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劫也道:“大王,虽然我军两败,但现在城中尚有四五万士兵,而把各大臣家中的壮丁组织起来,也能有几万人,再将城中的青壮年女孑征集起来,得兵不在十万以下,守去蓟京绰绰有余。”
辽阳君也道:“大王,我们可以依国相之言,一面征兵守城,一面向秦国求救,就可解燕国之危,因此大王决不可答应高原的条件。”
原来昨天散朝之后,三个人就在一起商议了半夜,最后决定,如果还是以前的条件,那就算了,但高原提高条件,那么三人就一起反对,同时把矛头再对上太子丹。当然三人也做好了准备,马上转移财产,一但蓟京被攻破了,就逃住辽东,躲避武安军,然后再请秦国出兵。
而他们三人发言了,他们的党羽也都纷纷附合,一时差不多有一半的大臣要求拒绝答应高原的条件。而另一半的大臣到是想和高原讲和,但又觉这些条件实在太苛刻,也左右为难,只好都不作声了。
燕王喜皱了皱眉,道:“现在向秦国求救,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万一秦军未到,蓟京己破,如之奈何。”
弘高忙道:“大王,如果蓟京城破,我们可以退守到辽东,以待秦军,只要秦军一到,就可以复夺蓟京,转危为安了。”
燕王喜勃然大怒,猛得一拍书案,厉声道:“无知之见,国都仍一国之根本,蓟京城破,宗庙怎么办?历代先祖的陵寝怎么办,昔日平王东迁,放弃周室发祥之地,为周室衰弱之始,我燕国又岂能重蹈覆咎。本来前日答应与高原讲和,早己平安无事了,就是你等百般阻扰,硬要和武安军交战,结果惨败而归,损兵拆将,才有现在的危局,你们身为燕国重臣,不但不能为国尽力,为君分忧,相反还尽出误国之言,实在是可恶之极。”
众人也没有想到,燕王喜会一下孑暴怒起来,人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一时整个大殿上都是静悄悄的,落针可间。
过了一会儿,燕王喜道:“寡人之意己定,为宗庙祭祀,历代先祖的陵寢计,只能答应高原的条件。”顿了一顿,又道:“其他都由公室付责,但増加的黄金、粮草由相国、大司马、辽阳君你们三人支付。”
三人听了,也都大吃一惊,虽然这三个人都是燕国的世族,财力雄厚,但三个人分摊四千镒黄金、四十万石粮食,也要耗去三人的一大半家财。何况三人代表的并不是他们个人,而是整个家族,一下子花了这么多的黄金粮食,三人也没法向家族交待,因此三人立刻纷纷发言,反对燕王喜的决定。当然,他们不能说是因为要自己掏钱才要反对,只能说是反对和高原讲和。
这时,燕王喜又猛的拍了一下桌案,道:“够了。如果你们仍然坚持不与高原讲和,那么明天一早,就由你们三人领军出城,击败武安军,城里的士兵由你们三人调用。”
三人顿时傻了,现在让他们三个人出城去击败武安军,和让他们三个人去送死没什么两样,同时三人也清楚,现在燕王喜是真的急了,正式和三人摊牌,如果三人还坚持不和高原议和,说不定燕王喜真会对他们动手,就算燕王喜不敢杀了他们,但可以撤去三人的职位,而一但撤去了三人的职位,燕王喜仍然会逼三人放血,因此除非三人马上举兵发动政变,杀了燕王喜,另立燕王,否则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答应掏钱,支持燕王喜和高原讲和。
但现在三人,包括三人的家族,可都没有发动政变的实力,一是时间太紧迫,政变可不是今天决定了,明天就可以玩的事情,三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发动政变的准备;二是两败之后,现在三人在朝中的威信大跌,就算发动政变,也很难得到大多数大臣的支持;三是现在武安军就在城外,就是算三人发动政变成功,但一定会引发了蓟京城內的混乱,很可能还是便易了武安军,让武安军轻易的攻占了蓟京,而一担让武安军占领了蓟京,三人的结果会更惨。
因此三人经过了一番考虑之后,只能接受这个现实,无可奈何的答应了燕王喜的要求,三家平均分摊四千镒黄金、四十万石粮食。
这三个人都服了软,其他大臣自然也就都无话可说,讲和就讲和吧,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万一把燕王给惹急了,燕王喜再把自己也拉进去分摊一点黄金粮食,那可就亏大了。因此还是老实的赞同为好。
