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成这般主动的提出这种新驻防之法,杜如晦很意外。
  但只是考虑了一下,就觉得确实不错。
  有长白山这座连绵不绝的深山老林在,就是个藏污纳垢之地,现在剿灭了贼匪,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聚拢了许多来。
  如果常驻三百郡兵,把守各条入山道路,倒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只是我有一个请求。”罗成道。
  “罗都尉请讲。”
  “之前剿灭山中贼匪,也抓了不少的逃民,现在的兵站多是在之前逃民们的村寨里建起来的,那些村寨如今被遗弃,逃民们开垦的田地虽登记入官府账册,可实际还是扔在那里无人打理,因此我想请求县里把这些逃民开垦的田地,就近拔给屯驻的郡兵营,让他们屯田耕种,以补充军需!”


第162章 投桃报李
  解决了内斗问题后,摆在张仪臣、杜如晦、罗成这章丘县三大头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其实还是治安问题。这段时间以来,又是蓝面鬼又是知世郎反贼,还有屠盗牛团伙等等杀之不绝,关键还在于有长白山这处藏污纳垢的贼窝温床。
  尤其是这长白山极大,横跨齐郡六县之地,因此就算章丘县抓贼捕盗厉害,可其它地方的贼匪依然会流窜过来,甚至做完案又缩回山里去。
  最可怕的还是他们平时躲藏在长白山其它几个县辖境之内,做案却流窜到章丘县来做案,做完了又跑回去。
  这样一来,章丘县甚至还不能跨境去打击,而想要联合办案,还是会很困难的。
  现在罗成提出了一个新的办法,就是把郡兵营从章丘县城,移驻到这长白山里去,守住大山通往山下章丘城的各条道路。
  常驻郡兵于山中,既要打击镇慑群匪不让他们再来生根落户,还得防止有贼窝流窜过来借路经过。
  而罗成只需要县城拔给他那些逃民们留下的田地作为郡兵军屯而已。
  “杜县尉觉得如何?”张仪臣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先问杜如晦。刚刚弥合的关系,他不想让杜如晦觉得这事是他们商议定的。
  “完全可以,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山里逃民已经被抓,那里剩下些空寨子,地也成了荒地,虽登记在县衙帐上,但实际上也不会有人去耕种。时间一久,寨子就成了废弃寨子,田地也成了荒废田地,反倒更容易吸引流民逃丁过去,甚至成为窝藏贼匪的贼窝。”
  “若是罗都尉的郡兵愿意过去屯驻,那么县里应当支持。我觉得不但那些田地可以统统划给郡兵营作为军屯,甚至县里还可以特别拔给一批种子、农具、耕牛,甚至还可以拔点刑徒过去帮忙耕种。”
  郡兵营的兵,那都是轮番服役的,百姓得自带干粮来当值,如果有屯田,那么起码郡兵营就能自给自足,当值的百姓只需要在训练之闲时耕种管理下屯田,那么他们就不需要自带粮食来当值,可以吃郡兵营自己产出的粮食。
  甚至若有剩余,还能出售或储备,用做军备。
  杜如晦对罗成的这个提议大为赞叹。
  “罗都尉,我也有一个提议。之前你清洗两房三衙后,用你乡团乡勇为三班衙役帮闲,管理严格,做的很不错。如今衙门新选的那批人,确实良莠不齐,大不如之前你们那些乡勇。因此,我觉得,倒不如重新用你们郡兵营的人来兼职。”
  杜如晦这般考虑也是出于现实,他刚提拔上来的捕役,才这么点时间,就出问题了。而罗成他们接管三衙很长一段时间,他亲自查过账,却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就是差距。
  况且他考虑过,如果让郡兵营兼三班衙役还有一些其它好处。首先,郡兵营更有纪律,他们兼职捕役不会到处伸手四处索要,再一个,郡兵营本是轮番当值的,如果兼做衙役,那么章丘县的郡兵营就可以不必轮值,他们有了差事,有稳定的一份收入,那么就可以长期当执。
  这样一支固定的郡兵和衙役队伍,对章丘的治安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一个,也免了经常征召百姓轮番当值,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耕种,一举数得。
