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罗嗣业也终于恢复了左折冲郎将之职,诏令他继续回骁果左一军统兵,继续镇守玄武门。
宇文述早上刚起来,本来心情还不错。
罗艺已经被皇帝软禁多日,想来罗成也马上要被带回京,到时罗家就要被他踩到脚下。
“公爷,陛下派人来传旨,诏公爷立马入宫议事。”
宇文述笑呵呵的想,皇帝还是离不开自己啊。
穿好朝服,戴好官帽,宇文述骑着马在护卫的拥护下往宫中去。
走过一段路,前面突然转出一队人马。
宇文述眼尖,一下子认出前面那人居然是罗艺。
罗艺也看到了他,故意等他。
“许国公早。”
“燕国公不是身子不适吗,陛下已经让你在家好好休养了,怎么今日出来了?”
“嗯,在家呆久了,有点闷。”
“你可莫辜负了陛下的一片厚意啊。”宇文述阴笑。
“陛下召我入宫议事,我岂敢不来。”
宇文述一下子愣住,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等他一路猜测着进了宫。
皇帝一见到他,就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他被喷了一脸的口水,擦都不敢擦一下,好半天,总算听出点东西来了。
罗成被化及派人刺杀重伤昏迷未醒?
还有安市大捷?
“宇文述这个老狗,害朕一员大将!”皇帝完全不给宇文述脸面,老狗都直接骂出了口。
宇文述心中不安,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人跟他细说。
而那边罗艺也听了半天,这会怒发冲冠,直接跳起来就冲着宇文述扑倒,一顿拳打脚踢。
宇文述虽也是个马上战将,毕竟老了,他比罗艺大上十几岁呢,哪里是罗艺的对手,再加上被突袭,直接被打倒在地。
罗艺也是怒了,含恨出手,一拳就砸中他的一只左眼,宇文述顿时就血流满面。
罗艺还不敢罢休,又是几拳砸过去,把他打倒在地,还狠狠的踢了几脚。
殿中众人全都傻眼了。
裴世矩、虞世基、裴蕴、苏威这四位宰相,全是文官,哪里反应的过来,就算反应过来了,可看到那场面,也不敢上前。
最后还是皇帝亲自上前,一把扯开罗艺。
“够了!”
这时宇文述躺在地上,已经差点没了半条老命。
马上就来了尚药局的医师。
“许国公的左眼已经被打爆了,治不好了。”
几位医师有些不安的向皇帝禀报,他们虽然为宇文述检查包扎,可这只眼睛实在无能为力了。
皇帝也惊到了,居然把宇文述的左眼打瞎了。
“罗艺,混账!”
罗艺这时也觉得自己冲过了,马上向皇帝请罪。
可杨广看着宇文述伏地痛哭的样子,也有些无奈。
宇文化及派人暗杀罗成,结果罗艺把宇文述的左眼打瞎,这都成何体统。
“送许国公回府养伤,好好照料,暂时就不在家安心养伤,也不用再上朝以及到衙视事了。”
不久前,这番话是对罗艺说的,现在转过来对宇文述说了。
宇文述觉得委屈万分,可皇帝现在对他一脸厌恶,直接摆手,让内侍把他‘扶走了’。
“罗艺,你太令朕失望了,罚你俸禄一年。”皇帝对罗艺做出处罚,不过罗艺听了倒无所谓。
这时皇帝终于说起正事来。
“朕决定,收回先前召罗成回京的旨意,并且加授罗成为辽东留守,朕还已经派了尚药局孙典御赶去辽东为罗成医治。”
“陛下,罗成如今伤重,就算醒来,只怕暂时也无法理事,辽东这块,还是应当再安排个人手,协助罗成统领辽东局面。”跟宇文述向来交好的裴蕴,立马进言。
“那就由左翊卫将军段达任副留守,赶往辽东协助罗成。”
第548章 海东王
段达是皇帝的心腹,跟宇文述一样,那是杨广还是晋王之时,就已经追随他了。当年杨广封晋王时,段达就是他的参军。
段达也是关陇将门出身,早年杨坚还未称帝时,他就是杨坚的亲卫都督。后来杨坚称帝,封杨广为晋王,特授他为晋王府参军,从此后段达便跟着杨广。
