打捞?”
额……
毕懋康老脸一红,光顾着表功了,却是忘了这个茬儿,这么大的漕船沉入运河河底,不要说大型漕船,即便是小型的漕船都难以通过了啊,上千料的大船啊……
“快,立即请漕运总督衙门派人打捞船只,特别是蒸汽机,一定要弄上来,说不定还能用呢!”
毕懋康叫道。
“行了!”
朱杰答道:“威力,朕已经看到了,十天时间,就能够将水雷改进到这种程度,实在是难为你们了,不错,可以量产了,不过,最好是军工学院派出一些人进行指导,不然的话,刚刚开始生产,南面会遇到问题……”
毕懋康笑道:“这个肯定的,臣已经与长庚兄商量过了,跟随我们一同改进定型的十几名学生,一个不留全部派到三个兵工厂去,带着实物跟图纸,进行监工,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苦味酸炸药虽然难弄,但是兵工厂几千斤的储备还是有的……”
“辛苦了,毕公,长庚公,长庚公?”
朱杰微笑着赞许道,眼神回落到了宋应星身上。
“长庚公,长庚公?”
朱杰轻声叫了急声,虎皮椅上的宋应星面带微笑,却是没有任何的反应。
朱杰心头一惊,刚刚爆炸那么剧烈,不可能还会睡着,即便是再累,也得被震醒啊……
“长庚公!”
朱杰高声叫道。
宋应星依旧没有什么反应,依旧是脸带微笑,只是眼睛一惊微微阖上……
朱杰将手搭在宋应星肩头轻轻晃动,还是没有反应,朱杰把手放到了宋应星的鼻子下面,却是已经鼻息全无了……
大明一代科技巨匠宋应星,于大明建元九年夏,溘然长逝!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就封他国公了!
“皇、皇上!”
毕懋康愕然的看着朱杰,不知道皇上这是在干什么。
“毕公,长庚公、他已经仙逝了……”
朱杰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热泪涌出,宋应星,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花甲之年,被自己给邀请出山,十多年来,为大明崛起,兢兢业业,四处奔波,执掌着整个大明的科技工程前进的脚步,也许他的成就不是最大的,但是这威望,绝对无人能出其右!
今日,为了能够及时研制生产处水雷,殚精竭虑,十日十夜啊,几乎都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连吃饭都是在实验室里,不要说七十多岁的老人,即便是壮年人,也未必能够经受得住这样的熬炼啊!
毕懋康原本欣喜的心情瞬间跌落到了谷底,自己兀自不相信,急步来到了宋应星的面前,双手扶住宋应星的肩头,用力摇晃着,“长庚兄,长庚兄!”
周围的人尽皆发现了宋应星的异样,纷纷看了过来,原本欢呼声四起的场景,瞬间冷冷清清,这里是军工学院的试验场,在场的人除了朝中的臣子与御林军,剩下的都是军工学院的师生了。
宋应星自从军工学院筹建以来,殚精竭虑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军工学院上,学员中所有的师生,哪一个没有得过他的扶持与鼓励?这可是一位冠盖大明的长者!
“来人,传旨,即刻命参与的所有师生全部遣往三大兵工厂,日夜赶工,生产水雷,将长庚公遗体好生安放,即刻回朝,朕要议事,朕要为长庚公准备国葬!”
朱杰满脸悲怆,都是该死的西洋人啊,如果不是西洋人步步紧逼,自己如何会如此急切的研制水雷,以至于长庚公被活活累死?
朝堂之上,气氛无比的凝重,带着一丝丝的悲恸,宋应星仙逝的消息已经传开了,朝野上下震动,这可是皇上登基以来最为器重的巨匠,虽然没有担任任何官职,但是影响力比起朝堂上的大佬来丝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皇上,水雷改进之时,宋公亲自对臣言道,待到水雷研制成功,完成皇上交给的重任,就约臣一同退隐林泉的,不成想,水雷功成,他竟然驾鹤西去,老臣、老臣痛不欲生,早知道如此,老臣就不该将水雷拿出来啊,老臣就该一个人将这差使给揽下来啊,知道宋公身体不佳,还要他日夜受累,老臣对不起宋公啊……”
毕懋康在大殿之上大放悲声,可以说,宋应星的去世与他有着直接关系,巨星陨落,毕懋康痛断肝肠!
