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8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这间接的好处,应该不能归于皇上给我们的大礼吧?一家上下,这几天可是一直在唠叨,过年收到皇上的大礼,要是知道只是这样,那还不失望!”
  “……”
  可如果这不算大礼的话,京师的百姓,又想不出来,比这更大的大礼会是什么?而且这也确实是年前几天的事情,也附和皇上所说的给大家的过年礼物。慢慢地,京师百姓有点相信这就是皇上所说的大礼了。得到这个结论,有人失望,有人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也有人还是不相信。唯有官吏,特别是底层的那些,已经是开心了。
  民间百姓对于皇上所说的大礼猜测,基本上都不靠谱。京师中也唯有首辅温体仁一个,对于皇上当初宣布的这个大礼,心中隐约有一些猜测。
  次日一早,这眼看着要过年了,他收到皇帝的口谕,宣他觐见时,心中的第一个念头,皇上该是要给那份大礼了!
  如此想着,他心中也有点好奇,不知道那事怎么会变成给所有百姓的大礼?
  怀着这个想法,温体仁匆匆前往文华殿觐见。
  见礼完毕,他就看着御座上的崇祯皇帝,静待下文。
  果然,就见崇祯皇帝微笑着对他说道:“朕这次传卿过来,就是为了盐政的事情。温卿,且说来听听?”
  温体仁一听,立刻便来了精神,他早就期待着这一天了。有关盐政的资料,也都已经在他的脑海中。
  在崇祯皇帝的话音刚落之后,就听到温体仁奏道:“陛下,前宋的盐税,每年均有一千多万贯的收入。而我大明,万历年间,也就一百万两而已,如今这些年,经过整顿之后,最多也才只有两百多万两盐税收入而已。此乃其一!”
  “其二,前宋百姓数目远低于我朝,据微臣核查前宋资料,就算六千万人口好了。可我大明,目前就已经差不多有这一倍了。这数字还不准确,那些隐户等都无法估算在内。如此一来,按理来说,我朝百姓的用盐量该有前宋的一倍以上才对!”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就听着温体仁在那里侃侃而谈道:“其三,百姓所食用之盐,零售价格,前宋大概每斤盐五十文,而我大明朝,平均约是每斤三百文之多。这零售价格也是相差巨大。当然,在细节上,这价格可能略有出入,比如不同地方所产之食盐价格会不同,不同时节所售之食盐价格,也会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就是微臣刚才所奏之数。”
  说到这里,温体仁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愤怒,大声奏道:“如此,盐之用量,我朝为多;零售之价格,我朝为高,可到头来,盐税之收入,我朝却远低于前宋。微臣这几年一直在抓这一块,这盐税收入算是提高了一倍左右。可是,目前盐税的数目,却还是远低于前宋。此种弊端种种,恳请陛下赐下良策!”
  一如他所说,他是真得尽力了。可是,这盐税的数目,他还是非常地不满。却再努力,却往往是事倍功半,有点无力的感觉。之前时候,听到崇祯皇帝说他有办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盐政问题,他就一直在期待着了。
  因此,温体仁在说完之后,两眼炯炯有神,盯着御座上的皇帝期待着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事。
  他禀告的这些事情,崇祯皇帝其实早已知道。除了温体仁之前有上过有关盐政的奏章之外,还有厂卫这条渠道,他也能了解到所要的信息。而且,这还不是他所要求的,是锦衣卫原本就有这样的职能,会打听外面的菜米油盐等价格的波动。
  当崇祯皇帝听完温体仁的奏报之后,脸色略微有点严肃地点点头道:“朕知道,绝大部分盐税并没有收入国库,而是流失了。这些钱,是进了各级地方官吏,还有盐商和私盐贩子的口袋。如果想在原本的盐政上修修改改,那只是脚痛治脚,腰疼治药,都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之道!”
  温体仁听得极为专注,崇祯皇帝刚才所说,切中要害,让他不由得微微点头。现在的他,就想知道怎么来治本?
  崇祯皇帝自然不会捉弄他的股肱之臣,并没有吊他胃口,认真地说道:“朕以为,治本之法,就是把一直沿用下来的盐政彻底抛掉,转而实施新的盐政!”
