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意味着,实际上现在襄阳虽然依然还有近三十万人,可实际上真正的战兵不过十余万而已了。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不得不撤退班师的缘由,不是皇帝不想硬撑,是实在撑不下去了,秋季雨季以到,再不撤,高句丽人就将发起全面大反攻,到时说不定大隋辽河剩下的这几十万人都可能被人家击败歼灭。
  “陛下,辽河以东各军都陆续撤回,现在只还有新城一线的兵马还未撤走,是否撤回?”
  打了这么久,渡河的隋军,也就在新城方向算是有所建树,攻破城寨十余座,尤其是攻下了新城、玄菟、盖牟、南苏、苍岩等诸城,算是把小辽河这一线打通了。
  其它方向只是打下小城小堡几座,孤军难守,所以杨广直接就把兵撤过了辽河,但是新城这边,杨广实在是舍不得撤。
  “如果驻守,有几分把握能守下来?”
  裴世矩想了想,“那要看陛下用何人来守,若是让玄菟郡太守李渊来守,只怕守不住。”
  现在新城这一片攻破的城池,都划入了玄菟郡内,郡治也迁到了新城之中,李渊是太守。
  杨广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虽然新城是李渊攻下来的,但他认为这更多的是罗艺之功。“朕不想弃守新城,此次东征,耗费无数钱粮,折损数十万兵马,也就攻下了新城诸城,若是放弃,就太可惜了。朕想固守,待来年再次东征之时,也好作为桥头堡,进攻的大本营。”
  裴世矩心惊,来年再次东征?皇帝难道还想再征高句丽?可是此次兵败,大隋也是已经元气大伤,更何况,中原因黄河水患,导致饥荒四起,反贼遍地啊。
  哪里还有余力来征高句丽?
  那边皇帝却还在自言自语。
  “李渊守玄菟不行朕以为可以将玄菟郡与辽东郡合二为一,设辽东郡,由原燕郡太守罗艺迁辽东太守兼知辽东诸军事,镇守辽东,其所部右六军留守。”
  “原燕郡、辽西郡合并为辽西郡,以李景为辽西郡太守兼知辽西诸军事,其所部左六军留守。”
  “李渊改任柳城郡太守,拔兵一万给他。”
  “给左六右六两军各补充兵马、器械、粮草,两军各补足三万五千兵,战马一万二千匹。”
  皇帝到此时还不死心,依然想着来年反攻辽东,所以新城他不会放弃,特派了能打的罗艺来镇守新城诸城,又派了李景来镇守辽河以西,让这位大将负起防御高句丽西侵的任务。
  至于李渊嘛,皇帝既不太相信他的军事才能,可又不愿意把他带回朝中,于是便把他调到靠近关内的原营州的柳城郡做太守。
  做完这些安排后,皇帝一声叹息。
  “除留守三郡的八万兵马外,其余的兵马都令其返回原军府,解甲归田。”
  府兵归府,民夫归乡。
  这次东征,就算是结束了。至于已经运到辽东前线来的无数器械钱粮等,就拔给三郡守军。
  “还没有南下平壤的罗成所部消息吗?”
  皇帝突然问。
  “暂时还没有。”
  “来护儿和他的水师找到没?”
  “也还没有回报。”
  杨广恼怒的道,“来护儿向为朕所器重,可这次却深负朕的所望,若不是水师无能,只怕平壤已经攻下了,此次东征也不会败了。”
  皇帝心里还在隐隐期待着屡立奇功的罗成,能带着他的一支兵马,再平壤再创奇迹。只不过,皇帝也只是心里想想,当八军溃败,水师也败了后,皇帝实在是不敢再怎么却指望罗成带着两万人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来。
  他甚至还在担心,若罗成找不到来护儿,只怕回来都难了。
  “陛下,有紧急军情。”
  “传。”
  一名内侍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据刚刚从辽河东逃回来的一支败兵带回的消息,说左五军大将罗成带着他的两万人马南下攻打平壤,结果久攻不下,被乙支文德率八万大军合围于平壤城下,罗成率部血战十三天,最终全军覆没,罗成也兵败自刎而亡。
  “左五军全军覆没?罗成自刎而亡?”
  杨广惊的失声。
  “陛下。”裴世矩连忙去扶要昏倒的皇帝。


第409章 忠武王
  尽管皇帝下令封锁消息。
  可是罗成兵败平壤,自刎身亡的消息还是如风一样的迅速传遍了辽河两岸。罗成战死的消息,比起整个东征失败带来的冲击还大。
  所有听到消息的军民,无不震骇。
  “战神一般的白虎罗成居然兵败自刎了?”
