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猴耍兔耍胖子,来日再耍!”
都不用说,这个胖子,就是皇太极了。他气得脸色铁青,又转红色,好像又想吐血的样子,把鳌拜他们吓得不轻。
要是皇上再连续吐血的话,这龙体就堪忧了啊!
不过幸好,皇太极这次最终还是没吐血。只见他那胖脸上的小眼睛,闪动着危险的光芒,扫视他面前的臣子,就如同一头饥饿的猛虎,要准备张开他那血口大盆吃人了!
“明军兵力,连一万都没有,是谁谎报了军情?”皇太极阴冷地语气,犹如毒蛇一般,让人感觉有股寒气,“卢象升呢,打了这么久的仗,连卢象升都不认识?”
对于明军逃走之事,他都懒得说了。在他看来,肯定是明军做贼心虚,一发现自己的夜不收被大清抓了,就吓得赶紧跑了,这也合情合理。
他这话一说完之后,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阿敏的身上。消息最初的来源,就是阿敏报到沈阳的。
当然了,追根究底的话,是鞍山驿堡的守将得出了明军大举来发的结论。不过,他是阿敏旗下的,自然要算到阿敏的头上。至于回头阿敏怎么去处罚鞍山驿堡的守将,那是另外一回事。此时此刻,阿敏必须要给出交代。
“这能怪我么?”阿敏知道没法否认,但也绝对不想承担责任,立刻辩解道:“明军故意虚张声势,军情紧急,一时半会那能轻易分辨出来。再说了,明军以前什么时候有过十一门红夷大炮一起随军出征的?谁能想到?”
确实,这十一门红夷大炮也给了建虏很大的误判依旧。当然了,真要说以前的话,明军除了一开始还会主动出击之外,后来都是龟缩城内,压根就没有主动出击了,一直到最近两年才有所改变。
“休得狡辩!”皇太极忽然大声咆哮,指着阿敏的鼻子喝骂道:“你可知道,这一次我大清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兵力,耗尽了无数粮草物资,就是因为你谎报了军情!”
阿敏听了,知道这个时候,他是到了悬崖边上,已经退无可退。一旦认罪,皇太极立刻会把所有的责任都让自己扛了。旗主的位置被剥夺不说,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有危险。
这么想着,他那还管皇太极是皇帝不皇帝的,立刻反驳道:“说得好笑,难道我是大清皇帝?我有那个权力,让大清动员全国兵力参战?这消耗无数粮草物资的责任,是我来扛?要还是当年八王议政的话,决定是大家所出,该我抗的就我抗,绝不会像某些人一样,一旦有事就推卸责任!”
阿敏这算是死中求活,甚至故意提及以前八王议政之事。这让皇太极听了,气得指着阿敏的手,都有点在抖。但是,阿敏也没说错,全国动员的旨意,是他皇太极才有资格发出去的。
他还没来及说话,阿敏就又大声说道:“这次战事,也不止是我被明军骗了,某人亲自来了之后,全权指挥战事,不也一直以为明军乃是主力前来?如果要追究我的责任,我认,可要是只因为这个处罚我,我不服!这事儿,谁服?”
不得不说,皇太极的威望,并没有原本历史上同时期那样高。他的威信,在被明军连续打击之下,虽然是满清皇帝,可并不能一言九鼎,让人死就死,活就活。特别是满清这种八旗的背景下,八旗旗主的权力很大的情况。
而阿敏不但是旗主,以前还当过八大贝勒之一,是执政过满清的。他的份量,也不是皇太极一句话就能处罚的事情。
阿敏的倒打一把,气得皇太极的脸色又涨得通红。似乎怒气值还在暴涨,不是把自己撑爆了,就是会把怒火爆发出来烧了阿敏。
正在这当口,豪格忽然出声说道:“这次战事,是范文程这狗贼提议的,还说能歼灭来犯明军,然后还能去打下宁锦,甚至是山海关,他这是妖言惑众,只会吹牛。儿臣以为,范文程这狗贼当负全责!”
这话一说出口,范文程顿时吓得脸色惨白。他明白,在皇太极和阿敏僵持不下的时候,自己作为外人,作为一个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的人,被这么一说,就很有可能会被拿来顶罪了!
