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7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之极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了:“那就是说,朝廷会将重心放在大漠跟辽东?而不是莫卧儿那里?”
  摇了摇头之后,朱纯臣才道:“那些文官肯定更喜欢先开发大漠,而不是先攻打莫卧儿。这一次要不是那个什么克说的这句话太过于大逆不道,只怕郭老抠和温体仁他们会想办法把远征莫卧儿的事情给拖上个三五年。”
  张之极则是嘿了一声道:“您老人家太多虑了。开发漠北什么的自然少不了,但是陛下会在乎区区漠北之地?莫卧儿才是重点,陛下心心念念的盯着莫卧儿都已经好几年了!要不是国库里面确实空虚,只怕陛下早早的就要对莫卧儿用兵了,还用等到现在?”
  ……
  等到朱纯臣和张之极赶到暖阁之中求见崇祯皇帝的时候,温体仁和了郭允厚一众文官系统的大佬们已经早早的就过来了。
  崇祯皇帝命人给朱纯臣和张之极准备了座位之后,便接着对郭允厚道:“爱卿说的事情,朕也知道,但是莫卧儿之事却也拖不得。这样儿吧,朕从内帑之中再拨五百万两白银给国库,如何?”
  郭允厚躬着身子道:“启奏陛下,五百万两白银进入国库之中,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连铺开漠南之地都尚嫌不够,又如何远征莫卧儿?”
  朱纯臣嘿了一声道:“那依郭尚书所言,莫不如停下远征莫卧儿之事,全力开发大漠和辽东便好?”
  郭允厚瞪了一眼朱纯臣道:“成国公何必曲解郭某的意思?莫卧儿对陛下不敬,妄自称雄于缅甸诸邦,我大明自该派天兵伐之!然则国库紧张的事情,成国公莫非真个不知?漠南漠北还有辽东和奴尔干都司,都需要移民实边,再加上铁路修建之事,便是再多的银子,又岂会够用?”
  朱纯臣颇为无赖的一摊手,笑道:“那是你户部的事儿,跟本公有什么关系?”
  郭允厚顿时大怒——若不是担心君前失仪,老夫现在就揍的你满脸桃花开!
  确实是户部的事儿没错,可是户部上哪儿弄这么多的银子!这才消停了几天!
  天天想着打仗捞军功抢地盘,你当本尚书不想?开疆扩土这种事儿,史书上必然会大写特写,难道还能少了本尚书的那份不成?
  可是你让本尚书上哪里给你弄银子?要不然把本尚书的家产都捐出来算逑?
  眼看着形势不对,温体仁咳了一嗓子后,向着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大漠要开发,莫卧儿也要征,无非就是个先后的问题罢了。无论是大漠还是莫卧儿,先者也不过是崇祯四年,后者也不过是崇祯十四年或十五年,只是孰先孰后?以何为重?还望陛下斟酌?”


第639章 这不是扯蛋么!
  崇祯皇帝觉得没什么好斟酌的——既然有人敢死,难道自己还不敢埋了不成?
  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天灾,而且是类似于地震这种直接就能埋人的天灾,剩下的洪水和干旱对于大明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大。
  尤其是陕西、山西那边铺开了红薯的种植以后,再加上土豆这种亦菜亦粮的好东西,大明原本最大的问题——缺粮,基本上就意味着得到了解决。
  至于崇祯皇帝为什么还是不断的从各国收购粮食,那纯属于下意识的坑人行为——把那些辣鸡变成农业输出国和劳动力输出国,对于大明来说简直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尤其是当红薯和土豆这两种神器一样的粮食铺开了之后,同样多的土地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带来的影响可不止一星半点儿。
  首先影响到的就是粮价。
  现在大明的粮价已经掉到了一个令所有地主都想哭甚至于想砍人的程度——连之前书中记载的丰年的价格都到不了!
  丰年之时,一石米的价格约合六分银子,天启六年以后差不多快到了一两银子,崇祯元年的时候一度涨到了一两三钱。
  价格在打着滚的上涨,最先得到好处的就是手里所有大量土地的地主。
  然而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这个昏君宁肯拿着大量搜刮来的银子去国外买粮食,也要把米价压制在一两银子以内。
  现在就更坑人了,一石米的价格连六钱银子都卖不上,有些地方干脆已经降到了五钱甚至于四钱!
