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当时国王以为攻进平壤的是渊太祚的北方东部大军。
  如今,平壤城被夷平了,国王被生擒了,但麻烦的还是渊太祚一党在京的党羽和家眷全都清洗砍头了。
  而渊太祚如今坐镇国内城,他的长子坐镇辽东城,整个辽河防线十五万大军,二百余座山城,基本上都是渊氏一党把控,如果让渊太祚知晓了这边的消息,只怕还是个更大的麻烦。
  另外,国王高元被隋军生擒带走,这对于刚刚取得了平壤、萨水和鸭绿水三大捷的高句丽军来说,更是个致命打击。
  万一高元被迫降隋,到时他们怎么办?
  “现在不是在想隋军是怎么夷平平壤的,也不是想着其它,我以为,以那罗成的残暴狡诈,肯定已经杀害了大王。我们当务之急,是立即派人去大行城,把高建武迎回来,尊他为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新王的带领下,继续抗击隋军。”
  迎立新王?
  这是诸将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等诸将退下。
  乙支的长子过来,“父亲,刚才为何要说大王已经遇害了?大王只是被擒,未必就遇害了啊。”
  乙支文德一掌拍在自己大腿上,恨恨的道,“我岂会不知,但大王若是还活着被隋军控制着,对我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与其如此,还不如说大王已经遇害,然后我们再迎立一位新王。尤其是我们那位大王城破之前,还做了那么大的一件糊涂事,若是继续尊他为王,若为渊太祚所知这边实情,只怕我高句丽外敌未逐,内乱又起。所以现在当机立断,就要先迎高建武为王。”
  “可为何又是高建武?”
  “因为高建武虽然也很无能,但比起高元来还算是锐意进取,年轻勇敢。再一个,他虽打仗不行,但也还算中上,是个知兵能懂时务之人。再一个,高建武对渊太祚对东部,也向来无好感,但与渊氏的关系又还维持的不错,若是立他为王,相信渊太祚也能接受。”
  “我们高句丽现在,无论如何,也经历不起一场大内乱了。”
  乙支文德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不久前指挥了几场大捷,击溃几十万隋军的那种意气风发已经不见了。
  “是我大意了,我处处算计,却遗忘了罗成,当初我还亲自到了隋营观察,却没注意到罗成不在的这一点。一步错,步步错,都怪我。”
  “父亲,这怎么能怪你呢,要说怪,也只能怪高建武,他七万人在萨水不敌罗成三万人,后来得到靺鞨两万援兵反击罗成,结果却还能跟丢主力。再一个,他若是哪怕及时的通报我们这个情报,也不会弄出这么大的漏洞来的。”
  “负责平壤诸军的是我,出了如此问题,负主责的当然也是我。不说这些了,为父现在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等后军到了,我交给你五千轻骑加三万步卒,你亲自率领沿贝江南下,去追击罗成。”
  “父亲放心,我一定追上罗成,然后将他和他的左五军杀个干干净净。”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南下若是追到了罗成,切记不可孤军独上,你只须远远的跟着他,派人把消息回报给我就行。”
  “那若是隋军在海边上船从海上逃跑呢?”
  “那就让他们走。”乙支咬咬牙道,“但有一点你记住,若是隋军放回国王,你想办法不能让他活着回来。”
  “啊!”乙支文德的长子惊的瞪大眼睛。
  “切记,不管高元是自己逃回来还是罗成放回来,你都不能让他再回来,高句丽不再需要他了,没有他反而会更好,切记,切记!”


第393章 李代桃僵
  李渊甩了四女儿一记耳光,然后又后悔了。
  虽然这个女儿是庶出,可是因为窦氏自打生下四郎玄霸之后,便一直身体不适,虽百般延医用药,可身体就是调理不好,长年卧病在床。时间一久,甚至开始吃斋礼佛,过起了居家修行的日子。
  李渊早就已经跟窦氏分居,而他又还是壮年,于是这些年来便比较宠幸几个妾侍,其中四娘的母亲也是极得李渊喜爱的,爱乌及乌,他自然也十分喜欢这个庶出四女。
  倒是三娘,能说出那般懂事的话来,让李渊欣慰万分又很心疼。
  但一想到外甥女王氏送来的那封密信,李渊又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唐国公府就是他李渊在撑着,若是他这根顶梁柱倒了,那整个唐国公府也将倒掉。
  而覆巢之下,又岂有完卵?
