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一功这是要断尾求生了,只不过断尾之后逃生的不是身体,而是尾巴。
以目前他们的处境,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全部人马退入荆山莽莽山林的话,估计也要饿死大半;
把不多的粮草给高桂英和李过。自己带五万大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若能获胜自然最好,就算不能获胜,至少也能让高桂英他们赢得一线生机。
“一功,你保护皇后,带着辎重入山吧,这是我大顺复兴的希望所在,不容有失。我率大军留下阻敌。”李过是李成自的亲侄子,因为李自成没有儿子,便将李过收为义子。
若是大顺朝能延续下去的话,李过将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基于这一点,高桂英立即否定李过留下阻敌的提议。
只是高一功是她的亲弟弟,现在军中士气低迷,再分兵的话,更没有什么士气可言,在种情况下留下来是九死一生,高桂英上前拉住自己弟弟的手,这个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巾帼英雄竟是哽咽难语。
谁曾料到曾经席卷天下的大顺军竟然落到这种惨淡的地步?连堂堂皇后也不得不面对骨肉生离死别的决择。
“报,李将军,警哨抓住几个人,他们说是湖广总督秦牧派来的,要面见李将军和高将军有事商谈。”
帐外突然传来亲兵的并报,高桂英三人不禁一怔,心中同时升起一个疑问:秦牧派人来干什么?
其实秦牧在清军进攻潼关时,就曾派人与李自成接触,希望能北上联合大顺军夹击清军,只是李自成担心秦牧是想借机吞并襄阳,一口回绝了。
李过和高一功当时在陕北防御阿济格的北路清军,并不知道这件事,便是留守西安的高桂英也不得而知。
“不管如何,不妨先见一见再说。”高一功首先说道。
“好,本宫先回避一下,一功、补之你们先探探对方的来意。”高桂英说完立即隐入帐后去。
来人很快被带进来,一个四十上下的男子,中等身材,穿着儒衫,配着剑,面有刚毅之色,亲卫要他卸剑,来人横了亲兵一眼,不怒而威。
高一功与李过都是武艺高强,久经沙场的人,并不介意对方卸不卸剑,向亲兵示意一下,亲兵连忙把来人放入帐中。
“在下吴之远,添为荆门驻军佥事,拜见李将军、高将军。吴某寅夜前来,是不想行踪泄露,所以还望二位将军先交待下去,让贵军士卒严守口风,莫要议论此事。”
吴之远长身一揖,不卑不亢。坐在主位的李过颔了颔首答道:“吴佥事不必多礼,本将自会吩咐下去,让士卒保密。吴佥事所为何来,不妨直言。”
吴之远不疾不徐说道:“正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今东夷饮马黄河,蹂躏我汉人江山,天下沦亡在即。我秦总督与各位同祖共宗,当此之时,愿放下往日的仇怨,联手共御外侮。”
李过不动声色地说道:“如何联手?”
“这首先要看李将军与高将军愿不愿与我军联手,若是愿意,在下再把计划说出不迟,若是不愿意,多说无益。”
李过与高一功暗暗为难,俩人非常清楚,若真能与秦牧联手,那自然是好事,问题在于,他们负有一项不可告人的使命,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一但答应与秦牧联手,而过后却出现反复,他们就失去重新布置的时间。
李过与高一功交换了一个眼色,还是由李过说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说得好,我们同意与贵军联手,不过吴佥事还是先把计划说清楚吧。”
。
第257章乱云飞渡仍从容
李自成当初匆匆撤离关中时,制定的战略是南下抢占湖广,以此为根基,再图大计。
这两年来,大顺军的精力一直放在北面,横扫三边,进军燕京。虽然听说秦牧在湖广崛起,但也当秦牧是张献忠那样的人物而已;
就算袁宗第和刘体纯一再强调秦军训练有素,李自成等人也认为他们是想推卸荆门之败的责任,故意夸大秦军的战力。
李自成和宋献策等人并不太把秦牧看上眼,因此才制定出南下抢占湖广,重立根基的战略来。
这个战略李过和高一功是知道的,也就是说,实际上现在他们缺乏和秦军联手的基础。
他们这边与秦军联手,李自成却南下攻打武昌,这算什么事?
