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就到了赵大橹和赵香月成亲的日子,这一天的太阳是被吴赵两家的锣鼓同时敲起来的。灿烂的阳光下,吴赵两家秧歌队斗唱斗舞,难分难解;苏菲娜和吴若云的女子秧歌队,红绸翻飞,多姿多彩;海猫和王大壮的八路军战士秧歌队,整齐划一,严肃而又活泼;老斧头和赵发还是当初戏谑小日本那场《水斗》的戏,这一老一少,一个扮演老鳖,一个扮演渔童,引得围观人群捧腹大笑。
当然,人群中也有不笑的,那便是跟在陈干事腚前腚后的吴天旺。吴若云才不管你吴天旺笑不笑呢,她故意扭进八路军的秧歌队,偷偷靠在海猫跟前,说:“看到了吧,你交给的任务我可完成了。我给爹来了个先斩后奏,他同不同意都没办法了。”
海猫感激地说:“我看到了,谢谢你啊!不过,我怎么没看到爹和管家他们呀!”
吴若云说:“他们又不扭秧歌,当然你看不到啦!”
海猫说:“我知道,他们也总该出来看看热闹吧?”
吴乾坤和吴八叔是没来,但吴管家来了。他只看了一眼,便跑回吴家报告情况:“老爷,赵家办喜事,咱送一头猪去,够给面子了,小姐还把咱吴家秧歌拉出去了,这——”
吴八叔腾地站了起来,说:“赵大橹不是个好东西,赵家穷鬼们也经不得惯,我出去把咱秧歌队轰散了!”
吴乾坤说:“哎,老八,你轰散秧歌队,那不成心打若云脸吗?”
吴八叔说:“小姐也真是,她这是先斩后奏啊!”
吴乾坤说道:“哎呀,夫唱妇随呀,若云这是在帮海猫呢。年轻人嘛,愿意热闹就让他们热闹去吧!这鬼丫头,在家里成天跟爹作对,现如今嫁了人,倒是别人的好媳妇了,知道替她爷们儿出力了!”
第四十六章
虎头湾的房屋建筑沿用了海边村镇几百年的传统风格,凡大家富户一律是青砖黑瓦,高台阶高门楼,一排拴马桩嵌在大院外墙,一对汉白玉雕琢的石狮子把门,要多气派有多气派。小家穷户摆不起排场讲实惠,他们用从海滩捡来的鹅卵石砌墙,用从大海里捞出来的海草披房顶。海草细软光滑,房顶挂不住,所以只有铺厚实了才牢固,这样一来,反倒是冬暖夏凉。
赵大橹和赵香月住的都是海草房,又没有什么高台阶高门楼,平地进平地出,为接送新娘带来了方便。大秧歌扭起来时,这边才点燃了鞭炮,新娘赵香月被几个同龄闺友簇拥着来到门口,单等新郎赵大橹前来迎亲。两家人平日就对门对户地住着,所以赵大橹一出门就看到了赵香月。两个人对望着,凝视着,眉目传情,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老斧头是司仪,所以他没敢多耽搁,舞了一会儿赶紧赶来了,此刻连妆都没卸。他清清嗓子,喜上眉头,高声说:“诸位乡亲们,大橹报名参了军,已经是队伍上的人了,这个队伍里啊,讲新事新办,再说咱们也没那么讲究,什么花轿了,什么盖头了,都不要了啊!现在就请新郎新娘到广场和大伙一起扭秧歌,等扭完了秧歌,再看他们拜天地!”
围在房前房后,站在胡同里外的人们一齐鼓掌,大家用掌声把赵大橹和赵香月,还有大橹娘、香月奶奶和赵老气一起送到了广场。
海螺嫂和女儿吴天霞搀扶着受伤未愈的秧歌疯子也来到了广场。老犟眼子一见秧歌疯子便嚷道:“哎呀,疯子站起来了!”
海螺嫂说:“可不是,八路军的医生真是神了!八老爷让他在我家养伤,正吃饭呢,一听外边锣鼓点他就不待了,非说要出来看秧歌!”
秧歌疯子憨憨地笑着,他确实一听锣鼓点就激动。由于大病初愈,秧歌疯子已经唱不出整句的秧歌词来了,只能嘴里喊着:“秧歌!秧歌!大秧歌!”
有两个扮演老头的演员嘴巴上没粘胡子,他们瞅个空子跑过来,你一把我一把,从秧歌疯子的破皮袄上揪下一撮撮羊毛,边揪边说:“少了你秧歌疯子,我们真装不成老头了!”