  辗转难眠一夜后,李渊去求见皇帝。
  “李渊,你看来面色很差啊,看来是真病了,怎么不在家好好休息,却来求见朕?”杨广让李渊坐了半天的冷板凳才召见他,一见面就是不客气的一番话。
  “国事有紧,臣身体不打紧,臣听闻郭衍率御营两军久攻新城不下,损兵折将不少,实在是心忧难安。说来这也怪臣,若是当初臣能劝降新城,也就不会有如今这么些事了。所以臣思来想去,还是想请旨领兵去攻下新城,以将功赎罪。”
  “你?请旨领兵攻打新城,你有这个本事?”
  李渊头垂的低低的。“若带兵打仗,臣确实没什么本事,但臣愿为陛下分忧,臣对新城做了许多研究,若陛下肯把罗艺调拔给臣做副将,再给臣三五万人,臣有九分把握能攻下新城。”
  本来有些不耐烦的杨广听到李渊这话,倒是抬起了眼皮。
  “你居然敢称有九分把握?”
  “臣愿立军令状,若拿不下新城,则把脑袋拧下来给陛下做夜壶。”
  “哈哈哈,有些意思,想不到你李渊居然还有如此魄力,倒是朕以前小瞧你了。也罢,别说朕没给你机会。现在朕就下旨,授你为御营左一军大将,并调罗艺统右六军一起配合你攻打新城,由你为主将,罗艺为副将。”
  “朕给你一个月时间,若是攻不下新城,到时你自己看着办!”
  李渊出六宫轮宫的时候,是怀着一种悲壮的心情的。
  他已经向皇帝立下了军令状,若攻不下新城,以皇帝的脾性,他肯定不会有好结果,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不太可能,但从此可能就真的要坐一辈子冷板凳了。
  唐国公府的前程,他李家的未来,就在此一搏了。
  出了六合宫,李渊去找罗艺。
  罗艺是昨天刚回来见皇帝的,他是来受赏的。
  就在诸将都在辽东久攻无果之时,罗艺和李景这两员战将,却在辽河上游双双开花。
  李景先破金山城,歼敌三千余,然后罗艺破白岩城,歼敌四千。
  虽然攻夺两城,歼敌不到一万,两座山城也不过是中小规模的山城,但对于连连失利的诸军来说,这却是难得的两大好消息。
  于是皇帝下旨,召两员大将回来,亲自召见授赏。
  罗艺不久前才刚晋封为右武侯大将军,所以这次只是晋散官为从二品的右光禄大夫衔,并赏赐御马十匹、高句丽奴婢二百人,黄金三百两,兼燕郡太守。
  而李景原先曾做过右武卫大将军,之前因罪撤职,这次也因功授为左屯卫大将军职,晋散官正二品左光禄大夫衔,仍兼辽东太守,并也赐御马十匹,高句丽奴婢二百人,黄金三百两。
  李渊找到罗成六合城里的宅子,内侍省的官员正带工匠在修罗艺的宅门,加深加高宅门,还在门两侧立起了牌坊。
  “烦请通报,我家主人唐国公拜见燕国公。”
  罗艺家的守门家丁瞧了那边的李渊几眼,并不怎么热情。
  “哦,唐国公啊,敢问可是有事?”
  “要事。”那管家见状,只得塞了一块小银豆子。
  得了银钱的家丁,才脸上露出了笑容,迎两人进去了。
  李渊在后面看的清楚,心里感叹,真是世态炎凉。曾几何时,他罗艺想进他唐国公府的门,都难。如今,却轮到一个罗艺的看门狗对他使脸色了。
  进了院子,来到前厅,虽说这是临时修建的宅院,但却一应尽有。
  好在罗艺倒没让他等好久,一会就出来见客。
  “唐公光临,寒舍碰壁生辉啊!”
  “说笑了,今日来呢,是有一事要与燕国公相商的。我家那个四女啊,打小是庞惯了的,原本说是要把她许给襄阳侯为妾,也算是罗家看的上她,谁知把人接来了,才知道道,这死女子居然在洛阳时,就已经跟长孙家的孩子私下定了终身了,这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罗艺呵呵。
  “唐国公跟我说这些,是要悔婚吗?”
  “是这样的,四娘的事情我之前确实是没料到,如今四娘在家寻死寻活的,说非那长孙二郎不嫁,我也是没办法。你看要不这样,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