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面,窦建德带兵四处征战,他现在主要是黑吃黑,打那些小股的贼匪,夺取他们抢掳来的物资钱粮,另一方面,窦建德让那些投奔他的流民,在盐泽里产盐,然后贩卖盐,进项不少。
正是靠着这个战略,窦建德如今称霸河北运河的东部地区,与西面的张金称和北边的王须拔号称河北三雄,而且因为他没怎么主动攻打郡县,因此并没有怎么受到河北官军的主动打击。
“传我军令,让所有弟兄们离开运河二十里,若遇楚国公队伍,则立即退避三舍,任何人,不得去招惹楚国公。”
“谁敢违我军令,敢招惹罗帅,我必追杀他到天涯海角!”
窦建德在罗成进入河北之后,便立即下达了一道命令,并让手下给河北其它各路英雄豪杰传下英雄贴。
“为何?”
“一,罗成是我老帅,于我有恩,他此次过境,我必须得礼让。”
“其二,罗成是杀神人屠,谁若招惹到了他,那就是引祸上身,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礼送他们过境便好,能不招惹就千万别招惹。”
第581章 老鼠拜猫
运河边官道上。
这条官道很宽阔也很平坦,为了东征,当初征发了无数民夫挖通了从黄河到涿郡的运河,又沿着运河修了一条宽阔而又平坦的大道。
大道又宽又平坦,能有十丈之宽,可以并行多辆车马。
罗成带着部下几百兵马护着齐王杨暕,后面还跟着他的两千亲军,而更后面,是已经多达三万余人的招募流民。
“都说楚国公最能将兵打仗,我现在算是相信了,这一路过来,招募这么多流民,可你看,几万流民跟在后面赶路,却一点都不乱,甚至都有几分军伍的味道了。”
罗成看着那黑泱泱的人群,只是道,“其实也没有多复杂。”
每过一地,罗成都会招募流民。但不管来的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在经过登记之后,每个人都会发给一块刻有他们名字的木牌,牌子上还有编号,另外还有简单的外貌特征,比如原本籍贯、身高年龄、肤色、有无胎记等。
另外这些牌子上还会有经办人的盖章和签名,想假冒也不容易,另外罗成这边也还会有一个花名册登记备案的。
登记后领了身份牌后,罗成的人会根据这些流民的性别、年龄、强弱等再给他们分营。并不是一家人就能呆在一起的,哪怕是两夫妻,也得分开。
行军之中,男女分营,强壮者和瘦弱者分营。
建立了专门的健妇营、壮丁营、少年营,以及老营。
年青力壮的男子们要承担着运输粮草的任务,还要承担起护卫的任务,罗成让他们伐木为枪,每人扛着木枪,还要背一定量的粮食。
每天要轮流抽调青壮负责护卫跟随,晚上负责协助值守。
安营之时,要负责伐木扎营。
而那些健壮的女人,则主要负责背粮和做饭。
少年们,也力所能及的背些粮食。
唯有那些带着年幼孩子的妇人和年长的老人,才可以每天只跟着行进,不用做什么体力活。
甚至罗成每天早晚都会特意空出一些时间来,让手下士兵去向他们宣讲军规和律令,并每天对他们进行些简单的操练。
虽然这种操练一时半会难把他们练成什么精锐之兵,可却能让他们有了初步的组织性,能够渐渐的视之为是一个集体。
甚至那青壮的男女,手里的木枪排列整齐,一起刺出时,也有了几分威势。
而且他们已经能看懂一些进退的旗令,听懂金鼓之声。
杨暕说的没错,从洛阳到河北,这一路上罗成走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他这支大流民队伍里,也已经有三万多人,其中青壮者万人。
这万人,可以说,在他的那三百义从的带领下,甚至已经能够超过一些流窜的贼匪民军了。
不过杨暕觉得罗成这么做是多此一举,现在河北行军,谁敢来袭扰他们不成?有这功夫天天练这些泥腿子流民,还不如加快行军,早点赶到辽东去。
罗成笑笑,并没有理会这位齐王殿下。
太阳已经快要下山。
