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队除了运送罗成的两万五千人外,后面还跟着一支不小的船队,其中部份船上装着往旅顺、建安补给的物资,还有部份船则是装着流放往辽东的罪民,这些多是上次杨玄感之乱时从贼的,此时被陆续从东莱流放到辽东去。
  多达近十万人被处以流放辽东之罪,离开东莱港后,途经的庙岛群岛上,就已经陆续有人被放到沿途岛上。
  早几年还比较荒凉的群岛诸岛上,现在居然到处都是人,这些流民,只能在岛上垦荒、打渔,以及做些为路过船只修补、补给等事。
  “士诚,后面船上有个熟人,王薄也在。”
  秦琼过来跟他道。
  “他没死?”罗成有些意外,毕竟他可是伪楚的齐国公,算是重要骨干头目了。结果秦琼说因为王薄投降较早,又是直接率部下五万人一起投降,所以这次他运气较好,没被处死,只是被抄没所有家财,然后全族一起被流放辽东。
  “把他叫过来吧。”
  再次相见,王薄已经苍老许多,整个人须发半白。
  罗成给他倒了杯酒。
  王薄一饮而尽,满是苦涩。
  “此去辽东有什么打算?”罗成问。
  “能有什么打算,流放辽东,监视垦荒。”
  “不如你来我军中吧,随我征讨高句丽,也算将功赎罪。”
  王薄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如果你不愿意就算了。”
  王薄怔怔出神许久,方道,“我愿意。”


第519章 裂土封疆
  旅顺。
  大连港。
  旅顺太守罗存孝带一众将校前来迎接。
  “我听说你居然把王薄收编了?”
  “嗯,不但收编了王薄,我还要从那些流放的叛军中招募那些精锐能战者编入军中。”
  “你胆子也太大了吧,这些人可是叛军,他们本来要被处死,是你一力保下来,才让他们改为流放辽东。你现在又马上要收编他们入麾下,你就不怕有人弹劾你?”
  罗成拍了拍兄弟的肩膀。
  “老四啊,你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情况了。虽然陛下已经下达了三征高句丽的圣旨,但我看,这三征只怕未必能成,你看看中原现在,虽说杨玄感和刘元进都平定了,但地方并未安宁,相反,越发动乱的厉害。”
  皇帝说三征,但如果天下不从,皇帝也没法。
  而他罗成在辽东,却可能要独自承受高句丽的压力,甚至可能最后皇帝中原派不来大军,反要他独自征战。
  “早做些打算为好。”
  “本来江都平乱之后,会有几十万人流放来辽东,可我得知,王世充在江南胡乱非为,现在整个江南之地都乱起来了,那几十万流民估计根本来不了几个。”
  整个辽东现在兵马不算少。
  旅顺有六千兵,建安有四千兵,另外在辽东有罗艺留下的一军,新城也有李渊率领的一军镇守,此外,屈突通镇守柳城,王仁恭镇守辽西。
  六郡加起来不止十万兵,但其中辽西和柳城两镇在辽河以西。
  李渊驻新城,统一军,宋老生驻建安,统四千,罗存孝驻旅顺统六千。
  罗成这个辽东辽西诸军事,节制六郡兵马,不过除了宋老生和罗存孝两军,估计其它几个都不太好节制。
  其实辽东辽西现在兵不算少,但问题在于补给完全依赖关内,地方根本无法自给。
  一旦中原动荡继续,那么这补给就怕会很困难,到时就算有十万兵,也撑不住,极可能到时就会撤调回部份军队。
  他现在收编叛军流放者,有两个打算,一个是尽可能的增强下自己的实力,二来也是借此安抚那些没流放者,毕竟许多流放者都是整家人流放,现在有人在军中当兵,总能拉近点关系,而不完全是对立。
  “存孝,现在旅顺有多少人口?”
  听到这事,老四摇了摇头。
  “哪有什么人口,也就是我们这六千驻军,然后就是还有大约三万高句丽俘虏了,另外约有几千的渔民商人,但他们只是来打渔做买卖的。”
  那三万俘虏是上次留下来修城筑堡的。
  罗成想了想,“之前流放过来的人呢?”
