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裴蕴的办事效率可是相当的快,只有了几天就审理完毕。
  他的处置结果也很简单。
  罪证属实,当判处死刑。
  看到这个结果,杨广犹豫了会。
  “把苏威带来见朕,朕要知道苏威还有何话可说。”
  苏威被带了进来。
  这位在文帝朝就是宰相,曾两起两落,到大业朝又为宰相,并且三起三落的宰相,已经八十二岁高龄。
  满头白发的他,算是五起五落了。
  他看着皇帝,知道这是自己最好的机会,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辩白。
  “陛下。”
  苏威向皇帝叩头谢罪,磕的头破血流。
  皇帝也有些看不下去了。
  毕竟大隋的开国元老,五起五落。
  “你起来吧,这么大年龄了,怪可怜的。”
  “陛下,臣自知辜负了天恩,不敢求陛下宽恕,但请求陛下让臣与家人流放辽东为长流人,为大隋守疆拓土。”
  说着,苏威还膝行到皇帝脚前,抱着皇帝的脚叩拜。
  杨广感觉苏威的手往自己的袍子下的靴里塞了一团什么东西,他心中一动,目光望去,却见苏威望向自己的目光带着祈求之色。
  于是杨广最终没动声色。
  “好吧,朕念在你两朝宰辅的份上,又八十多岁的高龄,年迈昏庸一时糊涂,便赦你死罪。这样,朕贬你为安东道正七品节度推官!”
  本来裴蕴等人已经做足了功课,这次是要把出卖他们的苏威给弄死的,谁知道苏威毕竟两朝元老,五度为相,所以一通磕头,最终皇帝还是赦免其死罪,最后甚至还给他留了个七品的官职。
  节度推官,一个节度使的低级属官,是节度判官、掌书记之下的官员,负责的就是推勾讼狱之事。
  当苏威被侍卫带出宫后,裴蕴几人知道结果后大惊失色。
  “怎的不但没处死,还让他去了安东罗成那?”
  “定是那苏老匹夫使的鬼!”
  “说不定后面都是罗成在操纵!”


第679章 清君侧
  江都宫。
  行宫之中,皇帝摒退所有的宫人内侍,然后他掀开袍子,把靴子脱下。
  靴筒里果然有东西,一团布。
  展开,发现这布好像是从衣服上撕下来的,上面有字,红色的,似用血写成的血书。
  上面的字迹杨广很熟悉,那是苏威的字,苏威的字写的很好,很有几分书圣的风范。可是上面的内容,却如那鲜血一样触目惊心。
  皇帝越看越惊。
  看完后,才发觉整个后背都湿了。
  “这些该死的家伙!”
  皇帝咬牙怒道。
  实在是苏威写的东西太惊人了,上面一开始就说裴虞三人欺君,然后就是罗成罗嗣业云定兴和王仁恭四将在马邑的大捷,一场真正的大捷。罗成阵斩始毕可汗,歼灭数万突厥军,并降俘十三万突厥军。
  ……
  始毕根本没回到漠北,他在偏头寨前的平虏谷被罗成斩杀。
  铁勒人被始毕杀了三万多,然后现在罗成放乙失钵万余人回去召集诸部反突厥。
  ……
  罗成在代北围住始毕,几次上奏请求派兵聚歼突厥人,可裴世矩他们都把奏章压下了。后来罗成打赢了,奏捷,他们又压住了消息。
  罗成请求到洛阳朝见天子,裴虞几人也不许。
  他被蒙骗太久了。
  赵才不是病死的,是陇右兵变后去平叛时中伏被杀的。
  青海的吐谷浑人重新复国了,朝廷根本镇压不了,损兵折将,而王世充在洛阳讨伐李密三战三败,已经退守洛阳。
  裴虞等人已经瞒着他放弃了青海道,把节度使裴仁基调到洛阳去协助王世充防李密。
  当然,还有许多恶劣的消息。
  诸如现在江淮都不太平,孟让在淮西山南攻占了十郡之地,左才相也已经流窜到江南,夺占数郡之地。
  左才相曾经的部下李子通,如今自立之后在江淮被李渊围剿,也跑到江南。他在丹阳被郡丞杜伏威击败后,又逃到了江北的海陵,距离江都不过数十里地。
  李渊继续追击,他又逃到江南,一直逃到余杭郡去了,朝廷大将吐万绪在讨伐他时,中伏身死。
  现在孟让占据淮西山南十郡之地,以大别山为大本营,号称齐王。
  左才相流窜江南,占据鄱阳、九江、豫章数郡,自称越王。
  李子通流窜到余杭,还占据了会稽、东阳、永嘉数郡,自称吴王。
  这些人都号称拥兵数十万,但各个都有几万人马。
  更不用说本是孟让手下的李密召集占据河南八郡之地,威逼洛阳,其实已经自号中原盟主。
  至于窦建德、王须拔、魏刀儿、卢明月等等,也个个兵强马壮。
  皇帝想不到,他自认为一片歌舞升平的江都,居然曾经被叛军兵锋相距不过数十里而已。
  如果苏威所写的这些属实,那就太可怕了。
  杨广呆呆的坐在宫殿,他失神发怔许久许久。
  他只觉得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东西。
  张须陀兵败重伤,赵才战死,樊子盖病死、吐万绪战死、鱼俱罗也战死了。
  这么严重的情况,宰相们却一直瞒着他,甚至连代北大败突厥的消息都一直隐瞒着他。
  他们想做什么。
  晚上。
  杨广直接去了皇后的宫殿。
  “梓童,你最近跟萧瑀有书信来往吗?”
