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浔?”田贵妃一听,有点诧异地道:“她是何时进宫的,妾身怎么一点都……”
说到这里,她忽然回过神来,当即惊讶万分,抬头看着崇祯皇帝道:“陛下要出宫?”
“嗯,不但出宫,而且是出京,去大明的最南边看看!”崇祯皇帝微笑着详加解释道。
田贵妃心中的悲伤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不见了,只听她惊讶万分地说道:“陛下,这……这可以么?”言语之间,他还是难以置信。
这也难怪,在大明两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中,就没有几个皇帝出过京师。甚至有几个皇帝,压根就没出过紫禁城,一直在这宫墙大院内住到死。
此时崇祯皇帝忍不住说出这个话,还说要到大明的最南边去走走,这个消息,说是石破惊天也不为过。
崇祯皇帝就知道,这个想法说出来,会吓到很多人的。因此,自从白天冒出这个想法之后,田贵妃是第一个知道的。听了田贵妃的质疑,崇祯皇帝把她抱在怀里,抚摸着她光滑的背,缓缓地低声说道:“朕要中兴大明,这是朕这辈子的最高追求。但众观历朝历代,爱妃说说,有哪个中兴之主是一直待在皇宫中,从来没有出去过的?”
田贵妃一听,不由得一愣。她自幼琴棋书画,骑射击剑等等,无所不会,对于历史,自然也是比一般人熟悉的。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后,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想不出来。但她总感觉这个事情太大了,也不敢怂恿皇帝出京师,就还是回答道:“万历皇帝算不算?”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摇摇头,毫不犹豫地说道:“不算!”
说完之后,他又解释道:“万历年间算不得大明中兴,三大征打成那个鬼样,能说明大明有多强大?最后建虏还崛起东北,辽东失陷。”
看到田贵妃好像有话要说,崇祯皇帝不给她机会,因为他知道田贵妃想说什么,就立刻接着道:“就算是张居正时期有了点钱,那又怎么样,难道就算是大明中兴,并把这个功劳归功到万历皇帝身上?”
说到这里,他低头看着田贵妃,声音坚定,几乎是斩钉截铁地说道:“朕要求的大明中兴,最低要求也是永乐盛世!”
田贵妃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她没想到,崇祯皇帝想要的是,永乐盛世那样的,还是最低要求……
她感觉很不切实际,永乐盛世,那可是永乐皇帝的功绩!永乐皇帝是谁?从小随太祖征战,后来又能以京师一地夺取皇位,并亲自领兵出征蒙古,打得北元狼狈而逃,所派郑和舰队下西洋,到了后来,万国来朝,路不拾遗……
这么想着,田贵妃的脑子转动,想着该怎么婉转地劝劝皇上,让他不要好高骛远,至少先定一个小目标什么的。
或者是知道田贵妃心中在想什么,崇祯皇帝又缓缓地说起理由来,说给田贵妃听,又似乎是说给自己听:“河套为大明所有,朕设置了归化总督,包头巡抚,在那安置秦晋两地的灾民,整合蒙古牧民。朕相信以洪承畴、杨嗣昌的本事,该不会让朕失望。而且朕也会看着,不让那边出大的差错!”
“再者说了,去年剿灭顺义王,立威西部蒙古,如今他们来朝贡的使者还在京师呢!如此,河套西部可保无恙。至于河套的东部,那些蒙古部族已经活不下去,不得不投降大明,如今正在整合中,对我大明也没了威胁。这些,能让朕放心帝国的北方。”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略微停了停,随后又接着说道:“至于对大明威胁最大的建虏,去年一年,连续几次战事,把建虏的国力消耗殆尽,如今没了粮食,建虏就是一头没有牙齿的老虎。由登莱巡抚卢象升的东江军,还有曹变蛟的新军以及孙阁老的关宁军夹击威胁,建虏最多自保,已没有了主动进攻大明的能力。再者说了,朕还挖了一个坑在那里,皇太极还不知道,回头就会跳下去,又能狠狠地坑他一把,今年的辽东,我大明是处于战略进攻阶段,主动权在我,不会有大的差错!”