到如今,段达也担任左翊卫将军之职,十分得皇帝信任,不过统兵打仗就一般。
不过辽东有罗成这位能征善战的猛将,皇帝选段达倒不是要用他打仗,而是他是自己多年心腹,信的过。
只要罗成不死,辽东这块皇帝还是要交给罗成来统领的,万一罗成死了,那么便暂由心腹段达来接管。
“陛下,授罗成为辽东留守一职,是否要再考虑一下?”虞世基也出言。
留守这个职务,在隋朝不一般,尤其是在大业朝,那就更不一般了。
隋代北周,再一统天下,结束南北朝三百年纷争,其制度上也多有创新。比如开国之初的使持节都督制度,隋朝就改成了总管制,到了大业朝,总管制又全都废除。
总管制度,就是在边关要害之地,设立总管,总管上马统兵下马治民,文武兼管,大权在握。隋朝曾经设立了五十多个总管,分为统领几十州的大总管,以及统领十余州的中总管,以及统领一二州的小总管。
当年杨广便曾经是扬州大总管,他们兄弟几个,都是统领一边数十州的大总管。如汉王杨谅,当年就统领幽并数十州,有雄厚的资本,后来才敢造反,蜀王杨谅,更是坐镇巴蜀。秦王杨俊,统领陇右。
开国之初,是以这种皇子亲统的大总管来取代其它朝的皇子分封国的制度,大总管虽统数十州,但只是官职,而不是封地。
大隋立国之初,皇子皇孙就不曾有一块真正的封国封地。
等杨广继位,平灭了汉王造反后,这大小总管制度也就彻底废除。
随着总管制度废除的,则还有隋初的行台制度。
朝廷在地方设立行台尚,全名行台尚方省,算是尚书省的派出机构,设行台尚书令,以及兵部尚书等官员,统领一路地区,拥有军政民事财政等所有大权,权力相当大。
但一般这种行台尚只是临时设置,事毕就会裁撤。
杨广继位之后,更是再也没设过行台省。
行台省、都督、总管的设立,其实也很有实用性,尤其是在边地,如果文武互不相统,甚至各州互不相统,就会导致权力太过分散,面对边地的形势,就能以应付,特别是如果遇敌入侵劫掠,就能统一防御作战反击。
大业朝还改州设郡,全国一百九十多个郡,一千多个县。郡守只牧民不统兵,郡丞统兵不管政,大搞文武分离,尤其是到后来府兵、郡兵又分离,郡尉统府兵,郡丞统郡兵。
这样搞,虽然有利于安定,但却不利于边关,更不利于做战。
所以遇战事,皇帝一般都是要临时选派大将为总管,统兵出征,临时管辖战区的郡县。
可在非战之时,依然还是面临着互不统属的问题。
所以皇帝这两年,开始又搞出来一个留守制度。
西京东都,皇帝不在的时候,都会选派一位皇孙或是一位重臣担任留守,比如皇帝常年不在大兴,所以便设有京师留守,由刑部尚书卫文升为京兆内史,辅佐代王杨侑留守京师。
他虽在东都的时间多,但也经常西巡、南巡、南巡,这几年又东征,所以洛阳也经常不在,于是皇帝又设立了东都留守。
除了这两个京城留守,皇帝还设立了许多离宫留守和地方留守。
杨广有四十余座行宫,一般都会设立宫监,在一些重要的行宫,还驻有重兵,屯积大量铠甲武器钱粮等,并设有行宫留守。
比如皇帝东征时,就派尚书左丞朗茂为晋阳宫留守,负责打点行宫事务,以备皇帝下次临幸。
而在一些要地,也设置地方留守,比如太原留守、东莱留守、江都留守、彭城留守等。
这种地方留守,其实就跟以前的都督或总管没什么区别,换了个名字而已,但依然比郡守等权力大的多,不但能够管一郡或数郡之政务民事,还能管辖内所有兵马。
这种留守,其实已经是常设官衙,不但有留守,还有副留守,另外还有六曹参军事、主簿、长史、司马等全套属官。
一地留守,总管一地军、民、财政大权。
皇帝授罗成为辽东留守,这算是又新设了一个地方留守,而且这个留守比起其它地方留守,无疑权利更大。
因为皇帝说这个辽东留守,总管辽东、柳城、辽西、新城、建安、旅顺、玄菟、乐浪、带方、真番、扶余十一郡。
临渝关以外,大海之东,十一郡之地,全归这个辽东留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