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罢,那就再回章丘。”
……
“小五你刚才还在犹豫什么呢,县令亲自让你做捕快,多好的差事啊。”罗三叔有些着急的问。
罗锋拿着根木棍挑着自己的破包袱儿,跟同乡们迈开腿跟着张县令和赵郡丞他们大队人马后面,贼匪和尸首都已经被县里的人接管了,他们倒也乐的清闲,甚至张县令还让人给了他们一些干粮。
小七和小九他们几个就正一人抱着个蒸饼啃的起劲呢,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子。
“当捕快好处是不少,不过这么大事,我总得先问过家里。”
“还问啥啊,你想想看,你们家一大家子人,可现在你爹和四个兄弟都被征召服役呢,这一时半会估计也回不来,现在你家里一个壮丁都没有,开春后家里的地怎么种?你家本来就地少,以前还靠着打铁能换点钱粮生活,可现在你父兄几个不在家,靠你能支起那个打铁炉子吗?”
“还不如去当捕快呢,你也知道,这正编捕快可不比捕役,虽说是没有月俸钱粮的,可那明里暗里的好处还少了?各种例钱份子那是少谁也少不了捕快们的,这三班差人里头,最好的差事就是快班的,平时各种孝敬贡俸少不了,你要去当差了,不说你一大家子以后吃喝不悉,而且咱们南山村要是有你在县城当捕快,以后咱们村都能受照顾。”
罗锋笑笑没说什么,他心里也觉得捕快好处是不少,但还是有一点犹豫,一是还没问过家人,不知道罗母会不会同意。再一个,他觉得这征辽就快要开始了,这隋末乱世也即将拉开序幕。
到时烽火处处,遍地变民乱匪,这卫府官兵都不好当,更别说衙门的捕役了。
“可惜你现在太年轻了点,要不然让你秦二哥帮个忙给你点个府兵就好了。一旦点选为府兵,这辈子都捧上铁饭碗了呢,再不用担心吃饭了,那可是吃皇粮了。”
当府兵,能授田分地,分的田会足额,一百亩整的田,不像百姓一样到了年纪分田还得看地方田多田少,如罗锋他今年十六了,开始服役,本来也要到了分田授地的年纪,可是因为章丘属于中原腹心之地,地狭人多,于是他虽然满了十六成了中男,可官府却还没地可给他分。
甚至他家已经有的五个壮丁,总共也才有父亲和两个兄长分地,一人二十亩,总共才分了六十亩地。
而若按均田令,他们家五个壮丁,那就得一丁百亩的,更别说开国之初女人都还能分田授地。
而当了府兵,可是不管这些,上面会保证府兵能够得到足额的一百亩地,而且这一百亩地是不用承担租庸调这些税赋的,种多少收的都是自己的,只要闲时去训练,再置备一套装备就好。
“府兵哪有那么好当的,我家的条件可够不上点选府兵标准,再说就算我能点上,可我家也没钱置办一套府兵装备的。”
“也是啊。”罗三叔也不由的摇头叹气,谁都知道当府兵好,可府兵又岂是那么好当的,条件高不说,还得有钱才行。
……
入城之前,马车上下来一人,却是那个清瘦的侍女。
她拿出两样东西分别送给了秦琼和罗锋。
“我家小娘说多谢二位的救命之恩,这是一点谢礼,还望收下。”
说完,侍女转身就走了。
“五哥,张小娘送你啥了,快看看。”
一块纱巾包裹着,罗锋打开,里面是几片金叶子。看样子,估计得有二三两重,隋朝一两金大约能换五两银或八贯钱,这几片金叶子起码能值二十贯钱,不轻的谢礼了。
秦琼也打开了自己的谢礼,结果里面却不是金叶子,而是一面小铜镜。
“啊,才一面铜镜啊。”小九看到不是金子有些失望的道。
罗锋却瞪大眼睛,很有几分羡慕的看着二表哥秦琼。
人家张小娘送自己几两金子,结果却送了秦琼一面铜镜,这意思很明摆着啊。跟二表哥一相比,人家张小娘子更喜欢二表哥啊。
哎,心里不由的有几分失落,金子跟美人相比,不免有些失色啊。
第8章 章丘小铁匠
“我看这叫红线的小娘挺不错的,要是能娶到就美了。”
罗七年纪跟罗锋差不多,也就小半个月多点而已,虽然刚满十六才步入中男之列,但对于早熟的乡下少年郎来说,这个年纪已经到了可以说亲婚娶的年纪,甚至一些条件好的家庭,男子年过十五就开始说亲了。
