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
  好在现在有五万俘虏,而罗成又有从辽东带来的许多楼车、箭塔、投石车、弩车等器械,可以与弓弩一起压制城头的高句丽守军,能够全力堆土山。
  重新调整战术后,罗成故意把帅旗就立在安市城下数百步外,又将自己精锐的骑兵放到了西城门口。
  如果高句丽守军敢出城来毁土山或是楼车等器械,那就痛击他们。
  他又把大量步兵调到城下,全都以弓箭压制城头,协助筑鱼梁大道。
  罗成帅旗立起,七万余大军,还有五万俘虏展开全面攻城,隋军还不忘记把渊盖苏文大败的消息也不断宣传给城上的守军听。
  多管齐下。
  安市守军慌了。
  之前安市增援卑沙时,城主被俘,兵马折损两万。虽然上次隋军撤退后,高句丽人又从东边调来一支兵马增援安市。
  但安市城中总共才三万人马。
  现在八万打三万,而且渊盖苏文的八万大军还惨败,这让城中人心惶惶。
  当然,他们最惧怕的还是隋军的各种攻城器械,太多了。
  而现在,又当着他们的面修鱼梁大道。
  眼看着那巨大的土山不断延伸到城墙下来,安市守军坐立难安,最后只得派兵出城,试图毁坏隋军的攻城器械,毁坏土山。
  可罗成早就等着他们,足足两万骑兵守在南门之外,另外几道城门要绕过来则很费力,但罗成一样派骑兵守着。
  安市守军接连数次出城,甚至夜晚出城,每一次都被打的抱头鼠窜,好几次还差点让隋军骑兵趁机追杀进城门。
  数次出城攻击无果,还折损了数千人马后,安市守军绝望了,他们不敢再做这无用的反击。
  只能不断增强南城上的守军,可隋军一座座的箭楼、云车,无数的投石车,再加上城下那几万的隋军弓弩手,日夜不停轮流攻击。
  城上的守军伤亡惨重。
  他们却丝毫无法阻止土山的增长推进。
  五天后,这座由五万高句丽俘虏背土负重,硬生生由一袋袋土包堆到了南城城头上。
  安市守军试图做最后的反抗,可隋军以大盾结成盾墙,一步一步的登上了城头。
  安市城破。
  罗成来了一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高句丽人逃跑无望,最后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但最终还是被隋军一一扫荡干净。
  安市虽险,却无新城之险,安市虽大,却无辽东城之大。
  当罗成击败来援的渊盖苏文八万兵马后,早就成了孤城一座的安市,注定必将陷落。
  当罗成踏进安市城中时,心中百感交集。
  “大帅,渊盖苏文新败,安市又下,我们是不是乘胜追击,杀到国内城下去?”王仁恭有些兴奋的道。
  罗成却只摇了摇头。
  “不,现在可以派人去跟渊太祚谈了。”
  “谈什么?”王仁恭惊讶。
  “自然是谈他如何投降,谈他如何交还我二十万隋军被俘将士,谈让他们收敛好二十万阵亡将士尸骨送还,谈高句丽改置郡县之事。”
  “谈和?咱们大胜,为何还要谈何,自然是当一举灭掉他们。”
  “还不是时候,而且我们现在也还没有这个能力,等下次吧。”罗成很清醒,击败了渊盖苏文,拿下了安市,不意味着现在就有能力灭掉高句丽。
  他罗成现在手里就这六七万人马,而这里到国内,一路上几百里,还有几百座山城,更别说国内、乌骨、石城等都还是坚城要塞,就说他罗成连进军到国内城下的粮草军械都无法保证,拿什么打?
  这眼看着就要下雪了,实在不是进军的时机。
  “那咱们又是抗旨,又是血战的,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之前渊氏说降,不过是诈降,但现在我们已经抽掉了他的筋,虽然他还没亡,可也蹦跳不起来了,更对我们造不成威胁了,如今话语权全在我们手上,我们可以选择打,也可以选择先不打,渊氏得看我们的眼色行事,甚至你信不信,我现在让渊太祚把渊盖苏文再送回来,他也得照办。”
  “不可能吧?”王仁恭半信半疑。
  罗成呵呵一笑,有什么不可能呢,经此一败的渊氏朝鲜,此时举国之兵估计也就十万了,他还如何敢再硬抗天朝之威?
