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一个,据守平原,到时还能阻拦齐郡兵马北上。
  “不能让杨玄感得逞啊,要是让这家伙趁虚起事,到时河北河南空虚,这家伙就能折腾个天翻地覆,本来如今中原就乱,他再这么一搞,到时就得弄的赤土千里无人烟,我们这些人,最起码,总得要为家人着想吧?”
  杨玄感要造反,虽说暗中经营多年,弘农杨家的势力也大,但毕竟是在黎阳造反,在这里,杨玄感名望实力再强,可这里毕竟也没多少可用之兵,所以他还是需要李密为他联络的这些贼军。
  以黎阳仓中之米,再加上各路反贼之兵,然后杨玄感登高一呼,到时就能聚起千军万马。
  罗成估计杨玄感可能在五月左右举事,那个时候他罗成估计也在鸭绿江了,他不放心啊。本来河南各郡就被贼匪搞的一团糟,要是让杨玄感再来一次大的,那估计中原就真的乱翻天了。
  这中原一乱,齐郡和章丘岂能成为那世外之地?
  平原郡,豆子岗。
  一支又一支的人马开来,把这片盐泽挤的热闹无比。
  杜彦冰、王闰、李德逸、格谦、高开道、孙雅宣、石祗阑、郝孝德等一个又一个反贼首领率部前来。
  齐王孙雅宣是个胖的跟球一样的河北大汉,大肚皮大胡子是他的标识,他这两年一直在平原、渤海一带活动,趁着东征河北空虚之际,如今手下号称兵马十万,不过能战的老贼也有七八千,确实实力强劲。
  拥有这么多兵马后,孙雅宣也迫不急待的自称齐王。
  而他这头一起,其它各路贼王哪还肯居于人下。
  于是高开道自称燕王,而偏偏格谦也自称燕王,于是绿林之中,大家也就只好把在北边的格谦称为北燕王,而在南面的高开道称为南燕王。
  此外还有李德逸继承了刘霸道的阿舅军,也自称赵王。
  起于河南的郝赤德自称鲁王,而高士达自称东海公等。
  一时间,到时聚集了七八位反王,十几位反公,好不热闹。
  “某率兵两万前来会盟。”齐王孙雅宣道。
  “本王也率兵两万前来。”鲁王赫孝德拍着胸脯道,那边的两位燕王也不示弱,各称自己带来了三万人马。
  连东海公高士达都说自己带来一万人马。
  等大家各自报完,简单一加,各家带来的人马居然高达二十万之众。
  “那咱们就号称五十万义军,十八路反王会盟,一起去攻打平原郡城。”
  “好,就号称五十万,吓也要吓尿平原城的那些狗官。”
  李密没有跟这些反王反公们坐一起,他由学生王伯当陪着坐在远处的一间草庐下,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那边的热闹景象。
  听着那些齐王鲁王燕王赵王在那里自吹自擂,李密不屑的摇头,虽然要利用下这些草莽,可他心里还是真心瞧不起这些家伙。


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
  夜幕中。
  李密登上黎阳仓城的钟楼之上,钟楼位于仓城的中心,离地八丈八高,站在钟楼之顶,可以将整个黎阳仓城一览无余。
  仓城坐落于大伾山北蔍,仓城布局约呈方形,东西二里余,南北约二里余,周围五里。拥有仓窖五百座,每窑直径三丈三,深三丈三,一窖可储粮八千石。虽比不得兴洛仓一千座仓窖,可也是相当的惊人,最多能储粮四百万石。
  黎阳仓城里的仓窖排列整齐有序,中心仓城之外还有外城,供驻扎仓城的镇兵以及管理粮仓的人员及家眷居住。
  仓城储满粮食,可供百万人食用一年。
  整个黎阳仓城比起汲郡郡城还要防御森严,这里不但有内外城墙,还有护城河、羊马墙、敌楼、瓮城等。
  若不是亲自站在这仓城的钟楼之上,很难相信,这里居然能够储存这么多的粮食。这里储粮不但多,而且储粮的手段也极为高明。
  每座仓窖的建造都特别的讲究,首先就是对地势选址有讲究,地势低粮仓易进水,所以黎阳仓选在大伾山下,其次仓窖对土壤也有要求,既要好开挖,土质还最好有粘性,否则易垮。
  据说这些仓城的设计,就是由工匠大师宇文恺亲自设计,每座仓窖先挖一个直径三丈余,外径五丈余,深七尺左右的环形基槽,然后把这个环形基槽进行夯打,使其变的结实无比,这样就能防止粮仓的窖口塌方。
