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朝鲜使节过来,也不一定能见到皇帝的。很多时候,都是礼部官员见下而已。如果皇帝能召见,那是天大的恩赐。
  “下国小官弘文馆副校理吴达济见过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吴达济行最为敬重的三跪九叩大礼。
  “平身吧!”崇祯皇帝一挥手让吴达济起身,而后微笑着说道,“朕很忙,相信你也能看到京师发生的事情。不过你的来意,朕亦知道,心中也牵挂朝鲜百姓。今日方能抽出时间,有几句话,你可带给朝鲜国王。”
  吴达济一听,立刻洗耳恭听。
  “我大明登莱巡抚亲自到了朝鲜,已歼灭一千余人建虏。只是他刚上任,还需要时间熟悉东江军力和朝鲜半岛的局势。因此,你回去告诉朝鲜国王,让他务必坚持,决不可出现我大明将士为你国浴血奋战之时,你们却在背后捅我大明一刀,或者拖我大明后退。如若发生此事,朕将视朝鲜为敌国,必灭之!”
  “陛下请放心,我朝鲜上下对建虏深恨之,绝无此等可能!”吴达济一听,立刻胸有成竹地表态。同时心中也是欢喜,大明皇帝原来一直在帮朝鲜,甚至连登莱巡抚都亲自上了,还歼灭了一千多建虏,真是太好了!
  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话,点点头又道:“你也看到,朕在编练新军,等兵成之日,就是光复我大明辽东之时。而朕,亦将择机御驾亲征,必灭建虏……”
  听到这话,吴达济不由得露出了吃惊的神色,年轻的大明皇帝竟然有如此胆色!这么一对比,想起自己和同僚劝王上御驾亲征,坚决抵抗建虏时,王上那脸上害怕的神情,他心中不由得一叹,王上不如大明皇帝多矣!
  崇祯皇帝却没管他心中想什么,继续在给他说道:“对虏战事,总有起伏。实事求是地说,建虏军力还是很强,因此在朝鲜的战事,必然有个艰苦的过程,可只要能熬过来,以我大明的国力,等做好一切筹备,必会增派兵力支援朝鲜,或灭建虏于朝鲜,或把建虏驱逐出朝鲜,最终会猎辽东。”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会,脸色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你回去转告你国国王,不管局势可能会变得如何,哪怕是很困难。但他要相信,最终的胜利必将是有的。除了大明在用心灭虏之外,朝鲜亦要做出努力,断然没有只有大明将士在朝鲜浴血奋战的道理,更不能出现朝鲜帮建虏攻打我大明将士的事情,否则……”
  崇祯皇帝的声音提高了一点,语气也变得坚决,厉声说道:“朕灭建虏之后,必领大军再灭朝鲜!”
  “不会,我朝鲜虽然国小力弱,可礼义廉耻亦是自知。绝不可能出现背弃天朝上国,转而助纣为虐!”吴达济立刻再次表态,同样斩钉截铁地说道。
  崇祯皇帝听得微微点头,而后一挥手,边上的内侍便捧起一个托盘,向吴达济走去。
  “朝鲜百姓深受建虏之苦,朕亦牵挂之。此一万两赏赐你随身带走,交给朝鲜国王,让他分发给朝鲜百姓,改善点生活!”
  听到崇祯皇帝说这话,吴达济不由得再次跪下谢恩,同时心中猜测,该不会是那大明纸币吧?