  萧后不明白皇帝怎么突然又问起这个来,他那兄弟因为太耿直,之前拜相没多久,就被皇帝贬去了陇右。
  “有些书信来,不过不多。”
  “为何?”
  “听说现在道路不靖,贼匪众多。”
  皇帝叹惜一声,“把你兄弟给你的信都拿来给朕看看。”
  信一封一封都看过,每封信内容不多,部份是亲人间的思念,剩下的也有萧瑀向皇后告之关陇的一些形势,还有一些他听闻的。
  萧瑀也在信中不止一次的请皇后多劝谏皇帝,说如今天下乱成一锅粥,裴虞几人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这时杨广才想起来,之前皇后确实多次劝谏过他,可他每次都听不进去,甚至因此,使得他最近都减少了来皇宫的宫中。
  看完这些信,皇帝对苏威的血书又信了大半。
  萧瑀这个小舅子以前是在他身边长大的,出了名的耿直,虽然因此很不得他喜欢,但杨广却很相信萧瑀的品性。
  “梓童,朕有好久没见到吉儿了,有些想她了,明天你让她进宫来。”
  皇后一下子明白皇帝的意思,让她出面召公主入宫,而不是皇帝直接召入宫。
  “好的。”
  第二天。
  出云公主带着儿子入宫见皇后,中途皇帝到来。
  “不必行礼,坐。”
  皇帝打量着女儿,已为人母的女儿似乎丰腴了点,“这孩子越看越像罗嗣业,他们罗家人都是眉如刀锋,鼻梁高挺,天庭饱满。”
  “将来定又是一员骁勇善战上将军呢。”皇帝抱着外甥哈哈笑道。
  “最近嗣业可有来信?”皇帝似不经意问道。
  “有。”
  “他来信都说了些什么?”
  “驸马的来信,女儿看后总是很疑惑,因为与我在陛下身边听到的总是不一样。”
  “比如?”皇帝问。
  “比如说马邑大捷。”
  “你把嗣业跟你说的,跟朕好好说说,朕想听听有什么不同。”
  ……
  “陛下,虞世基、裴世矩和裴蕴都在欺君,苏相总算还有几分良知,把实情相告。”
  皇帝长叹几声。
  “朕都想不到,他们会如此期瞒于朕,他们可都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重臣。”
  “陛下既知真相,还请罢撤这些奸佞之臣。”
  皇帝却道,“这事不简单,若操之不当,只怕会起大乱。”
  “父皇,其实事情也没有那么复杂,三人虽为相,把持朝政,可骁果军却是忠于陛下的。此外,淮南安抚使李渊、山东节度使来护儿他们都是可信任的肱骨之臣。”
  “只要陛下一道旨意,他们便能拔乱反正,清理君侧奸佞。”
  “朕是担心骁果军中也有他们的人。”皇帝道。
  被宰相欺瞒这么久,这不是简单的期瞒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三人骗他,而是江都行宫朝廷的许许多多人都在一起期瞒于他。
  皇帝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
  “陛下,骁果军折冲郎将沈光向来忠心,而随驾的来护儿也很有威望,再加上江淮安抚使李渊、彭城都督陈棱都忠心耿耿,随时可护驾。而在外,又有安东道节度使罗成、定襄道节度使罗嗣业等在,陛下不必担忧几个奸佞之臣能翻起多大的乱子来。”
  “儿臣请陛下赐一道旨意,儿臣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