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边,见到崇祯皇帝点头示意,毕懋康便对随驾在侧的就近一名锦衣卫校尉说道:“去让他们把靶子挪远一倍!”
随驾的锦衣卫校尉,自然是也有点见识的。一听毕懋康的话,不由得愣了下,心中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下意识地,他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转头看向崇祯皇帝。
不止是他,边上站着的茅元仪和祖大寿也和他一个想法,挪远一倍,什么意思?难道还能打中靶子?这不可能啊!
刚才燧发枪兵和火绳枪兵已经比试过了,就目前的射程,都是九中三、四的平均命中率,要是再挪远一倍,呵呵……
然而,崇祯皇帝却一脸平静,似乎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对那锦衣卫校尉点了点头。
既然皇帝都允许了,那锦衣卫校尉就不管这夸张的距离,立刻跑向靶场,对那边负责的一名小旗说了下。就算从这边比较远,听不清说什么,可从那小旗的表情上看,也能感觉到,那小旗也被挪远一倍的要求惊到了。
而燧发枪兵徐文波等人,则更是把惊讶写到了脸上。甚至都一时忘记了皇帝在不远处看着这边,互相看了看彼此,都发现对方和自己一样,那也就是自己没有听错了。
挪远一倍,这怎么可能还射中靶子!这难道不是测准头,而是要演示其他内容么?
火绳枪兵的纪律比起燧发枪兵这边要稍微差一点,其中有人甚至都质疑出声了。那名毕懋康的家丁听了,转头看了他们一眼,脸上明显带了不屑之色,另外也带着一点自得。
没过一会,靶子离远一倍,一切准备就绪。毕懋康向崇祯皇帝行了一礼,而后看向茅元仪和祖大寿,带着一丝自豪笑着说道:“两位将军且看!”
茅元仪和祖大寿心中狐疑,转头看去,就见一声令下后,那边开始了射击,而后再装填,再射击,一共也完成了九次射靶。
这种燧发枪的装填实在有点慢,就算茅元仪和祖大寿都是一方大将,算是沉得住气的了。可他们此时却感觉这九枪打得好漫长,第一次感觉等待有点不耐烦。
打完收工,靶子那边的明军士卒亮起了旗号,让在这靶场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靶子挪远了一倍,竟然还是九中六?这……这简直是亮瞎了眼!
“陛下,末将想要验靶!”茅元仪回过神来,立刻躬身奏道。
崇祯皇帝还没说话,边上的毕懋康却已经笑着说道:“茅总教习就是不说,我也会让人把靶子呈送陛下御览的!”
这时候,崇祯皇帝的心情也不错,他笑着说道:“怎么,茅卿不信,要不朕和卿打个赌?”
一听这话,以茅元仪对皇上的了解,他立刻就信了,自然不敢和皇上打赌。靶子拿过来之后,果然无误!
这一下,茅元仪和祖大寿等人的情绪就立刻被点燃,他们两人纷纷要求把那改进型的燧发枪借他们观摩一番。对于这个要求,自然满足他们俩了。
一番查看后,茅元仪终于发现了区别,他有点诧异地说道:“这铳管内壁怎么有划痕?”
“呵呵,这燧发枪之所以能打得远,打得准,奥妙就在这划痕,也就是膛线上。”毕懋康笑着说道,“而这,就是陛下指点的!”
第678章 请陛下指点
茅元仪和祖大寿一听,简直不可想象,就因为铳管内壁有那划痕,就会有这效果,这怎么感觉很不靠谱呢!
可事实又摆在眼前,他们俩也没法反驳。看他们的表情,毕懋康笑着说道:“个中道理,陛下曾说过,我也还不是很明白。”
说到这里,他向崇祯皇帝躬身一礼道:“还请陛下为臣等再讲解一番!”
“请陛下指点一二!”茅元仪真心诚意地躬身一礼,马上跟进道。
祖大寿也很好奇,而且能让皇上指点,这也是荣耀,便也附和了。甚至连李定国也眨着好奇的眼神,加入了这个行列,而没有觉察自己的身份似乎还不够格。
崇祯皇帝一听,便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他们讲解道:“其实,这里面的膛线是螺旋形的,铅弹略微大于铳管的话,就能让铅弹变形嵌入膛线。因为气密性好,使得火药燃放所产生的能量能更多的转化为推进铅弹出膛的动能。又因为螺旋形膛线,使得铅弹出膛后,是旋转前进,这就极大地提高了铅弹在空中飞行的稳定性和……”
按照后世得来的经验,他洋洋晒晒地讲解了一大堆。说完之后,他忽然发现,眼前这几个大明官员都是一脸懵逼。得,看来是专业术语太多,让他们能完全理解,倒是有点为难他们了!
