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正想着,忽然看到温体仁的图标在抖动。他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工作组,组内并没有人刷屏,倒也没受新功能影响。他要说话,肯定是要和皇帝说话。
  胡广这么想着,便切换过去一看,却是温体仁在拜年。
  他当即笑着说道:“朕穷啊,可给不起红包!”
  声音转化为文字显示,胡广忽然发现,文字没法像语言一样表达情绪,难怪系统要同时开通表情符号了。
  于是,他点开了表情符号,送了个笑脸过去。
  温体仁那边稍微迟钝了一会,而后也回了个笑脸符号。
  胡广一见,不由得暗赞道:“不愧是首辅,竟然一下就知道怎么用表情符号了。”
  这时,一行文字显现:“陛下,户部的六十二万两白银,只兑换出了一万五千两左右。且京师城内京营等军卒手中一共也就十一万两左右。臣以为,不如再印四十九万两的纸币,如此不用担心兑现问题,可好?”
  胡广一听,先是点点头,不过马上回过神来,当即摇头,对温体仁说道:“不妥,纸币发行前期,信誉最为重要。虽然如温卿所言,占大头的勤王军将士已经回原驻地,暂时不会发生挤兑现象。但如果朝廷再印发出去将近五十万两的纸币,又没有听说朝廷有新收入这么多白银,这种消息传出去后,必然会对纸币的信誉造成影响。”
  说到这里,胡广着重强调道:“虽然朝廷银钱急缺,这事也还是算了!!”
  这时候,他感觉文字缺陷也不少,至少自己的语气态度没法实时传递了,只好多加了一个感叹号过去。
  “陛下圣明,微臣明白了!”温体仁这次没有停顿,立刻就回道。
  如果大明纸币的信誉已经建立的话,温体仁的主意就可以考虑了。历史上,这也是必然会经历的过程。
  就是银本位制建立以后,在某个阶段储备银不够用,就会自然地过渡到银块本位制。所谓银块本位制,就是不再放开完全兑换,而是有限制地兑换。当然了,历史上主流是金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
  再到后来,或者有反复,恢复到银本位制,然后又是银块本位制,最终逐渐过渡到汇率本位制和信用本位制。
  这些体制,其实谈不上谁比谁更优秀。只能说在某个时期,什么本位制更合适而已,因为都有其缺点。
  这些知识,在这个位面上,估计只有自己一个人清楚。胡广心中想着,看来这一块还是得自己亲手抓才行。
  想着这个,胡广又马上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粮食问题。
  说句实话,如今这个阶段,不,是如今这个年代,没有什么东西会比粮食更重要!
  往小里说,如今战后的京畿之地,就急缺粮食;还有陕西、甘肃那边,等到过完年,堆积着的公文奏报就会如雪花般飞来御前了吧?这其中,最为关键的,肯定是粮食问题。西南那边,土司之乱还没有彻底平定,也是需要粮食……
  往大里说,全世界都处在小冰河时期,并且至少还有二十来年的时间。这段期间内,自然灾害比起以往更为严重,而这,影响最大的还是粮食问题。
  想到这里,胡广又想起今天快中午的时候,刘兴祚所奏报的事情,不由得有点烦躁起来。
  要是周边各省没有粮食可调的话,自己之前所定的粮食管制,反而会害得京师这边出现大批饿死人的情况。到那个时候,原本是救永平等地百姓的事,反而成了京师这边大为痛恶的荒谬之策了。
  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情况,京师必乱。而京师一乱,不要说中兴大明了,自己这皇位能不能保住,自己这条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问题。
  但要让胡广不顾周边百姓的死活,强令下面把周边各省百姓的口粮都抢了,那京师周边各省也必然爆发如陕西那边的动乱。到了那个时候,虽然暂时救活了京师这边,可最终的结果,京师能否保住也要打个问号了!
  这么一想,胡广便再也坐不住了。粮食问题,绝不能等事情爆发之后再去解决,如果那样就晚了!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周皇后传来一声惊喜:“陛下,新年到了!妾身恭贺陛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崇祯三年到了!


