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猛士-第10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因为一户能分到百亩到七八十亩地,使的有的劳力少的家庭,或是府兵等条件较好的家庭,对劳力需求的增加,可是如今大家多是自耕农,想雇佣别人也难。
  于是最后便只能是购买奴隶。
  特别是许多地主豪强们,中原限地,于是在边地置地,在中原则转向制造业等,开商铺建工坊,用人多招工难,于是便也纷纷开始购买奴隶。
  奴隶虽然不便宜,但也是在如今环境下不得已的办法了,况且,买奴隶其实也还是很划算的。因此,如今大秦上下,不论是贵族豪强地主,还是下面的百姓,都喜欢买奴隶。
  贵族豪强官员士族买奴隶多,不仅仅是买来种地、做工,平时生活也需要这些奴隶们服侍,赶车的车奴看门的门奴养马的马奴甚至是养狗的狗奴,还有端茶倒水的茶奴、帮厨做饭的奴隶等等,处处都离不开奴仆。
  而普通百姓家里,则多是买一两个下地干活的奴仆,有的也会买些小丫头做婢女。
  朝廷对于奴隶也有专门的律法,沿续隋朝的律法,奴隶律比蓄产,地位低下,买卖奴隶跟买卖牲口一样,虽然有严格管理,但却并不禁止。
  “玄霸啊,大量使用奴隶这是如今的国情所需,但也得防范奴隶可能带来的危害问题,良贱不得通婚,这条得严格控制。若是主与奴仆生子,其子女依然不能更改其奴隶之身份。”
  罗成提到的这一条很残酷,但若不划起这条红线,则早晚都必然生乱,还会是大乱。
  “奴隶努力工作,那么奴隶相互通婚,下一代依然是奴隶,可如果他们表现好,也可以赎得自由。”
  朝廷对于奴隶的态度其实现在也是充满争议的。
  罗成固然也坚持了那条红线,但也对奴隶有了些保护律令,比如不得虐待不得危害等,甚至规定了得给奴隶一个最低的薪水,虽然这个额度低的可怜,但是允许奴隶拥有私有财产,也是一个极大的改变,若不是许多官员们反对,皇帝甚至准备允许奴隶们的子女半自由的身份,到第三代时就完全是自由身份。不过这条被许多官员反对,所以良贱不得婚,奴隶与奴隶生下的孩子依然是奴隶,属于奴隶主的财产。
  但保留一个最低的工钱,使他们能有一点私产,还允许他们攒够钱可给自己或自己的子女赎得自由。
  罗成一直有些担忧,随着如今大秦奴隶数量越来越多,只怕奴隶早晚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他可不希望大秦有朝一日,也会出现奴隶大起义。
  “得给这些奴隶一些希望。”
  “还有,一定要严查,绝对禁止贩卖秦人为奴,秦人连自卖为奴也不允许,谁敢打破这条红线,要严惩不贷,记住。”
  下一步罗成还计划着,要争取在朝中通过奴隶奴三代可以成为自由雇工这一条,这些自由雇工不能均田授地,但可成为雇佣工能够入籍,虽不能当府兵考科举为胥吏,但其它方面已经与良民差不多了。自由雇工第三代,则能成为真正的良民。
  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减轻奴隶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压力和风险。
  “玄霸啊,你们荥阳郡内是奴隶大郡,郡内就有几十万奴隶,一定得管理好,不能虐待奴隶,得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得长期监控下面,若是有奴隶主虐待、杀害奴隶,得严惩。”


第1395章 官逼民反
  “为什么要对奴隶那么好?”
  济水河边官道上,太子骑着马跟着父亲同行,忍不住问道。
  “因为他们不是畜生而是人,人是会有思想的。”罗成这样回答儿子。
  “可奴隶律比畜产,这不是我大秦开元律规定的吗?”
  “确实是律比畜产,但奴隶并不是牲畜,他们虽然跟牲畜一样干活,做着伺候人的事情,可他们会思考,若是受到压迫难以忍受之时就会奋起反抗。”罗成指着道路两边的田野,“太子,你看着眼前的这一片田野,还有远处的村庄,你想到的是什么?”