  “罗成怎么可能败,自东征以来,罗成从没败过啊?”
  “是啊,罗成战武厉逻,夺玄菟、破南苍、降新城,无往而不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啊?从来都只有高句丽人在他手下吃败仗的,就没见过哪个高句丽人让他吃过亏的。”
  “可不,罗成在辽东打了多少胜仗了?前后得有十几个胜仗吧,夺下的城池都五六座,歼灭的高句丽军得有几万吧?”
  “何止几万,若是把杀死的高句丽人也算上,总得有个十万。”
  “天啊,十万啊,杀十万,那不成了人屠?”
  “会不会说话,杀一人为贼,杀万人为雄,杀十万敌人,那就是雄中雄。”
  大家无不叹息,如此战神般的罗成怎么就死了。
  “好像襄阳侯今年才二十岁啊?”
  “是啊,还未正式成丁呢,真是可惜啊。”
  “都怪水师,若是水师能够支援一下,罗侯怎么可能死?”
  “得怪八军,他们无能。”
  “就是,若是九军让罗侯来指挥,肯定早就打下平壤了。”
  杨广呆在轮宫里面怔怔出神,几个内侍站在一边,小声的把外面兵民们的各种议论报给皇帝听。
  “来护儿,宇文述,这些草包,毁朕一尊战神。”
  萧后端着碗刚炖好的参汤进来,“陛下,莫太伤神,喝碗参汤吧。”
  “朕喝不下,梓童,罗成死了。”
  “臣妾已经听说了。”
  “罗成死了,罗成是朕的冠军侯,他死了。”杨广难受的无比。
  罗成一死,皇帝的这次东征也就彻底的失败了,他本来还对罗成寄存了一点点的希望,现在希望彻底破灭了。
  “陛下,罗成为国捐躯,节高义烈。”
  “是啊,罗成虽年轻,可志气骁果,陪麾问罪,先登陷阵,节高义烈,身殒但功存。”
  “诏裴蕴来,朕要拟旨,让他草诏。”
  裴蕴作为皇帝御用笔杆,闻诏匆匆赶来。
  “朕念,你写。”
  “为追述他的功绩,表彰他的忠勇节烈,朕特旨追赠罗成从一品光禄大夫阶,追封辽王,谥曰忠武!”
  裴蕴手都不由的抖了几下。
  谥忠武,这可是武将最高谥号了,要知道汉以来,谥号体系十分完备,文官谥号最高是文正,武将谥号最高便是忠武,能获得忠武谥号的可没几个。
  三国时诸葛亮便是忠武,诸葛亮辅助刘备成帝业,兢兢业业,文治武功,死后谥曰忠武侯。
  从他开始,这个谥号便是武将生前梦寐以求,死后哀荣至极的标志。
  诸葛亮之后,整个两晋时获这谥号的也才三人,最著名的是王猛,当时就有诗“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平定李俨、击破桓温、灭前燕,富国强兵,辅佐苻坚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获得这个谥号名至实归。
  上次麦铁杖死,皇帝给他的谥号是武烈,离忠武可是差的远。
  现在罗成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论职不过四品的虎贲郎将,论爵不过襄阳侯,可皇帝却给他谥忠武,如何不惊人。
  当然更惊的还是皇帝追封罗成为辽王。
  自打皇帝改爵制以来,隋初的九等爵位只剩下王公侯三等,王爵不再分国王郡公,公也不再分国公郡公县公。
  可罗成原本只是个侯,现在一下子追封为王,也太过惊人了,哪怕是死后哀荣,也有些过了。
  “陛下,封王是否为过?”
  “过嘛,朕不觉得。”
  东征大败,杨广需要树立一个榜样,这个榜样最好的人选就是罗成,东征以来,罗成战无不胜,屡破敌城,最后死的悲壮,尤其他是自刎而死,不失忠节,更值得拿出来彰显。
  至于封辽王谥忠武,杨广觉得给一个死人再大的荣耀其实都不过份,毕竟死者已死,这些哀荣罗成又不是真的得到,而且罗成这么年轻,连个儿子都没,这封王也无人继承。
  本来皇帝还想给罗成赐国姓,列入皇室谱序的,后来想想罗成连后都没,也就罢了。
  裴蕴拟好草诏,皇帝过目,然后让其交给苏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