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6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法令下达后,让整个南京城变得更加洁净。一尘不染,看着很舒服。

柳如是聪明机巧,从这些细微之处,她感觉皇帝是倾向于以法治国的。

先秦法令条文完备。据说那时连百姓随意在路上倒灰也要惩罚;

现在规定百姓门前卫生三包的政策,和先秦的律法如出一辙。

不过今上说这是因为防止出现前几年北京那样的大瘟疫。

有了这条理由,百姓不但不再抵触,执行起来还十分主动。连沟沟渠渠都清理得很干净,毕竟北京那场瘟疫确实太吓人了,谁都不希望那样的事情重演。

据他所知。防疫司已经开始在民间推广什么沼气池。

柳如是不知道沼气池是什么,但在她看来,今上无疑是睿智的;

他不象商鞅那样,一次性颁布大量的律法条文,让人感觉受不了。

他更不去大声强调以法治国,只是从这些细微处,一条一条的施行法令。

而每个法令,都事先找好充足的理由。

每条单一的法令出台时,无论是大臣还是民众,都不太在意,感觉这就是一条针对时弊的条文而已。

每条法令,大家都有充足的时间来适应。等你适应这条法令之后,今上大概又会找个什么“湘妃娘娘车驾受阻”的理由,大发一通雷霆,然后再出台一条法令。

柳如是也是今天听了经筵上儒、道、法的激烈争辩,心思灵巧细腻的她,才想到这种可能;

她又不禁看了看正在深思的秦牧,心里暗暗感叹:这个男人,真的只有二十来岁吗?

秦牧突然长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来,见她正在悄悄观察自己,忍不住微笑道:“朕脸上脏吗?”

“没。。。。没有。”

柳如是脸一红,大秦的宫装,简洁明丽,穿在她身上,把她成熟的身材勾勒得珠圆玉润,分外动人。

秦牧忍不住把她搂到怀里来,轻轻抚弄。

柳如是接受他的临幸已不止一次,只不过每次都不是单独的。她名义上是侍奉董小宛的宫女,所以通常是和董小宛一起,上次甚至是和李香君、卞玉君、董小宛一起,四女共侍一夫。

在官宦权贵之家,妻妾成群,这种事很平常,更莫论后宫佳丽三千的帝王了。

她以一个宫女的身份,能与几个昭仪、贵人一起承恩,这在大秦后宫已经是绝无仅有的。

只是让她稍稍有些遗憾的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每次临幸,他最后总是浇灌在董小宛她们身上。她心底里,其实也渴望能承恩露的,那样才有机会怀上一男半女。

“陛下。。。。。”

“嗯,有什么话就说吧。”

柳如是在他温柔的抚弄下,脸上一片妖娆之色,她甚至想在这御辇上。。。。。。但是话到嘴边,又如何吐得出口。

“陛下。。。。。今日经筵上,大臣们争辩如此激烈,只怕过后。。。。。。这争论会愈演愈烈呢。”

“你担心什么?”

“婢子不敢,婢子只是。。。。。。啊。。。。。。。”柳如是胸衣散开,一对雪腻如玉的白鸽弹了出来,粉光致致,娇软动人。

秦牧知道她喜谈政治,有时也颇有些独到的见解,她只是一个宫女,身份不象杨芷她们敏感,在这方面秦牧对她的限制反而没有那么严格。在旁无他人的时候,偶尔也允许她表达一下意见。

“道理不辩不明,让他们辩去吧。”

“陛下,商君说过:治众国乱,言多兵弱。法明治省,任力言息。陛下不担心朝野议论太多,会出现明末那等众说纷纭,各执其理,国政难行的局面吗?”

柳如是提到了四句话大意是:治道纷繁,国家就乱。谈论盛行,军事就弱。法度明确,治道就会省简。任用强力,谈论就会停止。

明朝中后期的乱象,不正是因为治道纷繁,谈论盛行吗?

万历年初,出现在了个强力的张居正,取缔各种书院,禁止各种空谈,政出一家,消除各种课税名目,出台一条鞭子法。于是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万历中兴”。

“你信商鞅之言?”