可眼前他们这支偏师已经陷入前在坚城,后有追兵,粮草匮乏,士气低迷的困境。
不与秦军联手,六万大军能逃出去一万就不错了。
吴之远虽然看出李过和高一功顾虑重重,却不知道具体缘故,于是仍旧说道:“二位将军能顾全大局,共御外侮,善莫大焉。我们秦总督这次有意全歼尚可喜这一路清军,计划都已拟好,请二位将军率军继续南下,与我荆门守军战个‘两败具伤’,吸引尚可喜追来坐收渔翁之利。然后我军会集中一万五千精锐步骑,自承天府穿插敌后,两面夹击尚可喜,务求一战而全迁尚可喜这路偏师。”
“吴佥事,要合作总得拿出些诚意来,不知吴佥事让本将如何相信你呢。”李过不动声色地问道。
“不才可留在贵军之中为质,一但李将军发现有伪,可一刀杀了不才。”
李过和高一功听了吴之远的计划,十分心动,若真能紧密配合。做出两败俱伤的样子诱尚可喜入瓮,全歼尚可喜这路人马不是不可能的。
问题在于,李自成制定的战略是抢占湖广,现在没法联系李自成,就没法与秦军真正化敌为友。
更重要的是,他这路人马负有一项重大的不可告人的使命,贸然与秦军联手,极有可能泄露天机。
到时他们陷在秦军之中,李自成又在进攻武昌,造成双方实质的敌对。他们只怕就成了肉包子被秦军一口吞掉了。
利与弊,得与失,生与死,李过与高一功一时取决不下,李过想了想开口道:“吴佥事,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吴佥事稍候片刻,本将招集一些军中将领商议一下,再给吴佥事答复如何?”
吴之远点点头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但让尚可喜觉察了端倪,此计便不可行了。还望李将军与高将军早做决断。”
让亲兵把吴之远带下去后,高桂英现身现来。她不是单纯的皇后,多年来一直率军征战,在这关键的时刻,李过和高一功都要尊重她的意见。
“补之。一功,你们看此举可信吗?”
李过答道:“回皇后,去年确实是秦牧故意撤兵。袁宗第的右营人马才能北上增援皇上的,而在右营北上期间,秦牧也守约没有趁机攻打襄阳,由此可见,秦牧有意联合咱们抵抗清军还是有可能的。”
高一功皱眉道:“皇后娘娘,如今皇上正率军南下,咱们一时联络不便,万一皇上直接南下攻打武昌,咱们此去荆门,一但与秦军反目成仇,就要受制于人了。”
李过凝重地说道:“秦牧若真有意与我大顺联合对付清军,当会同时派人去与皇上谈,只是。。。。。。。。。”
只是李自成这次南下,目标就是抢占湖广,能谈得拢吗?
李过脑海中突然闪过一线灵光,连忙说道:“如果秦牧真的派人去与皇上谈联合抵抗清兵,你们说皇上会不会答应。。。。。。。。。”
就连高桂英也反应过来了,李自成很有可能将计就计,答应秦牧,借机进入湖广后再对秦牧下手,若真能如此,事情就好办了,武昌一失,荆门的秦军定会大乱。。。。。。
问题是,这只是一种可能,更大的可能是,秦牧防着李自成,一但发现李自成不怀好意,双方就会反脸成仇。
而且这种可能性更大,毕竟虽然谈联手,秦牧总不会毫无戒备。
“咱们没有时间犹豫了,立即派人联络皇上,请皇上暂缓行动,咱们先联合秦牧,灭掉尚可喜这路人马,这样一来,也容易取得秦牧信任,为将来抢占湖广创造有利条件,但愿还来得及。”高桂英最后感叹了一句。
她们其实是别无选择了,除非眼睁睁地看着六万大军覆灭,要知道李自成的主力虽然有二十万,但实际上有很多是家眷和老弱,真正可战之兵不过十万左右,这一路南下又不断与清军大战,损失了多少还不知道。
若是自己这六万大军再损失掉,大顺朝想东山再起可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李过一挑双眉说道:“咱们不妨这样,由皇后娘娘和一功率领老营人马退入荆山,对秦军声称留这一股人马断尚可喜后路,我率余下的五万大军南下,与秦军一起演一场大戏给尚可喜看。”
“不,还是由我南下吧。”高一功抢着说道。
李过摇摇头道:“我是大军主帅,我不南下,秦军必定生疑,一功,皇后娘娘的安危都托付给你了。”
“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