  一听这话,温体仁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忙问道:“陛下,此事得慎重,慎重啊!”
  盐政乃是国之根本,皇上这一张口,就是要彻底抛开,这动静实在太大,让他连忙出言提醒之。不过与此同时,他也很是好奇,要是以前的盐政体系彻底抛开的话,那用什么新的形式来代替呢?
  崇祯皇帝见他这样子,不由得笑着说道:“朕其实已经是慎重了。要不,这盐政也不会拖到今日才来说!”
  说笑了一下后,他不等温体仁说话,就又接着说道:“之前时候,盐政确实是不能轻易去动,毕竟朝廷财赋收入,有一大半全部来自盐税。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朝廷没法承受盐税大幅波动的后果。”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道:“不过今年朝廷的税赋收入已经出来了,盐税所占国库收入的比重已经远远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就算有大幅波动,哪怕明年是一分不得,朝廷也不会太过难!”
  温体仁听得又是微微点头,心中则很是感慨。
  虽然说起来,朝廷财赋收入这个,是自己这个首辅在一力推行新政,税收才有了这么大的增长。可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部分赚大钱的新政,都是出自于皇帝。自己这个首辅,只是执行而已。
  亏了有英明的皇上,财赋收入才有如此之大地增长。
  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却没有去管他在想什么,继续说着刚才的话题道:“另外一点,朕御驾亲征,收复了辽东,灭掉了建虏,扩大了大明版图,整个北方,对大明来说再无大的战事。朝廷的精力,关注的重点,也能腾出许多来了。”
  这个话,另外还有一个言外之意,也就是皇上的威望,朝廷的威望,经过这一系列事情,也已经达到了多年以来的顶峰。而且这个威望,还不是天启朝时候靠厂卫的威吓得来的,具有更大的震慑力!
  听皇上这么说,温体仁不断地点头。如此看来,皇上其实对于盐政的革新,是非常之慎重的。他一直在悄悄地布局,就等着如今这大势已成之时,才亮剑盐政这块!
  想到这里,温体仁躬身奏道:“陛下,是臣过滤了!这盐政如何替之以新法,还请陛下示下!”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道:“其实,朕所想之新的盐政,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把盐政由官府管制的这块废除掉,也不再划分区域,食言的买卖,归于正常商事……”
  一听这话,温体仁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是万万没想到,皇上所说新的盐政,竟然是这么胡闹,这怎么可以!
  焦虑之下,以至于皇帝的话还没说完,温体仁便焦急地打断道:“陛下,万万不可,食盐自古以来,皆是官卖的啊!”


第1122章 真正的大礼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一笑问道:“为何不可?”
  “陛下,盐铁自古以来,皆是官卖。也唯有如此,才能被官府掌控。”温体仁心急之下,语速都很快地解释道,“如若脱离官府掌控,这盐税的钱,难道朝廷就不要了么?陛下所言,要给百姓一份大礼,该不会是不要这盐税了吧?”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无语,这温体仁看来是关心则乱,自己的话都还没说完呢!自己就是再大方,也不可能不收税啊!
  这么想着,他当即伸手摇了下对温体仁说道:“温卿稍安勿躁,等朕把话说完!”
  温体仁一听,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是急了点,御前失礼了。于是,他又连忙请罪。
  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当回事,摆了下手后说正事道:“朕的这个盐政新政,谓之就场征税制。大概内容就是从今往后,任由大明百姓买卖食言,官府不做任何限制,如此一来,这食言就不会成为独家专卖,充分竞争之下,不但价格会降低,食言品质也会提高,我大明之百姓,全都会因此受惠。而朝廷则只在盐产地征税。”
  这个方法,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到了北洋政府时候,西夷丁恩担任北洋政府盐务顾问,负责治理盐政时所提出来的。到了民国时候,一九三一年五月,国民政府颁布了《新盐法》,就是采用过了这种就场征税制。这是中国盐政改革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就场征税制得到执行的重要标志。
  此时,文华殿内,温体仁认真地思量皇上刚才所说这什么就场征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