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有见识的人,一听之下便知道他们是白莲教的人,是官府禁止的。天启二年的时候,还有白莲教的徐鸿儒作乱被朝廷镇压。
要是在平时,遇到白莲教的人,他们躲都来不及,可此时此刻,他们遭受大难,压根不信朝廷会管他们这些老弱,而白莲教手中有食物,那还管白莲教干啥,纷纷加入信奉的行列,以求得到无生老母、弥勒佛的庇护。
为首那人,三十多岁的壮汉,看到加入的信徒越来越多,不由得心中暗赞自己的英明决策。
他们原本是盘踞在昌黎城外的一处山上,想着在建虏攻城后发展信徒,却没想到昌黎竟然打赢了战事,关宁骑军的出现更是吓得他们连夜转移。他们游走在建虏势力范围的周边,继续寻找着传教的机会,如今总算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伙白莲教徒在昌黎之战,建虏退去后,被左应选派了民壮李士奇带人镇压了。
此时,永平城外,建虏退去后,各种妖魔鬼怪都出现,要是朝廷听之任之,虽然会饿死无数人,却同样会引发更多的问题。百姓绝望之下,哪怕只是老弱,后果都是难以预料的。
每有大灾大难,便是检验人心的时刻。此时此景,不知道有多少人绝望。一如那一名赤裸的老汉,全身冻得发紫,如今只剩下一口气,绝望而又倔强地想往城里爬去。
忽然,隐隐有雷声从远处传来。再过一会,声音更清楚了,是马蹄声,很多马蹄的声音。
出人意料之外,让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看向马蹄声传来的东面。
一杆大旗迎风飘扬,骑士身上穿着红色战袍,让这些大明百姓一眼就认出来了。
第164章 难题不少
军队,是大明官军来了!
当这些百姓醒悟过来后,不但没有惊喜,反而是慌乱。他们听说过,那些溃兵散去后,通常和贼没什么两样,甚至比贼更霸道,因为他们有刀枪。
可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了。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还怕什么,怕他们再抢劫?真是笑话!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看得更清楚之后,发现远处而来的是乃是正规明军。特别是一些有见识的老人,发现那是朝廷精锐的关宁骑军时,顿时,绝望、麻木的神情立刻不见了,从心底涌起的希望,让他们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面向那支骑军的方向行注目礼。
而那些牛鬼蛇神则有点慌了,逃得逃,匿得匿,一时之间,不少地方显得有点混乱。
“曹”字大旗下,一员小将一马当先,直冲永平废墟城下。他,就是曹文诏之侄儿曹变蛟。
“咴咴咴”地声音响起,就在人群之前,战马急停直立而嘶,不过曹变蛟稳坐马背上不受丝毫影响。他用手一拍马脖子后战马立刻停止了焦躁,显得安静多了。
此时,曹变蛟面对无数涌动过来的百姓大声说道:“某乃大明关宁军先锋总旗曹变蛟,奉皇帝旨意,受孙阁老派遣,前来救抚尔等。军中拨出了军帐、粮食,随后就会到,尔等有序就坐,不得骚乱!”
“军爷,军爷……”
话刚说完,曹变蛟就听到一丝微弱的声音,似乎用尽力气喊却只有那么一点动静。这声音中有点急躁,不过也带了点期望。
曹变蛟立刻循声一看,发现在左前侧不远,在马上被人群遮盖掉的地方,有一名赤裸的老人,全身被冻得青紫,趴在地上努力昂着头,向自己伸着手。
“闪开!”曹变蛟一声大喝,驱马一纵,迅速来到那老人面前,干脆利落地翻身下马,半蹲在老人的面前问道:“老人家,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他能看出来,这位老人已经命在旦夕,就算此时有衣穿,有火可烤,也已经救不回来了。
老人拼着最后一点力气,缓缓转头,用手指着永平废墟,用尽力气回答道:“我……王家的……孙儿……”
话还没说完,手便垂了下去,头也落到了地上,眼睛睁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曹变蛟毕竟是年轻人,虽然久在军中,见惯生死,可此时看到,还是一股怒气上涌,抬头环视围过来的人群喝道:“怎么回事?他的衣物呢?他的孙儿是怎么回事?”
