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不说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兴子身上的政仁会对兴子采取什么样儿的保护,大明这边都会派出相应的人手来倭国。
  即是伺候,也是保护,同时也是监视。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被大明派来的人中,肯定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其中肯定会有厂卫的成员。
  想要在厂卫的手底下除掉兴子而不走漏风声,那难度还不如把万世一系的倭国国王给换掉来得简单呢。
  头疼了半晌之后,德川家光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自己倒是有个女儿,名字叫千代姬,年龄也与兴子差不多,原本倒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同嫁辽王为侧妃以为牵制。
  然而问题在于,千代姬在一岁时,也就是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就已经与尾张德川家的嗣子德川光友订下婚约,并且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就已经出嫁……
  想到这里,德川家光也不禁暗恨,为什么自己的女儿要出嫁的那么早?晚一些不好吗?
  至于其他的那几个养女,德川家光倒真没把她们放在心上。
  养女再多,身份上与千代姬也是差了一层,跟兴子比起来就差的更多了,指望她们能牵制兴子?别做梦了,身份的差距,就足以压的她们喘不过气来了!
  果然不出德川家光所料,崇祯皇帝端起酒杯饮了一口之后,才开口道:“兴子既已定为辽王妃,则一应用度皆从大明内帑之中支应,二十四衙门和厂卫回头也会派出相应的人手。”
  政仁闻言,心中更是高兴,当即便躬身拜道:“小臣多谢陛下隆恩!”
  这下子稳了,卖了个女儿还有那个根本就不在日本手里的虾夷岛,换回来的却是大明对于兴子的全力支持,也就等于是对自己的全力支持,这下子,看德川家光那个家伙怎么和自己斗!
  德川家光的心里则更是难受。


第685章 与朕何干?与大明何干?
  政仁成功的卖了女儿,心里也不禁暗自感谢了一番幕府,或者说感谢了一番目前比较穷逼的倭国王室。
  没办法,因为穷,倭国王室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王子出家为僧,王女终身不嫁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现任倭国国主兴子已经十七岁的时候,还没有出嫁,连个夫家都没有许配,算是便宜了崇祯皇帝的大儿子。
  然而朱慈燝并不领情,在酒宴结束之后便爆发了:“那倭国王女已经十七岁,较之儿臣还要大了五岁!”
  崇祯皇帝则是笑眯眯的道:“岂不闻民间有语,女大三抱金砖?”
  朱慈燝冷笑道:“那要依父皇这般说法,儿臣岂不是抱了金砖之后还要再加上两块银砖?”
  崇祯皇帝顿时被朱慈燝的话给噎住了,恼羞成怒道:“便是两块金砖又如何!?朕给你指下的婚事,莫非你还想反对不成?”
  朱慈燝一愣,有些悻悻的道:“儿臣不敢。只是儿臣不喜倭国女,也不想正妃是倭国女,那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如此比得上我汉家女!”
  崇祯皇帝眯起眼睛,冷哼道:“混账东西,是不是又偷偷跑出去了?你是见到过倭国女子了?”
  朱慈燝心中一虚,跪地道:“启奏父皇,儿臣是出去过,却不是偷偷跑出去的,而是带了锦衣卫和随身太监一起出去的,中间也没有人拦着儿臣。”
  正大光明的出去,不算偷偷跑出去,这个理由很好很强大,崇祯皇帝也有些无言以对,只是恨恨的骂一句混账东西之后,便不再追究:“你私自出去的事情就此揭过,可是这倭国王女你却是非娶不可。至于你担心的事情,其实大可不必,朕已经命人去安排相应的人手,包括侍候的侍女还有调教的嬷嬷,等你行完成人礼与其成婚之时,想来这兴子已经与我大明女子一般无二。”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的脸上又浮现出一股怪异的神色,开口道:“说起来,这倭国女子与草原上的女子也颇为相似,出嫁之后便一心以夫家为重。”
  朱慈燝这下子也来了点儿兴致:“倘若我大明对倭国用兵呢?”
  崇祯皇帝道:“她自然是帮你整理甲胄,准备好刀剑,操持好家中事物。”
  朱慈燝撇了撇嘴道:“便如我母妃心心念念的想着如何坑我外公一般?只是这兴子毕竟是倭国王女,又做了这许久的倭国国主,她会真的甘心?倘若她在其中使坏,儿臣又该如何应对?”