那场御前会议,其实其他人,比如济尔哈朗、岳托、阿济格等等,他们全都有建言献策的。如果要这么论的话,这些人也肯定有责任了。可他们个个都是满洲贵族,也不可能出来顶罪的。
正如范文程所想,豪格这一开口,顿时就引来了一片赞同之声。
“对,依我看,这汉狗居心不良,是故意这样说的,要陷我大清于死地,罪该万死,五马分尸!”阿济格恶狠狠地说道。
“我同意,连祖宗都不要的人,又怎么可能一心为我大清谋划,肯定是心怀鬼胎!”
“……”
第952章 内讧
范文程听得冷汗哗啦啦地流,这些满人都这么说,看来自己在劫难逃了!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是这样的下场!努力付出,甚至连祖宗都不在乎了,一心只想立下旷世功绩而青史留名。可如今,却还没什么功绩,就要成替罪羊了,自己能文能武,文韬武略,几人能比?
苍天啊,大地啊,你们待我范某何其不公!
就在范文程有点绝望的时候,忽然,就听到皇太极大声咆哮道:“够了!”
顿时,满清头目群起讨伐范文程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看着皇太极,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范卿乃是朕的谋士,建言献策,一向甚合朕意!此次所献之策,乃是基于谎报的军情之上。”皇太极厉声喝道,“他人远在沈阳,基于军情所献之策,合情合理。再者说了,范卿可有决定权?那日不是大家一起赞成,会有这举国之力图谋明军之事?这次罪责,断无他一人承受之理……”
这一刻,范文程听得热泪盈眶,堂堂一个七尺高的大男人,竟然满是泪水,稀里哗啦地流,不顾甲盔在身,连忙跪倒在地,屁股翘得高高地,向皇太极献上了菊花。
“奴才为陛下效命,死而无憾!”
不得不说,皇太极这番话,确实是大实话。这么大的事情,都怪到范文程身上,实在太过份了。对于皇太极来说,范文程比其他人更好用,脑子更灵活,平时对他帮助最多,他自然是要保范文程的了。另外一点,这事上,他还是要处罚阿敏,否则他这个皇帝威信何在。以后还有类似的事情,是不是其他人也都会学阿敏一样,那这个皇帝又有什么用?
济尔哈朗等人听了,不由得沉默了。而阿济格等人听了,虽然有点不以为然,可皇帝说话了,能看出来皇帝要保范文程,就只好闭嘴了。
豪格却是心中一“咯噔”,自己难得说了个提议,竟然不符合父皇的意思。原本想表现一下自己,期望能有重新获得太子之位的机会,看来,没有一点用!
代善眼珠子转了几转,看看皇太极,又看看阿敏,顺便扫了下跪地的范文程。在听到皇太极让范文程起来时,就插嘴说道:“陛下,老臣以为,这次的事情,实在是明军太过狡猾所至。两军交战,互有胜负乃是再所难免。再者说了,这一次战事,明军望风而逃,都一口气败退回鞍山驿堡城内去了。我们大清这次出兵,也没有败!”
一听这话,就知道代善是想当和事佬了,皇太极眉头一皱,没有说话,而阿敏则有点意外,看来这老东西这次终于站到自己这边来了。要是以前不是他投靠了皇太极的话,也不至于让皇太极一家独大!
“虽然这次的战事,我们大清消耗了不少粮食物资,可陛下英明,早已遣人大规模地开垦粮田,等到秋收,这粮食就有了。在这之前,我们大清上下全都努力熬一熬,再找点其他什么补充下,只要全国都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上下一心,老臣相信这次的粮食危机还是能安然度过的。”
代善说到这里,向皇太极郑重一礼,神情严肃地说道:“如今明国势大,而我大清颇为困难,在这种时候,我大清当上下一心,齐心抗明。一箭易折,多箭难断,我大清当以团结为上,万万不可有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啊!”
济尔哈朗听了,也跟着奏道:“陛下,我大清危难之际,确实该以团结为上!”
岳托也跟着奏了,同样附议……
……
皇太极看着一个个站出来,都说是明军的错,大清要以和为贵,他就不由得沉默了。从道理上来说,大清在这种时候,确实不宜闹内讧。可是,阿敏这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又岂能这么放过了?
这一点,他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或者代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