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21章 武川一司马
  “看看你,像什么样子,你当这是哪里,你当自己是谁?以为这里是菜市场,觉得你还是那个打铁匠?”
  皇帝的质问,让尉迟恭清醒过来。
  他瞧瞧四周,低下愧疚的头,知道自己一时冲动,惹祸了。
  罗成没有急着走到自己的御座前,他就站在大殿中央,手指着尉迟恭的鼻子骂他,“北方才刚平定,天下还未一统,你们这些武将就开始飞扬跋扈起来了?朕前几天还在与宰相们商议实封之事,可是看看现在的样子,一群公侯,居然在宫廷酒宴上群殴!”
  “陛下,臣错了。”
  尉迟恭后悔莫及,单膝下跪请罪。
  “你确实错了,而且错的有些离谱。必须给予严惩,方能让你警醒。温待诏,马上草诏,尉迟恭降爵为马邑郡开国公,食邑削减为八百户真封,贬官为西平郡郡尉,降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散阶,三日后出京赴任。”
  如此重的贬降,尉迟恭却不敢吭一声。
  他跟皇帝也有段时间,知道皇帝有时越是发作的快,发作的急,反而是越没真往心里去。
  从三品武将贬为从五品下的散阶,再到四品的郡尉实职,从中央朝廷一下子贬到了青海湖边,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
  但刚才皇帝骂的这么重,现在的这个处置其实还是留了余地的,起码去西平郡任郡尉,这还是个实权差事。毕竟如今统一北方后,朝廷开始休养生息,虽说不至于就搞偃武修文,但也确实重新调整文武军政。
  道一级不但有三司六使,郡一级也是太守主民政郡尉负责军事兵马,文武分治。
  没贬他去地方任个长史或司马,确实是留了余地了。
  “臣尉迟恭奉诏,谢恩!”
  “退下吧!”
  尉迟恭没脸再留下参与宴会,告退,皇帝准许。
  李密有些鼻青脸仲的站在一边,看着皇帝心腹打手的尉迟恭都罚的这么重,自知今天自己也难好。
  “陛下,臣请罪。”
  罗成瞧了李密一眼,“自知有罪就好,朕待你不薄,也希望你能明白。现免去你的太常卿一职,再降爵为受命侯!”
  原本是蒲山郡公,这个爵位还是他们李家的家族爵,现在一下子贬成了受命侯,这爵号就摆明了有含义的。
  可李密还不能有什么不高兴,不得上前谢恩。
  “与你保留五百户真封食邑,在家好好读书反省吧。”
  罗成过去看了看李道宗的眼睛,“御医!”
  御医上来瞧过,说受伤不轻,不过及时医治的话能保住眼睛,只是以后肯定视力受损,而且将来估计也受不得风。
  “李道宗,朕授你为带方郡司马,待中秋后,你便去安东带方郡徐世绩那里任职做事吧,安心做事,莫辜负朝廷和朕的一片期望。”
  李道宗今天也是无妄之灾,被差点打瞎一只眼睛,结果还要被贬去朝鲜当个司马,甚至皇帝连做态给个爵位安抚下都没有。
  至于李世民,罗成只是瞧了他一眼,然后哼了一声就算了。
  李世民被这一声冷哼激怒了。
  “这不公平!”
  罗成扭头,“什么叫公平?”
  “尉迟恭嚣张跋扈,殴打官员,却只是不痛不痒的贬官。李道宗平白无故,却要被流放到朝鲜去,岂是公平?”
  罗成想了想。
  “朕此前已经准备在原北魏六镇基础上,在阴山、燕山以北,设立沃野郡、怀朔郡、武川郡、抚冥郡、柔玄郡、怀荒郡以及御夷郡。此七郡守御北疆边塞,正需猛将能臣,李世民,朕削去你爵位,贬你为武川郡司马,前往北地戍边守疆。”
  李世民冷眼瞧着皇帝,“你就不怕我去了武川后造反?或者直接叛投突厥或铁勒人?”