队伍已经停下。
青壮男人们拿着柴刀斧头去伐树立营,这是罗成规定的,虽然是在国内赶路,可他也依然要求每天都立营垒,这既是安全起见,也是锻炼这些人。
将来他们到了辽东之后,那边的环境不比中原,也一样会被编成一个个的屯堡,屯田耕种,甚至得面临北方各部落的劫掠袭扰。
妇人们去河里打水做饭。
少年们则很勤快的开始帮忙立营栅。
罗成的亲卫开始赶着一车车的粮食进入一个个营中,分发粮食。
虽然这些青壮男女都背着粮食,可那些粮食却不得私自动用,每天营里的口粮,都还得白马义从发放,并且都是有定数的。
敢私动背粮者,逐出营地。
连绵一二里的营地一片生机,不少孩童一群群的结伴玩耍,孩子们的世界总是简单的,当能吃饱后,就不再有烦恼,甚至每天有这么多小伙伴一起玩耍,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虽然有些孩子跟父母分开了,可每过两天,他们的父母也可以过来跟孩子见一面。
老人们笼着袖子,三五成群的坐在那里,享受着这即将落山太阳最后的一点温暖,敲敲胳膊老腿,也聊一聊开皇年间,甚至是北周北齐时的旧事。
对于关外,对于辽东,也充满着向往。
毕竟罗成的名声还是不错的,这一路跟着罗大帅过来,每天都有饱饭吃,而且一路上也没有乱过,大家总觉得这个把月时间,是这几年里过的最踏实的一段日子了。
平原郡太守杨善会带着郡兵,押着数百石粮食过来。
这位当初还只是平原郡的一个县令,罗成之前到平原郡剿匪,把他临时提拔为郡丞,这道命令被上面通过,当上郡丞后表现不错,已经剿灭了平原郡及周边大大小小几十股乱匪,因此这次因功升上了太守。
不过要说能升上太守,那也是走了罗成的路子,罗成帮他说了几句话,于是吏部那边的任命就很快通过了。
“知道楚国公路过,特意来送点粮食,数量不多,只有八百石。”杨善会有些不太好意思的道。
“八百石已经不少了,多谢杨太守有心了。”
罗成现在三万余人,一天的粮食消耗就得四百石,这还是控制份量,平均下来一人一天只有一升粮,勉强不饿肚子而已。
八百石只够两天的,但也确实不错了,毕竟路过其它郡县时,往往就给个三五百石,甚至有给个百八十石的。
但罗成向来是少给了也不恼,多给了会感谢,毕竟人家给他粮,全是给他罗成面子,他这支流民队伍,可不是朝廷安排。
这灾荒年月的,别人也没义务给他宝贵的粮食。
“大帅!”
“又有人来送粮了。”
“还有人送粮吗?”罗成倒意外,结果等那边一人过来后,罗成却惊讶的发现,居然是老熟人。
“王伏宝?”
王伏宝一身宽袍大袖,倒跟个大善人似的装束,他有些紧张的向罗成拜见,“我大哥听说楚公路过,随行还有不少去闯关外的百姓,所以特命我送来三千石粮食壮行。”
罗成瞧瞧王伏宝,又瞧瞧杨善会,不由的笑了。
第582章 长乐王
王伏宝虽然穿的跟个乡绅地主似的,可罗成却很清楚,这位曾经的老部下,如今可是河北三雄之一的长乐王窦建德的麾下大将。
窦建德如今可是称雄河北,雄霸豆子岗,据说麾下精锐步骑八千,拥众十余万。
而他罗成却是朝廷大将。
一个草寇反贼,却来给他送三千石粮草,确实耐人寻味了。
罗成看向杨善会,毕竟窦建德如今所据地盘,横贯平原和渤海二郡,杨善会是平原郡太守。
杨善会有些无奈的对罗成悄声道,“既然他肯送,楚公不如收下。”
“你们这倒是和谐一家人了?”
不算和谐一家人,但事实确实有些复杂。
王伏宝敢公然出现在杨善会的面前,来给罗成送粮,确实是他们跟杨善会达成了一些暗里的协议。
表现上,当初窦建德在诸反王围攻平原郡时便已经反正归降朝廷,所以上次罗成用他为向导先锋灭豆子岗诸贼后,不但没把他顺手灭了,事后还分了些粮食给他。
窦建德在那一次后,也看到了这样的好处。
于是杨善会接任郡丞之后,他便主动与杨善会接触,表达了自己愿意协助剿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