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封爵就是能享受爵禄和封田,虚封爵则只有一个荣耀的爵位,不享有爵禄和封田。
  其实大秦的爵位比起隋朝来,待遇又降低了,起码隋朝时的爵位虽已经无封国封官了,可起码还有实实在在的封户的,只要有真封,都是能够得到封户的租调的。
  王公侯取租调二分之一,伯子男取三分之一。
  这是食邑的租调份额,封一百户,那么原本这一百户人要交给朝廷的租调,便要转交一部份给这位封君,爵位越高,分得的份额越高,王公侯能分到一半,伯子男分三分之一。
  可是到如今大秦,罗成直接把这食邑的食封户之租调的旧例取消了,统一是折钱。
  每户实食封户,折成爵禄,也不用给他们真的划分封户百姓,也不用他们自己去征收租调,而是统一由朝廷按实食封的数量,直接折钱为爵禄。
  一户真封,折爵禄钱为每月三十文,相当于不管你是什么爵位,只要你有一户真封,一天就有一文钱进帐。
  如果封一千户,一天就是一千文,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贯。
  这笔钱比以前是减少了,但另有个好处是封爵永业田,根据爵位授田。虚封田国王是一万亩,实授约四成,便是四千亩,另外也有视功绩是否增授。
  当然,这仅仅只是明面上的经济好处,封爵后能得到的好处并不止这么一点,封了爵就成为贵族,还能享受诸如子弟国子监读书、亲勋翊三卫五府当侍卫,直接就能授官入仕的这些巨大特权,比如犯罪了也还有议贵这样的特权。
  但与实封相比的还有虚封,虚封就是仅有头衔,不会有封爵田地,也不会有爵禄,不过虚封也能享受子弟蒙荫入仕等这些特权。
  罗存孝心里其实不喜欢这种爵制,因为这样的封爵,既不能真正的封地建国,置官辟属,也不能有自己真正的封户国民,更别说汉魏时代那些封君的种种特权好处了。
  可自汉魏以来,封爵制度其实也是在一步步这样变化的,魏晋以后,其实就已经没有了真正的封建诸侯制度了。
  皇帝的九等爵制,也只是更进了一步而已,因此大家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想想,自己再风光荣耀,可儿子却也只能袭封为郡王,孙子也只能袭封为国公,这样代代降等袭爵,数代之后,便泯然众人了,罗存孝总还是有些不太甘心的。
  这天下,是他帮着老五一起打下来的,皇帝让老五坐,他没意见,可他们这些打江山的兄弟,当然也有江山的一份。
  不说非要划分一郡数县做封地开国,可这爵位好歹来个世袭罔替吧。
  你老五的子孙,世世代代当皇帝,我老四的子孙世世代代当魏王多好。
  “老五也真是有些急了,这天下都还没打下来呢,就各种想着削兄弟们的权,这岂不让人寒心嘛。”


第829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个爵位,还搞什么世袭和终身,这终身爵有啥意思?更别说还有实封和虚封,拿命拼回来个虚封的终身爵,那还叫封爵吗?”
  老四骂骂咧咧,他身边的几个将军却没有敢接话。
  虽然大家心里也不免对这个新爵位有点意见,却没有哪个敢说出来。毕竟人家魏王那是皇帝的兄弟,他能指着李靖鼻子大骂老狗。
  他们敢吗?
  王君廓也是凌烟阁功臣了,可据说就因为诬告李靖谋反,结果就被夺了兵权当兵部侍郎去了。
  “一个道,搞出两个布政使,两个按察使还有两个都督指挥使,六个长官,却还三司互不统属,简直是胡来嘛。”
  有位见这魏王越说越不像话,便提醒他,“魏王你如今是中原行营都统,可是一人管三道的,不管他几个长官,那都是你麾下节制嘛。”
  “节制个屁,布政使、按察使我就节度不了,再说了,我这行营里,不是还有观军容使、有转运使分别负责监军和粮草吗?”
  大家不再附和,任由这位魏王继续自言自语。
  反正对许多将校们来说,道一级的调整,其实跟他们关系不大。
  各军厢团营的机制,依然没变。
  变的只是粮草军械的供给方式,他们只管负责带兵打仗,其它的又不管。
  甚至可以说,军队不用管地方民政和后勤钱粮这些,还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就如现在,他们只需要负责练兵驻守准备打仗就好,至于安抚地方,恢复生产,组织钱粮供军这些,统统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乐的自在呢。
  一名军官大步进来。
  “报。”
  “节下,西南游骑上报,说遇到武关方向出来的一支骑队,说是王世充的人,有重要军情奉上。”
  罗存孝终于闭上了嘴。
  “武关方向,能有什么重要军情?”