  崇祯皇帝给的,确实是大明纸币。这是个扩大大明纸币影响力的机会,他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在历史上,以前朝鲜应大明之要求出兵参战萨尔浒之战时,死了将近五千人,万历皇帝也曾赏赐了一万两银子。因此,崇祯皇帝给这一万两,也是有前例可循的。
  要是换了之前,崇祯皇帝赏赐出一万两大明纸币,吴达济或者心中会抵触。
  可此时的他,在京师已经待了几天,知道这大明纸币绝对不是以前的大明宝钞,这是能随时从大明中央银行兑换回真金白银的,也就是说,银两并无区别,还容易携带,不用担心成色,这倒也是好事。
  这么想着,他甚至回去后,还想让王上也仿效天朝上国之举,这样会很方便。
  崇祯皇帝亲自接见,并强调了自己的意思之后,便让吴达济立刻动身,日夜兼程赶回朝鲜,传达他的意思给朝鲜国王。
  处理完这事,一名内侍忽然快步入内,神色略微有点惊慌地禀告道:“陛下,工部军器局大使、内监兵仗局掌印太监和军器库提督太监三人皆在军器库内上吊身亡。”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没有一点吃惊。他之前之所以那么吩咐,甚至原本把吴伟挺关入锦衣卫诏狱的,又提回军器库,就已经是知道最终的结局,必然会是这样。
  也只有这三人死了,有关军器贪腐之事,才算有个顶缸的。接下来,如果自己不想再深查的话,这事到此为止也说得过去,有个台阶可下。
  给出了一天的时间,就算那三人不想死,可怕受他们牵连的那些人,也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几个方面一结合,就注定那三人是肯定要死。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心中再仔细地捋一捋这事的处置方法。


第296章 军器大案
  不久,一道旨意传出,传内阁辅臣并六部侍郎以上官员及都察院都御史等在军器库见驾。
  这道旨意一出,大明的高级官员便匆匆往军器库汇聚。三名官员的自缢,在禀告皇帝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传了开来。这些大明的高级官员,自然也是在第一时间知晓的范围内。
  听到皇帝是让他们去军械库见驾,不用猜,肯定是为了那三人的事情了。
  一路走去,不断地有高级官员相遇,而后一同前去。其中工部尚书南居益看着前面走着的温体仁后背,忧虑地低声说道:“依首辅之意,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还能干什么?”闵洪学就在温体仁边上,听到动静,转头看了眼南居益道,“军器库中的情况,被陛下亲眼查实,肯定会龙颜大怒了!”
  这个是肯定的,但南居益关心地是另外一个。他依旧看着温体仁道:“首辅,如今大明乃多事之秋,京畿之地的赈灾正难办着,京师上下还因大明皇家水泥公司、大明建设银行还有大明路桥公司忙成一团,此时要再出个大案,怕是人心惶惶,无人再有心思干正事啊!”
  另一辅臣成基命听得点了点头,同样低声说道:“南尚书说得在理,朝局正有转好势头,要是此时出个大案,怕是大好局面会毁于一旦啊!”
  听到他们两人都在这么说,急步前行的温体仁终于有了反应,他转过身子,看着身后这些同僚,脸上带点恼怒之色地说道:“你们也知道这要是真查了,必是一个大案?既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南居益等人愣了下,随后马上解释道,“首辅这话可不能乱说,军器库里面的猫腻,可是历朝以来就有的。但下官以前可是在福建,接任这工部尚书之职也才几月而已。”
  虽然他担任工部尚书才几个月而已,但他自己明白,上次建虏围城时,皇上已经因为这个宽宏过一次。如今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军器库的事情,他却并没有向皇帝禀告,不管之前的贪腐案是否有他参与,他作为工部尚书都跑不了责任。
  这个事情,他不是不知道严重性。可军器一事,正如他所回答首辅的话,是历朝以来都有的猫腻,谁要敢捅这个马蜂窝,轻者丢官去职,重则很可能被攻击获罪,发配从军都是常事。也因此,他没那个胆子去碰。
  但谁也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为了新军组建的事情,亲自驾临军器库去实地查看。数量之触目惊心,只要是个人都会愤怒,这愤怒之下,到底会怎么样,还真没人猜得准了!
  温体仁转身继续匆匆前行,一边叹息说道:“看情况吧,如今这局面,是多少年来所没有的。要是举措得当,恐怕能一举扭转我大明朝政之困境,老夫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大好局面被打断了!”
  听他这么一说,身后的官员多少放心了一点,可最终如何还得取决于皇帝。不过看皇帝召见臣子的规模,恐怕这事也难以善了。
  没多大一会功夫,温体仁等人便到了军器库。只见皇帝的御驾就摆在库房前面,议事大堂的台阶上。左右两侧,站着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和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全都一脸严肃,看着他们进去。
  在御驾面前的庭院中,则摆放着三具尸体,显然是那三人的。庭院一侧的军器库库房大门大开,有厂卫把守着。
  这种阵势,让温体仁等人心中一紧,有种不妙的感觉。他们在温体仁的带领下,连忙向崇祯皇帝见礼。
  果然,崇祯皇帝也没有平时的和蔼,冷着脸,淡淡地说了句平身,而后就让他们按各自官位站在那尸体的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