“至于西部那边的土司叛乱,已经基本被总督朱燮元控制局面,应该也不会有大的战事。他那边缺的,是银子,是粮食”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才发现自己抚摸着的手,不知何时已经停下,就又继续抚摸起光滑地背,同时继续说道:“朕此次出京,其实就是想去大明各地看看,多想着些挣钱的方法。特别是开海一事,朕不放心,要亲自过去走走看看。今年,是要赚钱的一年,只有有钱了,来年就再用点力,收复辽东,朝鲜自然就不在话下!”
田贵妃已经听得呆了,一直到崇祯皇帝说完,见她愣在那里,用力抱了下她,才回过神来。
如果说之前她觉得崇祯皇帝好高骛远的话,此时听完之后,她忽然发现自己的夫君似乎并不弱!就那么短短一年时间内,竟然已经做了那么多事情!不说别的,光是辽东的建虏,那可是让几代大明皇帝都头疼的事情,结果在夫君的手中,似乎看到解决的希望了!
夫君说话,娓娓道来,是有计划的,断然不是脑子一热,想出去就出去了。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田贵妃想到这里,不由得把头埋在崇祯皇帝的胸膛,柔声说道:“陛下做事,妾身自然是支持的。只是……只是皇后那边,还有朝中大臣那里,不知道他们是否会……会同意呢?”
这样的大事,按她的估计,恐怕那些人都会强烈反对,皇上要想出京师,还是很难的!
第828章 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这个出京南巡的事情,在一年前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提出来,就算没有建虏入侵京畿之地的事情发生,也绝对不会有人同意的。但换了如今的一年之后,就不一样了。
在这过去的一年中,崇祯皇帝亲自参与,连续取得了让那些臣子瞠目结舌的事情,比如说亲上城头督战,用自己为诱饵,诱杀建虏兵马于城下,打退了建虏;比如说把河套地区划入大明版图,直接由朝廷设置官吏进行官吏;比如说卫拉特蒙古诸部纷纷遣使来京,献上贡表以示臣服之意;比如说把战略进攻中的建虏打得只能防御,对于大明军队的反攻无可奈何;比如说原来和建虏结盟的东部蒙古纷纷投降大明,只要有吃的,就愿为大明效力等等。
除开这些军国大事之外,在内政方面,建忠烈堂收军心、民心;出水泥、银行,把朝中各大衙门的利益都绑在了一起;虽然去年的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但却有一个可以预料的未来;另外,不动则已,一动就把和晋商相关的势力,包括地方和朝堂上的文官武将一口气全部拔出,震慑所有不轨之徒,厂卫兴盛,组建新军等等措施,无不让崇祯皇帝在这一年的威望如火箭般飙升,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可以由得底下臣子糊弄的少年皇帝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崇祯皇帝还有一个大杀器,那就是聊天群。内阁首辅和司礼监掌印太监,这大明一内一外最重要的两位臣子都在聊天群中,遇有事情可以直接禀告皇帝,而无需在意皇帝在不在紫禁城里。事实上,去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崇祯皇帝已经逐渐把处理政事的事情放权,让内阁和司礼监去处理,他只是抽查做监督,不再事无大小都过问,自己只抓最为重要的事情。
从崇祯三年的情况看,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好,至少内阁和司礼监联合处理的朝事,基本上都让崇祯皇帝满意的。大明的这种政治架构,其实也并不是非要皇帝亲力亲为,比如万历皇帝就有很多年不上朝的记录。
以往朝中厉害的党争,因为崇祯皇帝一连串的努力,加上他的威望日益隆重,并不显得特出。毕竟内阁成员不在是廷推抓阄,而是由皇帝信任的内阁首辅进行举荐,这样就保持了内阁辅臣能拧成一股绳;崇祯皇帝又狠狠地打击了都察院,取缔闻风奏报之权,让这个党争的急先锋,至少在崇祯三年的下半年沉静了下来。重新启用,甚至重用锦衣卫和东厂,也有效监督文官武将在各自权限范围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件件桩桩的事情,让崇祯皇帝有把握,只要自己坚持离京出巡南方,就没有人能阻止!
因此,崇祯皇帝笑着对田贵妃说道:“他们的事情,爱妃不用担心。你是南方人,可愿陪朕出去走走?”
出京南下,也可以算是旅游了,见识见识大明的风土人情,走走看看,顺便带上一个能文能武,貌美如花又乖巧的媳妇,算是一桩美事了。至于去路上看到漂亮的再抢,这种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不是说他干不了这种事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