  夯打完,开始沿内径下挖,挖三丈余,这挖窖才算结束。
  然后还有进行三步处理,第一步,先用火来烧烤整个仓窖的窖面,烧烤完,还要在窖壁上涂一层青膏泥,第二步要在墙壁上铺设一层木板,第三板,木板外再固定一层席子,如此下来,仓窖才算建完。
  用这种方法建成的仓窖实际上是在地底下,具有极好的储藏效果,远比一般的地面粮仓更好储藏。一般地面仓储谷米不过三年,但是在这种粮仓可以储五年,而如粟这样耐储的粮食,甚至能储十年之久而不坏。
  为了准备这第二次东征,黎阳仓现在五百座仓窖又已经积满,还有从江淮运来的粮食堆积在外城的地面临时仓库里。
  “只要夺得黎阳仓,开仓放粮,瞬间可召十万之兵。”
  杨玄感笑着道,“得黎阳仓不用担心粮食,不过现在还是缺少军械铠甲。”
  “这个你放心,平原郡城中储藏了不少要转运到涿郡和辽东的军械铠甲,那里还有几座铠甲军械作坊,等我们的人夺下平原郡城,自然就能得到大批的军械铠甲。”
  李密计划的很好,他以杜彦冰和王闰为核心,然后又联络了大批河南河北的反军,到时一起攻夺下平原郡城,夺下那些军械。这样既能夺下大批军械,还能把平原郡驻扎的那支官军灭了。
  “等平原郡陷落,到时楚公你就下令汲郡和黎阳仓镇兵随你北上平原郡,到时打两个胜仗,顺利收回平原郡城,然后我让杜彦冰和王闰他们顺势投降归顺,你趁机收编他们这支精锐,到时你可以把汲郡和仓城的部份兵马留驻平原郡帮助防守,然后带杜彦冰他们的人马回来。”
  这是一招换兵的策略。
  借平贼之名,把汲郡的兵马带到平原去,然后到时假做收编叛军,把叛军带回汲郡,却把汲郡的兵马留下大部份在平原。
  这样一来,就能悄无声息的拥有一支可靠的精锐以帮起事了。
  “杜彦冰和王闰现在麾下有三千轻骑五千步卒,都是以军阵之法挑选训练,不是那些乌合贼匪,有此八千人,楚公到时在黎阳仓就能一呼百应。”
  “哈哈哈,还是法主你计划了得。”
  借平原叛乱,把一支早就预备好的精兵带回黎阳,然后等到五月时一举起事,据夺黎阳仓。
  “楚公,起事之后,我认为还是应当先回关中大兴,如今杨广东征高句丽,关中空虚。若在黎阳起事之后,迅速西进,一路上不攻城夺地,只是西进,则我们就可以最快赶回关内。到时以楚公在关中的威望,定然应者云集,那时封锁潼关,据百二秦川而守,待先安稳了关内,然后可出关争夺天下也,此亦当年汉之刘邦,以及北周之宇文泰所以夺天下之路也。”
  在李密看来,这是起事之后最好的策略,先千里突袭关中,夺下西京大兴,占据关中再说,关中的地形那是四塞之险,进可攻退可守。
  实在不行,还能够引突厥为后援。
  只不过杨玄感却觉得这并不是上策。
  “法主,你之前的建议我也考虑过许久。我们现在河北,在黎阳起事,如果回关中大兴,太遥远了。不说洛阳坚城挡在前面,就是潼关也未必好过。而一旦我们没有根据之地,则不免沦为流寇,到时各路官军围剿,我们就将危矣。”
  杨玄感有过他的考虑。
  “若起兵,我以为最好先打洛阳,洛阳离黎阳最近,且洛阳经过多年的修建,是为天下中心。若能攻夺洛阳,一来能够控制留守的朝廷,争得更多贵族官员们的支持,二来可以控制杨广东征百官将士们的家眷。再一个,洛阳附近粮仓众多,夺洛阳可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大兴,洛阳。
  西京,东都。
  李密认为应当先去夺关中大兴,认为西京在关中,关中有四塞之险,只要先拿下关中,那么把武关、潼关一封锁,就有从容发展的机会,进可攻退可守。
  可杨玄感认为西京太远,从黎阳起事跑到大兴去,这一路上数百里之遥,还有虎牢、洛阳、潼关这样一道又一道的险关,未必能够过的去。万一到时被卡在半路上,又没有什么根据之地,那就危险了。
  相比之下,他觉得就近去打洛阳更好。
  “楚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