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一会,毕懋康先回过神来,忍不住赞道:“陛下之学识渊博,实在是臣所不及也!”
“末将简直听呆了,陛下这学识实在是高深!”祖大寿一脸钦佩地说道。
茅元仪还没来得及跟进,拍下崇祯皇帝的马屁,一边的李定国又不识自己的身份插嘴问道:“陛下,何为动能?为何螺旋形膛线能让铅弹保持空中飞行的稳定性?还有……”
他的这番问话,让几个臣子都不由得愣了下,转头看去,那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不过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子,难道能一般见识?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呵呵一笑,对于李定国这种刨根问底的态度很是赞赏,当即回答道:“你问的这些涉及到物理等基础学科,朕已经编写了一部分,回头会试点一二,你有兴趣的话,朕可以让人给你讲讲!”
内书堂那边,已经选拔了一些聪明伶俐的内侍开始在学了。等他们学会之后,就能当基础学科的老师,去培养更多的学生。就这些科学知识,离开了那些西洋传教士,自己一样能行!
几名臣子听了,再次意识到这个半大孩子在皇上心中的份量,不由得都暗自留了心眼,准备以后好好关注下这个名叫李定国的孩子。
崇祯皇帝身为大明皇帝,自然事情很多的,比如说要回御花园看田贵妃跳舞,和袁贵妃下棋,和皇后谈谈心里话等等。他不可能就这些细节再展开讨论。
如今燧发枪试验完成,就准备回宫了。一边往外走,一边和自己这几名亲信臣子说着话。
“从刚才的试验可以看出,燧发枪是一定要配备大明军队。这一点,军器局这边的产量必须要加大了!”
毕懋康一听,答应一声,而后又略微有点犹豫,不过还是忍住了没说。
“至于这燧发线膛枪,装填过慢,毕卿也再想想办法。通过了解原理后再看看怎么改进,能加快这装填速度!”
“是,陛下!”毕懋康答应一声后,又是欲言又止。
一边的茅元仪之前一直忍着,直到这时他看到皇上好像交代完了,他就连忙奏道:“陛下,能否直接给新军装备这线膛枪?就算装填速度慢,可只要量大,一样能在战场上发挥威力的。”
他刚才过来的时候,已经想过了,三段式射击太慢,那就搞个五六七八段式好了。前面两排转职射击,后面多排都给他们装填总可以了吧!
听到这话,毕懋康再也忍不住,不得不说道:“这线膛枪打造起来很是麻烦,花费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几倍于普通燧发枪,茅总教习还想量大,这根本不可能!至少未来几年内都不可能!”
一听这话,茅元仪顿时哑然。边上的祖大寿倒没有他这么受打击,毕竟他知道,这好的东西肯定是优先配备新军,还轮不到他京营的。
看到茅元仪的样子,似乎被打击得有点大。想想也是,非常期待的一件事情,在你最迫切想要的时候,忽然告诉你,不好意思,客观原因,你这要求没法满足,这感觉简直是呵呵了。
崇祯皇帝笑着安慰茅元仪道:“军器局这边会想办法改进工艺的,另外,等到明年的时候,应该也能给新军配备一支小队的线膛枪队,可以当特种作战用,一开始在战场上用出来,也肯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茅元仪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便释然了,就回奏道:“是臣太心急了!”
说着话的时候,已经到了京营门口。崇祯皇帝便离开回宫了,只有毕懋康还随驾在侧。直到这时候,他才向皇帝奏道:“臣按陛下指点,采用流水作业,又用水力来钻膛。如今有一个问题,似乎水力的力道还不够!”
军器局中的水力利用,完全是人造出来的,这个崇祯皇帝事先去看过。如果要加大水力的话,就要利用水流落差,对于目前的军器局,并不是很容易做到了。
崇祯皇帝听了后也并没有往这方面多去想,而是立刻想到了蒸汽机。于是,他在吩咐毕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