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9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伸手撕了撕身上的衣服,让自己看起来更凄惨一些之后,朱慈燝才嘿嘿笑道:“现在还不够惨呢,弄不好还得再挨一顿,你得先把自己身上弄得更惨一点儿才行。”
  朱慈烺学着朱慈燝人样子撕了撕身上的衣服,更是伸手从地上摸了一把,然后往衣服上还有脸上摸去。
  比惨是不是?
  但是让朱慈烺失望的是,紫禁城的地面上不说尘土不染,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整个人看起来跟刚才的区别不大。
  兄弟两人走后,王国兴就闪人走了进来,躬身将两份奏章呈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摸着手中的第一份奏章来回翻看了几遍之后,哼的一声扔在桌子上,开口吩咐道:“告诉毛文龙和张献忠,他们在蓬莱那边尽管放开手来干,要物资要补给,朕都给他们。但是光这么杀人是不行的,回头让工部和户部派人过去,将蓬莱的大小还有物产都给朕摸索明白,总不能连那片大陆的有多大,有什么物资产出都不知道。”
  朱慈燝和朱慈烺兄弟两个也有锦衣卫的探子,兄弟两个心里也是心知肚明,崇祯皇帝也根本不以为意。
  现在这份奏章就是兄弟两人身边的锦衣卫发回来的,关于这兄弟两个在蓬莱那边的一举一动,还有张可望和带着的一众士卒们的动向。
  对于这些人在蓬莱岛上面砍人筑京观的事儿,崇祯皇帝倒是没有放在心上,真正让崇祯皇帝恼怒的是这些混账东西光顾着杀人了,连整片大陆到底有多大都没有搞明白。
  等崇祯皇帝拿着第二份的奏章看了半晌之后,不禁伸手摸起了下巴上的胡须,嘿了一声笑道:“这些蛮子,有意思。将这份情报抄送中极殿,内阁,还有大皇子、二皇子,还有皇子那里也送去一份,让他们三个各种拟个条陈给朕。”
  让崇祯皇帝发笑的不是其他事情,而是欧洲那边传回来的情报。
  英格兰发生叛乱——国王跟国会开战,国王查尔斯一世苏格兰结盟,并逃到了怀特岛郡,整个现在英格兰都已经乱成了一片。
  堂堂一个国王,被自己国家的朝堂大臣们逼得外逃,然后一边与国会谈判,一边打算拉起勤王大军来教训那些“乱臣贼子”。
  这就很搞笑了。
  自己废物被国会给收拾了也就算了,偏偏在已经组织了勤王大军的情况下还打算跟国会谈判,这不是脑袋有包是什么?


第758章 欧洲一台戏
  崇祯皇帝对于这场英格兰蛮子们的内乱,最后的总结就是一场闹剧。
  造反这种事儿绝不是什么过家家,无论是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成王败寇之下,是会死人的。
  但是查尔斯一世这个智障偏偏就没想着直接整合保王党然后怼死克伦威尔,反而打算一边谈一边打。
  边打边谈这种高技术的事儿又岂是蛮子们能玩的转的?现在的局面就是查尔斯一世被克伦威尔的大军怼得节节败退,克伦威尔更是亲率大军前去怼威尔士了。
  克伦威尔所亲率的“议会军精锐部队”兵力足足有五个团,人数七千余,大概比大明一个整编卫的兵力要多上两千不到。
  虽然说人数跟战斗力根本就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光靠人数对比,别说运输大队长手下的兵力了,光是少帅张学良手下的东北军就能完虐那些东瀛矮矬子了,又何至于唱出了《松花江上》?
  但是这些欧罗巴人也实在是太能折腾了一些。
  往大了说,整个欧洲现在基本上处于三大阵营,一是神圣罗马帝国阵营,二是教廷阵营,三是各个诸侯国阵营。
  神马罗马帝国和教廷这两家也就算了,多少还靠点儿谱,各个诸侯国阵营就比较搞笑了,除了英格兰蛮子们开始了内乱互殴模样,法兰西内部也开始了互殴模式。
  有时候崇祯皇帝都搞不懂,这些家伙们几千人几万人的来回折腾什么呢?为什么不一次性的拉上几十万上百万的马仔开片?那样儿多带劲?
