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9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标从来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那些读书人和大商人,还有各级的文武官员。
  普通的乡间老农大可以在乡间地头上面大骂崇祯皇帝败家子,也可以指名道姓的骂温体仁是奸佞小人,丝毫不用担心锦衣卫会盯上他们。
  而读书人和那些商人、官员们就不行,谁要是有胆子骂崇祯皇帝或者骂当朝阁老,很有可能就会被锦衣卫给找上门去,然后扔进诏狱。
  所以在大明本土,普通百姓不害怕锦衣卫,倘若觉了当地衙门办事不公了,多半还会主动去找锦衣卫帮忙。
  而在大明之外,两个人又都是大商人的身份,在听到锦衣卫北镇抚司这七个字的时候就先行胆怯了。
  锦衣卫从来不会对普通百姓下手,但是对于自己这样儿的商人们来说,锦衣卫这三个字无异于能止小儿夜啼的恶魔一般。
  更何况是在海外,谁也不知道锦衣卫在海外到底拥有什么样儿的权势——单从锦衣卫敢潜入到伦敦塔里面救人,就足以证明锦衣卫的行事是何等嚣张了。
  死死的盯着邱文远和霍绍军两个瞧了一眼之后,为首的锦衣卫才道:“希望如此,否则老子就只能带着三具尸体回去交差了!”
  训斥完邱文远和霍绍军,为首的锦衣卫又接着吩咐道:“带着这三个混账东西离开,下一处目标是梅罗,那里已经有人准备好咱们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事实证明,锦衣卫的办事能力确实是超越了整个英格兰一个甚至于几个时代,其中不仅仅有装备和训练上面的代差,就连人员素质的差距也大到让人绝望的地步。
  锦衣卫带着小埃利斯和邱文远还有霍绍军三个都已经跑到了奥尔德肖特了,整个伦敦才刚刚开始戒严。
  这让依旧潜伏在伦敦的锦衣卫有些懵逼,因为实在是搞不懂这些英格兰的蛮子们到底是怎么样办事儿的。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有人试图从锦衣卫诏狱里面劫人出去,会有什么样儿的后果出现?
  假设有人能够潜入到锦衣卫诏狱并且成功劫狱,将人带出了锦衣卫诏狱之后绝对不会超过半个时辰,整个京城就会开始全面戒严,顺天府还有五城兵马司甚至于京营都会像是被人撵的疯狗一样大索全城。
  然后在不过超过两个时辰的时间里,京城周边的方面三百里就会开始戒严,直到将劫狱的人抓住为止。
  再然后,锦衣卫,东西厂就会像疯狗一样挖地三尺,用尽一切手段将劫狱的人给撬开嘴,从他们嘴里知道一切相关的情报,然后继续挖地三尺,找出所有存在的威胁,同时针对诏狱的防护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升级。
  而相当于锦衣卫诏狱一般的伦敦塔,居然如此轻易的被人劫狱,然后足足过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开始戒严?
  换成大明,早就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了!
  邱文远则是望着眼前的锦衣卫头子发呆,愣了半晌之后才开口道:“不知道小将军年方几何?家中可曾婚配?小老儿家中倒也薄有家资,眼下尚有一女未曾出嫁,年方二八,生的也算端庄娴淑?”


第786章 陛下,臣还能提的动刀啊!
  锦衣卫头子挑动手中的木棍拨弄了一下眼前的篝火,面无表情的道:“在下之事,不劳阁下关心,知道的越少越安全,打听的太多,对你没好处。”
  邱文远依旧有些不死心:“在下家中经营的生意,小将军肯定也可以猜出一二,就算是猜不出来,以小将军之能,便是想要查清楚也是易如反掌。不瞒小将军,我与霍老板都是替北方兵器工业集团办事,虽然与锦衣卫份属不同衙门,却也勉强可以说是有同袍之宜,你我两家结亲,不过是亲上加亲,两好成一好?”
