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9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过神来的王国兴在马上躬身道:“启奏陛下,唐王殿下回复,说是舰队已经起航,正在往缅甸的港口而去,唐王、庆王、秦王三位殿下会随舰队一同前来。”
  嗯了一声之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新明岛那边有没有什么新动静?”
  王国兴道:“启奏陛下,新明岛那边最新的消息就是前几个月传回来的,最近倒是没有什么新消息。”
  前几个月传回来的消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是属于那种可有可无的好消息,仅仅是发现了两处富铁矿和一处铜矿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就算是发现了金矿又能怎么样?大明现在还缺金银这些玩意?
  答案是不缺,整个世界的金银都在流向大明的国库,对于金银一类的东西,崇祯皇帝早就感觉麻木了,再不是当初登基时那个看到几百万两就激动不已的愣头青了。
  崇祯皇帝更为在意的是新明岛上有没有发现别的什么东西,比如说哪个小国的蛮子一类的——大明帝国现在最缺少的是苦力!
  但是崇祯皇帝心里也明白,在新明岛上再发现蛮子身影的可能性几乎已经降到了零这个数值。
  在原本的历史上,最先踏上新明岛的除了岛上的原住民之外,就是欧罗巴的那些蛮子们,而现在呢?
  欧罗巴的蛮子们乱成了一团,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个个都恨不得对方去死,连蓬莱洲那边都没有顾不上了,蛮子们又哪里有时间顾及到新明岛?
  至于以朱聿键为首的那三个渣渣,崇祯皇帝倒是真有些想念他们了。
  对于崇祯皇帝和整个大明帝国来说,这三个渣渣是起到了一个好的带头作用的——最先响应置换封地的就是这三个藩王,其后才有其他的藩王跟上。
  尽管这三个渣渣是在受到崇祯皇帝的疯狂暗示之后才选择了将封地移封到海外,但是对于其他的藩王们来说,这三个渣渣是实打实得到了好处的。
  这种有人趟路的榜样作用,对于大明的整个藩王体系来说都是好到不能再好的榜样了。
  因为自打这三个渣渣开头,其他藩王跟上之后,趴在整个大明帝国身上吸血的宗室体系就宣告了终结。
  当然,这并不是说藩王体系彻底终结,因为崇祯皇帝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把藩王体系给彻底终结掉。
  想要彻底的终结掉藩王体系是不现实的,就算是干掉了所有的藩王,不是还有那些勋贵们?比如国公和国侯,这些勋贵跟藩王们所差的也仅仅是名义和实力而已。
  而且对于眼下的大明来说,这种实权藩王分封的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才是最合适的,至于其他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制度,往后面排吧!
  “封建”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富辰之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
  《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毛传:“封,大也。”郑玄笺:“则命之于小国,以为天子,大立其福。谓命汤使由七十里王天下也。”
  不是古代的在原王朝看不到集权制度的好处,也不是不想玩集权,而是没办法玩,直到秦朝开始才算是真正的将封建和集权制度结合到一起,并且偏向了集权制度。
  原因就在于土地面积、交通、通讯、文化这几个方面的制约。
  土地面积大一些,交通就存在不方便的可能,在没有卫星通讯,没有无线电波的年代,传递信息的手段落后到只剩下快马一种,剩下的就只能靠两条腿了。
  哪怕是信鸽出现之后也是一样,因为信鸽也没办法做到百分百的及时和安全。
  前面这三个原因的出现,就导致了最后一个文化方面因素的出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最后的结果就是百姓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很低。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玩了命的推广官话和统一各种度量衡的原因。
  只有将这一切都统一起来,慢慢的解决掉交通的问题,土地面积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
  而通讯问题对于眼下的大明来说还是属于那种无解的难题,哪怕是崇祯皇帝开了挂,打算把有线电报搞出来也是一样的结果。
  皇家学院到现在电死多少人不太清楚,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皇家学院现在还没有将发电的问题彻底解决掉,更不用说电线和后面的电波问题了。
  只要这个通讯的问题不解决掉,崇祯皇帝就只能无奈的选择封建制度,将大明国内的藩王们都给扔到海外去。
  至于他们是独立建国,还是跟其他的藩王们合起来搞一块土地,那些都是藩王们的事情,跟崇祯皇帝关系不大。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胡子已经花白一片的朱聿键也在胡思乱想。
  自己离开大明多少年了?十多年总是有的吧?
