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一路大摇大摆的出城,村上和虾夷远远目送,很识趣的没靠太近。
一行人出城到了码头,顺利的登船。
“起锚,扬帆。”
“去志贺岛!”
第1439章 汉委奴国王
“真是上了那虾夷和村上的道了,这什么破志贺县,根本就是一个破荒岛嘛,一个海中荒岛,全是荒山峭壁,能落脚的也就这南面一小片地方!”
五条大船终于离开了那津港,来到了那津湾北面出口的志贺岛。
可登陆依靠后,许多兄弟都不由的破口骂了出来,这里实在是太荒僻了,整个岛也就只有一块稍平整的地方,这里现在有个三十来户的小渔村而已。
徐小凤从船上跳下,远处一群倭人渔民警惕的打量着他们,两股战战,随时想要逃跑。
他目光扫了一圈,笑道,“挺不错啊,不管怎么说,这地方现在属于咱们兄弟伙了,咱们也有了一块真正属于咱们的地盘了。志贺,名字一般,但终究是咱们的了。”
几百号人从船上陆续跳下来,沿着海岸东瞧西逛。
刚才还觉得很看不顺眼,现在却又觉得挺不错了,毕竟现在这岛确实是属于他们了。
“兄弟们,虽然我现在是名义上的志贺岛主,还是这劳什子县令、大名啥的,但这岛就是咱们兄弟伙大家的,是咱们五百多兄弟一起的。”
“船长,那些渔民,以后也是咱们的人了?”
“嗯,村上把地和人都划给我们了,这些人以后就是我们的人了,大家对他们客气点,别吓到他们了。”
徐小凤带着人沿着海岸漫步,渔村往东便是海之中道,志贺岛与西户崎之间,有大约两里长的一条细细的沙带,宽不过二三十丈,狭窄处甚至只有五六丈宽,一遇涨潮,甚至直接就淹在水下,使志贺岛成为一座孤岛。落潮,那线沙带又出现,联结西户崎和雁回巢,并联结筑紫本岛,使志贺成为一座半岛。
西户崎和雁回巢地势更平坦,志贺是一座山岛,而西户崎和雁回巢则是两块大沙洲。
两处有数个渔村,这些渔民不但打渔,还垦田种地。
“还真是块不错的地方呢!”徐小凤道。
王宝枪听着浪潮拍打着沙滩声,吹着有些冷的海风,问徐小凤。
“船长你真相信这些倭人?咱们这次可是又打又抢的,换一般人也不可能这样啊?”
“一般人确实不太可能,可这些人是倭人嘛。其实你也不用太担心,咱们在这可不是孤军,筑紫西面的肥前,如今可都是我们大秦的地,那里马上会有朝廷派驻的舰队和驻军,也会有移民,还会新开几个商贸港城,距离咱们最近的地方才二百里,你说咱们怕啥?有这靠山在,倭人敢动我们吗?”
“再说了,这志贺岛其实挺不错,易守难攻,咱们只要在那渔村修上一座要塞堡垒,就进可攻退可守了。”
“咱们以后真就留在这了?”
“倭国既然已经归附,而且看现在这苏我马子的态度,是铁了心归附的,故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估计这边都会比较太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打仗、不劫掠,那么必然就是开海贸易,倭国人还是不少的,现在这那津是最大的港口,又靠近百济和新罗,离咱们中原也是最近的港,故此以后这里肯定极热闹,咱们占着这里,当做一个据点经营,只赚不亏的。”
“船长,你说现在这岛既然是咱们的了,那能不能向朝廷申请为开拓的海外殖民地,能不能请封爵呢?”
