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黄河南岸大营的魏军侦知情况后,也迅速的赶来,将他们堵在了河边。
夏军背水列阵。
这是夏军与魏军的第一次正面做战。
朱粲的那次应当不算。
魏军对于夏军的作战方式并不了解,他们只是把夏军当成了一般的反军,甚至是当成了自己一样的军队。
而在这些魏军的眼里,反军一般都意味着军纪差、装备差,甚至是战斗力差的普遍情况。
他们并不知道。
其实窦建德的夏军,虽起于草莽,可战术思想却始终是在罗成的影响之下。出身于罗成军中的窦建德刘黑闼王伏宝等人,到现在都没有忘记曾经在罗成麾下时取的过的那一场场硬仗的胜利,因此他们也就一直在学习模仿罗成的战术。
夏军向来的战术思想,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之上。
夏军兵马虽然也不少,可却始终有战兵辅兵的区分,也有跳荡、先登、选锋这样的精锐中的精锐。
甚至这次南来的八千兵马中,还有一支具装甲骑。
刘黑闼亲自率领一千重骑,虽然这些重骑比不得罗成的铁骑,只是半具装甲骑,骑士仅上半身配重甲,战马也仅前半部分配厚马铠。
可这样集中精锐打造出半具装甲骑的做法,在其它义军中也是极为少见的,就算有的也弄,但一般也就是十几骑几十骑顶多百来骑,还多是作为主将的亲兵卫队。
很少把成千数百的精锐,组合在一起组建重装骑兵的。
刘黑闼手下的这支半重骑,也不过千人,是集夏军全军之力才打造出来的,装备最好,兵员最好,这些人个个战技出众,弓马娴熟。
而王伏宝此时的麾下,也还有一支重步兵,足有两千。其中陌刀手一个营,精锐跳荡刀牌手一个营,精锐弓弩兵一个营,另外还有骑马的步兵一个营。
这两千精锐步兵,完全可以以一当十。
相比之下。
魏军更注重的是数量,李密号称拥兵百万,实际上吞并孟让所部后,他的兵马达到六十万众。
可其中太多乌合之众。
而真正的精锐,魏武卒,却是由李密直接掌握,相当于禁卫军一样的拱卫在他身边。
拦截夏军的魏军,依仗兵多,于是在平原上摆开了足有数里长的军阵。
这种超级长的步兵阵,除了长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薄。
薄薄的一层,也就是十来排。
然后后面就没人了。
魏军摆出这样的一字长蛇阵,明显就是想拦住夏军,甚至是想包夹夏军,一举歼灭的想法。
战斗开始。
夏军轻骑率先展开冲锋,但是却并没有占到便宜。
因为魏军的步兵,基本上都是长枪兵,再配上前排的盾后,以及后排的少量弓弩手,凭借着巨大的数量优势,硬生生的把夏军的轻骑冲锋打退。
夏军的轻骑冲了几波,无法冲破那薄薄的军阵,开始败退。
魏军主将大喜。
“全军出击,将该死的河北佬全都赶到黄河里去!”
黄河南岸的战斗,引的白马城中的曹宝也知道了,他登上高楼,看着远处岸边的夏军兄弟在战斗,于是也率军打开城门杀出。
可是王伯当早在城外修了一堵墙,使得曹宝出城之后,反而相当于被困在他的工事之内。
王伯当的手下,能够站在土墙之上,居高临下的射箭攻击出城的曹宝,一时曹宝军也伤亡极大,比守城时还要惨重。
黄河岸边。
夏军节节败退。
魏军攻势如潮,全军追击。
可很快,战场上的形势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夏军虽然节节败退,可从始至终却一直没有溃,哪怕是败退,也退的很整齐。
可相反,魏军的追击就显得混乱的多,追击一远,便开始出现了步骑分离,甚至步兵也拖拖拉拉的分散了开来。
本就薄的军阵,更是完全变成了散兵线。
这也是魏军等许多农民军的现像,兵多,可始终不精。
魏军追的正起劲,根本就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更没有人去想,刘黑闼的那支半装的千人具装甲骑何在?
王伏宝的那两千精锐步兵何在!
