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8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牧抬手轻轻一拂,制住了金銮殿里的杂音,然后对许英杰说道:“许卿似乎还有话要说。”

“是的陛下。”许英杰说道,“在臣看来,这笔巨额财富对我大秦而言,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给大秦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灾难。”

许英杰话音一落,大殿里再次哗然一片。

有不少人隐隐意识到许英杰说得没错,但更多的大臣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认为许英杰是在危言耸听。

甚至有大臣忍不住立即站出来指责许英杰,言词颇为激烈。

“肃静!”殿中侍御史李仲明大喝一声,让殿中的秩序重新恢复。

秦牧点点头道:“许卿作为户部侍郎,能看清这一点,朕可以放心了,就请许卿给殿中不明白的大臣解释解释吧。”

“是,陛下。这次军方上缴的巨额财物,这笔财富不是能过商品输出赚回来的,对于我大秦来说,相当于是不劳而获,凭空多出一亿龙币。

如果贸然把这笔巨款挥霍出去,必然会对大秦的金融货币的秩序造成巨大的冲击。打个直白的比喻,这么做就相当于朝廷一下子印出一亿龙币投入流通,这必然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如果真导致这种后果的话,不但不会给大秦带来一丝好处,反而遗祸无穷,因此,怎么用这笔巨款,还需要从长计议。”

“许卿所言极是,各位大臣都听明白了吧?不过在朕看来,如果封存这笔巨款,也不是办法,那么如何使用这笔钱,才能让它发挥出相应的效益,就请各位大臣各抒己见吧。”

工部侍郎魏元立即抢先说道:“陛下,臣以为,可用来修路,修水利,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发展。”

“不错,这个可行,各位大臣还有建议吗?”

礼部尚书覃秋白不甘落人之后,也立即抢道:“陛下,臣以为,这笔钱最恰当的用法,莫过于用来发展大秦的教育。陛下常说,知识改变个人的命运,也改变国家的命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臣建议,加大教育投入,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学读书。”

这回不等秦牧答话,太仆寺卿就抢出来道:“陛下,仆投寺需要更多的经费,用于畜业科研,陛下,想以为,没有比把钱投到科研上再适合的了,它会催生很多科研成果,对促进大秦的生产力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工部、司农寺、军器监等等部门,也纷纷站出来支持太仆寺卿,同时给自己的部门要科研经费。

本来,这笔巨款如何用,还有些犯难,各个部门一站出来伸手,你立即发现,其实这点钱不但不多,而且还有些不够用了。

总的来说,把这种不劳而获的财富投到基础设施、教育、科研上去,秦牧认为是可行的。

只要钱真的用到实处,不但不用担心会对大秦的金融货币造成冲击,而且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效益。



第918章小心通货膨胀

当初西班牙从南美得到数以亿计的白银,西班牙王室和贵族得以大肆挥霍,过着无比奢侈的生活。

他们根本不事生产,反正咱们什么没有,有的是钱,想要什么去跟其他国家买就是了。

到最后,掠夺来的财富花完了,西班牙本国变得一派凋弊,国内的工商业不但没有丝毫发展,反而不断的萎缩,最终导致了西班牙整体的没落。

为了避免重蹈西班牙的覆辙,秦牧觉得有必须制定一些法令,规定今后军队从海外掠夺来的财富,尽量用于教育、科研、民生基础设施改善这些方面。

最终他以强硬的态度,把一半的收入,划为教育经费,在全国大办新式教育,以皇家蒙学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所有中下户的孩子,可以免费就入学。

与皇家蒙学的差别只在于,皇家蒙学提供学生一日三餐,而这些官学不提供,只提供课本。

反正一句话,吃的自己解决,其他的你都不用担心了,课本,老师薪俸,教室,一概由朝廷提供。所有中下户的孩子,只需自己带吃的,就可入学读书了。

至于上户,多是官绅土主富户,你们比较有钱,就暂不减免了,以你们的财富,送自家孩子读书是不成问题的。

这项政策经朝廷反复讨论之后,一经颁行天下,顿时举世哗然,百姓对皇帝的拥护,真个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无数普通百姓在家里给皇帝立了长生牌。早晚焚香供奉。

