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8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不管是不是真的,至少这是一个大新闻,也是一个份量非常重的消息,一时之间,不管信或者不信,不管是愿意相信的还是不愿意相信的,都纷纷谈论这事。
  等到多尔衮知道这事,急忙下令封口时,这消息也基本上在全城传开了。一时之间,多尔衮手下的各级头目纷纷赶去王宫问情况,要求确认这天大的事情。甚至连光海君都听说了,顾不得再寻欢作乐,也跑到多尔衮这里来打听情况。
  可以说,自从这个消息在全城传开之后,不管是满清余孽,还是投靠满清的那些朝鲜官员,全都是人心惶惶,谁也没心思干正事,都在确认这事,就害怕这事是真的,害怕明军攻过来!
  这些事情,突如其来,一下搞得多尔衮有点焦头烂额。他一面敷衍着,一边又去传多铎和阿济格。只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地怒喝道:“是不是我不让你们说,你们就用这种手段来说了?我已经再三叮嘱过你们,在准备好之前,千万不要泄露,难道我就不想登基为帝么?但眼下不是时候,明不明白……”
  这是多尔衮第一次对多铎红了脸,怒声喝骂,显然是真得气到了。
  多铎和阿济格双双否认,不承认他们干的这事。甚至阿济格还猜测道:“这个消息,也只有豪格知道了,该不会他走之前布置的吧,让我们无暇再顾及他?”
  “对,肯定是这样!”多铎马上附和,反正不是在场这三个人,那就应该只是豪格了,其他人不可能事先得知消息。
  多尔衮听了,也有点狐疑,不过他更多的是不相信:“豪格那蠢货不可能有这么多阴人的手段。给我查,看能不能查出,到底是谁干的?”
  虽然这么说,但他也已经知道,大概是查不出来的。既然敢贴,那肯定是有防备追查的。
  多尔衮的麻烦还远没有结束,他正在想办法敷衍手下,安排他们去干正事时,往东方去追豪格的信使回来了,说晚了一步,豪格走得非常匆忙,因此速度也快,没追上。
  多尔衮听得直骂娘,可又没有办法,只好继续擦屁股,不管如何,先要把朝鲜的局势稳定下来再说。
  表面惶恐的吴达济,晚上睡觉的时候,便进入聊天群,向崇祯皇帝禀告了汉城的混乱情况。
  崇祯皇帝听了,夸了他几句,同时吩咐他,做事要隐秘,如果没有把握,宁可不做,也不要暴露身份。
  崇祯皇帝知道,吴达济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制造朝鲜满清余孽的混乱,这样大明军队攻过去的时候,能有事半功倍之效。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压根就没有把多尔衮所部立刻消灭的打算。
  倭国好歹是一个独立国家,想当年的时候,几十万大军进攻朝鲜,几乎灭了朝鲜,得亏万历皇帝派兵入朝参战,可也经过前后两次,花费了无数银两,最终是丰臣秀吉病死,这场战事才算结束的。
  也就是说,凭满清在倭国的那点兵力,要想打下整个倭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德川幕府这应该是算开国后没多少年头,实力还是有的,又不是王朝末期。就算加上多尔衮在朝鲜的军队,崇祯皇帝觉得,双方的实力也不会相差太大。因此,为了倭国的内乱能久一些,多尔衮的军队就有必要也赶去倭国,最好能把倭国搅个天翻地覆,两败俱伤最好,最后,大明再派兵追向倭国。不管倭国的土地上最终留下的是满清欲孽也好,还是德川幕府也罢,大明都有理由消灭他们!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又点开了倭国江户那边传来的一条消息,说德川幕府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开往九州,准备一举镇压九州叛乱。目前江户那边的舆论认为,如果上一次不是九州天主教徒突然造反,幕府就已经把叛乱镇压下去了。这一次,是考虑了天主教徒的军队,去九州,是要把所有叛逆都一举剿灭。
  不管是天主教徒的军队,还是丰臣国松的军队,其实也就那样,大部分只是农民而已。只有满清的几千兵力,战力彪悍,需要认真对待。不过相对于十万大军来说,满清这边兵力太少,只要重视,翻不起什么浪来的。
  翻完这条私聊,崇祯皇帝便又问了钱富贵,得到答复说豪格的军队遇到了德川幕府的水师,幸亏有丰臣国松的水师赶来掩护,就损失了两膄船,其他人马,大概四千五百人左右,刚刚到岸,具体情况,还未知道。
  听到这个禀告,崇祯皇帝不由得猜测,该不会豪格这么匆忙赶去,刚好赶上九州岛的大战吧?真要如此的话,那也好,否则要是九州岛的叛乱被剿灭的话,大明就没法坐收渔翁之利了!
