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7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惺裁囱彰婊钤谡馓斓丶洌�

你们急着回去救自己的妻儿老小,本大汗能理解,但这么回去,可能反而会迫使敌人杀掉我们的家人。

但现在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救出我们的家人,只要我们打败李定国,占领河西。就可以拿俘虏换回我们的家人。

这是我们唯一能救回家人的办法,请大家拿上你们的刀弓,随本大汗回去,把李定国打败,到时敌人就得乖乖把我们的家人送回来。”

巴图尔汗的话,被手下的传令兵传给几万士兵听闻,他这翻话还是有很强的说服力的。几万蒙古大军开始大声咆哮起来,声浪如潮,四野震荡。

“报!将军,准噶尔大军掉头了,来势快速。”

“掉头了?”

“是的将军,全部掉头了。”

黄登勒着躁动的战马,对传令兵吼道:“快回去禀报大都督,快!”

“喏!”

信使狂奔而去,黄登带着五百人马反向西北迎去,同时与范上志、赵七弟取得联系,互相通报敌情。

他奔出十里,但见本向哈密方向去的准噶尔大军,此时隆隆而来,数万骑兵可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声势极为惊人。虽然还隔着近十里,但已经能感觉到大地在颤动。

“走!”

黄登记大孔着,他五百人马和人家几万大军相比,就象是沧海一粟,显得无比渺小。即便有火箭溜,也不敢与人家正面对冲。

在赤斤城以西六十里,李定国两万大军正在快速行军,前面快到隆吉河了。

隆吉河发源于祁连山,从甘州附近一路向西流来,到了赤斤城以西百里左右,转而向北流,横穿河西走廊又继续向西流向瓜州。

瓜州、沙州主要便是靠隆吉河滋养,两岸土地肥沃,胡杨林随处可见。

李国定接到禀报,得到巴图尔汗全军折返向自己扑来后,大为高兴。

他手下有一万步兵,一万骑兵。李定国当机立断,下令一万步兵迅速返回赤斤城,自己带着一万骑兵,向隆吉河东岸奔去,准备利用隆吉河稍稍阻击一下准噶尔大军。给一万步兵争取返回赤斤城的时间。

准噶尔大军全是骑兵,行动非常迅捷,李定国刚赶到隆吉河东岸,巴图尔汗也到了。

双方隔河对峙,战争一触即发,怎么此谩骂个不停。李定国硬是利用隆吉河阻击了巴图尔大军一天时间。

每天二,巴图尔汗派兵从上游度河。

部将卫南问李定国道:“大都督,要不要再拖敌人两天?”

李定国否定道:“不能再拖了,只要把巴图尔不返回漠西草原,对咱们来说就是胜利,让巴图尔过河,咱们立即撤回赤斤城。”

隆吉河的水源来自于祁连山消融的雪水,夏季水量不小,但入冬之后,便进入枯水季节,有些地方河水尚不能没过马肚,敌人要过河很容易。

而且此时李定国不怕敌军过河,相反,他还担心巴图尔汗不过河呢,所以只阻击一天,让步兵有充足的时间退回赤斤城,便迅速撤退。

巴图尔已经没有退路,如果还往来折腾一回,刚刚鼓舞起来的士气又瓦解了,而且恐怕再难鼓舞起来,到时李定国发兵来攻,他几万大军很可能不战而溃。

所以此时,他只能咬牙迅速渡河,浩浩荡荡地杀到赤斤城下。

双方的血战还没有开始,但实际上从传来阎应元横扫漠西的消息开始,巴图尔和李定国这两个主帅的生死较量早就开始了。

万莫小看他们这一系列动作,在这个无声的较量过程中,已经基本上决定最后胜负。

纵观历史,实际上很多战争,到双方的兵力真正投入厮杀时,通常胜负都已经定局。

这就象下围棋,关键是布局的过程,只要掌握了棋盘上的大势,识趣的话,不用你去把对方的大龙从棋盘上捡出来,对方也会投子认输了。

只不过现实的战争关乎生死,局势不利的一方,通常不愿束手就擒,还想拼死个鱼死网破。

现在的巴图尔汗,就处在这种状态,在与李定国无声的较量中,他棋差一着,眼下的局势对他极为不利。

因为牵挂家中妻儿老小生死,强自鼓舞起来士兵,一但不能迅速攻破赤斤城,很快就会瓦解。到那时,败的一定是他。

李定国很显然才明白这一点,所有没有多加阻击,放任他杀到赤斤城下,不无诱敌深入的意思。

赤斤城太小了,李定国当然不会把所有兵力收缩到城内,而是在城南五里,别建一寨,与赤斤城互为犄角。一万骑兵全骑于城南大寨中。

巴图尔汗在城西十里,刚扎下大营,天空又象灌了铅一般,灰沉沉的云层压过来,北风啸啸地吹过原野,无比的凛冽肃杀。

很快,天空中便又是白雪飞舞,蒙蒙一片。

巴图尔站在大帐前,望着飘落的雪花,心中急如火焚,一时百感交集:“难道是上天要亡我吗?”