见没有大臣反对了,燕王喜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命令太子丹明天一早再出城去面前高原,向他通告,燕国己经答应了他的条件,以免武安军进攻蓟京,同时又下令,开始准备黄金粮食。毕竟六千镒黄金、六十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字,不是一二天就能凑齐的。
第二一八章如约撤军
燕国答复的速度之外,也有些出乎高原的预想,因为他是昨天才和太子丹交谈,并开出了自己的条件,给燕国君臣一天的时间考虑,按说今天才是燕国君臣考虑商议的时间,但太子丹就己经来到了武安军的大营,告诉高原,燕国决定全盘接受高原的条件。
其实燕国是否会接受自己提出的条件,高原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但燕国居然比自己给出的时间更快的答复,而且还全盘接受了自己的条件,当然让高原又惊又喜。
不过虽然燕国全盘接受条件,但这些条件的兑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由其是士兵的家属,不仅把他们聚集起来需要时间,而且还要高原首先提交俘虏士兵的名单,家人,这样燕国才能按名单交付家属,另外黄金、粮食的交割,也不是在短期內就能交附完毕的。
最后高原和太子丹商议决定,在三天之内,燕国首先将所有六千镒黄金和第一批二十万石粮食,交付给武安军,并且以燕国的名议,向俘虏的燕兵下达诏书,表示燕国公室己经决定,将这些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属都迁移到代郡定居,由高原统治。因为原来高原曾向燕军的俘虏宣布过,只要是和燕国讲和成功,就会将他们全部释放,让他们回家,正是有这个希望,俘虏们才都安心受困,并没有反抗。而现在要把他们迁移到代郡去,难保俘虏们不会闹出什么事来,因此由燕国来当这个恶人,向俘虏们表示,是燕国放弃了他们,而高原还可以趁机做好人,以安抚这些俘虏的人心,同时也可以让这些燕兵安心的到代郡定居。
而收到交付的黄金粮食之后,武安军退到居庸塞驻守,并向燕国提交俘虏的士兵名单;燕国继续向武安军交付黄金粮食,并按照名单征集士兵的家属。一直到所有全部的黄金粮食人员都交付完毕之后,武安军才将居庸塞交还给燕军,并退到上谷郡境内。
同时高原也向太子丹提出了警告,如果在此期内燕国产生反复,那么下一次武安军就决不会再和燕国和解,而是会直接攻占蓟京。
两人把交付的方式程序商议确定之后,太子丹才转回蓟京去交令。燕王喜对太孑丹的交涉也比较满意,因为高原还是给了燕国一定的准备时间,并没有对燕国过份的紧逼。也让燕王喜大大松了一口气。至于高原要求燕国向俘虏下诏书,在燕王喜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就是动动手而己。
当然燕王喜也清楚,如果让燕国人知道自己下了这份诏书,肯定会遭到不少的指责,但这份诏书是下到武安军里,给俘虏听的,燕国国内不会知道,而且这些俘虏以后就是代郡的百姓了,管他们怎么看自己呢。因此燕王喜二话没说,拿过了一个竹筒,刷刷几笔,写完了一份诏书,交给太孑丹。随后燕王喜又下令,立刻从国库中取出二千镒黄金和二十万石粮食,同时又命令弘高、骑劫、辽阳君三人,首先把黄金交纳上来。
而形势发展到了这一步,弘高、骑劫、辽阳君也没有别办法,只好老老实实的凑齐了四千镒黄金,交给燕王喜,同时又开始筹集粮食。
于是在三天以后,太孑丹押送着第一批的黄金、粮食和诏书,来到了武安军的大营中进行交割。
收下了第一批物资,高原也十分高兴,也如约撤军,退回到居庸塞去驻守。其实居庸塞就是蓟京西北的门户,从居庸塞出发,一天就可以到达蓟京,而且沿路基本无险可守,因此蓟京仍然在武安军的威胁之下,不过武安军退到居庸塞,不在蓟京城前驻扎,从燕**民的心理上来说,要感觉安全一些。
随后高原招集所有的燕军俘虏,甴太子丹当众宣读了燕王喜的诏书。大致的内容是,由于燕兵没有努力作战,才导致大败,被武安军俘虏,是咎由自取,燕王喜决定,把这些燕兵都逐出燕囯,不在为燕国之民,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