  “还在旅顺港口呢,来了几批,大约万把人,我还不知道如何安置呢,暂时让他们一起修城堡。”
  如今这个时候,已经是秋天了,这个时节还是可以种下冬小麦的。
  “我这次带来约两万流民,加上你这里的,也一共有三万流民三万高句丽俘虏,现在这季节,还能赶种冬麦,你得暂停修筑城池,得抢着把麦子种下,这样来年春天也有收获。”
  “咱们现在有粮食啊,一直从东莱运过来。”
  “再过不了多久,东莱港就要上冻了,到时就会停航。再说,那边送来的也只是军粮,这些俘虏和流民,他们的口粮怎么办,到冬天饿死吗。得做长远准备,现在就赶紧秋种。”
  “怎么种?”老四对这些不感兴趣,也不知道要怎么开始。
  罗成来时已经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心里有了计划。
  “这样,驻守旅顺的六千士兵,你给他们每人先分个一百亩地,那些流民和罪俘,按每丁也分一百亩。士兵的地,由军士们集体耕种收获,种子农具等都由你们旅顺衙门出,所收获的粮食,到时则一半分给士兵,一半归官府为军粮。”
  “那些流民和罪俘耕种的地,农具耕牛种子等则由衙门租给他们,所收获的粮食,则是种子农具耕牛等租两成,流民罪俘得三成,剩余五成也都归衙门。”
  这算是半军屯,军屯是由军人耕种,所得全归军营,但罗成为了能够发挥下大家的积极性,也给大家谋点好处,所以衙门最后只收一半。
  “那租庸这些要收吗?”
  “当然不用,这是军屯,军屯所得为边军所需。”
  “若是田地还有剩余,则可以作为公廨田、职分田,让人佃种,一半收入归佃者,一半归入公廨或职官所得。”
  三万俘虏加三万流民,其中青壮者估计有三分之一,每丁按百亩算,则能耕种约两万顷地,六千驻军再军屯六千顷,总不到三万顷。
  土地还是有多的。
  “剩下的田地,给军官和士兵们分勋田永业田,每个士兵先给五十亩作为永业田,剩下部份,给有勋者为勋田。”
  “剩下的则为公廨田和职分田。”
  “这么多地,才这么点人,分下去也种不了啊。”
  罗成可不管种不种的了,没分,那就是块荒地。
  但如果分下去了,那就是属于将士们的田地,对于这些家在中原,来到海这边驻守的府兵们来说,这无疑是能够增强他们对这块土地感情的。
  “现在种不了,将来还可以种的。我也会想办法,继续从中原移民过来,到时,手里有田,就可以佃给那些流民耕种,坐等收租就好,这样对弟兄们来说,难道不是个好事?”
  现在许多人还没有真正把辽东之地,当成是中原所有,高句丽未亡,没人知道辽东会有怎么样的反复。
  所以朝廷也好,勋戚贵族们也罢,手都还没有伸过来。罗成现在就要打这个时间差,既然他先来了,那就得先得。
  把田地先分下去,给麾下的将士们分到手,管现在种不种的了,地分到手,就是自己的。
  “对了,还有一个事情你也要办一下,那些俘虏里也有不少女子,你把其中适龄未婚的挑出来,然后给驻守的弟兄们安排,也让他们在这里纳个妾。”
  “纳妾?”老四搞不懂罗成脑子里在想什么。
  “嗯,让驻守弟兄纳高句丽女人为妾,有田地有女人,将来还会有孩子,那么他们才会用心在这里驻守,明白吗?”
  老四一脸的惊叹,“你这是打算以后都不回去了?”
  “以备万一!”


第520章 驱赶李渊
  要说这段时间,辽东确实还是比较安静的。
  杨玄感叛乱,皇帝大军回撤,高句丽人没有趁势反攻,结果却是在平静了段时间后突然爆发了兵变内乱。
  渊太祚杀死国王高建武,还杀了保王派的军方大帅乙支文德,这位因为在上次东征时大败隋军的将军,被高句丽人称为战神。
  可惜一代战神,没有死在隋军铁蹄利剑之下,最后却死在了自家人之手。
  高建武和乙支文德一死,保王派贵族也差不多被杀光,渊太祚只身入禁卫军营,成功的把禁卫军收入麾下。
  高句丽地方上的保王党,于是陷入艰难选择之中。
  要么向新的朝鲜国王称臣,要么就只能被渊氏来剿。
  不少保王党最终选择承认新朝,拥立新君,但也有部份人死硬。比如只剩下了一只手的杨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