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奴隶的身份在官府是有详细登记备案的,正所谓奴婢户籍名册,一岁一造什册,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呈于州,州呈于省,户部总而领焉。州县之籍,恒留五比,省籍留九比,凡公私良贱一周知之。
  官府有户籍、手实、九等定薄可以互相查核的籍帐登记在案,而且在户部要保留二十七年之久,根本不可能有假。
  登记好,张怀仙又亲自签名按手印,再由市署盖上官印,签名。
  一份奴隶买卖的市券算是正式立好。
  拿着这份市券,罗成只需要再到官府登记完成,便就算合法的拥有了这一家子奴婢。以后有官府的登记在案,张怀仙就算跑了,也逃不脱官府的追捕,他们逃到天涯海角,也依然是官府登记在案的奴隶,还是逃奴,一经抓捕就要归还给罗成。
  另一名县衙的吏员刘司户帐史,是司户曹的一名吏员,也是清洗过后新换上来的,他代表奴隶卖主也在上面签名。
  张怀仙一家子共五口人,一男一女三个孩子,价格却极便宜。
  总共就二十贯钱。
  这个价钱简直是半买半送,本来一个强壮的男子起码也得值两三匹马的钱,年轻漂亮的女的说不定更值钱,但毕竟罗成是县尉,因此优惠再优惠,最后一人算十贯,三个孩子算附送的。
  老爹亲自挑了一遍,最后找了一些会匠人手艺的,他买下来十个人,这些便是给罗家的铁匠铺子挑选的。
  之前罗成让老爹在军营里搞三产,弄了铁匠业务,既打兵器又打民用铁器。第一批产品选择的是铁锅,还不是普通的老式样铁锅,而是方便煎炒油炸的碟形铁锅,也就是后世普遍用的铁锅样式。
  这种铁锅不是普通产口,瞄准的就是那些大户人家的高端市场。毕竟普通人连铁锅都买不起,更别说炒锅。
  但有钱人对吃比较讲究。
  碟形铁锅的工艺倒不难,老罗是个老铁匠,罗成一说,他琢磨琢磨就打出来了。第一批铁锅市场反响不错,现在订单不绝,就是产量太低了些。
  现在罗老爹打算扩大产能,罗家自家的铁匠铺子也再开起来,这样公私两不误。
  ……
  县衙后院官邸。
  张仪臣坐在书房闷闷不乐。
  好意收了线娘做义女,然后还托了郡丞做媒,去向罗成小子提亲,谁知道这小子居然拒绝了。
  真是如一记闷锤敲在头上。
  “父亲,还在为罗五之事气闷呢,当心气坏了身子。”
  张润娘端着一碗银耳汤进来。
  “润娘啊,这小子真是气死我了,搞的我非常没面子。”
  “爹,罗五就是个愣头青,你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呢。他不答应,那是他不识抬举。”
  “哎,爹这张老脸丢了就丢了,可是线娘那里只怕非常伤心吧。”
  “线娘确实难过,咬牙切齿的骂了罗五好几天了,眼睛也哭肿了,我看她倒是真的早就有些喜欢罗五了,谁料到罗五居然不识抬举呢。”
  “对不住线娘了,这事闹成这个样子。”
  “算了,回头再替线娘再物色一个就行了。”
  “嗯。”
  跟女儿聊了会,张仪臣让她回去好好安慰红线。
  一人坐在书房,张仪臣仔细的回想起罗成这个人来。
  短短几个月,这个小子已经窜起的很快来。本来想好好培养一下,现在看来这小子不听话。不过立了些剿匪之功,便就这般自大起来。
  原还打算抬举下罗家,想让罗嗣业和罗存孝兄弟俩出任县衙的司法佐一职,现在看来,不必了。
  不受控制的家伙,还是不要太过抬举的好。
  他转头又想到女儿的头上来。
  这次他收线娘做义女,要将她许配给罗成,中间倒也提到了女儿的婚事。她跟自己坦白,喜欢历城的秦琼。
  这事很惊人,要知道儿女之事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时候由的女子自己做主了。尤其他们张家还是士族名门,这种事情更不可能。
  但他确实宠爱这个女儿,而秦琼也一表人才。
  之前还有些犹豫不绝,现在发生罗成拒绝线娘一事后,张仪臣倒真的认真思考起女儿的心思来。
  “秦琼,历城秦家。”
  历城秦家倒也是齐郡有名士族,虽说如今中落了些,可好歹也是士族,不比罗家寒门。尤其是女儿那般喜欢那个秦琼,这个事情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但是他又不知道那秦琼的心思,万一又来个拒绝,那他张仪臣,和张家的脸面岂不是全无。
  或许可以找人先去历城秦家拜望一下秦老夫人,探探她的口风,若是她同意这事,倒是好办了。


第142章 福利
  张仪臣虽心里对罗成多有不满,可表面却越发的亲切。
  一大早,张仪臣便把罗成请到自己的公房。
  “听说昨日士诚你选了些奴隶?”