徐小凤也有些心动,“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不知道,不过可以试一试,成也行,不成也没多大关系。”
接下来几天,徐小凤和王宝枪他们把志贺三乡逛了个遍,最终决定在志贺岛南面与沙洲相连那个渔村处修建一处要塞。
拿出了村上赔给的一些钱帛咸鱼大米,倒是很成功的招募了三乡几个渔村的渔民来修要塞,这些渔民半信半疑,可在弓弩横刀面前,又不敢拒绝,只好苦着脸过来。
徐小凤倒没多大野心,暂时只打算修一座周长二里的小要塞就行,以免哪天万一被倭人给包抄了。
米饭配咸鱼,还管饱。
这让来修要塞的倭人渔民们惊讶万分,当他们猛吃胡塞,吃的肚子溜圆后才真的相信这些秦人原来挺好的。
徐小凤顺势宣布,把三乡的耕地佃给这些人耕种,佃户所得,只需上交一半收成就好。
这些土地本也不是这些渔民的,是筑紫豪强的,这次被全都授给了徐小凤为名田,他自然可以再佃给这些渔民们。
按收成收五成租,这都算很良心了,深受倭人的赞叹。过去他们给贵族豪强们佃种,租可比这高的多,有的是七三,有的是六四,都是在五成以上。
况且,徐小凤还宣布了,除了五五分成外,不需要这些佃户额外承担其它负担,这可是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徐小凤让这些渔民来修要塞,不但管馆,甚至还给工钱,这就让那些倭人更惊讶了,居然还有这等好事。
他们纷纷感叹,怎么秦人没早点来啊。要是早点来,大家早就能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了。
因此没几天,这些倭人渔民们,马上就对他们的新主人徐小凤他们感激不已,更是十分忠心,干起活来也勤快了许多。
伐木取石,挖壕垒墙,勤快的很。
“主公,主公!”
几名倭人兴奋的跑向徐小凤。
“何事?”赵老三喝问。
一名渔民双手高举着一样东西,“主公,我们刚才挖土时,在地下挖出了这个东西,赶紧来献给主公!”
赵老三帮徐小凤翻译了下。
“什么东西?”
赵老三接过,“好像是个大印。”
“金的?”徐小凤接过,很沉,上面还有许多土,好像是在土下埋藏了许久。可擦拭过后,还是很快认出,这居然是一颗黄金之印。
徐小凤出身将门,虽说后来没落,可毕竟小时候也是受过不错教育的,他一下子意识到这印不简单,毕竟印章用料,很讲究的,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能逾越乱来。
能用金印者,一般为王者。
“没听说过倭人有用金印的啊?”
“是没听说过。”
“好像有字,写的是啥,船长?”赵老三看的不太清楚。
“这是阴刻篆体字,我认认,汉……委……奴……国王,嗯,就是汉委奴国王这五个字。”
“莫非这是国王之印?”赵三惊叹。
徐小凤也沉思,汉委奴国王之印,国王两字不用想,那前三字是何意思。汉委奴,难道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汉委奴国?
他拿起金印仔细的擦拭起来,这时金印的面目渐渐完整呈现出来,印体方形,长宽和约一寸不到,高七分左右,印章上有一个蛇纽。
第1440章 自古以来
熊津江畔,泗沘城。
安东道宣抚使兼安东左都督指挥、熊津郡太守长孙无忌细细的打量着面前的这枚金印。
越看是越兴奋。
“好东西啊!”
“真正的好东西。”
右都督单雄信不解问,“不就是个印章吗,有什么可稀罕的?”
“你来看这上面的字,这个汉字,看到什么不一样了吗?”
单国舅也是地方豪强出身,阴篆倒也不是不认识,经他这么一指倒是发现了个特别之处,“这个汉字的右下角是个火字,一般印章篆文汉字右半部是连写的,这有些奇特啊!”
“你以前可还看过其它地方有这样的写法?”长孙无忌问。
“似乎没有。”
“哈哈哈,没有就对了,其实仅凭这个汉字的写法,就可以确定这个金印绝对是真的,而不是假的。”长孙无忌作为北魏皇族后裔,虽说是个鲜卑人,但论这方面的学识却是要强于单雄信许多的。
长孙摸着那枚已经完全清理的干净的金印越看是越喜欢。
“其实啊,这汉字右下角这个火字的写法很少见,但并非没有,一般都只出现在两汉朝的一些印章之上。比如我家原来就收藏过几个汉代印章,有枚汉匈奴破虏长和一枚汉归义氐佰长印,上面的汉字也是这样刻的,右下角都是个火字。”
汉字的右下角的这个火字,而且还是特意隔断的,不是连写。
至于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他幼时曾经问过自己的父亲长孙晟。当时父亲是这样告诉他的,说因为汉是火德之国,古人认为天地间万物都是由五德组成。汉代初立时,刚开始是水德,后来也有过一段时间是土德,但最终还是定为了火德。
故此后来汉朝刻印章时,有时会特意把汉字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