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捡的鸡蛋放好,阿螺挑出存放最久的蛋,她拿了六个出来。
家里有五个男人,她希望给他们补补。
大儿子吃两个,丈夫和其它三个儿子一人一个。
至于她和两个女儿,不管是自己生的还是前妻生的,都没有。
女儿们没有鸡蛋吃,也没有书读。
丈夫虽然疼爱女儿,但总说女儿将来总是要出嫁的,会成为别人家的人,连姓氏前都要加上夫姓。
屯子里的男人们,其实多是这样的想法,甚至就算同样是女人的妇人们,也其实都一样。
两个女儿很羡慕哥哥弟弟们能读书,但也只能在兄弟们闲时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教她们一点,她们很聪明,一教就会,学会了自己的名字读写,也会做简单的加减算术,可就算如此,她们依然是没有机会进学堂的。
鸡蛋煮好时,一家人的早饭菜粥也煮好了。
白米煮成的粥里,加入了青菜,再放了一点点的盐和猪油,于是这菜粥便散发着一股极好闻的味道。
家家户户厨房顶上的烟囱飘起袅袅炊烟,这时天也终于大亮。
宁静一夜的小屯子也开始喧闹起来。
丈夫扛着锄头走进院子,他也很早就起来了,起来后便扛着锄头下地转了一圈,去给家里刚栽种不久的稻田放水,查缺补漏。
“我捉了一些螃蟹,还有几尾鱼。”
丈夫递给他一个柳枝,柳枝上串着一串大小不同种类各异的鱼,另外还用稻草扎了七八只螃蟹串起来。
“田梗上又有螃蟹了吗?”阿螺连忙上前接过。
丈夫点头,走到水缸前拿起葫芦瓢舀起一瓢水,开始揉搓脸。
“这些该死的螃蟹抓都抓不完,到处打洞,弄的田埂几天不去就有好多洞,稻田里的水都漏光了。”丈夫抱怨。他们家的二百亩地,有些种桑有些种麻,还有些要种棉,剩下的则种粮,旱粟水稻,地差的田则会轮作点麦子。
“我把这螃蟹蒸一下,再把这几条鱼杀了煎一下,再给你打点酒。”阿螺对丈夫道。
“鱼还是炖汤吧,鱼不多,炖了汤大家也都能吃一点。”丈夫说完,擦干脸,倒掉水,走向屋里,“几个小兔崽子还没起床,也不知道帮忙做点家务。”
“还早呢,让他们多睡会,尤其是大郎,晚上还用功到那么晚呢,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阿螺道。虽然大郎不是她生的,但这孩子对她虽不亲,可还算比较有礼貌,对她生的三个儿女也挺好,阿螺很满意。
说话间,村长背着手进了院子。
“阿远,收拾一下,吃过饭后到村头集合,县里的张县尉已经派人来传话,说让民兵明早之前,全都赶到县里集结报道。”
男人愣了一下。
“王叔,这稻子还刚栽下没多久呢,还是农忙季节,怎么这个时候县里要集结民兵呢?”
头发花白的村长老王瞅着那些鱼虾螃蟹,笑道,“听说好像是要出兵新罗了,总之是有任务,阿远啊,又捉这么多鱼虾螃蟹呢,瞧着挺新鲜,正好下酒。”
“叔,我让我女人把螃蟹蒸了,把这鱼虾煎了,咱们喝一杯。”
“好,我去其它家通知了,回头提酒过来喝两杯。”老王头笑呵呵的应下。
第1486章 骑士
等村长老王头提着一葫芦自酿的米酒过来的时候,阿螺家的六个孩子都已经起来了。手脚麻利的百济女人阿螺,还已经把那些螃蟹蒸的红通通,把那一柳条串着的鱼虾也全用香麻油煎好了。
一壶米酒,再来上点腌萝卜干,配上这蒸蟹煎鱼,还真是香。
大郎长的有些瘦高,嘴上有了一圈细须,他捧着个木碗稀忽忽的喝粥飞快。
阿远给儿子夹了一条煎的香脆的鱼放到儿子碗里,“大郎,马上就要毕业了,有没有把握拿到学校的保送县学名额?”
