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乔迁高一同战死;

另一方面,大顺军右营制将军袁宗第与副将白鸣鹤、刘体纯、蓝应诚率右营六万人马作为偏师,从河南邓县出发,取道陕西商洛向西安挺进,于十月十二rì进抵商州,十五rì攻克该城,处死抵抗的商洛兵备道黄世清,十七rì占领洛南县,与李自成主力成功会师,并于二十rì攻下西安;

攻下西安后,李自成一刻不停,自率由李过所部后营和刘芳亮所部左营,向北追击总兵高杰所部,准备夺取陕北;权将军田见秀则率部南下汉中,追击总兵高汝利部;另派权将军刘宗敏及贺锦、袁宗第等向西追击总兵白广恩部,各路大顺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各州各县官员望风而降”

同在议事厅中的宁远和刘猛、苏谨三人听了不禁齐齐望向秦牧,因为当初前往赣南赴任的路上,秦牧就曾预判过孙传庭战死潼关,大顺军入主陕西之事。

现在事实与秦牧预判毫无差异,若只是这件事还可以说是巧合,但之前他也曾预判过张献忠的事,无不一一得到了印证。

对秦牧这种神奇的预判能力,宁远、刘猛、苏谨三人可谓是又惊又惧又敬又服,秦牧的目光仿佛能看穿一切,在他面前,宁远等人有种无处遁形的感觉,甚至不敢再存什么私心杂念。

秦牧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却装作不知,淡淡地对厅中诸人说道:“李自成入主关中已成定局,若是本官所料不差,一但扫平关中后,为免朝廷缓过气来,李自成肯定会迅速东取京师。河南残破,赤地千里,难以提供他百万大军的给养,李自成回师走河南的可能xìng不大,接下来他应该会大掠三边,以资兵力给养,然后不外乎走居庸关这条捷径直取京师”

秦牧说到这,诸葛敏、李源、何亮、杨慎、刘伯全、邵华、燕高飞等人无不为之变sè,经秦牧这么一分析,京师似乎已危若垒卵,但大家心里又不得不承认秦牧的推断在情在理,那大明

这一刻,诸葛敏等人心中突然百感交集,也不知道是感叹大明的丧钟即将敲响,还在感叹留给己方的时间突然变得如此仓促

秦牧沉声说道:“少想那些没用的,咱们救不了京师,若不抓紧应对,将来连湖广都保不住,本官跟你们说这些,是想提醒你们,李自成入主关中,北去横掠三边,目前留在河南的兵力非常有限,大家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引左良玉去夺襄阳,有他呆在武昌,咱们总个是不得安生。”

诸葛敏说道:“这次左良玉六万人马南下进逼岳州,我军若是能击溃这六万左军,再挟大胜之威进逼武昌,要将左良玉驱离武昌便不难,只是这次率领六万左军南下岳州的是左良玉手下大将金声桓,金声桓本是辽东人,颇为善战,想要击败他,恐怕光靠马将军三万五千人马是不够的,大人,卑下建议调集大军北上,力求一战而克,将左良玉逼离武昌后,便可暂保湖广无忧了。”

杨慎摇头说道:“眼下蒙轲将军带两万人马东去九江,地方上亦需留兵镇守,能调集北上兵马极为有限,若是从赣州调兵,又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此,与其劳师动众,不如照当前的计划,让马永贞将军据城而守,消耗金声桓兵力,待其久攻不下,锐气尽失之时,再一举破之。”

何亮想了想说道:“左良玉手下的士兵原来多是襄阳一带的百姓,被左良玉驱赶为兵,离开襄阳也有一年了,这一年来随左良玉不断退避,至今未得安稳,加上吴学礼八万人丧失殆尽,左军之中思归之人定然不少。想必大家对四面楚歌的典故都不陌生,此计惠而不费,我觉得咱们不妨如法炮制,或许能收到奇效也不一定。”

“好!”秦牧立即拍板道:“咱们就给他来个四面楚歌,燕高飞!”

