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木林)-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又派出几名精细士兵,冒充姚江的从人,出城等待豪强的军队,见了马盛等人之后,假说姚江己经买通了守城的士兵,只要豪强的军队一到城前,就可以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放豪强的军队进城等等,结果马盛等人信以为真,而且信心大增,于是立刻带军赶到了代郡城前。而李瑛鸿又下令,在城中空旷处点起几堆大火,造成了城中起火的假像,豪强们果然中计,赶到了城墙边来。

这时马盛也完全明白,自己己经中计了,陷于了武安军设下的圈套当中,因此赶忙大声道:“撤退,撤退,快撤退。”

不过这时再撤退,当然是晚了,只见在众豪强的左右身后等方向都火光大亮,武安军己经将豪强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起来。

而城墙上的弓箭手立刻箭弩齐发,一阵乱箭,因为绝大部份的豪强军士兵都没有护甲,对箭矢几乎没有一点防御力,结果将豪强的军队射倒了一片,而在护城河边的人纷纷的向后退去。但这时武安军己经从豪强们的背后杀了上来,后面的豪强军队却都向前跑,结果互相拥挤冲撞,豪强的军队顿时大乱了起来。

这个时候,豪强军队的弱点也暴露无疑,都是乌合之众,在这个时候豪强管不住自已的士兵,士兵们也顾不上豪强,各自互相冲撞,推搡、拥挤、踩踏,结果还不等武安军杀过来,就完全大乱了起来。

等武安军的士兵杀上来之后,一阵长枪乱刺,顿时刺倒了一大排士兵。而豪强军队根本就洠в械挚怪Γ槐频昧笸恕5狼烤拥谋澈缶褪谴こ牵页巧匣共欢嫌屑干湎吕矗笥乙捕际俏浒簿氖勘狼烤痈揪臀蘼房赏恕�

有不少士兵见了,那里还敢和武安军再战下去,纷纷扔下武器,向武安军投降。结果战斗进行了还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尽管有少数的豪强死战不降,但绝大多数的士兵还是选择了投降。

而到了天亮之后,经过了武安军的查点,在昨天晚上的战斗中,一共杀死了一千八百二十七名豪强士兵,俘虏了一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名豪强士兵,逃走的只有数百人。而参加叛乱的三十七名地方豪势力,除了在城中处死的姚江之外,有二十三人的尸体在战场上发现,其他十三人也全部被抓,一个都没有逃掉。

豪强的叛乱虽然声势不小,但只进行了一个夜晚,就被武安军平息了下来,而李瑛鸿也松了一口气,代郡总算是平安无事。

不过叛乱虽然被平息下来,但事情并未完全结束,李瑛鸿下令,将俘虏先都收押起来,同时分别派出军队,去清剿各豪强的家属、产财、田地等等。并且又立刻派人向高原送信,告诉高原代郡平安无事,可以完全放心家里的安全;一意的关注对燕国的战事。

第二一一章拒绝讲和

“大王,太孑之见,绝不可行。”

“对呀,大王,如果依太孑之议,那么我燕国的颜面何在,因此此议绝不可行啊。”

“大王,太孑此战,损兵拆将,丧师辱国,应当给予重罚。”

太子丹也没有想到,本来以为是不会有什么太大争议的事情,却遭到了燕国几乎所有的宗室、世族大臣的一致反对。因此太子丹也有些不知所措,这下该怎样向高原交待呢?

原来在击败了燕军的两路大军,攻占了居庸塞,并俘虏了六万三千余燕军的士兵之后,取得了绝对的战略、战术优势之后,高原这才和太孑丹协商讲和的事宜。

高原向燕国提出的条件是,燕国向自己赔偿二千镒黄金、二十万石粮食,开放关卡和代郡通商,并降低代郡商队的入关税收。而武安军可以释放所有俘虏的燕兵,并退出居庸塞。然后双方在商议结盟的事宜。

现在高原急缺的是人口和粮食储备,但在夺取了居庸塞之后,获得了燕军屯集在居庸塞里的物资,高原己经十分满意了,而且自己毕竟不能长期与燕国为敌,还是要和燕国结盟,另外现在自己并不急于扩大领土,因此没有必要把燕国逼得太紧了。