  不过等他看过送来的军情后,还是惊讶的张大了嘴。
  “王世充这是搞什么鬼,李家在搞什么鬼,这不会是想合起伙来诱骗老子吧?”
  几位将军赶紧过来。
  一看之下,也十分意外。
  “我倒觉得极可能是真的,李元吉那小子,不但长的丑,而且有点缺心眼的,向来莽撞。”这位将领也是忠武军的老人,李元吉以前还是罗成的小舅子的时候,那也是在忠武军里呆过的,他的一些行事大家也都了解。
  一个长的丑还脾气乖张之人,唯一可取之处,就是这小子很猛,马槊使的相当了得,是员悍将猛将。
  “估摸着是李渊见王世充现在没兵没地盘,所以便不怎么想搭理他,甚至想干掉他。那王世充也是个狠人的,岂甘心?于是乎,便先下手为强了。”
  “你们都觉得这事是真的?”罗存孝总觉得王世充这人很危险,感觉这会是个诈降的诡计圈套。
  “魏王,真假有何关系,咱们派人过去一瞧不就清清楚楚了,只要小心一点,就骗不到我们。可若是真的,这可了不得。武关这是关中四塞之一,长安的西南大门呢。”
  先前秦军趁着魏郑大战,匆匆入河南,抢占各地,罗存孝虽在弘农击败了李建成,可当时也还没有余力立即攻打潼关。
  等河南这边形势稍定,而李世民已经带着八万大军进驻潼关了。
  所以错过了这个机会之后,现在秦军在河南也是不再出击,以稳固控制为主。毕竟要想从十万大军手里强攻潼关,太勉强,尤其是河东还有一支军团在牵制着河南的秦军。
  更何况,现在范阳那边传来的皇帝旨意,是要先太原后河北再长安。
  中原的秦军,在这次皇帝亲征太原的计划中,是要担负牵制河东南部的任务。
  “你们这一说,还真像是李元吉那小子能做出的事,而王世充也确实干的出反手一刀的事来。”
  “咱们现在就调动兵马,赶去接应,也不知道是否来的及。”罗存孝道。
  “咱们和武关,还隔着弘农和淅阳二郡,未必赶的及啊。”
  “若事情是真,我倒觉得王世充应当能守住武关,只要他守住武关,那唐军就出不来,则淅阳和弘农二郡,便隔绝于外,是两块任我们切割的肥肉。”
  倒是有一名参谋有些谨慎的提议,是否先请示皇帝。
  罗存孝一挥手。
  “皇帝正往太原去,一来一回得到什么时候?边上报咱们边出兵,先征召一支精骑打到武关去接应王世充,后续步兵赶来。”
  他一拳砸在桌上。
  “机会难得,这一次咱们就把淅阳、弘农、商洛三郡一口吃掉,上次咱们动作还是慢了一步,没来的及把这些拿下,这次补上。”
  “他娘的,拿下这三郡,尤其是把武关夺到手,咱们就打开了关中的门户,说不定皇帝还没打到太原城下,咱们就能兵入关中,杀进长安城,也为子孙拼他一个世袭罔替的开国实封爵!”
  一群将领都为存孝的话兴奋激动起来。
  打入关中,攻下长安,挣个世袭罔替的开国实封爵!
  罗存孝一招手。
  “传令,令左神威军使曹国公单雄信和副军使虢国公黄君汉即刻率领左神威军八千骑兵火速赶往武关。”
  从陕县往武关,就算走最短的那条路线,从弘农经淅阳到武关,也足有近四百里路程,而且一路多是山谷中道路,路较难走,难以携带大量辎重粮草。
  “轻装急行。”
  八千骑兵,要穿过四百里的敌境,赶到武关接应王世充,只能随身携带七天的粮草,这确实是非常冒险之举。
  可不但罗存孝胆大,就是接到命令的单雄信和黄君汉二将,也没有丝毫犹豫。
  既然军令已下,那他们就没什么可犹豫畏惧的。
  单雄信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