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玩政治的都脏。
被崇祯皇帝召进宫中的温体仁、郭允厚对于崇祯皇帝打算怼死建奴的打算表示无所谓。
反正只要您老人家不打国库的主意,或者说现在别打国库的主意,那一切都好说。
张惟贤和崔呈秀则是心中也美滋滋的,毕竟怼死建奴,功劳无论如何都少不了自己两个人的。
只是张惟贤则是躬身道:“陛下,臣请去辽东平奴!”
崇祯皇帝沉吟一番后,开口道:“朕欲亲征建奴,英国公若是愿意跟着去,自然也是可以。只是爱卿的身体?”
张惟贤起身拱手道:“启奏陛下,臣的身体,微臣自己知道,必然不会拖大军的后腿!”
崇祯皇帝点点头,开口道:“可。”
历史上的张惟贤是什么挂掉的,崇祯皇帝不记得了。但是自打穿越后,张惟贤的身体就一直被崇祯皇帝吩咐御医小心调理,现在倒也是壮实的很。
最起码,就算是张惟贤去辽东浪上一圈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像张惟贤这种军人,他们的思想跟温体仁这样儿的政客根本就不一样。
他们不怕死,他们只怕自己死的无声无息,没有价值。
显然,死在战场上也比死在病榻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崇祯皇帝又开口道:“此次进军辽东,五军都督府先拿出个计划来,建奴不能一定性的弄死,必须要留着他们。”
张惟贤好奇地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沉吟一番,崇祯皇帝开口道:“朕欲驱赶建奴向北,或者向西。之前夏额哲部的奏报,几位爱卿应该都是知道的,奴尔干都司那边再向北一些,出现了毛奴的影子。”
点了点头,张惟贤躬身道:“启奏陛下,臣知晓此事,不是那些个毛奴已经由刘兴祚带兵前去助剿了么?”
崇祯皇帝道:“不错,刘兴祚是带兵前去了,可是那些个毛奴是从哪里来的?朕的意思是,驱赶建奴向北与毛奴争锋,无论他们打得赢还是打不赢,反正最后我大明的军队都是要过去平叛或者替百姓报仇的?”
你丫心真黑!
温体仁和郭允厚还有张惟贤和崔呈秀心中齐齐暗骂了一声。
张惟贤没理会崇祯皇帝这么不要脸的说法,而是接着又问道:“那陛下说的向西?”
崇祯皇帝道:“朕闻大宛国有汗血宝马?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朕看上汗血宝马了!再者说了,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之初的那些色目人是哪儿来的?不还是西域再往西?还是说,偏他蒙元去得,朕就去不得?天下间断无这般道理!”
张惟贤和温体仁等人心中了然,这就是皇帝陛下打算先逼着建奴当刀去披荆斩棘,然后再弄死建奴。
唯一的问题是,建奴会不会依着崇祯皇帝的意愿去北征或者西征?
崇祯皇帝则是冷笑道:“若是建奴真有胆子死守沈阳,朕倒是还会高看他们一眼。
但是看看之前建奴的行为,基本上都是抢了就跑,有好处就沾,没好处他们跑的比谁都快。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建奴不可能不怕死。更何况,建奴里面也不是没有我大明的人。
只要奴酋黄台吉一死,整个建奴不说四分五裂也差不多,再时候逼着他们北征或者西征,只看我大明在哪个方向给他们放开一道口子罢了。
就凭着建奴现在的状况,他们哪怕明知钻了这个口子会死,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钻进去,饮鸩止渴而已。”
张惟贤躬身道:“陛下是属意于让建奴向西还是向北?”
崇祯皇帝语塞——要是朕已经决定好了让建奴西征或者北征,还用把你们给弄过来商量?
向北,肯定是毛子,而且怼完了北边的毛子之后也能向西吧?
但是北边苦寒是肯定的,没看后世的毛子们都喝酒精揍北极熊么,还不是太过于寒冷才练就的?
向西没有那么多的恶心事儿,而且西边国家也多,好处也多,可是先让建奴捞一遍,朕这心里怎么就这么不舒服呢?
身为一个合格的臣子,替皇帝分忧是最基本的责任和条件,不同于张惟贤这种比较纯粹的军人,崔呈秀原本揣摩上意那可是一把好手。
想了想,崔呈秀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可以驱赶建奴向北!”
崇祯皇帝唔了一声,开口道:“说说理由?”