  更为搞笑的是,随着科恩开始从大明购买军火运回欧洲,现在欧罗巴各国互怼或者内部互怼,基本上都是用的大明装备。
  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一边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口水,一边面因为北方工业集团和南方工业集团的请求而头疼。
  北方工业集团现在缺啥?缺人才!
  源源不断的反馈被人从欧罗巴带了回来,为了出售更多的军火,顺便完成用欧罗巴的银币给大明军队换装这个伟大目标,北方工业集团的大佬早就跑到了兵部哭诉,要求后部给北方公业集团提供更多的支持,甚至于连五军都督府都接到了他们请求援助的哭诉。
  没别的,北方工业集团不需要银子,科恩那老家伙现在源源不断的把银币送来,咱北方工业集团有的就是银子,咱缺人!
  比如说那些经验丰富的匠师,还有皇家学院里面懂得火器研发的那些人才,都是咱北方工业集团需要的,大佬们给弄点儿过来呗?
  条件随他们开,不论是银子还是房子,或者是车子,甚至于是妹子,只要他们提了,咱北方工业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凡是银子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要是实在弄不来人的话,京城大学工业学院的那些士子们弄点儿过来将就一下也行,咱北方工业不挑食!
  北方工业集团的老大靳诚所提的这些要求自然是被喷了回去,包括南方工业集团的请求也同样被喷了回去。
  还不挑食?京城大学工业学院的那些学子们是什么?他们是种子,是以后要扩建其他大学时用的,现在能让你们两家拉去做苦力?
  户部尚书吴老抠早就乐得不见眉眼——这两家工业集团好啊,现在大量的军火被卖了出去,换回来大把的银币融铸后再流入国库,当真是美滋滋,自己也不用像前一任的郭部堂那样抠抠索索的过日子了。
  有了大把银子撑腰的吴甘来底气自然十足。
  五军都督府的军费?
  批了,一万万贯够不够用?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加一万万贯!
  想要多建立几所大学?
  没问题,建!标准就参照着洛阳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大学这三所大学的标准来修建,占地不要怕多,人工不要怕贵,材料不要怕好,花钱才能办好事儿!
  建几所?
  山东、浙江、辽东、四川、云南、广东、交趾、缅甸、朵甘思、新明岛,先来上十所,过几年再接着建更多的大学!
  社学往县学里面送学生,县学往府学送学生,然后再到大学,大学出来之后就可以滚去南北方工业集团当苦力,然后给国库弄来更多的银子。
  府学?县学?哪个不开眼的要是敢把府学和县学当儿戏,不说本部堂和铁道部的洪部堂会怎么样,光是工部和兵部就能扒了他们的皮!
  大明的内阁和各部尚书,包括五军都督府都认识到了皇家学院的重要性,但是却又没办法将皇家学院揽在手里,对于人才的需求逼得这些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从大学开始着手。
  鬼知道中原百姓是从什么时候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的,别管自己识字不识字,反正都得玩了命的供孩子读书识字,好像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天性。
  大明的百姓也同样如此。
  因为朝廷不断的拿钱进来补贴,保证了每家百姓的孩子都可以就读完社学和县学,府学和大学则是凭本事考取,所以大明百姓就认准了一个理。
  孩子能从县学毕业不算什么了不起的,能从府学毕业的那才叫本事,倘若能够从大学毕业,那可就真的是祖上保佑,皇帝恩典了。
  继武功兴盛之后,崇祯皇帝再一次拉着大明这驾马车开始在教育的道路上狂奔不已,带来的好处也是足够明显的。
  虽然电这门技术还在琢磨,哪怕是有崇祯皇帝的指点也没能成功的折腾出来,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对于大明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
  首先就是战舰。
  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这是最基本的三大舰队,除此之外还有筹备中的西海舰队和各个地区性质的舰队,比如新明岛舰队和莫卧儿舰队,蓬莱舰队等等。
  除了早就已经建设完成的三大舰队之外,剩下的这些舰队和各地方水师则是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有兵,没船。
  各个舰队的人手早就招募齐了,对比起诸部和南北工业集团,包括民间那些工坊都算进去,舰队需要的人手跟他们需要的人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再优秀的府学生员到了舰队之后都得老老实实的从头学起,海边渔民的孩子再识上几个字的是最占优势的,比那些生员都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