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与传统的议事方式完全不同,传统是皇帝居于首位,下面左右各一列,每人一席。
可是如今宣政殿议事,却是一张大圆桌。
皇帝依然是在首位,但已经不再是与众臣们隔的远远的,也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更接近。
“请!”
虽然宣政殿议事改用圆桌,可席次却丝毫不会含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谁左谁右,谁前谁后,是马虎不得的。
皇帝位置的左手边,是政事堂平章事,九位平章事的顺序是左右中书侍郎、左右门下侍郎、左右仆射、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侍郎。
三省虽本各有长官,称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但朝廷皆不实授,并不真拜。固此,以两侍郎加平章事衔为宰相,为区分主次,故又设左右,左为长,右为佐。
皇帝并提升左右中书侍郎、左右门下侍郎和左右仆射,皆为正二品。而三高官官的尚书令等皆为从一品。
加平章事衔,皆为宰相,俱为正二品。
三师三公为正一,而三孤为从一。
皇帝左手是九位政事堂宰相,各按本职排序。
右手则是九位翰林院三殿六阁大学士。
左边政事堂宰相后面,是御史台。右边翰林院大学士后面,是枢密院。
然后在皇帝的对面,是内三省的三监。
二十六位大臣,围坐一圈。
冯力士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后马上换上了一副严肃认真的面孔,他目光扫过众人。
“诸位,明个是大年三十,后天就是正旦大朝会,最近朝野对西域战事议论纷纷,好多人都在评论西域战事,圣人每天都要看许多关于此的奏章,本来西域之战是大捷,我大秦威镇西域,开疆拓土,可一道道弹劾奏章,却让圣人心情不太好。西域之战,当先论功,再论过,总不能将士们在前线流血流汗,结果打了大胜仗,最后还要受处置吧,那岂不寒了将士们的心?”
“还是圣人常说的那句话,天大的事情一起抗!”
冯力士这个殿中监虽只是从三品,可在座的人中,却没有一个比他离皇帝更近,因此很多时候,他的话,尤其是在御前会议开始前说的这番话,无疑是大有深意的。
左中书侍郎侯莫陈乂点了点头,武将出身的他,对于西域之战是持赞成表扬态度的,哪怕出了屠城杀降这种事情,他也认为过不掩功。
大学士们互相瞧了瞧,明显是不太接受冯力士定下的这个调,有人甚至轻笑。
会议还没开始,可已经有一股子硝烟弥漫的感觉了,冯力士心里感叹,今天这会估计想太平也难。
皇帝还没到,但茶已经奉上。
茶香袅袅,大学士们都只在那喝茶,一句话也不肯多说,摆明了是要等皇帝来了再说。
“皇上驾到!”
殿门被推开,皇帝身着龙袍进入。
他一边解下披风,一边跟众人打招呼,最后走到上首主位坐下。
“开始吧。”
罗成目光扫过这二十六位御前大臣,笑着道。
殿中刚才还侍立的内侍宫女等,这刻便全都退出大殿,殿门被关起,千牛卫的御前侍卫执千牛卫站立守卫,任何人不得靠近。
王珪站了起来,他是秘书监,本来只是负责皇家图书这块的,但在如今,却是皇帝重要的私人秘书,御前会议,照例都是由他来主持。
“今天宣政殿议事,先议一下西域战事,如今战事已经结束,也该总结一下了。有功的述功,有过的论功,该赏的赏,该升的升,该罚的也罚。今天,都得定下个基调来,这样兵部吏部那边也好照章办事,总不能一直拖延下去。”
“侯莫陈相国,你来先说。”
左中书侍郎、平章事侯莫陈乂便站了起来。
“仰苍天庇护、仗圣人洪福,此次西域战事,事起突然,然而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击败了叛乱的龟兹与鼠尼施,未从中原征召一兵一卒,也未征召一个民夫,仅仅以安西三郡,和周边几郡的兵马,就成功打赢这仗,确实了得。说实话,刚接到安西情报的时候,我们还担心这场战事会不会使得西域动荡,会不会阻塞丝路,会不会导致西域诸国、突厥诸部大叛乱,会不会影响到朝廷休养生息的大决策,担心会耗费大量钱粮,劳累无数兵将百姓,所幸,担忧的这一切没有发生,战事起的突然,可结束的也迅速,这一切,负责指挥战局的安西左都督程咬金是有功的。”
侯莫陈一上来就给程咬金摘责,引的翰林院的大学士们不满,不比政事堂中还会有武人宰相,翰林院里的三殿六阁大学士,可是清一色的文臣出身,而且多是名士。
他们对程咬金许和尚这种不禀朝廷,擅自开启边衅战争,甚至直接屠城灭国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武夫跋扈,骄横不法,早就决定要好好弹劾治他们的罪,以振国法朝纲。
开元殿大学士温彦博缓缓开口,他说话很慢,可却有一股内敛的气势,虽不是侯莫陈乂的那种外放的气势,可依然不弱侯莫陈乂,“圣人,我们翰林院最近也十分关注西域战事,对于西域之战的前因后果也是仔细研究,政事堂那边对这场西域之战的战后处置做了票拟,我们看过票拟的处置,有些我们认同,有些我们无法认同,所以我们有些签字批红了,有些没批红,要退回政事堂重新票拟。”
皇帝坐在那里,对今日宣政殿议事可能出现的争议,早有预料,所以此时他丝毫不惊讶翰林院对政事堂票拟的驳回。不过皇帝倒是有些意外,政事堂九位宰相,居然能够这么快达成一致,却是很令人惊讶的。
侯莫陈乂问温彦博,“请问大学士,哪些又是签字批红了,哪些又没批红呢?”