  笔直平坦的官道,足有三丈多宽,路边柳树成排,路下沟渠相连。路下是阡陌相连,远处炊烟袅袅。
  “父皇,儿臣看到的是父皇治下的国泰民安,看到的是百姓安居乐业。”
  罗成只是摇了摇头。
  “这条路我走过多次,记得最早走这条路已经是十几年前了,那个时候我方十六岁,刚入中男,便被官府征召到黄河北岸的汲郡去挖运河,我与同村的三叔等一队人,背着干粮被褥,随着县里的胥役沿路而来。那个时候,心惶惶不安,路上皆是往来做役的民夫,大家面有菜色,而路也是坑洼不平的,路边没有这么多树,水渠也是失修的,甚至好多田地都因无人耕种而荒掉了,许多村庄都因逃役而空了。”
  “路边上,甚至随时可见倒毙的尸骨发着恶臭生着蛆。”
  “再过了一年多,我再次经过这路,那个时候却已经不再是挖河的民夫,而是章丘乡团的校尉,带着乡勇们过来剿匪,那时山东河南遍地贼匪,许多都是逃役的百姓,家乡活不下去了,于是携家带口背井离乡去逃荒要饭,可饭也不是这么好要的,饿急了,便干脆上山落草。可贼匪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有人落草为匪,朝廷自然便要剿匪捉贼。”
  说起那段往事,罗成也是很感叹。
  “那个时候啊,中原一片混乱,民不聊生,官府日日征召百姓做役,各种加征摊派,百姓破家、逃役,要么成为流民去要饭,要么落草为山贼。于是这片土地上,苛税猛如虎,胥役狠如狼,良民变成了凶恶的贼匪,调过头来又为害百姓,官军剿匪更是凶过匪,一旦兵马过境,往往是连土匪带百姓一起剿,民不聊生啊。”
  说起那个时候,路边到处都是无人收葬的尸骨。
  处处是抛荒的田地,废弃的村庄。
  若是不结队而行,根本不敢出门。
  “隋帝残暴昏庸。”太子道。
  罗成笑笑。
  “父皇现在跟你说这些,不是来评价隋帝,而是想告诉你,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同样的百姓,隋文帝杨坚待民还算宽厚,故有了开皇盛世。而杨坚呢,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结果却官逼民反,天下沸腾,限民于水火,他自己最终也丢掉了江山。”
  “所以说啊,治理天下最关键的就是得使民安居乐业,使民能够温饱。只要百姓能够温饱,那么大家都会安稳的过小日子。如果百姓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你谈什么大业都没用,皇帝让百姓吃不饱饭,朝廷让百姓活不了命,那么就算是再弱小的百姓,也会豁出命来造反。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好,只要舍得一身剐,就敢把皇帝拉下马。”
  “嘉文,先贤讲中庸,你知道这个中庸是什么意思吗?”
  “父皇,中庸出自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东汉大儒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罗成点头,“没错,简单点说,中庸不是平庸,而是中正平和不走极端,要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切记一句,不走极端。”
  “杨广当年就是走了极端,行事又过急,最终才亡了天下。”罗成看着太子,“朕知道你的天资一般,所以朕从没有想过你将来要成为何等厉害的君王,朕也希望你能够正视自己的这一点,将来你能够做一个守成之君,朕就很满足了。”
  太子听到这话,有些失落的低头。
  “嘉文,当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不好的,自古以来,那么多帝王,真正了得的君王又有几个呢,多数君王都只是普通人。你现在还小,朕也还年轻,朕会尽量为你将权杖上的荆棘削干净,将来把一个顺滑的权杖交到你手上,朕也会为你多选一些贤良之才留给你。有好的制度,有好的宰辅,那么你将来继承大秦后,只要不胡作非为,那么大秦就能顺顺利利的继续繁盛下去。”
  罗成希望在自己的手里,完成大秦的这轮开国之初的扩张,等完成这轮扩张后,罗成就打算开始收拢拳头,专心于内治,让天下更趋于安稳,让嘉文能够继承一个更安宁的天下。
  所以现在他对于奴隶也这么上心,就是不想把这么复杂的问题,留到以后。
  “我们驱使驴马拉磨,也知道要在驴头上挂束草,这就是要给人希望,奴隶是人,更复杂,所以我们拟定制度的时候便越发的要谨慎,我们不仅得看到现在,还得看到五十年一百年以后。若是朝廷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那么如今帝国上千万的奴隶,早晚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甚至可能葬送大秦天下。”
  “父皇,不可能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