  投降称臣,交出质子,送还俘虏,这些都是他唯一的选择,甚至大隋要削他王号,在他的渊氏朝鲜设郡置县,让他当个太守,他也只能乖乖的先应下来。
  至于这最后一战什么时候到来,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总之,他抗旨打完这仗后,辽东现在是安全了。
  就是不知道皇帝对这个结果会不会满意了。


第535章 罗成反了
  大业九年末。
  大隋也处于风雨交加之中。
  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罗艺坐在自己的公房里翻看着整理上来的天下反贼情报,这是由兵部职方司收集而来。
  职方司作为兵部四司之一,除了掌武职官之叙功、核过、赏罚、抚恤,以及军旅之检阅和考验等事外,还负责天下舆图,罗艺上任兵部尚书以来,接受罗成的建议,在职方司下招募了一批人员,专职从事情报收集工作,并也负有秘密刺杀敌将敌官等任务。
  “河北清河郡高鸡泊有张金称无上王,平原郡豆子岗有窦建德长乐王,上谷王须拔称漫天王。”
  一个河北,就出了三个王,这三个王还不比之前的什么燕王赵王之类的,这些人实力都不弱,一个个都号称拥众十万,职方司查明,这些人确实聚众十万有余,虽然多是乌合,许多老弱,能战之贼兵也就万余,但也足够惊人了。
  此外。
  在关陇河套之地,灵武人白瑜娑劫掠牧马,勾连突厥,号奴单于。
  扶风人唐弼更是拥李弘为天子,自称唐王。扶风的一个和尚向海明更是自称弥勒降世,聚集上万的和尚尼姑,要建一个佛国,引无数信众相随。
  延安刘伽论,自称皇王。
  离石胡人刘苗王,自称天子。
  鄱阳人操师乞,自称元兴王。
  此外东海彭孝才,江淮左孝友,涿郡卢明月,虽还没称王,可实力也已经很强劲。
  这些都是拥贼众过万者的大反王,那些什么万人规模以下的,还不在这名单之上。
  “杀了个楚霸皇,又来个吴帝,杀了吴帝,又来这么多什么皇王、弥勒、天子,这世道真是乱了。”
  罗艺感叹着,虽然皇帝已经任命了八大抚慰大使,让他们总督地方的剿匪平乱,可这匪现在是越剿越多。
  好在,皇帝罢东征的诏令下达后,还是有些效果的,起码各地的百姓都很高兴,感觉又看到了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可就是在这种时候,皇帝不想着休养生息,却还想着要折腾。
  虽然不东征了,可皇帝却决定今年回关中大兴,要去祭祀太庙,宣告自己东征的胜利高句丽已臣服,顺便明年要北上塞北,去跟始毕可汗见见面。
  “为何无人劝说陛下呢?”
  一名属官对罗艺道。
  “怎么没有劝说呢,瘐质昨天还劝说陛下,说三次征讨高句丽,民实劳弊,陛下宜镇抚关内,使百姓尽力农桑,三五年间,四海稍丰实,然后再巡省,于事为宜。”
  这位有名的术士,这番话说的其实很有见地的,大隋当下的任务,确实就应当休养生息,劝桑课农,以恢复元气,重得民心。
  可皇帝呢,对这样的金玉良言,根本就听不进去。
  不但听不进去,还非常不高兴,他认为自己三征高句丽,那也是打趴了高句丽,绝了东北之边祸,是为后世子孙谋福利,是为华夏开疆土的行为,就跟他灭吐谷浑一样。
  可他却没想过,虽然几年前大隋就灭掉了西北吐谷浑,设置了四郡,可这几年来,吐谷浑人可是一点不安稳,四处作乱造反,朝廷年年要派兵去平乱,四郡设立后朝廷不但没有收到半点实质好处,而且整个关陇地区都被四郡拖入泥潭之中。
  无数的关陇府兵得轮番去打仗平乱,无数关陇百姓得支粮运输。
  可皇帝却好像视而不见,只知道每次夸赞灭吐谷浑之功,夸赞设四郡之伟。
  因此瘐质多说了几句实话后,惹皇帝大不快,瘐质见皇帝如此,也是心灰意冷,以生病为由请求回老家种地去,结果皇帝一看,他还跟我耍小性子?
  然后也耍起脾气来,直接命人把人抓起来扔牢里去了。
  也不知道瘐质是不是真病了,还是有人故意要阿谀皇帝,结果这位大师刚进大牢,一天都没挨过去,居然死了。
  罗艺又看了一遍眼前的这份东西,最后还是在上面签下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