“好了,毕公,你也是为了江山社稷计,方才提议重新生产水雷的,朕都同意了,岂能怪到你的头上?”
朱杰沉声道,“诸位臣工,宋老古稀之年,犹自将一腔热血全部用在江山社稷上,如今故去,不大加表彰,朕心不安!传旨,追封宋应星为宁国公,太子太师,谥号文襄,着礼部准备国葬礼仪,配享太庙,朕要亲自祭奠宋老,宋老乡梓建功德祠,四时祭祀;于军工学院为宋老铸造铜像,以资后世学子纪念;在通县则一处风水宝地,朕要修建巨匠陵园,未来所有为国有大功的学者、科学家去世,葬入巨匠陵园,供后人纪念!”
朱杰言罢,朝臣们心头大震,追封国公,太子太师,这几乎是文臣武将最高的荣耀了,武将因军功封国公,文臣以治国封三公三师,国公基本上都是开国功勋方才有机会,非开疆拓土之名将不得;三公,自从大明开国就没有几个人能够得到三公称号,三百年来,也仅仅有张辅、张居正、孙承宗等五个人而已,其中一个还是沾了九千岁魏忠贤的光得到的;至于三师,同样不多,即便是历任朝廷首辅,死后都未必能够得到如此荣誉,更何况是第一位的太子太师?
“皇上,这、这是不是不太合礼制?三师虽然都是虚衔,用来追赠的,但是太子太师,基本上只有朝廷首辅才有资格获得这样的追赠啊,即或是三朝元老重臣,也未必能够得到如此殊荣,宋应星虽然桃李遍天下,但是身无官职,最高的任职也不过是四品官而已,追赠太子太师,岂不是乱了朝纲规制?”
一旁的礼部尚书高弘图嗫嚅说道。
“住口!”
朱杰喝道:“什么叫乱了朝廷规制?所有的朝廷规制都是人定的!就是用来打破的,如果一直沿用,那现在朝廷还在沿用秦始皇的朝制呢!怎么,作为礼部尚书,高弘图,你还认为他宋应星不够资格吗?一部《开工天物》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大明开国至今,首辅不下数十,能够名垂青史的有几个?一个应天学院、一个军工学院,就足以让她比拟开疆拓土,大明开国至今,能够开疆拓土的将领且不说,能够保证大明疆域不落异族之手的又有几个?他如何不能被追封国公?如何不能被追封太子太师?即便是朕要追封他三公,也理所应该!”
众人感觉到脑袋一晕,三师就已经够高了,还要三公?最后一个三公,那可是三朝元老,大学时,戍边十几年的孙承宗啊,功勋赫赫,本身就是皇上的老师,追封宋应星三公?那以后三公三师还不烂大街了?
武将们倒是不觉得什么,说宋应星开疆拓土之功,倒也不为过,大明天军,现在使用的武器,很多都是有着宋应星的功劳的,皇上提出构思,然后宋应星与毕懋康、茅元仪完善,最后制造出来,没有这些大杀四方的火器,天威军天雄军能够百战百胜?
倒是文臣,想想一个宋应星,都追封了三师,那堂堂辅臣、阁臣、尚书日后死了,怎么封?如果追封的哀荣,还不如一个教书匠,那岂不是丢死人了?
“就这么定了!”
朱杰厉声喝道,“传旨,追封宁国公,太子太师,谥号文襄,谁反对都没用,不要自找麻烦!”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风险
“宪之兄,桂林,说说西洋人的情况,他们到了什么地方了?”
徐一帆跟随着两个人回到了总督府,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谭桂林沉声答道:“大人,现在我们在西洋的商人们纷纷将消息带了回来,如今的西洋联军已经绕过了好望角,现在想必已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