第228章 互怼
  被周皇后这么一打断,胡广暂时也就不去想烦心事了。不过第二天一早起来,他便马上召集相关臣子开会了。
  文华殿内,胡广高坐御座上。底下一群穿绯袍的臣子,包括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分列两边,这算是高级别的正式会议了。
  胡广看看差不多了,便严肃了脸说道:“这才大年初一,朕就把各位召来,实在是有一事,让朕寝食难安,诸卿但有良策,尽且奏来。”
  如果是以往的话,大年初一是休沐的日子,而大年三十又都是守岁,这时应该还在睡觉。不过今年皇帝早已下旨不过年,且一开口就提出了所议之事的严重性,让底下这一众臣子不得不打起了精神应对。
  不过他们也有点奇怪,建虏已经退去,这时候还有什么事情,竟然能上升到让皇上寝食难安的地步?
  于是,作为百官之首的首辅温体仁跨步出列,躬身请示道:“令君父寝食难安,亦臣等之罪,还请陛下示下,臣等必定尽力而为!”
  “臣等必定尽力而为!”其他所有臣子跟着一起奏道。
  胡广点点头,严肃地说道:“京畿之地严重缺粮,诸卿应该是知道的。昨日得锦衣卫密报,说京师周边省份亦是严重缺粮。概其原因是去年十月左右,就有人在大肆收购粮食所致。如今粮食去向未知,而这将会严重影响京师以及朝廷救灾,诸卿若有良策,尽且奏来!”
  底下这些臣子刚听之时,心中都有点不以为然,毕竟粮食问题,之前就已经议过,且已有结论。
  可当他们听到后来,得知周边省份也严重缺粮时,立刻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温体仁的脸色同样严肃了起来,在胡广说完之后,当即奏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臣以为,之前逐次运送粮食此事必须重视,可由都察院派出御史前往各省份专门督办此事!”
  这事已严重到了会影响在场的每个人,因此没人再置身事外,纷纷发言。只听新晋辅臣张至发马上跟着道:“臣愿往胡广一带,督办粮草一事!”
  内阁辅臣亲自过去,那表面朝廷是非常重视这事了。
  另外一名辅臣薛国观则更是激进,立刻大声奏道:“陛下,粮商如此可恶,趁着建虏肆虐之时,大肆收购粮食,囤积奇居,臣以为,当严查惩戒之!”
  顿了顿,他抛出了更为惊人的观点:“臣以为,京师之粮食管制之策,可推行天下,如此可令那些奸商无利可图,亦不会再有此等事情!”
  后世在粮食缺乏的年代,确实有全国实行粮食配给制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国家对地方上的控制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因此才有实施的基础。
  如今在这大明朝,官府的触角只是到了县一级而已。要想实现整个大明帝国的粮食管制,怕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点,胡广知道,要原崇祯皇帝的话,怕是不知道了。
  因此,他听完之后刚想否决时,却见到辅臣周延儒和户部尚书毕自严先一步,双双出列反对说不可。
  其中周延儒甚至怼上了薛国观道:“薛大嘴你安得何心,竟然敢出如此荒谬之言,难道你想让天下大乱不成?”
  “荒谬,何来天下大乱?”薛国观当即大声反驳道,“你且出去走走,看看京师之地粮食管控,不就是很好么?”
  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声音,在御前继续争辩道:“你可知道,从天启年间开始,陕西粮食日渐稀少,已饿死多少人知道么?流贼遍地皆是因为不做贼就只有饿死的份!如今不管是陕西了,甘肃、河南、山西也已有旱情不断,很可能会重现陕西之祸。尔可知乎?”
  事情的严重性,确实出乎周延儒的认知,但他有点不相信,当即冷笑一声道:“危言耸听!”
  薛国观一听大怒,就想上前挥拳,只是幸好他们两人之间刚好出列站着一个户部尚书。毕自严那么一挡,其他几个臣子就都过来劝了,一时御前有点乱了。
  胡广看着他们由争辩到要动手,倒也没有生气,他只怕底下臣子一个个如同泥菩萨般不声不响。
  首辅温体仁当先训斥道:“你们两人要干什么?圣贤书都是白读的么?这是御前,议事就议事,谁再乱来试试?”
  周延儒不服,当即回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