  让郡兵营重新回来兼职三班衙役,这倒是罗成没想到的事情。
  看来,杜如晦这次确实是带着和好的念头的。
  这是好事。
  大家都不藏着掖着,有话说话,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
  “可以让郡兵营十队人马轮换驻地当值,驻县城内一百人兼任三衙差事,再从乡团中征召抽调一百人为帮闲协助。”罗成给出建议。
  “我看行。”张仪臣没反对。
  然后杜如晦又主动提出关于衙门两房三班的佐、史、班头、典狱重新换人,“请张县令和罗都尉举荐合适人选。”
  这么大的诚意,罗成都惊讶了。
  他想了想,拒绝举荐人选,毕竟人家拿出这么多诚意了,他也不能太过份,若是把这些胥吏也安排上自己人,那就太不尊重杜如晦这个县尉了。
  “还是请张县令和杜县尉亲自选拔任用吧。”
  张仪臣也说,“不合适的人选,杜县尉可以再换上合适的就行。”
  “那我就提几个人选,你们一起看看。我觉得县录事可由段偃城担任,此人原籍邹平,但在我县落户多年,是本县大户。他兄长在太原郡任职,他本人也颇有些名声和本事。”
  杜如晦提出一个录事的人选。
  县录事这是个吏职,流外杂任,没有品阶,但在衙门里很重要,是县令、县丞、主簿、县尉之下第一吏。
  论职事来说,这是个相当于县办公室主任的职位,工作上协作主簿有勾检之责。
  段偃师这人罗成是知道的,本县大户,家有良田千亩,颇有家资,不过这人上次想坑罗成一把,结果罗成反敲了他一笔钱粮助饷。
  但现在杜如晦提出用他为录事,罗成想了想却同意了。
  跟段偃师不算什么大恩怨,既然杜如晦举荐他,罗成没理由要直接反对,还是以观后效吧。
  两人都同意,于是这个人选算是过了。
  杜如晦又举荐法房的司法佐人选,“我举荐罗存孝、冯异为司法佐,举荐王子明、梁叔言为司户佐。”
  原本衙门两房,一房是一佐二史,户房还多一个账史。
  而现在杜如晦却提议每房多设一佐,他各举荐两人,都是罗成的兄弟一人,然后当地豪强大户一人。
  比如说这个冯异,就是章丘县高山乡的大户豪强,同时还是高山乡的乡团校尉,这人长的很高大威猛,杜如晦提他与罗存孝一起做司法佐,倒也说的过去。
  人家既然举荐罗存孝为司法佐,罗成自然也没理由反对他举荐冯异同为司法佐,于是他表示同意,张仪臣也同意。
  司户佐的情况差不多,梁叔言是西山乡的一个里正,同样是地方大户,以前还曾在国子监读过书,后来因为犯过点错被革除回来。
  “我支持杜县尉的人选。”
  罗成依然投赞成票,接下来是几个史、令的人选,杜如晦举荐了几个人选,多是本地读书人或豪强出身,与罗成和张仪臣也没什么利害关系,更没什么恩怨,自然也都过了。
  酒席上,三人算是把县衙班子重整了一遍。
  录事段偃师、司法佐罗存孝、冯异,司户佐王子明、梁叔言。
  皂班班头周德威、快班班头罗嗣业、壮班班头赵贵。
  “来,举杯共饮!”
  气氛很融洽,杜如晦也很高兴,面色红润,站起来举着酒杯喊道。
  “共饮!”
  罗成也笑着起身举杯,心想着今晚没有白来,不虚此行。


第163章 我罗老四又回来了
  赴宴把酒言欢重归于好后回到营地,罗成睡了一晚。
  虽然这玉薤酒喝起来确实不上头,可喝多了当时不觉得醉,回来后却是一觉睡到大天亮。
  醒来时,发现阚棱、王雄诞、西门君仪这三个义子都一夜未睡的守在他的床前。
  “义父你醒了?”
  “嗯,已经天亮了?”
  “都日上三竿了。”西门道。罗成一瞧,可不,太阳都晒进帐中来了。
  “贪杯误事,以后可不能再这样多饮酒了。”
  说着话,老三嗣业和老四存孝他们一帮老兄弟们闯了进来。
  “终于醒了,跟姓杜的有什么可喝的,还喝这么多?”老四不满的嘟囊道。
  “自然是有好事了,从今天开始,老四,你就是章丘县司法佐了。三哥,你是快班捕头,小六,你是长白乡乡团校尉。大姐夫,你是皂班捕头,二姐夫,你是司户佐,三姐夫,你是壮班捕头。”
  罗成笑着对站在床前的众人说道。
  大家面面相觑。
  “老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