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10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必东海龙王知朕到此,特来迎接也。”
  他的话音落,也是奇怪,那股巨风却突然停歇了。
  众臣无不惊奇,魏征更是带头山呼万岁,说定是圣人玉牒文已为昊天上帝所知,特派东海龙王前来示意。
  “过几日,朕便往蓬莱巡海,将于蓬莱海中群岛上设立龙王庙。”
  龙神崇拜民间早已有之,道家把古代的龙神崇拜,与佛经中的海神信仰的龙王结合起来,形成了四海龙王。
  皇帝当场在泰山之巅册封四海龙王。
  “钦封龙神敖广为东海广德龙王!”
  “钦封龙神敖钦为南海广利龙王。”
  “钦封龙神敖闰为西海广顺龙王。”
  “钦封龙神敖顺为北海广泽龙王。”
  “于四海各敕造龙王神殿庙宇,派人四时祭祀香火。”
  中书舍人立即草拟册封诏书,然后由诸位宰相大学士们用印签名,最后皇帝朱笔署名,盖上传国玉玺,最后火焚告天。
  祭祀结束,下山。
  天地清晏,日气和煦。
  此时已是寒冬,前几日都是朔风偃人,寒气砌骨。
  可今日却山气温暖,风熄日暖。
  一百多位外国国王,还有二百多个太子王子等争前迎贺。
  封天,禅地。
  礼成!


第1419章 播告群岳
  不少藩国国王下山后,方才对天子这两个字有了些了解,天子,原来是昊天上帝之子啊,而昊天上帝又是华夏最大的神,那么说其实大秦皇帝就是上帝派在人间管理世间的神了。
  “大秦皇帝能够沟通上帝,能够下诏封神,大神通也。”
  尤其是来自法兰克王国的王子,他们作为蛮族建立起来的欧洲国家,虽然立国时间不短了,可却不被教会接受承认,因此他们一度被称为神遗弃的子民,后来好不容易国王带头受洗了,可这神权却也不是国王能够染指的,教会和教皇那一直就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
  看人家大秦皇帝,那才是真正的皇帝,人家不仅是世俗皇帝,还是天之子,不但有世俗的一切权力,还有上帝代理权,有神权。
  羡慕啊。
  哪怕就是罗马这样皇帝死后封神的大国,他们的皇子和使臣们也都对罗成羡慕以及仰慕崇拜万分。
  罗马皇帝们是死后封神,可人家大秦皇帝生前就是神了。
  皇帝还能直接封神。
  据说皇帝封的神可不少。
  皇帝到现在已经封了关羽和孔子分别为文神和武神,又封了还活着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以及李靖为前后门神。
  现在又封了四海龙神。
  此外皇帝还下诏承认了一些神,比如黄河河伯,长江水神、灶神、东岳帝君等。
  另外还有社神和稷神等。
  就算是神,也得由皇帝册封或是下诏承认的方为正神,否则就是淫祠邪神,是不准祭祀更不准立庙的,一经发现都要严厉打击取缔拆毁的。
  不少外国国王使者,尤其是那些西方来的,他们很难理解这种情况。
  神权和王权居然能够合二为一,这在他们根本是不可能的啊。
  浩荡的封神队伍下山,一大群工匠则开始在泰山的石壁上开始雕刻铭文,这是封禅泰山的纪泰山铭。
  “维天生人,立君以理,维君受命,奉为天子。代去不留,人来无已,德凉者灭,道高期起。”
  “爰革隋政,奄有万邦。罄天张宇,尽地开封,武称有截,文表时邕,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
  “礼备封禅,功齐舜禹,岩岩岱宗,佑我神主。”
  “旧邦维新,天下归仁。恭己南面,氤氲化淳,告成之礼,留诸后人。”
  “匪功伐高,匪德矜盛。钦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诚动天,福我万姓,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
  这篇纪泰山铭为皇帝亲自做的,也亲笔书写,交由名匠题刻泰山崖石之上,作为纪念。本来罗成很想在最后再来一句,罗成到此一游,大秦开元七年,最后忍住了。
  法驾入泰山城,众臣们才终于长松了一口气,这次封禅泰山总算是功成圆满,也没有发生秦始皇封禅灾风雨之事,也没发生汉武帝封禅污编录之事,一切顺顺当当,虽也有裂幕折柱之事,可皇帝一句龙王来迎,便巧妙化解,还顺势来了一波泰山封神。
  真可谓是高明了得,还引的诸藩慑服。
  就连罗成,回到行宫,脱下天平冠,换下衮龙袍,都觉得长松口气。
  这简直是比登极大典还要隆重的一场典礼仪式。
  今天这个仪式,不仅仅是诸藩国国王、王子、使臣来前来观礼,朝廷还特意把二王后,也就是前三朝的皇家后人都找来了,隋朝的杨暕,这位隋朝最后一位皇帝,将天下禅让与了罗成。
  但隋以前,正统是哪个王朝?
