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7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设乡亭,派吏员后,其实县里也不会增加多少胥吏,因为这些乡亭吏员胥役,本身也会是从县里下派,承担的本来也是县衙的差事任务。
  只是现在下放到乡一级,各亭各守本区,职责更明显,与县衙也各有分工。
  相对来说,胥吏人数没什么变化,但对乡里地方的掌握却会增强。
  这其实就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区别而已,只是有些人喜欢表面好看好听罢了。
  乡亭的典签,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地方派出法庭,乡里的民事诉讼,可以先由典签审理,然后上报县里法曹审核,这其实就是已经由乡里过滤一遍了。
  既加快了乡里处理的效率,也减轻了县曹的负担。
  而且由于典签常驻乡里,那么对于本乡里的人情关系等也会更了解,审理一般诉讼案肯定也能更好更公正。
  而遇一些重大纠纷案,或是刑事案,虽要交给县法曹处理,最终由县尉县丞等处置,可乡亭典签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案情,掌握证据、控制舆论等。
  罗成翻身骑上马,目光遥指西边。
  相比起这一路上察访发现的这些问题,西边还有一场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他。
  西突厥虽曾只是突厥汗庭分封派出的一支,可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能与东突厥分庭抗礼,甚至达头阿波都曾一度反攻到东部草原,争夺大可汗之位。
  虽然后来发败了,可经历了这些年的安稳发展,西突厥的实力也是极为强大的。
  甚至他们在这些年里,都把西边的两大世界级帝国波斯帝国和罗成帝国都给按地上摩擦过,严重的威胁着两家。
  波斯人本来跟西突厥结盟灭了后世阿富汗一代的强国厌哒,说好一家一半,结果分赃不均,于是西突厥干脆跟波斯的死敌罗成帝国联合,打的波斯是欲仙欲死。
  可转过头来,西突厥又狠收拾了罗马几回,夺了人家不少地盘。
  因此可以说,西突厥虽然好些年没在中原兴风作浪了,可他在西边,却是十足的强盗马贼形像,还十分强横呢,把两老牌帝国都弄的没脾气。
  现在射匮要来插手吐谷浑,明显是看到大秦的强大,眼看着东突厥败于秦军之手,也担忧着秦军会来争西域,现在不过是发先制人而已。
  至于吐蕃,也会是个劲敌。
  如今,三家的第一次交手角力,都选中了吐谷浑。
  谁能夺占吐谷浑,谁就能占据接下来的主动权。
  对于大秦来说,不控制吐谷浑,则河西走廊这条狭窄的通道就难以稳固,更别说兵出阳关直入西域。争西域的关键在河西走廊,而控制河西走廊的关键在拿下吐谷浑。
  对吐蕃来说,拿下吐谷浑,他们能够实力更强,得到更多人口部族,更别说若能取得河湟谷地这块难得的农耕地,则对他们控制吐谷浑能提供巨大的粮草支撑。
  至于西突厥,他们甚至并不用夺下吐谷浑,只要扶持慕容恪复国就好,有吐谷浑在侧,秦军就无法后顾无忧的兵出河西走廊,对他们而言,这是以攻代守。
  大秦是必然要收复西域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休,谁也无法阻拦大秦的决心。
  反倒是对于吐蕃那块高原之地,罗成现在是没兴趣的,太遥远也太偏僻,要征服它,成本太高,暂时还排不上皇帝的征服名单。


第971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
  五月中,皇帝过潼关。
  皇帝骑马策立潼关塬上,看着不远处的黄河涛涛流水,十分感慨。此处控扼晋陕豫三地要冲之处,形势险要,南有秦岭,北有黄河。
  渭、洛二河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
  “陛下,塬下是正在修建的新关,待新关修城,潼关防御更加坚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潼关现在有两座关城,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
