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奏疏没有第一时间呈上,是崇祯皇帝有交代温体仁,要他先行统计再说。此时一听,便冷笑一声,看来还真是利益最大者,反对最为激烈。
  这么想着,他当即吩咐道:“不等其他了,把奏疏都呈上来,朕要一一过目!”
  至于京师这边,多是察言观色之辈,观朝廷风向,已猜出皇帝意思。对于他们来说,开海禁的事情和他们关系不大。因此他们的反应,反而没有地方封疆大吏来得激烈。
  如今在文华殿内的辅臣和六部尚书等,之前听说后并没有正面反对,只是强调这事成效不大,困难多多。但皇帝和首辅都坚持,那他们就不说什么了。
  散会之后,崇祯皇帝还没来及喘口气,候在殿外的一名内侍便来禀告说皇后来见。
  他一听之下,便大概猜出自己昨晚没睡,让皇后担心了。
  果不其然,周皇后一见到崇祯皇帝,便是一顿劝谏,让他一定要保重龙体,什么熬夜最伤身什么的,唠叨了好大一会,最后才呈上了聊天群中的民情汇总。
  自从颁布了成就值奖励之后,这些民情汇总的信息明显多了几倍。看了一遍后,崇祯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不由得低声哼道:“这个周延儒,就知道搞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周皇后听了,并不发表意见,在等他都看完想过之后,才出声说道:“陛下,您是一国之君,关系重大,出宫前往京营也就罢了,微服民间之事,着实让人担心,陛下……”
  得,皇后也知道上次微服私访的事情了,崇祯皇帝摆摆手打断道:“皇后,正因为朕是一国之君,一言一行皆事关重大,因此朕不能一直待在宫中,只是听别人怎么说外面如何如何。不亲自出去走走看看,如何知晓真伪,皇后你说是不是?”
  看到皇后似乎还想再劝谏的神情,他便马上又抢先说道:“就说上一次,朕要不亲自走上一走,像版权专利局的事情就不会有。皇后不要小看这个,朕可以给皇后说说这个的重要性……”
  周皇后是正儿八经规矩的那种,一切都按礼制而行。这可能和她性格有关,也和她身为皇后有关。如果说些其他东西,搞不好周皇后会坚持己见,因此,崇祯皇帝就从国事的重要性方面入手,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说得好像他要是不微服私访的话,国将不国了一般。
  虽然周皇后知道事情肯定没有这么严重,可经过他这么一顿洗脑,终于还是点点头,认可了微服私访的事情,只是她始终担心,再三交代皇帝一定要保证安全。
  崇祯皇帝见自己的目的达成,自然连声保证。有皇后的支持,这微服私访的事情就会更顺畅。就比如对方正化他们有关微服私访时候的注意事项,安全演习之类,就可以在宫中做起来了。要不然,像上一次一样,自己出去走一趟,都得时刻担心会不会太横行霸道,太引人注目,反而看不到,听不到什么。
  当然了,之所以要坚持微服私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崇祯皇帝并不会对别人说。那就是成就值的问题!上一次出去,虽然围观贡献成就值的人数不是很多,可架不住隐藏了皇帝的身份,每个人贡献的成就值大啊!
  这不,因为代县战事,又消耗了上次赚取的成就值,看来又得微服私访一次,保证有足够的成就值,至少是能奖励那些每天禀告消息的人。
  看到皇后离去后,崇祯皇帝重新进入聊天群。发现有一个私聊,是高应元发过来的。


第420章 歧视
  “陛下,听上面说,前线战事紧张,伤卒暂缓遣返!”
  看到这条消息,崇祯皇帝顿时眉头一皱,看来莽古尔泰的军力不足,而锦州方面给的压力又大了些了。
  这么想着,他便回应高应元说道:“如此,朕令锦州方面减缓军事行动。”
  这几天的行动,目的就是要让高应元能返回辽阳。就算是宁锦的明军主力,也必须要配合。毕竟此次辽东战事的战略目标,就是让卢象升这次深入辽东腹地,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攻占辽阳,烧毁建虏的物资中转站,向辽东汉民传达信号,大明是有能力反攻的!