秧歌疯子心甘情愿,敞开快成光板的破皮袄,任凭他们揪。
林家耀也是听到锣鼓点,才扶着墙一步一步挪到广场边上。他远远地看着人们欢天喜地地扭秧歌,脸上洒满了阳光。能从死亡线上挣扎着活过来,他心里清楚,最感激的人不仅仅有苏菲娜,还有海猫和吴若云,甚至吴乾坤。虽然他一心追的表妹最终选择了海猫,但他却打心眼里为她祝福。
赵洪胜也来了,他自从当了县长以后,已经被搞得狼狈不堪。他知道自己是过街老鼠,所以悄然躲在院门外的树后,一来是想看看他喜欢了大半辈子的秧歌,二来也想找个机会逃出去,今非昔比,眼下的虎头湾并非是安身立命之地了。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笑的人给个笑脸,哭的人给个哭脸。但是不管是笑脸还是哭脸,此时此刻都被大秧歌掀起的红浪淹没了。人们一见新郎新娘来到广场,一个个唱哑了嗓子,扭断了腰,更有那跑旱船的、骑毛驴的、舞蚌精的……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把个红浪滚滚的海洋,闹得一片沸腾。
海猫跃身跳到广场平台,扯扯衣襟,高声说道:“父老乡亲们,几天前咱们虎头湾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藤田这个老鬼子,动静大得传遍了整个胶东!碰上这么大的喜事,又赶上赵大橹和赵香月成亲,这真是双喜临门啊!现在,我为新郎新娘证婚!证婚!证婚……”
海猫突然卡壳了,十分尴尬地在人群中寻觅,希望有人能提示自己一下。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吴若云急忙挤到平台跟前,说:“你傻呀……”
海猫鹦鹉学舌地说:“你傻呀……”
吴若云连忙纠正:“我是说你呢!”
海猫一时没反应过来,仍然机械地说:“我是说你呢!”
这时平台下的百姓才反应过来,一齐哄笑。吴若云更是捧腹大笑,她趴在海猫耳边说:“你怎么了?别紧张,证婚就说恭维话,祝福的话!”
海猫这才反应过来,重新整整衣襟,说:“乡亲们,你们大概都知道吧?赵香月是我小姨,跟着小姨叫姨父,赵大橹从今以后就是我小姨父了,小姨父现在已经报名参军了,我祝小姨父在前方多打胜仗,祝小姨在后方多生孩子,生大胖小子,给咱们虎头湾长脸!”
广场如开了锅的水,一片沸腾。
沸腾终于平息下来,老斧头站上平台,说:“请大家鼓掌,欢迎新郎新娘上台,也请双方喜主上台,下面拜天地!”
在一片雷动的掌声中,赵大橹和赵香月,以及大橹娘、香月奶奶和赵老气被人们簇拥着,先后走上平台。
老斧头高声喊道:“新郎新娘,一拜天地——”
赵大橹和赵香月二人跪地磕头。
老斧头又高声喊道:“二拜高堂——”
二人面朝三位老人跪地磕头。
老斧头再次高声喊道:“夫妻对拜——”
二人有些不好意思地各自调整身姿,面对面跪地磕头。
不知何时吴若云登上了平台,她站在海猫身旁悄声说道:“再热闹,我也不羡慕,在我心里,我们的拜堂最新鲜,最有味道!”
触景生情,此时彼时,海猫被吴若云的理解和包容感动得热泪盈眶。
槐花不知何时走到吴天旺身后,也悄声说道:“天旺哥,真叫人眼馋,咱俩什么时候能像他们这样就好了。”
吴天旺一阵慌张,急忙四下看看,见陈干事正站在人群中和人说话,便压低声音斥道:“你想得美,快走开!”
沉默片刻,槐花忍着泪水,仍然心有不甘地说:“我听说你当兵了,马上就要去队伍上了,天旺哥,带我一起去吧,我想跟哥在一起!”
吴天旺低声吼道:“你个脏女人,以后你少往我跟前靠,滚!滚!滚!”
又一次响起的锣鼓和人们扭秧歌的欢笑声,深深淹没了槐花伤心的抽泣。
这时,众人兴起,纷纷跳到平台上,围着旗杆闪转腾挪,狂舞劲扭。海猫突然发现有个扮演蚌精的人也爬到平台上,他那忽闪忽闪的两扇蚌贝这时紧紧关闭着,遮蔽了半个身子和整个脸。海猫正纳闷,突然看到从关闭蚌贝的隙缝里露出的小半截棍子。他若有所思,合着锣鼓点儿靠近蚌精,大声问道:“哎,老乡,你演蚌精手里怎么还拿条棍子呢,哪儿捡的?来,让我看看!”
海猫说着就弯腰伸手,一把抓住了那棍子的小半截。小半截棍子滑滑的有点异样,但没等海猫反应过来,那蚌精便猛地张开蚌贝,原来是特务头子三浦!
更令海猫始料未及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