崔呈秀躬身道:“若说是西征,夏额哲所部比之建奴更加放心,其实北征也是一样儿。只是依夏额哲所部和刘兴祚后来的回报,都证实了那些毛奴悍不畏死而且力大无穷,与他们交战,伤亡必然会大。而西方的那些个蛮子们则不一样儿,西域之地千人称英万人为王,十万人就是了不得的大国家了,让建奴去西域,可谓是杀鸡用牛刀也。”
崇祯皇帝和张惟贤瞬间秒懂。
北边的毛奴和西域那些小国对比起来,还是北边的毛奴更难对付一些,如此一来,最好是让建奴北征的时候跟毛奴弄个两败俱伤才好。
至于西域那些个不成气候的小国,直接让夏额哲部效仿当年的成吉思汗再来上一次西征就可以了。
崇祯皇帝则是将目光转向了张惟贤:“英国公以为如何?”
张惟贤沉吟道:“启奏陛下,奴尔干都司现在靠西南边儿的这部分已经在我大明手中,驱建奴向北,则必须顾忌到这一部分。”
崔呈秀反对道:“向西又有何不同?一路之上除去草原,可还有着大量的关隘,若建奴叩关,仅防御建奴,我大明又需支出多少?方才国公大人也说过了,奴尔干都司西南之地在我大明手中,刘兴祚驻军足有四十万,何惧他建奴?下官说句不客气的,若是不顾伤亡,单凭刘兴祚所部便可以彻底的平定建奴,又何须驱赶建奴向西还是向北?”
张惟贤道:“奴尔干都司那边可有关隘?我大明北边关隘众多,建奴难以入关,奴尔干都司的二十万百姓牵制之下,刘兴祚四十万大军又能出动多少?”
听着张惟贤跟崔呈秀两人辩论了起来,崇祯皇帝却又想到另外一件事儿——大明在建奴那边可不只有一个人,而是两个。
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两个渣渣现在死心塌地的要跟着大明一起弄死黄台吉好在辽东当个土皇帝。
两个渣渣合在一起也是个麻烦事儿,倒不如把他们两个分开,一路向北,另一路向西。
这样儿一来,两路建奴的实力都不强,对于明军来说都是分分钟解决掉的事儿。
而对于北边的毛奴和西域的蛮子们来说,这两路建奴可就是噩梦了——建奴再不成气,那也是学习过三国演义的,怼那些满脑子肌肉和蛮子还不是简单轻松加愉快?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干脆开口道:“两位爱卿不要争了,直接逼着蛮子们分兵两路,一路北征毛奴,另一路西征西域和极西之地!”
张惟贤和崔呈秀不吵了,但是张惟贤却躬身道:“陛下,建奴满打满算不过几十万人,若想要逼得他们北征西征,估计要杀掉大部分才行。如此一来,这两路人马各自还有多少?能战之兵不过万人,百姓不过十万,实力大损之下?”
崇祯皇帝却笑道:“那与我大明何干?”
第481章 卷土重来未可知?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死了的蛮子才是好蛮子,尤其是建奴。
哪怕阿敏和莽古尔泰已经暗中向自己效忠,可是实际上呢?崇祯皇帝一直就记挂着这两人呢。
阿敏和莽古尔泰在正史上干过的屠杀事件,一点儿也不比多尔衮少到哪儿去。
现在的暗中效忠,不过是因为黄台吉掉链子,建奴整体趋势转凉之下的自保行为而已。
真要说这两人有多么忠心,崇祯皇帝觉得哪怕是自己智商不算太高,也不会相信这种屁话——换成现在是大明势弱试试?
这两个货要是不想着打进关内夺了大明的花花江山,顺便再把大明上上下下屠个几遍,崇祯皇帝都敢跟着老野猪皮姓!
至于说现在接受两个人的效忠,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像是蒙元一样,崇祯皇帝平时一口一个伪元,真要是怼完了莫卧儿帝国之后再往西,那就是蒙元,是要收复故土的!
人不狠,站不稳,讲良心的死的早!
就像是崇祯皇帝说的,两个投靠了大明的家伙实力大损,西征北征的时候实力弱,那与大明何干?
这两个家伙怼死了蛮子,大明就是追击叛军,是吊民伐罪。
至于说原本的那些蛮子们都被这两个残忍嗜杀之辈给屠干净了,那也是他们干的,关大明屁事儿?
没看大明都替你们报仇雪恨了?还不过来跪舔?没