  从云中向北出塞之路,东边一道自晋阳经云中、怀荒至大漠。西边一道自云中经沃野、燕山至大漠。
  中间一道则有武川,在阴山道上。
  古人都称阴山以北皆戈壁大漠,戈壁东西数千里,南北亦千里,无水草,不可驻牧。
  得阴山,乘高而望,踪迹皆见,故此六镇为要地。
  北魏认为,朔州是白道的要冲,此处不全,则并肆危殆,武川成为朔州北面的屏障,沃野处于河套平原,是北魏重要的牧场,因此六镇对北魏极为重要。
  如今大秦虽北破突厥,把阴山以南之地皆收归直辖,但罗成依然认为,必须把防线推到阴山以北,因此与宰相们商议许久后,决定不修长城,而是在阴山北到燕山北这一北境线上,设立七个郡。
  然后修建城池堡垒,建立朝廷的牧场,屯田放牧并举,驻军移民,守疆拓土。
  直接把边疆城堡修在大漠之南,使漠北的草原诸部越过漫漫黄沙的大漠后,无立足之点,无法威胁到北疆。
  云中、河套这些能够适应农耕的地区,将成为不受侵袭的稳定农业区。
  为了显示重示,所以罗成破格将新设立的这几地立为郡。
  李世民的祖上,就曾经是武川镇的军人,后来他曾祖李虎才能成为关陇集团的一员,成为西魏八柱国。如今皇帝罗成,却又让他去新设的武川郡任司马。
  罗成笑笑。
  “我既然敢让你去,就不担心这些。当然,若是你真的想不开,做了这些蠢事,那对我来说也不会有什么麻烦,麻烦的只是你。”
  归命侯王世充和违命侯窦建德座位相邻,不过两人从头到尾只是喝着酒看着戏,却没有插一脚的意思。
  本来是崇礼侯的窦建德就因没及时归附,最终兵败投降后封了个违命侯,好在最后一心抵抗秦军的是曹宝,所以归降后倒还能留个富贵。
  窦建德对于什么带方郡司马、西平郡郡尉、武川郡司马这些毫不在意,他很清楚,虽然他降了秦,但他与李密、王世充他们一样,这辈子都难得到秦皇罗成真正的信任,更不可能授他们什么实职要职。
  能在长安领一闲职,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生,就不错了。
  王世充见李世民这般顶撞皇帝都能无事,不由的一声长叹,“李渊也真是想不通,若是归秦,怎也不失一个顺命侯之爵啊。”
  窦建德却没理会他,只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酒入喉,满是苦涩。


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
  延英殿的酒宴出了场闹剧,不过也只是个小插曲,皇帝发了通火,贬了几个闹事者,酒宴继续。
  酒宴上,皇帝也宣布了实封的旨意,政事堂负责此事,即将拿出一份实封名单出来。
  “诸位功臣将士们的爵位可能有所调整,但都是论功行赏,且开国实封爵都将为实封,有封地有封户邑民。”
  听到皇帝亲自确认这个消息,众臣们的心情无不喜悦。
  魏王存孝哈哈大笑,忍不住问皇帝,“实封之后,封臣诸侯是否就要离京就藩之国,然后不得离藩?”
  这也是许多大臣们关心的问题。
  他们都知道实封是要分到边疆去的,若是分封后就不能离藩,那就要去当野蛮人了。
  “分封赐邑,那是赏赐功勋,诸侯们一样可以担任朝廷官职。”
  不但是异姓功臣,就是宗室皇族,分封后也一样可以担任朝廷官职,前提是有才有功。若是不任职时,则确实需要返回封地藩国,特别是他们的家眷是必须留在藩国的。
  当然,朝廷也会考虑这些封臣子弟们的教育等问题,因此适龄者送入崇文馆、国子监等学校读书,长大还可以优选入亲勋翊卫府当宫廷侍卫。
  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质子,更能有效的加强中原与诸侯们的关系。
  “这样好,这样好。”存孝哈哈大笑,管他封到哪去,不妨碍他继续在中原当官,就很不错,两不耽误,在边疆有了块可以世袭的封地,中原这边也没妨碍。
  众臣们也都放下心来。
  其实关于这点,之前宰相们也是多有争议。如萧瑀和陈叔达就认为,皇族宗室子弟分封,待年满十八岁后就藩之国,此后每两到三年入京朝见一次,然后其余时间就不得离开封地。甚至杜淹更提出,宗室子弟就藩之后,就不得再离藩,更不得入京,以免以后发生麻烦。
  相反,侯莫陈乂则提出,宗室子弟应当养在京师,虽分封,但永不就藩,封地只派国官管理,得租赋收入,以免藩王在地方作乱。
  这两种想法,其实在后世比较有名的就是明清的做法,明朝便是不许藩王入京,分封地方,圈养在地方的王府中,甚至轻易都不得出王府所在地。而清朝却又恰巧相反,清朝则是不许藩王出京。
  唐朝时,一开始也是分封宗室就藩之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