严格来说,高原提出的条件确实不高,二千镒黄金、二十万石粮食,对燕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还是支付得起的,而开放关卡和代郡通商,并降低代郡商队的入关税收,对燕国也并无损失。最重要的是,燕国不用割让土地,而且还能收回居庸塞和被俘的士兵,就算是当支付赎金也是划算的。因此太子丹得知了高原开出条件之后,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而且这一段时间,太子丹等人住在武安军之中,高原对他们的行动并没有多加限制,因此太子丹也和武安军的士兵、众将有了一些接触,对武安军、高原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太孑丹这才知道,自己以前实在是有些低估高原的实力,现在高原的领地己有四个郡,治下的人口超过一百万,最多可以征集到二十万军队,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论实力己不弱于一个中等的诸候国,而高原做为李牧的继续人己深得人心,在代郡的统治十分稳固。

另外根据樊于期的观察,高原的用兵之道,己不在李牧之下,而且武安军训练有素,论战斗力绝不输于秦军,因此太子丹也认定,高原绝对是一个可靠的盟友,一但和高原结盟,燕国也能多了一层保障。在太孑丹的心里,也做出了决定,回到蓟京之后,一定要说服父王,尽快和高原结盟。

不过尽管在太孑丹看来,高原开出的条件己经十分低了,燕国君臣应该偷着乐才对,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麻烦,但燕王喜招集大臣们聚议的时候,竟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同时还有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太子丹,说他兵败辱国、损兵拆将,而且居然还要劝燕王喜向高原赔偿钱粮,实在是有辱国威,有人还在大殿上放声大哭,说太孑丹还有什么脸去见燕国的老祖宗召公姡У鹊取�

以燕国的相国弘高,大司马骑劫、和辽阳君公子元三人,反对得最为强烈。因为这三个人都是燕国的实权大臣,他们三个人都反对,就箅是燕王喜也不能等闲视之。

而太子丹这才发现,自己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只想着高原提出的条件并不高,但却低估了燕国宗室、世族的老贵族心态。因为贵族之间比拼的往往不是财富而是年头,在西方有一句名言:一个延续了五代的贵族,是不会看得起一个只有三代的贵族。而燕国的宗室、世族们其实就是这种心态。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出身最高贵、而且年头最长的国家,在燕国宗室、世族的眼里,只有秦、楚这两个历史同样悠久,而且是周室分封的诸候,还能免强和自己并列,而像赵魏韩齐这样的新兴诸候,跟本就看不过眼。本来秦国强大起来之后,赵国就是为燕国挡住秦军东进的屏障,两国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就算不结盟,也不会互相为敌,但在长平之战以后,燕国却落井下石,出兵进攻赵国,后来又数次与赵国为敌,也正是出于这种老贵族的心态。看不起赵国这样的新兴势力。

因此燕国屈服于秦国这样的老牌诸侯国家才是天经地义的,而高原是什么人,虽然他已自称武安君,但不过是李牧的门客出身,在赵国的官职也不过是一个上大夫,连个孑爵都箅不上,要燕国这样的老贵族国家向他这样的平民倔服,赔偿,那怎么可能。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持有这种老贵族的心态,毕竟历史在悠久、出身再高贵,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后世道,是用拳头说话。高原以六万多军队,击败了二十万燕军,就证明他的拳头硬,没什么可说的。而他们反对向高原屈服,实际把矛头指向了太孑丹。

燕国的大臣其实里分成了事秦和抗秦两个阵营,随着秦国的实力越来越强,燕国主张事秦的大臣也越来越多。太孑丹本来是燕国派往秦国的质孑,秦王政待之甚薄,不加礼遇,并称羊生角、白发乌才放太子丹归囯。后来太子丹寻机潜逃回国,尽管被燕王喜立为太子,但却引起了燕国事秦派大臣的不满,他们认为太子丹逃回燕国,会引发秦国对燕国的敌视。

而太孑丹归国之后,一直把秦国当做燕国的最大对手,后来还收留了秦国的判将樊于期,这一下不仅引起了事秦派大臣的恐慌,认为太子丹的做法,必然会引来秦军的攻击,只有罢去太子丹的太子之位,才能让燕国和秦国交好,秦国才不会进攻燕国。另外太孑丹力图在国內变法革新,也让守旧势力非常不满。

不过罢免太子,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是大事,而且燕王喜毕竟还有几分老贵族的傲气,如果仅仅只为了讨好秦国,就罢免太子,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