  接着被影响的就是地价。
  当粮食不值钱,弄到手里的土地已经没办法带来更多的收益之后,地价也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跳水。
  当然,卖地是不可能卖地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反正也卖不出去。
  那些该死的泥腿子们现在就租着地种,反正佃租也已经降到了两三成的样子,再多,那些苦哈哈宁肯跑到关外去也不租地。
  然后就影响到了那些酿酒为生的商人,还有各地的酒楼。
  粮食多了怎么办?败家皇帝还在不断的拿银子从那些藩邦小国购买粮食,大明自己的粮食也一度出现了剩余,常平仓和预备仓都已经奢侈到了两年一换粮食的程度!
  那就拿去喂牲口吧,反正搞死鞑靼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牛羊一类的牲口开始大量流入民间,敞开了喂!
  再然后就是拿去酿酒——别管好喝不好喝,反正都能卖出去,总比留着粮食都发霉腐烂子要强吧?
  酒多了,牛羊多了,基本上就意味着人口会迎来新一波的爆发,同时也意味着崇祯皇帝能收到的商税又多了。
  崇祯十三年是比较操蛋,虽然极其意外的怼死了鞑靼汗,也莫名其妙的把江南给抄了一波,可是铁路和移民这两件事情依然把原本还有点儿家底的国库给掏空了。
  至于崇祯皇帝的内帑,有银子,但是崇祯皇帝并不想动用内帑——万一遇到点儿什么事情要花银子而国库没有了该怎么办?
  现在就出现这种情况了。
  克伦威尔是谁,崇祯皇帝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一个脑袋都被曹变蛟给插在竹杆上的蛮子,朕还要关心他是谁?从哪儿来?
  想多了,这种事情是五军都督府需要操心的,朕这个皇帝只需要研究明白五军都督府就行了,剩下的用不着太操心。
  郭老抠和温体仁这两个坏种不就是盯上朕的内帑了么,朕出了这笔银子就是!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没有什么孰先孰后的问题,倒不如一并解决了罢。移民实边之事原本就已经规划好,朕也从内帑中拨了五百万两银子给国库,想必这件事情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温体仁和郭允厚对视了一眼之后,便一起向着崇祯皇帝躬身行礼,表示银子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反正原本就计划好了移民实边的事情,只是侧重点没有放在鞑靼所在的勒石草原而已,现在有了土豆和其他一些耐寒的作物,也不过是把移民的重心放在勒石草原和奴尔干都司那边而已。
  至于剩下的铁路修建等等的事情,一步步的来就好了,反正之前已经把他们的费用提前拨付了过去。
  所欠缺的,无非就是给了五军都督府军费,却没有算计到会突然要攻打莫卧儿,没有提前准备出来军费而已。
  崇祯皇帝见温体仁和郭允厚都没有了其他意见,便接着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再从内帑之中拨付五百万两给五军都督府,作为此次的军费。如此一来,内阁和五军都督府那边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郭允厚很想把这五百万两从五军都督府的手里抢过来塞到国库去——五百万两白银,也不怕撑死五军都督府!
  本着心动不如行动的态度,郭允厚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此次远征莫卧儿,大军开拔所需银两不过百万之数,加上后勤补给,也不过三百万两。依臣之见,倒不如将剩下的两百万两先行拨付给国库,等大军得胜归来,再由国库拨出犒赏给有功将士?”
  崇祯皇帝还没有表示反对,朱纯臣的脸色先黑了下来:“郭老抠!你不要欺人太甚!大军出征,你国库之中不拨付一两银子也就算了,现在陛下拨付的军费你还想着弄到户部去?你还要不要脸了!?”
  郭允厚冷哼了一声,却是根本没有理会疯狂咆哮的朱纯臣,而是把“殷切无比”的目光投向了崇祯皇帝。
  脸?这玩意能吃还是能喝?还是能换来银子?老夫堂堂户部尚书,要这玩意干什么?
  多往户部划拉银子才是老夫这个户部尚书应该干的事情!
  崇祯皇帝则是饶有意味的嗯了一声,然后才开口问道:“郭爱卿的意思是?”
  郭允厚躬身道:“启奏陛下,大军出征莫卧儿,等到得胜而归,最早也得是崇祯十四年秋的事儿了。而这两百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