有知道情况的,之前不敢伸手帮忙,此时有做主的人了,胆子便壮了点,有点同情王老爷,就站出来回答了。
曹变蛟一听,立刻转身,厉声向一名手下吩咐一声。顿时,一队铁骑在“驾”地吆喝声中,纵马向永平废墟飞驰而去。
有了这个示范,知道朝廷官军能做主,便又有人站出来,向曹变蛟控诉一些地痞流氓趁乱打家劫舍,还有人则立刻告密,说这里还有白莲教徒。
曹变蛟一听,立刻把手下的骑军全都撒出去,分成一小队一小队的骑马巡视,一发现或者被举报为祸百姓的,立刻便格杀。另外也派了信使即刻回报,毕竟他领着的骑军太少,还不足以控制整个永平城外的场面。
但有了正规官军在,哪怕人数比起这几十万人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但所有人都有了主心骨,心不慌了,寒风似乎也没有那么刺骨,肚子似乎也没那么饿了。所有人有序地围坐在一起,也有了兴致讨论起事情来。这样的场景,才算是有个人样!
他们赞扬这位年轻小将的英武,惊讶于关宁军的速度,更吃惊于这位年轻小将所说的话。
关宁军竟然带来了粮食和军帐,还说是奉了皇帝的旨意,由阁老所派。这些百姓讨论起这些的时候,简直有点难以相信。就算他们这些老弱的经历比较丰富,比一般人能明辨是非,可这时候,他们还是搞糊涂了!
不过随着冬日慢慢地升高,又有大队骑军到达的时候,当这些军队拿出军帐,按照军管的方式开始安排他们的时候,当这些军队拿出粮食开始熬粥的时候,这些老弱信了。就算他们以前没听过,没见过有这么好心的朝廷,这么好心的官军,可在事实面前,他们信了。
这时候,就算有白莲教的人再口生莲花,他们也确信,绝不会被他们说动。有这样的皇帝,有这样的朝廷,又哪来的黑暗之说?
虽然这些老弱知道,自己能不能熬过这个最困苦的时段还是个未知数,可他们一个个都懂得感恩。所有人都称赞起关宁军,称赞起孙阁老,称赞起朝廷,称赞起皇帝。每个人都很配合,也不会生事,就按照关宁军的要求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他们不知道,被他们所称赞的皇帝,此时正在为他们发愁。
胡广在退朝之后,并没有去休息,而是来到文华殿,召集一些朝廷重臣接着商议事情。
只听胡广对底下这些臣子说道:“朕虽然一早就派出了关宁军前往永平等地救援。可关宁军并没有多少剩余的军帐,粮食也不多。对于百万灾民来说,是杯水车薪。如果朝廷不及时进一步想法子的话,恐怕会前功尽弃!卿等还有何策,可尽快言明!”
“陛下,或可让永平周边的州府安置一些灾民!”新晋辅臣张至发躬身回应道。
听到这话,首辅温体仁摇头否决道:“不妥,永平周边州府也遭了兵灾,虽然城未破,可周边村镇全都遭了建虏洗劫,自顾尚且不暇,又岂有能力再多安置灾民?”
这也是事实,胡广听得点点头,开口问道:“那依温卿之见呢?”
“臣以为,还是得尽早让他们重建家园,就地安置才行。可这有两个难点。其一,所留之人皆是老弱,而重建家园需要大量劳力,这些劳力该从何来?”
“其二,最为紧缺之粮食,所缺甚多。可以说在目前的京畿之地,粮食是最为紧缺之物。这该如何调剂?如果从京师运粮过去,路上就要耗掉不少宝贵的粮食。”
第165章 人权能吃么
温体仁说到这里,想起皇上之前的决策,便马上又补充道:“这粮食缺口甚多,如今只有从京师调拨才行。不过可以按陛下之策,派出御史监督地方,由永平周边州府先行给粮,临近州府再补之,最后京师补还。”
顿了顿后,温体仁仔细考虑下,还是摇摇头道,“可京师这边,粮食也肯定不够。京师乃是根基,粮食一定不能缺,不能生乱!”
胡广一听,一拍手决定道:“那就让京师南边诸州府也依次给粮,派出御史,东厂和锦衣卫三方督促!”
要说派出监督的人员,温体仁说是御史,胡广还更相信厂卫。不过也不能什么事都只用厂卫,因此温体仁说得御史也没有排除掉,该用还是要用,免得不做事情吃干饭。
皇帝这么说,其他人自然不可能有意见,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