大郎埋头喝粥,对周边的事情好像隔绝了一般,父亲问了他两遍,他才嘟囔了一句,“张校长说我只要愿去县学读书,没有问题。但他觉得我的成绩,应当到更好的郡学去读书,说我们县还是太落后了些,但如果我能进郡学读书,那么将来参加科举,通过县试取得生员资格就容易的多。”
高大的阿远一听这话,兴奋的一拍大腿。
“你个小兔崽子,这是好事啊,郡县当然比咱们县学好,咱们毕竟是边疆,比不得中原呢。郡学的先生们都是有学问的,听说咱们郡学的校长苏教谕,还是个进士呢。儿子,好好读,争取进郡学。”
大郎点了点头,夹起那条煎鱼放进嘴里,一口就咬下一半。
吃完鱼,他看了眼父亲和村长面前的那几盘菜,“张校长说过些天想带我去趟郡城,带我去郡学给苏教谕他们瞧瞧,还说我若是能通过他们的考试,不但能够进郡学读书,而且在郡学读书不用学费,郡学食宿全包,而且还有每月六斗米、二百钱的廪膳。”
王老头听了也不由惊叹,“那可是郡学的廪膳生啊,这可了不得。大郎,想不到你读书这么有出息,好好读,你要真是能进郡学,那么我做主,村里以后每月给你二斗米一百钱,若是你真能成为郡学廪膳生,直接给你每月六斗米二百钱。”
“谢谢村长。”大郎道。
阿远高兴不已,直接从面前的盘里一把夹起了四五条煎鱼给儿子。
“儿啊,好好读书,咱们家祖上七八代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更别说当官的,光宗耀祖就全指望你了。”
“爹,我也想吃鱼。”
六岁的二儿子眼馋的道。
“你吃个球,念书念书你天天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就你那球样还想吃鱼?你要是再没长进,读完今年你就别读了,滚回来跟你老子我种地,赶牛屁股。”阿远看着这老二就来气,今年都已经读初小二年级了,结果成绩惨不忍睹,字也的歪歪扭扭,官话也说的荒腔走调,算个数更是错的离谱,根本就没心读书,整天就知道逃课捉鱼摸虾的。
老二被骂的不敢吭声。
阿远夹起一条鱼给还没开始上学的老三,“三娃啊,你以后进学了可不能跟你二哥学,你得学你大哥,只要你好好读书,今后天天有鸡子吃,爹还给你煎鱼吃。”
十岁的大女儿看了眼鱼,低头站一边继续喝粥,作为女儿,她不但没资格读书,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尤其是有外人在时。
倒是五岁的二女儿还没那么自觉,“阿耶,我也想去读书。”
“莫闹,女娃儿读什么书!”阿远直接摇头。说着,他给二女儿夹了条鱼,“到一边吃去。”
老大吃完饭去上学,阿远还让阿螺给二儿子塞上鸡蛋。
“这两个你路上吃,另外这四个你带去学校送给你们校长,张校长是好人呢,咱们要记恩要感谢人家。”
阿远把自己跟其它三儿子的那四个蛋,也都给了大儿子。
“爹,那个蛋是我的。”老二不服气。
“你吃个球,再不肯用心读书,以后都别想吃蛋,老子把蛋攒起来还能拿到乡集上去换点钱呢,给你个球货吃完全就是糟蹋了。”
大儿子带着六个鸡蛋上学去了。
大女儿则去下地干活,刚栽的水稻得开始除第一遍草,施头道肥,还得保水。二女儿则负责去扯猪草。
至于那个惹人嫌的二儿子,也不情不愿的去学堂了。
老三则负责在家带老四。
阿螺匆匆吃完,提着猪食去喂猪了,家里养的四头猪,也是家里的重要副业,不能怠慢了。
屋里就剩下了阿远和村长。
就着腌萝卜条配上蒸蟹和煎鱼,倒是挺惬意的。
“王叔,咱们这次民兵集结真是要打新罗?”
“听说是,好像是说新罗王死了,然后新罗国的贵族们不肯去中原迎接王世子回国继位,想要另立新王,你说这不是谋反是什么?所以咱们刘太守就下令,要召集兵马入新罗平叛呢!”
“刘太守的命令?不是朝廷的命令吗?”
“朝廷的命令还没这么快呢,不过管他哪的命令,总之就是有仗打了。这次估计要趁机灭掉新罗国,所以机会难得呢。要不,怎么也轮不到民兵上阵的。”
阿远喝了点酒,面色发红。
“是挺难得的。”
“阿远啊,你平时枪练的好,是咱们屯民兵的长枪火长,这次机会可要抓好了,若是到新罗能立下军功,到时说不定就有机会转入三衙做侍官呢?运气再好点,说不定就能授衔加勋呢。”
“要是能授封骑士就更好了。”
骑士,这原本是指骑兵,但是现在骑士有了另一个让人羡慕的含义,就是由天子和朝廷授封的有功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