  崇祯皇帝颇有些意味深长的道:“这又有何难?倘若你真心喜欢于她,便不教她接触这些事情也就是了。倘若你对她无甚感情,便是起一座归思殿,又有何难?朕告诉你,天家不是真的无情,但是,所有的感情都必须为天下这两个字让道!倘若你做不到这一点,只怕你连辽王都做不好!”
  朱慈燝闻言,有些不服气的道:“父皇只这教教训儿臣,您自己可曾真的无情了?儿臣总是听说魏忠贤当初如何如何,也听闻民间说温阁老如何如何,也没见您将他们怎么样儿,反而魏忠贤现在得以安养晚年,温阁佬仍是当朝首辅?”
  崇祯皇帝冷笑道:“那是他们懂事!
  你皇伯父留下魏忠贤给朕,原本就是要让他替朕收拾朝堂上那些不听话的官员,顺道替朕敛财的,说白了,魏忠贤就是一条仗着主人的势去咬人的恶犬。
  但是,朕与你皇伯父最大的不同,便是朕知晓一件事情——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朕手里有着天下大义,有着天下兵马,又掌着天下最大的钱庄,无论是名,还是器,都掌握在朕自己的手里,自然不需要他魏忠贤便可以成事,这也是朕与你皇伯父最大的不同。
  换言之,魏忠贤当好了差,他可以活,朕要他死,他也绝对活不过明天,朕随时可以找到相应的人手去替换他。
  所以,你必须要记住的是,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便是这个道理了。”
  朱慈燝躬身拜道:“儿臣记下了。”
  崇祯皇帝却摇了摇头道:“不光要记下,等你真的成为辽王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要让你去头疼。不止是文武百官,还有百姓,百姓安则国安,百姓乱则国乱,天下之事向来如此,历代君王其实都懂,但是却很难做到。”
  朱慈燝躬身道:“请父皇赐教?”
  崇祯皇帝道:“天子代天牧民,然则百官代天子牧民。朕来问你,究竟是天子牧民,还是百官牧民?”
  崇祯皇帝的一句话,却是让年仅十二岁的朱慈燝陷入了沉思。
  宫里教导皇皇子读书的大儒很多,往常说的最多的,也是天子御百官而制万民。
  可是实际上,朱慈燝和朱慈烺对于这句话却是半信不信。
  朱慈燝和朱慈烺除了宫中的学业之外,还要去幼军那边接受训练,在宫外的时间有很多——似乎民间对于自己家皇帝老爹的评价无限拔高,而对于百官们的看法却是各有不同。
  通过百姓们的看法,朱慈燝和朱慈烺很轻易的就得出来一个结论。
  百官们并不会老老实实的按照父皇的旨意去办事,很多时候都会有所更改。
  在宫中这种环境长大的两个人并不蠢,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埋在心里,却不会说出来,只是慢慢的观察着这一切。
  如今听到崇祯皇帝突然问出来这么一个问题,朱慈燝的心里有些乱糟糟的,一时间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回答。
  沉吟了半晌之后,朱慈燝才开口道:“儿臣在宫外,尤其是上次出宫前往缅甸的时候,也算是见识过许多,地方官员们似乎并不会完全按照父皇的旨意去办事?儿臣相信父皇一定知道这些,因为他们不可能瞒得过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只是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不加以理会?”
  崇祯皇帝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古今莫外如是。朕当然知道下面的官员在搞小动作,也知道他们背着朕在贪银子。
  可是,你要知道,所谓天子代天牧民,能牧得了几个?真正的治理天下,靠的还是这些官员,尤其是底层的官员和小吏,所谓天子代天牧民,百官代天子牧民,实际上便是百官牧民而天子牧百官。
  而想让百官老老实实的办好差事,就必须得有好处给他们,否则,谁来做这个官?谁来替君王牧民办差?
  所以,朕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朕会忽视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情,让他们得到一些好处,哪怕是十道旨意里面他们执行好了六七道,这天下便是稳如泰山。
  甚至于,如果想的再黑暗一些,这种贪腐的官员其实是必须存在的——在必要的时候,把他们交出去以平息民愤,民间怨恨的是百官而不是君王,你可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