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朱存机心里就是这么个意思,也不能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否则崇祯皇帝的狗脾气一旦发作起来,谁知道他会怎么样?
而崇祯皇帝想的则是另外的事情。
三万余人的兵力放在大明根本就不算什么,放在莫卧儿也差不多。
虽然三万多人的兵力在莫卧儿已经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如果运用得当,甚至于能够跟奥则朗布掰就掰腕子,但是人家莫卧儿毕竟还不是后世那个左手右手那啥那啥的三哥,还是有一定本钱的。
再者说了,这三个熊孩子以前经历过战阵没有?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三个熊孩子都玩过军棋推演,该怎么行军打仗的理论知识都掌握了。
但是理论知识始终是理论知识,这三个混账东西谁也没有真上过战场,老大老二在蓬莱岛的那一场远征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在这咱情况下,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担心?
然而再担心也没有什么鸟用——孩子都跑了,崇祯皇帝除了自己一路上走海路往阿萨姆那边赶,顺便让张世泽走陆路赶往阿萨姆之外,剩下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担心的除了这几个孩子的危险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现在莫卧儿内乱刚刚平定下来,其国军伍也算是久经战阵,纵然实力不济,然则其作战意志还有作战手段,这几个孩子却不一定能够应付得了。”
朱聿键突然开口道:“陛下,微臣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陛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王叔祖请讲?”
朱聿键道:“微臣敢问陛下,为何想着亲征英格兰?”
崇祯皇帝却突然被问住了。
是啊,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远征英格兰呢?因为那些条约?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琢磨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回过味来。
跟那些条约自然是有关系,跟圆明园也有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跟自己的性子有关系。
自己就不是个老老实实的性子,没事儿尚且想着搞出些事情来,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去英格兰搞事情,自己怎么可能放弃?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有样学样,能有搞事情的机会就绝对不会放过。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那英格兰蛮夷不识天数,妄自扣押我大明百姓在先,是可忍,孰不可忍?朕便是想着一定要御驾亲征,替我大明百姓讨回一个公道,顺便宣示诸蛮夷,敢犯我大明百姓者,有如英格兰蛮夷之先例!”
朱聿键笑道:“陛下爱民如此,乃天下万民之福也。”
崇祯皇帝静静的听着朱聿键拍马屁,别管这家伙是如何的胡说八道,总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朕确实是爱民如子,没毛病啊!
关键是,这个马屁拍的到位,拍的舒服,有前途!
朱聿键又接着道:“三位殿下如今效仿陛下,一则是为陛下分忧,二则也是为我大明百姓考虑,同样为万民之福,陛下应当高兴才是。”
不对劲啊,朱聿键这个渣渣是在拐着弯骂朕呢,是不是?这家伙在骂朕上梁不正下梁歪!
心中感觉到有些不对劲的崇祯皇帝顿时就不开心了。
朕自黑可以,但是你不能骂——原本坑你还有点儿内疚,现在这点儿内疚的感觉已经烟消云散!
笑着点了点头之后,崇祯皇帝开口道:“对了,朕还一直没有问过王叔祖呢。王叔祖前往新明岛之时只有一个世子,不知如今王府之中,可又添了几位小王爷?”
朱聿键心中顿时暗叫一声不好!
这位爷向来不太关心藩王们生多少孩子这个问题——推恩令之下,藩王们生的多了还是自己头疼,现在他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肯定是憋着什么坏呢!
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爷,无可奈何的朱聿键只得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现在膝下又多了两子两女,两子现在分别是七岁和五岁,两女则是五岁和三岁。”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那便将世子和两位小王爷送进京来吧,让他们入宫随着几位皇子读书也是好的。另外,朕还有一个打算,想要征求一下王叔祖的意见?”
朱聿键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道:“王叔祖亦知推恩令,然则百十年后,唐国封地便会一小再小,不知最终小到什么样子,所以朕打算另封世子为安王,封地就在英格兰那里寻一块土地,如何?”