“好啥呢,长的单薄瘦弱跟个柴火棍似的,挑不起水桶打不了柴火的,看那胯也小将来肯定也不好生养的。再说了,这红线小娘是县令千金的贴身侍女,肯定是个贱籍奴婢,我大隋律法规定,良贱不婚,良人不得娶贱女,否则要先笞后徒,你难忘不知道么?”罗三叔抬起手在小七头上敲了两个暴栗,不满的教训道。
大隋有许多奴隶,而奴隶在户籍中被列为贱籍,律法还规定了良民不得娶贱女,否则要打板子还要去劳改并被判婚姻无效。
良贱不婚,因此是一条很严格的红线,哪怕是普通百姓乡民,就算娶不起媳妇那也不能娶贱女奴婢。
长的好看也不行。
况且按罗三叔的眼光来看,这红线小娘也就是脸蛋稍好看点,但身子骨太柔弱,这种女子干不得活,更不好生养孩子,如此便不是好媳妇标准。
“咱们县令千金倒是挺大方的,居然给了这么些金叶子小五,我估摸着得值二十千钱,小五发横财了。”相比起县令千金的侍女,三叔倒更对县令千金赠给罗五的那些金叶子感兴趣。
罗锋跟着众人进入了章丘县城,初见这座县城的时候未免微微有些失望。说是县城,可其实很小很小,连城墙都是土筑的,也没有什么高大的城门楼子,远看像是个大土围着,近看倒像是个农家乐的大门。
这其实也是个很年轻的县城。
在汉代时,章丘县的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菅县、猇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猇县并入东朝阳县,到魏晋时东朝阳县又属乐安国。再到南北朝刘宋时,又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
北齐废朝阳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迁治章丘山南建城。
而到了隋朝开皇十六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的是取北山名为县名。
因此算来,从北齐时迁县治到此筑城开始不过五六十年间,而章丘之名更不过十年而已。
章丘县与华北平原接壤,地处泰沂山区北麓,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典型的地狭人广,但县城却很小。
进城时已经天黑,城门紧闭,有人把守。
大队人马到来,还让城上一阵鸡飞狗跳,好半天才核对确认身份后忙打开城门迎接。
“天色已晚,张使君让你们几个暂时在县中安歇一晚,明日会当众处置蓝面鬼,并给你们论功行赏。”
县令的一名随从过来通知他们,并亲自将他们安置到了县中一处仓房休息。
连日来的赶路,加这今日又半路遇匪击贼,罗锋他们也都累了,对县令的安排倒也没什么异议。
张县令安排的地方不错,有床有铺,还让人送来了饭菜。不但有白面煮的汤饼,还有几道菜,再送来了壶酒,喜的三叔和小七他们几个兴奋不已。
本来县令让人请秦琼和罗锋两个过去衙门赴宴,说是让他们陪同张郡丞,不过秦琼倒是拒绝了,罗锋也就跟着推辞了。
虽心中钦佩崇拜张须陀,可毕竟身份差异太大,人家是一郡之丞,而他不过是个嘴上刚长出毛来的小子,就算去了估计也是敬陪末座,连话都说不上一句,便就懒得去了。
秦琼是个很没架子的人,虽说秦家自北齐后也没落了许多,特别是自他父亲去世后,历城秦家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怎么说瘦死的骆驼也是比马大。
历城秦家那也算是个地方豪强,甚至说的上是地方士族名门,而罗锋他们这些人,便是地道的泥腿子田舍汉了,尤其是除了三叔外,其它几个还都是些毛没长齐的半大小子。
可秦琼却依然谢绝了县令的安排,主动提出跟罗锋他们一起挤住在这间仓库里。
就着昏暗的油灯,大家捧着大陶碗痛快的吃着汤饼。
所谓汤饼其实就是煮面条,不过隋人喜欢把面食称之为各种饼,比如面条称为汤饼,蒸的馒头类的称为蒸饼,另外还有烧饼、煎饼等。
像他们今天吃的这种汤饼,也叫不托,类似于拉面。揉面之后,手搏而置汤中煮之,未用刀也。
在罗锋看来,这不就是拉面,或者说是手擀面片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