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绍向着后衙门前的一个突厥士兵招手,然后问道。
可那突厥兵却只是摇了摇头。
史大奈用突厥话问他,这回那突厥兵倒是回答了,但只说将军还在忙着安排给唐军准备粮草补给之事,说等忙完了,就会过来的。
又饮了一轮酒。
天边的最后一点光明终于渐渐消失,夜幕降临。
不论是城里的柴绍等军官们,还是城外唐军十里连营里的那些唐军,基本上都是吃饱喝足,甚至带着几分醉意了。
月亮悄然升上来了。
本来一直打开的大利城门悄然的关上了。
城门楼上,悬挂起了几盏大灯笼,红色的灯笼高高挂着,十分显眼。
大利城南五里处山顶上,一队秦军士兵一直紧盯着大利方向,见到那两串醒目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立马也挂起了两串红灯笼。
红色的灯笼在这山坡上一盏接一盏的点起,灯光传递下山。
山脚下的山谷。
殷开山和侯君集两员大将此时统领着步骑三万人在此,早已经养精蓄锐多时。
“红灯笼挂起来了!”
殷开山激动的道,“进攻的时候到了!”
侯君集跳上战马,挥起马槊,“出击!”
三万步骑尽皆上马。
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向着北边几里外的唐军大营杀去。
兵马出山谷之后,立即兵分三路。
侯君集亲率一万八千步兵骑着马冲在中路,而左右两翼各六千骑兵。
当侯君集的一万八千步兵骑着马冲到了唐营外几百步时,唐军的值守士兵才发现他们,大声的警报起来。
这个时候,侯君集却丝毫不慌乱。
他跨坐马上,开始指挥步兵停了下来。
士兵们没有骑马冲营,而是勒停坐骑,下马。
他们把战马交给看马的士兵,然后迅速的集结成阵。
一个又一个的军阵在迅速的集结。
夜色里,他们有条不紊。
对面几百步外,唐军大营却慌乱喊叫,嘈杂一片。
“进!”
刘弘基大喝。
一名名队头,各正站在本队最前面,他们的身后站着队旗手,高举着队旗紧随其后。
队头引领着队伍向前,整齐迈进。
并没有人仗着勇武乱冲,秦军强调的是整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人勇武,胡乱冲锋,是会被斩首的。
披着铁甲的秦军宣武军步卒们骑马而来,体力充足,前排是盾战士,后面紧随着长矛兵,再后面则是弓弩手,两侧是跳荡刀盾兵。
面对着既无营栅,也无营壕的唐军连营。
宣武军步兵们眼神冷漠。
当他们接近唐营,营中才勉强有唐军集结起三三两两的队伍。
“杀!”
秦军士卒高喊着,然后对唐军先来了一轮齐射。
刚集结起来的三三两两队伍,立马就倒下了许多人,一下子稀疏起来。
秦军继续向前,两支队伍终于靠近,秦军一支支长矛刺出,间杂着后面的弓矢。
“刺!”
“收!”
“刺!”
“收!”
队头只是反复的命令着,随着他的命令,宣武步兵不断的刺出长矛,收回,且随着刺击不断的稳步前进。
他们虽前进缓慢,可却没有人能阻挡的了他们的步伐。
许多唐军此时还有些醉晕晕的,有些人甚至已经睡下。
匆忙间,连甲都不及披,更别说本来柴绍军披甲率就不足三成。
连军阵都没有,他们又如何抵挡这样一支宣武步卒劲旅。
侯君集一万八千人的步兵,留下几千人在后面牵马,其余一万五千战士,列阵进击,无人可挡。
两翼,殷开山率六千骑兵冲击唐营左翼,而段志玄率六千骑兵冲击唐营右翼。
他们一左一右,两翼包夹,骑兵突袭,更是杀了唐军一个猝不及防。
大利城中。
城门早已紧闭。
当城外的喊杀声四起之时,柴绍等也正面临着被关门打狗的窘迫。
后衙门不知什么时候被关闭,县衙四面墙上冒出许多秦军弓弩手。
箭如雨下,喝的正酣的唐将孙华被一箭直接射破了脑袋,而王长楷刚站起来,手还握在刀柄上,便被一箭射中胸口。
两员大将直接毙命。
柴绍反应的快些,他喝的酒少,所以反应很快,听到风雨便迅速的掀翻了面前桌案,躲在桌后,才堪堪避过了数支致使的箭支。
“突厥人为何要杀我们?”有人慌乱的在喊叫。
柴绍躲在桌案后,看着那到处乱飞的箭支,他从旁边捡过一支,抓在手里细看。
“他娘的,这不是突厥人,是秦军,这箭上面有宣武军的印记,我们着了罗嗣业的当了。”
一听这话,院中的一众唐军军官,无人面如死灰,这是羊入虎口,自己送上门来了,命休矣!