  两汉之后便是两晋。
  西晋之后虽有五胡十六国,但无疑虽然当时正统的西晋虽亡,可司马氏南渡建立东晋,中原王朝正统自然是在东晋。
  不过后来刘裕篡夺东晋朝廷,建立刘宋。
  此时,南有刘宋,北有北魏。
  虽然北方也曾有后赵和前秦统一过北方,但还没进入南北朝时代,东晋还在,正统也还在。
  东晋亡,刘宋立,此时北方则是北魏天下,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按说,东晋被刘宋取代,正统应当是在刘宋继承了,可偏偏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后来统一天下的隋朝,他是自北周禅位过来的,他继承的是北魏、西魏、北周这一脉。
  而秦又是接受的隋禅位。
  因此,先前曾有不少争论,有人认为两晋正统性自然没争议,可两晋之后,占据北方中原的北魏,应当是正统。
  当然也有些人认为,正统应当是在南朝这边。
  可如果这样算,大秦的正统性就不太好弄了,毕竟大秦继承隋,隋继承周。
  在秦以前,魏周齐隋,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因此都极力推崇北朝为正统,甚至就是历史上的唐,都也一样推北朝为正统,因为他也是北朝这一脉出来的。
  到后来官修史书之时,为了解决这个争端,于是就奉南北朝共为正统。
  而在当时,北魏汉化改革之前,不论南北,大体上都是承认南方才是正统的,这不仅是因为历代相承的缘故,还因为当时代表华夏文明精华的汉魏礼制、朝仪、制服、门望、田制官制等都在南朝继承。
  不过待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后,便扭转了蛮夷的形像,他们积极汉化,使的北方的士大夫认为夷入华夏则夏,北魏文章典制很快齐备,后来便有了北朝之称,北南朝的称呼,就标志着双方的互相承认了。
  故此有了双正统。
  只是后来北强南弱,才渐有了北朝为正统的声调。
  南北正统之争,直到上泰山前也没争出个结果,毕竟朝中许多官员贵族皆是北方人,从东晋衣冠南渡,到后来隋一统天下,这中间相隔太久了,就算已经不再是南北互相敌视仇骂的时代了,可如果承认南方才是正统,那么这中间太长的历史,这些北方人的祖上,可就不免要落个从贼沦贼等名声。
  故此,这个争论,可是丝毫不能相让的。
  最后还是皇帝罗成拍板,就按南北朝双正统算,反正朝廷之前也是采取了这种主流观点,开始在修南史和北史了。


第1420章 正统
  这次皇帝请二王后前来泰山参加仪式,就不仅仅是隋和周这两个前朝皇族后人了,而是直接把南北两朝历朝的皇帝后人都请来了,还各封了一个侯爵。
  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这北五朝,加上南宋南齐南梁南陈这南四朝,再加上统一南北朝的隋朝,十个前朝的皇帝后人,罗成皆挑一人授封侯爵,并让他们登上泰山观礼。
  这次也算是为国史局里那些为南北正统之争,而争论不休难以结论的官员史家们做了一个裁决了。
  “历朝对二王后,也仅仅是做个样子而已,而圣人却一次追封前十朝之后,且皆封侯,还真是前无古人。”
  “一个空头侯爵位而已,又不值钱,朕也是听他们争的太久了,这样的南北正统之争,继续争下去其实对朝廷对天下都没什么好处。不管曾经如何南北分裂,可终究现在还是重归一统,这中华大地上,皆是我中华儿女。”
  “圣人说的没错。”
  罗成让宫人帮他换上了一身轻便休闲的行头,坐下。
  “刚泡好的茶。”
  “有酒才好。”魏征笑道。
  “也行。”罗成让人取来酒,“北魏西魏东魏皇帝虽是鲜卑人,可毕竟统一北方后,积极汉化,实行的是融合政策,而不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