“属下在。”

“立即传令马永贞,让他依计施为。”

“是,大人。”

秦牧接着喝道:“苏谨。”

“末将在。”

“你率一万骑兵立即出发,在外围配合马永贞。这次就当是你们骑兵的一次实战演练吧,记住,要以袭扰为主,不可躁进算了,本官就不管了,你自己视战况而定吧。”

秦牧心里很矛盾,这一万骑兵刚拉起来没多久,其实还不适合投入实战,现在不得不派出去,秦牧自然担心损失太大。

但同时秦牧也知道,老把他们当宝贝一样护着,未必是好事,没见过血的军队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善战之师;再者,把苏谨限制得太死,他在战场上就失去了灵活发挥的zìyóu度,不但容易错失战机,甚至可能导致惨败。

苏谨自然知道秦牧的矛盾心里,秦牧是既希望通过实战来练兵,但又不想让这支骑兵损失过大,这个尺度他必须把握好,“大人放心,末将晓得轻重,定不教大人失望。”

“嗯,去吧。”秦牧就象个送孩子出远门的父亲,既希望孩子能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又担心他独自抵挡不住外面的风雨。

PS:唔,生rì又到了,昊远又老一岁,眼看时光不再,却仍是一事无成亲们都送点击一下“送上祝福”,选最后一项礼盒,给昊远送上一份免费的祝福吧。各位书友有心就好,不必花钱了,让昊远乐呵一下就好。

我的青chūn啊,都到哪里去了

第173章长沙见闻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府人,天启元年举于乡。崇祯中授南阳知县,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去。后从巡抚陈必谦破贼安皋山,斩首四百余级,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出为怀来兵备佥事,调口北道。才谞精敏,所在见称。。。。。。。。。。。。。

以上就是何腾蛟出任湖广巡抚前的基本履历。

秦牧看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破一群山贼,斩首四百余级,又讨平一小撮土寇,就益知名,一路高升了。

老子哪次筑京观的人头不比他多?如今也不过是个巡抚,嗯,还多了个淮阴侯的爵位,但淮阴侯是什么意思?是在暗示自己的下场是韩信的翻版吗?

何腾蛟从南昌一路急赶而回,到株州就得知自己的巡抚衙门被秦牧占去了。

他也搜集了不少与秦牧有关的资料,综合所得,秦牧是个狠人,这一点何腾蛟毫不怀疑,京观筑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高大,前些日子在醴陵县更是一举坑杀了两万祸害江西的左兵,凶名之炽,放眼大明无出其右者。

何腾蛟越接近长沙,心中越忐忑,颇有些“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味道。

首先,怎么让秦牧搬离巡抚衙门,光这一点就让他头皮发麻了,弄不好那就是当头一刀啊。

但不让秦牧搬离又不行,要是自己的衙门都讨不回的话,他这个巡抚还有脸呆在湖广吗?

进退两难的何腾蛟甚至生出了辞官回家的念头,但这也只是想想,这世道哪里都不安全,手上没点权力。回家恐怕死得更快。

终于,长沙到了,何腾蛟带着两个幕僚有当初随他一起逃往江西的几个属官,咬牙进了南门。沿街的景象让何腾蛟很诧异,首先是随处可见的标语,象他早已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是不缺。

巡城的士兵十人一队,排着整齐的队列走过,街上的百姓会主动给士兵让路,但却没有畏惧感,街口刚好有一辆马车上的货物散落下来。车夫停下车来捡拾,把整条街道都挡住了,往来的车马都拥塞两旁;

巡城的士兵没有蛮横的喝斥,而是主动的上去帮车夫把散落的货物捡起,装到车上。其间没有一个士兵趁机藏私,面对千恩万谢的车夫。巡城的士兵只是笑笑。便忙着去疏通街道了。

道路很快恢复通畅,何腾蛟甚至还看到几个小孩跟在巡城的士兵身后,学士兵踏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步伐,嘴里欢快地唱着歌儿: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秦文治,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呀嘿呀。。。

他是人民大救星

。。。。。。。。。。

这歌儿朗朗上口,从孩子们的嘴里唱出来,传得满街可闻,沿街的百姓乐呵呵地听着。甚至还会跟着哼上两句。

何腾蛟心中默念了一遍孩子们唱的歌词,便不禁倒吸起凉气来,千万别小看这种儿歌,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些东西根植到百姓心中,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有特定的时候,这种民彦童谣的作用更是难以估量,象元至正年间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等,可以说一句话便让天下人闻风景从。

现在长沙城的这些儿歌传唱开来,秦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百姓心目中的救星。何况从街上井然的秩序,和谐的军民关系,熙熙攘攘的商贸、百姓饱满的面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