  基于这个目的,崇祯皇帝立刻联系刘王氏,让她传达旨意,令吴三桂、何可纲两军缩小活动,减轻莽古尔泰当面的压力。
  忙完这些,他再切换到临时群内,浏览了下聊天记录,发现战果又有扩大。此时,已是将近傍晚,延绥军和白杆军的剩余兵力,大约又有三分之一的军队赶到代县,局势已经彻底稳住,这让他很是欣慰。
  浏览完了信息,心思沉静下来,崇祯皇帝不由得开始考虑这次战事之后的赏赐,比如说对于孙传庭,该怎么安排为好?
  前有守城耗敌之功,后有偷袭击溃流贼大军的奇勋,这个孙传庭是个人才,要好好地用起来才行!
  一如崇祯皇帝所想,延绥巡抚洪承畴也是这么认为的。当他领军赶到代县时,听闻孙传庭前来求见,就立刻放下架子,亲自迎出中军帐,就似多年老友一般,牵着孙传庭的手,说笑着回中军帐。
  严格来说,孙传庭其实此时还是一介草民而已,最多是个乡绅。而洪承畴却是朝廷的封疆大吏,镇守大明九边之一的延绥巡抚。他表现出如此姿态,可谓是给足了孙传庭面子,也显示了足够的诚意。
  洪承畴会做人,不管是对同僚,还是对上司,又或者是对地方乡绅,都是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的做事风格。这也让他一路升迁都比较顺利,官场的口碑也很好。
  他的这一番表现,同样让性子比较冷的孙传庭很是感动,千年的冷脸难得地带了点其他表情,不时回应洪承畴的问询。
  一进入中军帐,洪承畴便对站在那里等候的手下众将介绍道:“这位就是孙郎中,我大明百年不出的国之栋梁,赤手空拳召集了三百杂兵就击溃了数万流贼精锐。”
  隐去了关键的聊天群作用,根本没提张献忠和刘国能这两位出了大力的人名,让人一听之下,顿时惊为天人。当然了,具体战事的经过,除了洪承畴之外,其他人基本知道的不全。
  此时洪承畴这么一说,这些领兵将领顿时一个个脸上露出由衷地钦佩之色,纷纷抱拳郑重见礼,让孙传庭心中很是受用。
  他这次过来,主要是投降的流贼人数众多。如今战事已定,他还没有正式的名份,而洪承畴一到,自然是要过来禀告交接的。
  但他说明来意时,洪承畴立刻指派了几名将领去交接。同时向孙传庭笑着说道:“孙郎中劳累一夜,回去好好休息,等待朝廷旨意!”
  一听这话,不知为何,孙传庭心中没来由地一凉。不过他有聊天群在,倒也不怕别人贪他功劳,只是心中有点不喜。
  洪承畴却似乎没发现他神态有变化,从袖子中拿出一份奏章递给孙传庭道:“这是本官准备快马送往京师的报捷奏章,伯雅看看如何?要是有何不妥的话,本官就重写一份就是!”
  孙传庭听得一愣,下意识地接了过来看了看。他发现自己显然多疑了,洪承畴在报捷奏章中一五一十地禀告了战事经过。甚至个别地方用他的文学功底,巧妙地夸张了孙传庭的功劳,却没有一点说谎。
  这样的奏章,孙传庭当然不会有意见,心中很是感激洪承畴。等走出延绥军大营时,他是昂首阔步而回。
  回到代县城中时,县令领着全城百姓夹道欢迎,可谓风光无限。任谁都知道,孙传庭以后必将飞黄腾达。
  等他回到家中时,却见夫人领着他的妾室和儿子女儿齐聚一堂,见到他时未语泪先流。
  孙传庭知道什么原因,微笑一下道:“我这不是很好么?”
  “老爷,你好狠心!”夫人顿时哭出声,回想起来都是后怕。昨晚那一见,差点就成了最后一面。夫君却一点都不说,好似平常一样。
  孙传庭上前,握住夫人的手,看着他的儿子说道:“遇事须得有决断,该狠的时候就得狠,如此方能功成名就!”
  在原本的历史上,孙传庭也是这样在做的。他那一生,杀乡绅,杀流贼,杀灾民,并不手软,也绝不畏手畏脚。虽然最终留名后世,但却被时代所限,最终战死沙场。
  这边是一切安好了,但张献忠那边却遇到了一点郁闷的事情。虽然他是弃暗投明,并许以游击一职。可延绥军前去交接时,却多有歧视。
  为此,张定国看得愤愤不平,他进入聊天群,在还没有解散的临时群中,带有质问地意思说道:“为什么我义父已是游击将军,还为朝廷立下大功,但一个守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