朱聿键顿时蛋疼了——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位爷,能让这位爷下这么大的血本来整自己?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安王这个封号,他不太好啊……
第779章 跟父皇学的!
现在崇祯皇帝突然提出来要把自己的儿子给封安王,还要把世子给扔到英格兰那边去,原因呢?自己怎么招惹这位爷了?
因为历史上第六个朱楹,永乐十五年突然暴薨,无子除国。
崇祯皇帝突然提出来这么一出,不是恶心自己是什么?还是说又打着什么其他的坏主意?
崇祯皇帝倒是真心没想那么多,刚才仔细琢磨了半天才发现,大明的王爵都封的差不多了,一时半会儿的想不出来什么好的封号,所以干脆就把安王给甩出来了。
“我不平安王贼,我不回家门哪”,穆桂英挂帅里不是有这么一句唱词么,恰好崇祯皇帝又想起来这么句唱词……
崇祯皇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英格兰那边的地盘被占下来,其实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早晚不过是这一两年或者是两三年的事儿。
然后呢?把英格兰扔在那里,跟蓬莱洲一样闲置起来,等以后人多起来了再移民过去?
问题是,蓬莱岛可以这么玩,英格兰却是绝对不能这么玩的。
原因很简单,蓬莱岛孤悬海外,只要将上面会喘气的人形生物都给剿杀干净,那里就会向着原始时代进化,基本上不会有人打上那里的主意。
而英格兰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远了不说,跟英格兰互怼了近百年的法兰西蛮子们会不打英格兰的主意?到时候自己再跟法兰西蛮子们怼一波?
那么不是扯蛋么,现在让欧洲的蛮子们互殴多好,非得自己亲自动手参与进去?
而且英格兰的位置多好,等一两年后英格兰这边的粮食产量上去了,自己想要干法兰西就可以直接出兵去干,转运粮食的成本将会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
既然英格兰这里想要弄成实际上的占领,并且还在开荒耕种,那么就必须得有人。
目前指望大明的百姓有些不太现实,因为崇祯三年的这一代人才刚刚成长起来,人口爆发估计还得等上十几年的时间。
所以崇祯皇帝才将主意打到了秦王的身上。
自古来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就算是朱聿键渣渣了一些,可是好歹也能生条蟒出来吧?而且唐王封地上面有许多百姓,只要先弄几十万过来,这土地不就占下了么?
至于说把英格兰分一块给唐王世子,崇祯皇帝会不会心疼——肉都烂在锅里了不是?
别管唐王也好,还是什么秦王庆王也好,只要是把大明百姓弄过去,这里的土地就是大明的,怎么折腾也不会出现八国联军进京城这种破事儿吧?
眼看着朱聿键面露迟疑之色,崇祯皇帝便笑道:“王叔祖放心,朕只是想着将唐王世子分封在英格兰这边,然后从新明岛上抽调一些百姓过来。”
朱聿键心中呸了一声,暗骂崇祯皇帝果然还是打着坑人的主意。
同样是抽调百姓,您老人家为什么不从大明国内抽调百姓,反而将主意打到了新明岛上面?
不还是担心大明本地的人口数量问题,生怕大明的百姓少了,或者因为征发百姓而闹出乱子来?
问题是,您老人家担心,本王也一样担心啊,知不知道,本王为了鼓励百姓们多生孩子,连给赏银这种招数都用上了?
现在眼看着新明岛的百姓数量即将迎来一波爆发,您老人家就跑来薅羊毛了?
但是朱聿键又忍不住想要同意崇祯皇帝的提议。
只要自己同意了,世子就是妥妥的王爷,从此唐王系就会再分裂出一个安王系,一门两王,比起徐家一门两国公还要牛逼的多!
沉吟了半晌之后,朱聿键才开口道:“臣,谢陛下隆恩!”
崇祯皇帝又将目光转向了朱倬纮还有朱存机:“庆王叔和秦王兄自然也是如此,世子另在英格兰之地择地分封。”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当然,这事儿现在只是朕与王叔祖还有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