第869章 义成复辟
天亮。
此时柴绍已经当了一夜的俘虏了,不过他还算幸运,起码宣武军没有如此前攻破大利的颉利军一样屠杀俘虏。
早上的天气很好,明光明媚,天碧净碧净。
空气中还弥漫着一些没有被晨雾洗去的血腥味,柴绍此时很狼狈。依然身着昨天入城来赴宴的那些绢甲,这是贵族们的习惯,出席宴会之时,不会真的穿着不方便不舒适的铁甲,他们都有让人制作的极精美的绢甲。
绢甲轻便透气,而且制出来的样式十分鲜艳,比真正的铠甲还威风。
不过这种绢甲也就是好看,并不具备真正的防御功能。
此时柴绍的那件精美的绢甲上便沾满了灰尘和血迹,屁股那位置甚至还有几个大脚印子。
他的头发也散乱了,那支精美的玉钗子,估计被哪个宣武军士兵收走作为战利品上缴了,连同他随身带来的马槊和横刀也都被搜走了。
此时,他完全沉浸在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之中。
自己为什么就那么大意呢,就算知道颉利攻占了定襄,几百里内再无秦军,他也应当小心谨慎一些才对啊。他更不应当把自己的军队扔在城外,独自入城。
昨夜秦军突袭,一众将校大多被困在城中,只怕军营无人指挥,更敌不过突袭了。
罗嗣业不愧烈虎之名,好狠的手段。
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夺下的大利城,而且居然伪装隐藏的那么像,使他丝毫没有发现怀疑。
军人以失败为耻辱。
作为关陇将门子弟的柴绍,更无法接受这样一场失败。
若是战场上堂堂正正的败于罗嗣业,他认输。可昨晚这仗,输的太憋屈了,他八万大军啊。
他依然是被关押在县衙里,同行入城的几百军官抵抗时死了约百人,其余的后来都降了。等到下半夜时,又从外面送进来上百号人,一看,全都是柴绍留守军营里的那些军官。
柴绍也正是通过他们的口中,才知道他们入城后,外面发生的事情。
此时天亮。
一群俘虏们或歪躺着,或斜靠着,全都一脸的苦闷之相。
憋屈。
郁闷。
从陇右赶来定襄,路上就整整耗费了三个月,虽然中间也在灵武击败了梁师都,在九原迫云定兴投降,但那都是小仗。
本来是赶来定襄打大仗,打罗成的。
谁知罗成那头白虎面都没见到,便先让他兄弟烈虎罗嗣业先给灭了。
柴绍一夜未眠,头上还缠着纱布。
这是他坚持抵抗到最后时,被一名秦军拿盾牌砸伤的。
不过脑袋虽受了伤,但他还是在考虑着此战败后将带来的影响。
皇帝岳父不惜个人名誉,向突厥颉利可汗称臣联兵,就是意图先灭掉中原最强的罗成,可现在如此重大的战略意图将毁在他的手中了。
他这一败不要紧,却将使得颉利的后路被堵。
更别说,一下子少了十万援军,颉利可能面对的压力将更大。
就算颉利能击败秦军,可李唐此次兵败后,于联盟也于半点帮助,以后又岂能在击败秦军后分得什么好处呢?
“柴绍,出列,晋王要见你。”
柴绍被带到了大利城的城门楼上,那里,晋王罗嗣业站在城楼上远眺着南面。
他站在城头上往外看去,却只看到了城外残破的大营。
昨天,八万唐军来到城下驻扎,连营十里,何等的雄壮。
可仅仅一夜过后,连营残破不堪,八万大军也已经灰飞烟灭了。
“柴绍,又见面了。”
嗣业转身,打量着狼狈的柴绍。
相比起来,胜利者罗嗣业精神饱满,身披铁甲威武不凡。
柴绍跟嗣业是相识的,以前他也随驾参与东征,大利之战自己就是败于他手,败的还那么惨,他意兴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