温彦博缓缓道,“程咬金有罪、许和尚有罪、阿史那弥射有罪、阿史那社尔有罪……”
第1301章 府院之争
殿中气氛似乎凝固。
随着温彦博那一连串的有罪,圆桌上一下子剑拔弩张。
皇帝伸手端起了茶杯,新泡好的大红袍散发着沁人香味。
兵部尚书、平章事秦琼忍不住出声质问,“程咬金追随陛下以来,每战先登,功勋无数。此前,率领铁勒等诸军破射匮、平西域,此后坐镇安西,保西域诸国臣服,保丝路畅通。”
“此番龟兹王子劫丝路,许和尚出兵擒拿并无过错,龟兹起大军叛乱,程咬金事急从权,调兵平乱,也无过错。”
秦琼与程咬金关系不错,但他现在站出来为他说话,并不仅是私情。
军人统兵在外,紧急之时,必须得有用兵特权。
“程咬金屠部落灭国家,在安西杀人三十余万,岂不是罪?他纵兵抢劫,岂不是罪?”温彦博质问。
“程咬金虽屠灭叛乱之鼠尼施,可本身并无取一文钱一头羊。”
温彦博却不肯这样放过,“没取一文钱,可也改变不了他人屠嗜杀的事实,改变不了他屠城灭国的事实。三十余万人,未经请示朝廷,直接屠光,跋扈嚣张!有罪!”
本来安静的大殿,被温彦博陡然拔高的声音震的回声四起。
枢密院的张须陀也出声了。
“以事论事,许和尚擒龟兹王子,虽越防区,可龟兹王子所犯之事严重,巡骑营出界擒拿事急从权,无责。首错在龟兹王子,胆大狂妄劫我丝路秦商,二错在龟兹大将羯猎颠,龟兹有错在先,他却还敢起兵拦截攻击我大秦之军,这便是不宣而战!许和尚此后反击,合情合理,毫无问题。”
又一位大学士虞世南加入战团,“安西军上下,都是跋扈惯了,许和尚擅越防区,他一巡骑营指挥使,结果不请示上级,不但直接调动了整个巡营,甚至还把城傍蕃子、巡营子弟、屯田民兵也都召集了起来,直接召集三千人,大摇大摆的跑到顿多城,越界擒拿龟兹王子不说,还把顿多城给屠灭了,几千人呢。”
“许和尚越界、擅调、屠城。程咬金也是一样,他一安西左都督,直接就敢把军令传到河西、青海,还有伊丽封国了,还敢调突厥封侯,没有请示朝廷,调了数道几万兵马,谁给他的权力?虎符呢?调令呢?”
“他们完全有其它的解决方案,要抓龟兹王子,就非要这样越界强抓吗?就算越界强抓,不能先请示朝廷吗?抓了人之后,非要屠城吗?”
“他们就是故意挑起战端,然后好博军功!”
枢密副使宋老生道,“这如何是故意挑起边衅战端,以取军功呢?安西前线,不比中原内地,形势要复杂的多,故朝廷以都督兼太守,以武将任太守职,便是使得他们遇突发紧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