  不过倭国的事情,崇祯皇帝在目前来说,多少有点鞭长莫及,便没再操心了。
  这回京师,他不急,远比当时御驾亲征离开京师时要慢得多,一路上,享受了沿途百姓再次的欢呼。这一次,当地官府都早早地通知御驾到达时间,而不是像出征时候,不愿意老百姓去迎接。这么一来,欢迎的力度便达到了空前,“吾皇万岁”、“大明万胜”的喊声,一路上络绎不绝。
  就这么一次御驾亲征,原本是准备了不少成就值,就想着会有大量消耗的。可崇祯皇帝没想到,当他归来的时候,成就值竟然比去的时候还要多。这让他很是欣喜,便决定,再扩大聊天群的规模,再从中选出厂卫,遍布天下,甚至遍布全球!嘿嘿,必须要胸有大志,目标远大才行!
  当然了,如果有必要的话,定向加人也是可以的,如今的成就值,也是可以多加几个自己想要加的人了。
  于是,聊天群中的成员,在这段时间内老是听到系统的加人提示声,人数之多,都有点让他们不适应。原本群中一直在讨论御驾亲征的事情,这话题也不断地被打断,变成了个新加入成员介绍会了。
  御驾不管多慢地回,终归是会到京师的。这一日午时,就会到达京师。当然了,这个时间点,也是故意安排出来的。
  这一日一早,京师便万人空巷,几乎所有人,拥到了京师北门外。所有的百姓,都想第一时间看到凯旋的队伍,还有他们的皇帝。这一盛况,前所未有。也幸亏在前几年的时候,已经积累了类似的经验,五城兵马司的兵卒全体出动,京营地兵卒全体出动,甚至还从御马监调动了兵马,也参与到了维持城外秩序的忙碌中。
  几乎全京师的人都到了城外,人数之多前所未见,因此从京师北门城下一直往前安排,足足迎出了十里之远。在队伍的最前面,则是皇后领着贵妃,首辅领着文武百官在等候。
  这种情况下,没有用聊天群来联系。来回的快马不停地折返,不断地禀告御驾的位置。
  终于,在官道的尽头,一条红色的线冒了出来,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皇帝在最前面,领着军队浩浩荡荡而来了。
  这一刻,数十万迎接的人群,顿时骚动了起来,一个个伸着脖子,想尽量看清那凯旋的队伍,看清他们的皇上,是多么的威武!
  离得近了,离得越来越近了。
  皇后带着皇子,首辅带着文武百官,还有无数的百姓,都一起跪了下去,低下头,大声喊道:“恭迎圣驾凯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声音,是几十万人一起喊出来的,这个声音,真正是惊天动地,能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
  曾经的时候,正德皇帝也曾御驾亲征,甚至比崇祯皇帝还厉害,亲自上阵斩杀一名敌人,可见战事之惨烈,正德之无畏。然而,两人的待遇却有着天壤之别。
  正德皇帝的时候,接到蒙古即将入寇的消息,他要御驾亲征,结果满朝文武皆不同意,说皇帝不能涉险,不能出京师;于是,他自封自己为大将军,强行领军出征。在边关和蒙古入侵军队的一战,确实凶险,连皇帝都上阵手刃敌人了。不过终归是打退了蒙古人,甚至在之后的十几年,蒙古人都不敢入侵,保证了边关的安全。
  然而,正德皇帝回京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受到什么欢迎,甚至在那些文官的笔下,把他描写成了一个荒诞不经的皇帝,做出了自封大将军的荒谬行为,而不是看到他去杀敌保家卫国的决心。他的那场大战,更是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历史上,只是说杀了几个蒙古人而已。
  而崇祯皇帝这一次,却完全和正德皇帝时候不同。他在满清入侵京畿之地的时候指天发誓,鼓舞了明军士气,为军队所接受。在朝堂之上,整个内阁都是他的人,是按照他的意志选出来的人,而不是过往的由六部九卿,各地封疆大吏来投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