他们只知道夏军败退了,于是便争先追击,恨不得马上把夏军赶入黄河去。
夏军很快已经退到了黄河边上,后面便是黄河。
虽然没有涛涛河水,河上结着可过的冰,但夏军此来,可不会就这么退过黄河去。
王伏宝的将旗在河岸边升起,然后不再后退。
于是一面又一面的夏军将校、团营的旗帜升起,都立定不动。
夏军不再后退。
他们依河列阵,要背水一战。
看他们旗帜招招,军阵整齐,哪还有半分刚大败的景象。相反,对面的魏军却一路追来,早就已经跑成了散兵。
一名冲在前面的魏军将领看到夏军的军阵,不由的心里一惊,可是此时想叫停队伍,却是根本没有可能了。
“弩手准备!”
夏军阵前,一名名军官正在发令。
敌人正在奔近。
军阵中占比达到两成的弩手,已经纷纷举起了弩机,对准了前方。
“敌距二百步!”
有人高呼。
“稳住,稳住!”
引战的队头们全力大吼。
“敌距一百五十步!”
第752章 半装甲骑刘天王
有人不断在报出敌军接近距离。
“弩手,放!”
敌距一百五十步时,引战的队官们终于大吼下令发射,于是手持着弩机的弩手,纷纷扣动机弦,无数弩钉飞射而出。
足足一百五十步的超远距离,魏军还在奔跑,可夏军的第一波攻势已经射出。
训练一个弓箭手,可能需要多年的时间,但训练出一个合格的弩手,却可能只需要半年,甚至都不要。
而弩机却拥有远比弓箭更远的射程,此外还更节省体力。
一个弓手,如果连续拉弓射箭,要不了多久,就体力耗尽,无法再拉开弦。可一个弩手,却能持续不断的射上半天。
只不过,弩机的成本高,同时,弩机还有射速慢,易损坏的缺点。
但弩机手却能够速成,因此夏军中,有不少的弩手,尤其是王伏宝的这支精锐中,更拥有两成数量的弩手。
“敌近六十步!”
从一百五十步,到六十步,弩手们已经射出了三箭,而且他们都是采用的三段射,保证了无停顿射击。
这三波射击,让魏军倒下了无数人。
可后面的人还在往前冲。
“弓!”
一个又一个夏军持起弓。
不论是陌刀手还是长矛手又或是刀牌手,都举起了弓搭起了箭,这又是夏军远超魏军的一个地方,他们把这支精锐部队,完全仿效以前征辽的府兵,人人一张弓。
虽然好多士兵的弓射的不准,但没关系,夏军的战术思想就是要求远程火力。
哪怕接战前,每个士兵只放出三箭,那也够了。
不求精度,只要求三轮齐射的吊射,那就足够对冲锋的敌军造成巨大杀伤,特别是对军心士气的提升很大。
隋军府兵的弓弩本就厉害,而现在魏军的装甲又弱,于是杀伤力更大。
三箭。
多数夏军步兵,都只射出了三箭。
然后顺着惯性冲过来的魏军,终于还是冲到了近前,虽然他们已经有上千人倒下,可他们还是凭着惯性冲过来了。
“陌刀!”
……
战场不远处。
河岸边的一座寺庙的高塔上,几个短发的和尚正站在塔顶观看这边的战场。
只不过他们的对话,却根本不似出家之人。
“看出来没,这夏军的战术很高明啊。”一个大和尚对几个年轻和尚道。
“嗯,夏军一开始根本就是诈败,他们诱魏军追击,然后军阵散乱,这时夏军却在河边立阵,以弓弩先攻,大量杀伤魏军,并且极大提升了夏军士气。”
大和尚笑道,“远远不止如此,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夏军过河前可是有一支半具装甲骑的,可是你们从头至尾,在这战场上,见到这支骑兵了吗?”
“没有,只有一支轻骑出现了。”
大和尚夸赞这个小和尚,“你看的很仔细,没错,那支重骑兵不见了,根本没出现在这里,你们说,他现在应当在哪里呢?”
“难道去了白马城下?”
河岸边。
王伏宝以轻骑冲阵,诈败诱敌,然后反攻。
弓弩齐射,再陌刀阻敌,然后轻骑两面冲击。
王伏宝的重步兵如磐石一般坚不可摧,而他的轻骑风骚游走,更有精锐弓弩手不断收割。王伏宝兵虽少,可依然还有七千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