  “嗯。”
  “是我疏忽了,咱们县这次得到这三千多奴隶,其实都是你的功劳。赏功罚过,不能把你这个大功臣给忘记了。我和郡丞请示问了,决定给你一百奴隶作为赏赐。”
  一百个奴隶这可是价值不匪,不说最青壮的奴隶一个起码能值二三十贯,就说一般的奴隶,起码能值十贯。哪怕十贯一个,这一百个奴隶也能值上一千贯了。
  在章丘这样的小地方,千贯的赏赐,确实惊人。
  “使君,罗成安敢受此大赏!”
  “哎,有功则赏,这有何不敢的。你带先锋营,不也是如此吗?有公不赏,何以服众,如何安人?一百奴隶,是你该得的。”
  “本来想赏你些钱财,但想想还是给你奴隶直接点,你要是用不了这么多,转手卖掉就行。”
  “另外,你如今也是九品立信尉了,还是代县尉,因此按朝廷制度,有资格享受职分田待遇,永业田的受田额也是相应增加二百亩。县里前段时间刚好没收充公了好多田地,我已经让人从中选出良田二百亩作为你的职分田,你是派人自耕,还是出租给人佃种收租?”
  职分田算是大隋朝廷给官员们的一种福利。
  在早期,京官有禄,外官无禄。无禄便给田,于是外官们靠的是职分田的租子过日子。而如今大隋富庶,外官们也有禄还有俸,这职田也依然还有。
  不同的品级,可以享受相应的职分田。
  罗成作为九品立信尉本是没职田的,但他又是代县令还是县都尉,于是张仪臣便大方的拔给他二百亩职分田。
  一般惯例,职分田官员是不自己耕种的,而是交给县里条件比较好的自耕农佃种,朝廷甚至规定了,对这些职分田,亩收租不过六升。
  一亩收六升,大致是三十租一的样子,不算高。
  如罗成拿到二百亩职分田,实际上一年租子能拿到十六石,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毕竟,他这样九品官,一年的禄米也不过五十二石而已。
  “县里现在手头官田不少,便也划给你二百亩官人永业田。”
  罗成毕竟有九品官阶,还有个临时官职,因此官人永业田在可给不可给之间,张仪臣这个县令现在跟罗成关系好,他说给这田便给了。
  于是乎,罗成又得二百亩地。
  这二百亩地与先前的二百职分田不同之处在于,职分田是有职才有田,没职了就要收走,而且这种田一般是收租的,并不实际拥有。
  但永业田不同了,这地是分给罗成了,以后还能传给子孙。
  二百亩地,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张仪臣一点折扣没打,要知道基是关系不好,不给都是正常的,就算给,也不太可能到位的。就好比百姓均田一样,说一丁百亩,实际上能分到二十亩都不错。
  “谢使君。”
  “谢啥,这是你应得的。”
  “咱们县里还有公廨田,每年公廨田所收之租卖掉得钱再做公廨本钱放贷收息,所得除用做公廨办公纸笔开支外,剩下的便是官吏们的月俸和食料杂用钱等。”张仪臣扳着指头跟罗成算这笔收入,“你现在是九品,月俸是一千,另有食料钱二百五十,杂用费二百,庶仆费五百五,合计是一月两千钱。”
  隋朝官员们的工资,可以分成三个部份组成,分别是土地、禄米和俸钱,土地就是这官人永业田和职分田,禄米则是按年算,一年发两次。而俸钱是按月发,花的是钱。
  俸钱里面,又包括了一些杂项收入,比如餐费补贴啊,比如这个杂用,比如这个雇佣仆役的钱啊,加起来不多,九品才两千钱。
  但这是明面上的。
  而实际上的,怎么可能才两千呢。毕竟章丘县一个皂班的衙役,一年起码收入都有六十贯,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