  锦衣卫头子的脸色依旧没有任何一丝的变化:“你再废话,就永远留在这里好了。”
  或许很多人在面对这种好事儿的时候会喜出望外,毕竟没有谁会嫌弃自己妻子的娘家有钱,但是这其中绝对不包括锦衣卫的人,尤其是像这种十二人小队里面的成员。
  锦衣卫不是不能娶妻,问题是娶了这种大商贾的女儿之后,自己面临的唯一可能就是永远的退出锦衣卫,转入到普通卫所里面任职,或者干脆被清退出军中。
  这是锦衣卫成员,尤其是这种小队里面的成员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自己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效忠皇帝陛下,替皇帝陛下去死才是自己这些人最大的荣光,娶妻生子这种事儿?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根本就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就算考虑也是在锦衣卫内部考虑解决,跟外面的这些商贾之女成婚?不存在的!
  邱文远却不敢再说下去了。
  连让自己永远留在这里的话都说出来了,自己再凑上去,万一真的被留在这里了怎么办?那可不行,就算是死,也得死在大明,埋在大明去才行,死在蛮子的土地上,那不成孤魂野鬼了么!
  邱文远等人被救出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苏伊士运河舰队,紧接着就到了崇祯皇帝的岸头。
  最后的一丝顾忌抛开之后,崇祯皇帝也懒得继续再莫卧儿这边训斥三个混账儿子了,干脆直接带着一大票马仔们浓烟滚滚的杀向了英格兰。
  想要杀向英格兰,最好的方法就是途经苏伊士运河再前往英格兰,而不是走好望角那一段。
  直到带着一票马仔们到了苏伊士运河,崇祯皇帝才算是弄清楚,为什么历史上的欧洲蛮子们会搞出所谓的大航海,为什么会经过好望角,而不是走苏伊士运河。
  原因其实很简单,想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就必须得将苏伊士运河给凿通,而凿通苏伊士运河这项工程,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金银和人力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测量和施工对于大明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大明的人才多的是,不说皇家学院和国子监,就算是那些大型的书院划拉划拉都能找一批人出来。
  而对于欧洲的蛮子们或者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人力和奖金这两项都属于那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要提涉及到施工之前的测量这部分了。
  因为苏伊士运河开凿涉及到的工程量和计算量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大量精通数学的学者支撑,根本就没办法知道具体要用到多少人,还有多少的物资。
  未知的数据是最操蛋的,很多时候,这种未知的数据能够拖垮一个帝国。
  很显然,眼下整个世界上除了大明,并没有其他的国家能够支撑得起来这么庞大的工程——或许法兰西可以负担的起相关费用,然而相关的人员支撑却负担不起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蛮子们鼓吹了几个世纪的大航海,才有了好望角。
  ……
  先头的一支舰队通航之后,接着便是四艘战舰将崇祯皇帝所在的“天子号”旗舰围在中间通过苏伊士运河。
  不是张之极和郑芝龙等人不想安排更多的战舰护航,而是“天子号”那巨大的体型,使得原本可以并排航行几艘福船的河道变得只能同时并行三五艘战舰。
  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护崇祯皇帝所在的“天子号”旗舰,就不能安排更多的战舰进行保护,否则会对“天子号”的通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实际上,在崇祯皇帝看来,张之极与郑芝龙等人的担心根本就是有些多此一举的意思。
  “天子号”是通行在苏伊士运河的航道中不错,但是苏伊士运河的两岸站立的却不仅仅是奥斯曼帝国帝国的士卒,还有大明的士卒分列在河道的两旁,一部分背对崇祯皇帝而立,另一部分则是盯着自己眼前的河道,目光一直跟随着崇祯皇帝所在的“天子号”。
  微风吹动了崇祯皇帝的衣衫,来回拂动的衣角有些猎猎作响,整个人站在甲板之上一直看着前方,身后的方正化有如木桩一般,死死的护在崇祯皇帝身后。
  至于天空中,崇祯皇帝只能很遗憾的表示自己有些给穿越者丢人,或者说自己现在的科技树明显没有点好,连一架伴飞的飞机都没有。
  想象一下,巨大的有如航母一般的“天子号”上空如果再有几架战机伴飞护航,那将是一种什么样儿的体验?
  不过,虽然没有战机伴飞,崇祯皇帝的头顶也不仅仅只剩下了蓝天白云和太阳,因为还有几架飞艇在伴飞。
  飞艇的速度不算太快,基本上与“天子号”的速度保持了一致,始终在崇祯皇帝的上空伴飞。
  运河的两岸,早就已经挤满了人。
  除了两岸分列护行的士卒之外,还有大量的平民百姓们拥挤过来观看这千百年难得一见的盛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