中国人向来注重子女的教育,在历朝历代。很多吃都吃不上饭的家庭,还拼命想供自己的孩子上学。

总之。只有机会,几乎没有谁不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的。

只是以往各朝,税赋繁重,百姓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能送孩子读书的只是少数而已。

如今的大秦,一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关键是大秦有一个好皇帝,至少天下的百姓是这么认为的;

从推广新式作物,让百姓不愁温饱。再到推行免费教育,让穷人家的孩子都有机会读书,这一切,百姓都归功于秦牧这个皇帝头上。

秦牧心里清楚,要把这些抢来的横财花出去,你总先把它们变成龙币,其实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投入科研也好,投入教育也罢。这其实都是增加了是国内货币总量,如果国内没有相应的产出,仍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大秦现在无论是商税还是农税,都是三十税一。而现在一年有农税和商税加起来,大概是六到七千万龙币,折合成白银的话。大概是四千多万两左右。

由现在的税率和岁入,可推测出国内大致的生产总值。应该是在十五到二十亿龙币左右。相对于这个生产总值,贸然把一亿巨款投入流通。是非常危险的事;

而且海军今后掠夺所得,绝不止这些,将来肯定还有以吨论的黄金,一船船的白银,这些财富不好好规划一下,所导致的后果乃是弊大于利。

有钱了怎么花,这还真是个问题啊?

如果是通过官府购买国内商品的方式花出去,一方面能拉动国内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肯定也会拉高国家的物价,对于工商业主有利,对普通的老百姓不利。

打个比方,本来一匹布是五角钱,官府大量采购后,变成六角甚至七角,生产布匹的人受益了,但消费布匹的普通老百姓却是受累了。

那么花多少钱,两者之间如何平衡,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精确的计算了。如果通涨率比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那肯定就要问题了。

针对这些问题,早朝之后,秦牧又把内阁大臣和户部官员招到华盖殿商议,连午饭都是在华盖殿与大臣草草用的。

在这方面,要完善的机制很多,不是一天能商议出一个完美的方案的。

到下午,会议暂告一段落,秦牧走出华盖殿,韩赞周就喜色满脸的小跑上来,远远喊道:“陛下,陛下,成了,纺纱机改进成功了。。。。。。”

“果真?”秦牧不禁停下脚步。

“陛下真是慧眼识英才,那个造木狗的黄胜,果然把纺纱机改进了,陛下,奴婢怎么敢逛陛下。。。。。。”

“快说,现在的纺纱机一次能纺多少锭纱?”

“回陛下,整整三十六锭,陛下,据黄胜说,只要再改进,还有可能纺更多。”

“三十六锭?”秦牧也不禁脸露喜色。

一般人或许不知道,其实纺纱比织布更花时间,现在纺纱机,一次通常一能纺一绽纱,人们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纺纱上。

现在大秦百业蓬勃发展,偏偏劳动力很缺乏,如果能解决纺纱的问题,将能给大秦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秦牧一早就让人对纺织机加以改进,甚至发出了悬赏,可惜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而秦牧本人又不知道珍妮纺纱机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东西在后世早以退出应用,真正知道它的样子的人不多,秦牧就是只闻其名,不知其形的那种人。

“快带朕去看看。”

“是,陛下。”

秦牧撇开政事,随韩赞周来到内监研发司。这里在明代是南京行人司官署,位于午门外西侧,大秦精简了不少中央机构,象行人司就在裁撤之列;

这栋空出来的大院落如今成了内监研发司的科研场所,汇聚了近两百七十多名顶尖的人才,专门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

黄胜是苏州吴县人,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家里人让他专心读书,他生性却是喜欢摆弄些“奇技淫巧”,上次那只会叫的木狗,让秦牧大为震惊,感觉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便让韩赞周派人去把他找来,没想到经过两个多月时间,他真的成功改进了纺纱机。

研发司里的人跪倒了一地,秦牧亲自上去扶起黄胜道:“黄胜,改进的纺织机在哪里,快带朕去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