  汉的潼关城是建立在黄河南面的塬上,塬是黄土地带特有的地形,高高突起,周边有沟谷,使得塬如平台。
  汉潼关建在塬上,皆因当时通往关中之路,必经塬上。
  不过塬东南有一条禁谷小道,路虽小且险,但也能通关中,于是后来朝廷便将这条谷立为禁谷,不得通行,为防御,又于谷中修十二连城。
  不过黄河的特征就是变化无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
  汉时潼关北的黄河南岸是陡峭崖壁,可到了隋朝时,南岸却已经冲积出了大片的河滩地,因此就使得进入关中有了一条新的道路,还不必翻越塬上。
  因此,隋朝时便在靠近河岸的塬边,又修了一座新潼关城。
  但毕竟这座关城还是修建在塬上,虽有居高临下之势,但并没能直接拦住黄河南岸道路。
  故此,现在朝廷决定在隋潼关之北,直接在塬下的黄河南岸河边,修一道关城,北接黄河入水,南接塬上,直接把路全拦起来。
  虽说眼下并非乱战之时,但新潼关修起后,也能起到打击走私、征收关税、辑拿逃犯逃奴等作用。
  “禁谷沟口,我们也还同时增修一座军堡把守,塬上则保留汉潼关,改为驻军营堡。”
  罗成点了点头,曾经号称第一险关的潼关,在如今北方一统的情况下,其作用已经大大减少了,但依然将是晋陕豫三道交通要道,增强控制,也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过了潼关,进入关中。
  车驾抵达长安城,无数军民前来迎驾。
  政事堂的宰相们提前到了长安,他们准备了一个比较隆重的入城仪式。罗成倒也配合,这是他头一次入关中,有必要展示下朝廷的威势和帝王的权威。
  随驾的禁军和内军在城外休整了三天,换上了崭新的军袍,擦亮的武器,连马都刷的油亮。
  入城这一天,军容齐整,旗帜飘飘。
  皇帝乘坐在十二匹马拉的金辂上,由裴行俨与来整两位万人敌驾车。
  罗成一身金盔金甲,有如天神,他一出现,无数长安军民齐声欢呼,一起欢呼庆贺这位战神天子的到来。
  朱雀大街很宽,足有五十丈宽。
  一支支禁军精锐兵马,雄赳赳的从大街上开过,大街两侧围满是军民百姓,大家翘首垫足观看,无不漬漬惊叹。
  一路进入太极宫中。
  一入皇宫,罗成便下诏,长安太极宫以及关中诸行宫中的宫女,年满二十五岁的统统放还,若是家乡已无家人的,可由朝廷做媒,配给禁军将士。而年满五十的宫人,也放出宫,于宫外建起一个养老院,供养这些年迈宫人。
  这条旨意一下,宫里的无数宫人都怔住。
  好些白发宫人,还是在开皇初进的宫,有些甚至是在北周时进来的,虽然隋朝建国后从汉长安城迁到这座新的大兴城,再到唐朝又改名长安城,这些人在宫里呆了一辈子了,从妙龄少女,到白发鸡皮。
  如今,皇帝居然要放她们出宫,还要为她们养老,简直不敢相信。
  皇帝入长安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下旨,把此前参与谋乱的乱党被没收之宅第,统统拿来售卖。
  第三件事情,皇帝驳回了此前御史上奏关于长安城近来管理混乱,许多官民皆临街开窗开门,不合制度,甚至有商贩沿街见卖等不法行为。皇帝批示,保留里坊制度的同时,允许临街的官民百姓都可以向街开门窗,并允许将临街的房屋改成商铺出租出售,允许商人沿街开设店铺经营,也允许商贩在指定的街区摆摊贩卖商货。
  只要不是占道经营,不是无证经营,不污损街道等,都是允许的。
  这条旨意一下,更是引得满朝官员惊呼,全城百姓欢呼。
  要知道,在此之前,城市城市,城市之中有市场,所有的商铺都是集中在专门的市场里,比如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洛阳有南市西市北市三大市场。
  商人们必须得集中在市场里面做生意,甚至市场里还划分出了专门的行区,一行行都是在一起经营的。
  而百姓则居然在一个个坊区里面,这坊区就有如后世的小区,是封闭隔离式的,有坊门坊墙,就算是挨着街道的坊内居民,也不得在坊墙上开门开窗,只有达到很高品级的官员贵族,方有特权在坊墙上开门开窗。
  街上更不许沿街售卖摆摊这些。
  街道就是行路的,市场才是经商买卖东西的地方,坊区只是住人的。
  这样的设计,易于管理,有利于防御,但却也并不是很方便。
  比如长安城的居民,要买个菜,只能去东西二市,居住在南城的百姓,一早去买个菜,得走好几里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