“陛下,婢子原本也是不信的,只是如今细想来,明之亡,莫不印证了商君之语,婢子不得不信。”

“哈哈哈。。。。。”

经筵上大臣、学者们如何争鸣都可以,只要身为皇帝的秦牧自己有主见,不左右摇摆,这世道就不至于象柳如是担心的,出现明朝中后期那种乱象。

秦牧早就在思考各家的治国方略,今天在经筵上又听了许多,心中已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治国思想体系,所以他此刻笑得如此爽朗。

柳如是忍不住问道:“陛下是不是。。。。。。”她本想问秦牧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治国主张,但这样的问题,关系重大,她很快意识到这不该是她问的。

秦牧凑到她耳边,调弄道:“你问朕是不是想在这御辇上共赴巫山?”

“陛下。。。。。。。”

“有些事,当适可而止,一下,算是风流,过犹不及。”

柳如是心中暗惊,秦牧表面上是在说男女之事,但何尝不是在警告她不要问太多呢。

秦牧心里在想着如何通过经筵的引导,让争鸣的各家,真正变成各种为自己提供决策参考的智库。

想法是好的,但要让好的想法落到实处,还得费些心思才行。

柳如是靠在他怀里,在他近乎无意识的抚弄下,身体上产生的愉悦感让她不时发出一声细碎的轻吟。。。。。

第708章治国理念(求月票)

祝贺清水岸柳成为明扬天下盟主,鞠躬致谢!

秦牧刚从西苑回到大秦宫,司马凯已在翔云楼等着觐见。

秦牧把他召到华盖殿,问道:“乐之求见朕,所为何事呐?”

司马凯满面春风地答道:“陛下,微臣照您的旨意,已经对用于启蒙教育的《数学》、《地理》、《历史》初稿加以修改完毕,请陛下御览。”

司马凯自从去年开春随驾前往宁波之后,就一直在编书。

秦牧有感于现在的启蒙教材只有《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认为十分不妥。

正如徐光启所说,数学是百科之母,启蒙教育里怎么能没有数学呢?

另外就是地理历史,这是给十来岁的孩子读的,目的是让他们开阔眼界,认识世界,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天有多高,世界有多大,对各国的文化的差异有个初步的认识。

最后《物理》、《化学》、《几何》这些课文,肯定也是要编撰的。

只不过目前对这些学科有深刻认知的人不多,所以多数还靠秦牧自己根据前世的记忆,抽时间一点点编撰。

司马凯可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件事的意义有多重大,只是把它当成秦牧的一道旨意来完成。眼下总算可以交差了,所以他显得十分轻松。

自从回到南京,秦牧没少让他拿编撰稿来看,还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司马凯把初稿递上来后,他认真翻看了一下,略表满意地说道:“还不错,乐之辛苦了。”

“微臣不敢。”

“坐吧,朕有话跟你说。”

“请陛下示下。臣洗耳恭听。”

“北七省一派凋弊,学风远不及江南,朕心悯之,决定自内库拨两百万两银子,在北七省各州县设立一些蒙学,让当地适龄童子免费入学。此事破为繁浩,朕无法亲自过问,需要一位有能力又可信赖的人去主持其事,乐之啊。。。。。。”

“陛下,微臣愿往。”

“朕可以信赖你吗?”

“陛下。臣愿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哈哈哈!好,朕就委你为钦差,前往北七省专司此事,朕北伐之时,吏部在各地都有考试,许多未被录为官之人,皆已录有名册。你到北七省之后,可按图索骥。以这些人可为教谕,明白了吗?”

“微臣明白,只是陛下,这次投入的款项如此之大。要走当地官府。。。。。。。。。”

“不!”秦牧打断他道,“拨款的渠道,朕会吩咐许英杰,今后直接走汇通银行。不经当地官员经手,当地官员只负责监督之责。”

“微臣明白了。”

两人就这件事商谈了一柱香时间,秦牧面授机宜。司马凯一一记下。

此事告一段落之后,见秦牧心情不错,司马凯忍不住说道:“陛下,臣听说今日经筵之上,各人争得面红耳赤,可惜臣未能前往聆听,实为平生之大憾,臣进宫时,连街边的酒楼茶肆,都在激烈争论了。”

“有话就说吧。”

司马凯飞快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陛下,这儒、法、道,其实在臣看来,没什么可争的。”

“哦?说说,朕倒要听听,你有什么见解?”

“陛下待臣如心腹,臣一片赤胆忠心亦袒露于陛下面前,也没什么好忌讳的,在臣看来,历朝表面上是独尊儒术,但儒道法三家治国方略,一家未缺,皆有使用,只不过是主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