  虽然中间回去过大明一趟,但是对于所有们的藩王们来说,回去那一趟还不如不回呢——更想家了!
  如果长年一直在外,思乡的情绪慢慢的也就淡了,一旦中间回去一趟,那思乡的感觉可就会进一步加深了。
  尤其是看到大明百姓们的生活,听着大明百姓们用官话在嬉笑怒骂的时候,连那一声声狗日的都是如此亲切。
  一路航行了七八天之后,朱聿键忽然开口笑道:“说起来,咱们上次就是在这里遇上的风浪吧?”
  朱倬纮咧嘴笑道:“大概是这里吧,我还记得上次咱们被飓风撵的跟疯狗一样玩了命的往南边跑,最后阴差阳错的跑到了新明岛。”
  朱存机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道:“你们两个能不能别聊这个?海上航行的时候说点儿别的,少扯这些吓唬人的事儿!”
  朱倬纮道:“那扯什么?扯一扯哪个院子里的姑娘更好?不是我说你,王府里什么样儿的美人儿没有,你干什么非得喜欢往院子里面跑?”
  朱存机顿时涨红了脸道:“你怎可凭空污人清白!那是文人的事儿,逛青楼乃是风雅之事,被你这般一说,倒像是本王去嫖了一样!”
  朱倬纮呵的一声轻笑道:“我就说你没事儿别跟那些个穷酸混在一起,陛下最讨厌的是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非得跟他们混在一起干什么?那些人要是真有本事,陛下会把他们扔到新明岛来?以后少跟他们来往,没事儿研究研究怎么打仗也别跟他们去吟诗作对,有个屁用?”
  朱聿键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庆王说的不错,他们为什么喜欢跟你混在一起?还不是因为你庆王的身份?倘若你是个劳苦百姓家的孩子,他们还会跟你混在一起?还吟诗作对?也不看看你自己几斤几两,被他们一吹捧就上天了?”
  朱存机道:“这不是做学问么?”
  猛的呸了一声后,朱聿键开口道:“陛下吟过诗?陛下做过对?陛下如今的一切都是一刀一枪打拼出来的,就连咱们三个的国土也是杀光了蛮子们才夺来的。你真当那些子曰诗云能给你开疆扩土?要是能的话,建奴还用等到陛下登基才平定?那杨镐的学问算是不错了,他怎么没能平定建奴?为什么他会落下得丧师辱国的下场?”
  被朱聿键和朱倬纮一起训斥,朱存机倒也不恼,毕竟是一起在大风大浪和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交情,区区几句话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训斥了朱存机一通之后,朱聿键心里的火气才算是散去了一些,又接着道:“到了缅甸之后,你可别再提那些子曰诗云什么的,好生的跟陛下讨个恩典,看能不能回到大明去住上一阵子才是正经事儿!”
  说完之后,朱聿键才又将目光转向了站立在自己身后的李鸿基:“这些年也是苦了你了,在新明岛这个破地方也没什么能让你施展的地方。这次去缅甸,本王会替你向陛下求个恩典,让你能带兵打仗,也算是让你有个施展的机会。”


第775章 命中注定的相见
  等崇祯皇帝赶到缅甸的时候,朱聿键他们三个渣渣已经早早的在缅甸等着了,而这短短不足半个月的时间,三个有就黑了一圈,胖了一圈。
  如果不是这三个家伙的身高没有什么变化,既没高更没有矮,只怕崇祯皇帝会以为这三个家伙吃了豹胎易筋丸。
  来回打量了一番这三个渣渣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王叔祖和庆王叔,还有秦王兄,三位辛苦了啊!”
  随着崇祯皇帝演技的进步,说这句话的时候自然是真情流露,连眼眶都红了——朱聿键三人的眼眶也忍不住红了起来。
  离开大明的国土前后已经差不多快二十年的时间,朱聿键也越发的显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