他霍然拔出马刀,当空狂劈,大吼一声:“不,我命由我不由天!”

随后,两万准噶尔大军在风雪中,开始隆隆地压向赤斤城。。。。。。。。

ps:年度作品票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说实话,写了几年书,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历史之王”的称号,我确实向往无比。现在票数还暂居历史第一,但大宋追上来了,形势十万火急,但实在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再向大家拜求年度作品票!顿首。

第823章太庙献俘(求推荐票)

花了半个月时间,秦牧班师回到长安。

长安的百姓倾城而出,载歌载舞,夹道迎接。天子龙旗所到之处,万岁之声响遏行云。

在这万民高呼万岁的声浪中,秦牧的威望再次被推到了巅峰。颇有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思。

本来秦牧在大胜之余,也有意剽窃这首《沁园春。雪》,留一段佳话的,不过这首诗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之句,秦牧自己对天下宣称是继承始皇帝法统,这样对秦始皇品头论足,那还得了?

这就跟东汉的刘秀,即便江山是你重新打出来的,但无论如何,你自称是继承汉室江山,就绝对不能去贬低汉高祖刘邦。

西京的宫殿正式名称叫咸阳宫,虽然没有南京的大秦宫那样雄伟辉煌,但实际上占地面积比南京的大秦宫还要大。

宫城的正门、即俗称的午门之外,东面为太庙、西面太社稷。

秦牧洗去一身风尘后,换上帝王的黑色衮服,头戴十二毓冕冠,带着随驾西京的文武大臣,出午门,到太庙,举行隆重的太庙献俘仪式。

长安的军民允许到御街观看献俘礼,寒风萧瑟,却吹不开人们的热情,路边尽是黑压压的人群,个个喜气洋洋,热烈地议论着。

突然人群中有人高呼:“快看,快看,俘虏牵来了。”

大家翘首相望,果然看到,十几个光着上身,用白色绥带系颈的人,头上梳着发辫。

“哈哈哈。。。。。。原来献俘是这样献的,这。。。。。。怎么象牵狗一样啊。”

太庙献俘,历朝历代都是百年难得一见,具体仪式是什么样子。普通百姓还真没几个见过,此时的拜鲁图琥等人,被用白色的绥带系颈,由士兵牵着,还真有点点象牵狗。

路边的百姓一看,全乐了,嘻嘻哈哈,有的人立即回应前头的人:“什么叫象,这牵的分明就是狗,在我大秦天子面前。我看呀,他们连做狗也不配。”

“对头,几个虾兵蟹将,也敢来惹我们大秦,这回可得吃屎!”

“可惜啊,俺没有准备,不然真在这路边摆上一砣屎让他们舔着吃了。”

“什么话,我大秦堂堂天朝上国,你们好歹也是大秦的子民。嘴巴干净点,什么屎不屎的,那叫阿堵物。”

“咦,张老三。不是钱才叫阿赌物吗?”

“我。。。。。。。我张老三视钱财如粪土,不行吗?”

“别吵,别吵,看见没有。前头那个就是什么固始汗。”

“个屎汗?我说吗?这就是个吃屎的没错吧。。。。。。”

“。。。。。。。。。。”

拜鲁图琥能听懂汉话,他赤着上身,被士兵用白绥带牵着走。本来就屈辱得要死,再听路边百姓这么闹哄哄的说一大通,真想一头撞死算了,只是现在,他连死的资格都没有。

早知如此,老老实实在青藏高原做土皇帝多好啊,想到这些,拜鲁图琥肠子都悔青了。

他身后跟着苏德、那日松、苏日勒和克、乌日更、只尔斤这些人,大冬天的,这些人赤着上身,冻上身上一片乌青,浑身直打颤,被押到太庙前。

太庙献俘,是皇帝向祖先禀明自己的战功,除了有光宗耀祖之意。同时也是向天下人宣示自己的武功、显示国威之意。

“站好,站好!”

到了太庙前,士兵们沉声斥着,让拜鲁图琥等人于太庙街门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